再访新市

#乡愁#​#旅游随记#​#头条创作挑战赛#​

但凡看过电影《林家铺子》的人绝大多数是有一定年龄的了。记得这部电影是在文革前拍摄,我是在文革结束后重映时看的,这是以茅盾的小说改编,反映战争动乱时期江南底层民族小工商户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艰辛,再现了抗战前后的社会现实矛盾。电影是在一个江南小镇上拍的,青石板,白墙黑瓦、骑楼街、石板桥、木门板,河水穿街而过,这场景就如我当年所生活的老街一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多年以后,才知《林家铺子》的拍摄地是德清新市,新市老街中当年电影里的林家铺子依然完好地保存着。

新市镇,是江南七大古镇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与乌镇、西塘、南浔、周庄、同里都相距不远,地理位置、建筑、民俗十分相似。新市始建于公元308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因紧靠京杭大运河,运河京杭之间的必经之路,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尤其是丝绸贸易,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而当下新市区别于周边古镇的不同之处是旅游开发相对较迟,商业氛围不如周边古镇,原居民依然在老街生活,民俗文化和商贸文化堪称别具一格。

九年前第一次到新市,当时的新市旅游还没有完全展开,惊讶于新市古镇的古朴、自然、完整、清静,老街整洁,成片的明清建筑风格保留完好,一溜地青石板铺地,在行人经久的踩踏磨砺后,呈现出光滑的表面,骑楼街沿河而立,青瓦白墙、马头墙、美人靠、雕花的屋檐、门窗;跨河的古石桥、精致的石坎、石埠头,一切都透着一份精细,透着一股典雅。河道在古镇中穿行,时分时合,为古镇注入灵气。

老街中店铺众多,有茶馆、饭店,有小吃店、日杂店、理发店,都是日常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街中的人不多,大多是本地人,偶尔几个外地游客拿着像机在古镇的街道小巷中穿行,古镇中的人们都是见过世面的,看着对着自己的镜头也见怪不怪,忙碌着自己的事。店铺中的老板见游客走近就介绍一下自己的特色土产,一切尽在不经意中。

新市的小吃名点很多,当初就是一碗新市羊肉吸引了我,带着盖子的青花瓷碗装的红烧羊肉,肥而不腻,软烂可口,颤颤巍巍的肉冻闪着反光。吃了新市的红烧羊肉才知有个新市,竟而来到了新市,又品尝了茶糕、汤包。夜晚走进新市的仙潭老汤面馆,八仙桌、木排凳,厅堂上挂着大幅的字画,一副古色古香的风格;几个客人正在吃面,随口问服务员他们店的特色面是什么,还没等服务员开口,边上一个红脸汉子抢着喊道:“虾爆鳝面,他们这里最好的”。只见他手扶一碗黄酒,筷子划拨着面条,就着面条悠然自得地喝着黄酒,见我的相机镜头对准了他,他抬头注目做了一回我的模特。

在新市的夜晚行走,街道上空荡荡的,小店中昏黄的灯光照到路上,小孩在门口蹦跳玩耍着,宁静而安祥。早晨,一缕清雾在河面上升腾,早起的人们开始忙碌,有点火炉的、有河边洗刷的、有小吃店中吃早点的,忙碌的店主进进出出。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再来新市的想法在离开新市时的油然而生。

一晃多年,再来新市已是九年之后,感觉新市老街与新城更紧密了,在新老街的交汇处,老街的标识、导览图、雕塑小品醒目地标注着。老街的建筑没变,但河岸边上挂起了成排的盆花和灯笼,在老街上的店铺不仅是新市传统的,新潮的店面也应运而生,限于老屋的狭小,很多店铺都把桌椅摆到街面上、骑楼下、河岸边,街道也更逼狭了,很多传统小店都挂着百年老店、央视釆访、传统名点等字样的红黄醒目颜色的广告旗、招牌等。街上的游人明显多了,旅游团队在导游的讲解中边走边听。

新市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镇,历代名人很多,名人故居也多。在南北朝时就出过道教的“祖师”级人物陆修静;南宋时又出过丞相吴潜,状元桥就是当年吴潜走过而取名。还有清代进士陈霆,画家沈铨等等,而有着新市古镇“奠基人”之称的朱泗更是被历代新市人称道,建庙纪念。

中国机电工业拓荒者和教育家钟兆琳故居,中国纺织工业先驱童润夫的纪念馆也在新市。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在拍摄新市专集时是,专门介绍了新市人的实干兴业精神。

刘王庙以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刘琦而建。而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的觉海禅寺,几经毁建,依然保留至今,在佛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也是新市古建筑的标志性建筑。

陆仙楼、曹家花园、洪顺丝行、钱宅、杨元新酱园等各具特色的老建筑保存完好,也体现出当年新市的富足。

新市的古桥很多,如太平桥、迎圣桥、驾仙桥、会仙桥、广福桥、状元桥等等而且每坐桥各有出处和故事。

驾仙桥始建于唐代之前,因此桥为神驾潭与南栅市河交汇处,又因古时有仙人在神驾潭沐浴后临驾该桥,故称“驾仙桥”,明代正德年间重建,是新市现存最古老的桥梁。

迎圣桥是因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杀,迁都临安路经新市过福地桥,官兵百姓纷纷跪迎圣上临桥,为纪念高宗御驾而更名“迎圣桥”,流传至今。会仙桥建于明前,明清二代均有重修,相传八仙云游江南相约在此会面,故曰“会仙桥”。

新市的老街西河口,开街于明前,为新市主要商业街,清代至民国有以下行业,丝庄、布店、衣裳店、神袍店、鞋帽店、嫁妆店、弹花店、京货店、南货店、杂货店、米店、切面店、裱画店、茶馆、豆腐店、香烟店、印刷店,饭店等等。随着来新市游客的增多,老街的店铺中注入了新生的符号,咖啡馆、音乐茶座等等相继落户,把不大的古街挤得满满当当,街面上河坎边都摆满了桌椅。

依然保留着的老店铺,在新市的老街上很多,甚至连店内的陈设风格都保留着上个世纪的风貌。

河道的开阔处,几条河的汇合处,感觉空间来的开阔些,斑驳的河坎边、白墙上爬满了绿色的植物,很有年代感。

上过央视的夫妻小吃店,在新市已开了近三十年,专做馄饨、面条等小吃,非常有特色唷!

在新市你会感觉生活的平和,一杯茶,几个小吃就可以呆上一天,在这里你与历史亲近,感受着老街中的前朝往事,“人生似面细嚼慢咽条条顺,世事如棋远瞩高瞻路路通”。老街给人以启示,一丝乡愁在心底油然而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骑楼   小吃店   老街   江南   乡愁   铺子   面条   古镇   小吃   店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