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潜福地-雍和宫

#云游风物之旅#

岳父说他有二十年没去雍和宫了,今天就带他重游故地。吃过早饭,乘地铁来到雍和宫。雍和宫是康熙帝建造的府邸、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三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宫坐北朝南,全部占地面积为6.6公顷。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融汉、满、蒙等各民族建筑艺术于一体。整座寺庙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中路由七进院落和五层殿堂组成中轴线,左右还有多种配殿和配楼。

寺院建筑布局完整,规制合乎梵宇伽蓝。寺院前端矗立牌坊,昭泰门前铺设辇道,显尽皇家敕建气势。前部有七座建筑:昭泰门、钟楼、鼓楼、雍和门、雍和宫、讲经殿、密宗殿。后部各殿逐级升高,象征佛陀世界的庄严吉祥。

走过牌坊,在昭泰门前辇道附近有好多人在排队。我心中一惊,这么多人参观?一问才得知,是买手串的。这我才放下心来,华山排队,排出病来了。据说是开过光的手串,三百多一个,琉璃的,据说排队得排一天。

走过辇道是昭泰门,中间为一间正门,两侧各有一旁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入门后迎面就是雍和门,即为天王殿,供有布袋和尚(弥勒菩萨)和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在弥勒菩萨背后还供着韦陀。一般寺院的规制山门都是这种配置。


昭泰门


御碑亭


雍和门

雍和门之后隔着一个黄琉璃筒瓦重檐四角攒尖顶的御碑亭,便是整座寺的主店雍和宫。是原王府的银安殿,相当于现在寺庙的大雄宝殿。殿内供有三尊青铜质泥金佛像,(三尊佛为纵三世佛,参考前文大慈恩寺)及蒙麻泼金十八罗汉像。


雍和宫

雍和宫北为永佑殿,原为王府正寝殿,后殿因供奉雍正帝影像而改名为“神御殿”。殿内供奉有三尊高2.35米的白檀木雕佛像,正中为无量寿佛。是阿弥陀佛的意译。西方净土的教主,佛教净土宗的信仰对象。西侧药师佛,东侧为狮吼佛。


永佑殿

出永佑殿后门,即入法轮殿院落。法轮殿为举行法事的场所,建筑平面呈十字形,面阔七间,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前出轩后抱厦各五间,轩厦均为黄筒瓦歇山卷棚顶。殿顶四边各有一黄筒瓦悬山顶天窗,殿顶及天窗顶各建有一藏族风格的镏金宝塔。殿内正中供奉一尊高6.1米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铜坐像,像背后有紫檀木雕成的五百罗汉山,东西壁还有以释迦牟尼为题材的壁画。


法轮殿


勾心斗角


香火旺盛

法轮殿之北是万福阁,是雍和宫寺庙建筑群中北端最高的建筑。阁为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重檐重楼,高25米。阁内供奉一地上18米、地下8米,总高26米的木雕迈达拉佛(弥勒站像),其主干由整棵白檀木雕刻而成。我来雍和宫多次,最愿意看的就是这尊大弥勒佛。


万福阁


弥勒站像


佛塔

绥成殿在万福阁北,是雍和宫中路最北端的建筑,黄琉璃筒瓦硬山顶,重檐重楼,上下均出廊,面阔七间,殿前有月台与万福阁相连。


绥成殿


延绥阁与万福阁


中轴线两侧还有很多偏殿配殿,在这里不一一讲述,大家自己去参观吧。

请关注点赞,会发布更多的游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福地   万福   筒瓦   法轮   重檐   天王   弥勒   寺院   琉璃   山顶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