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竟成丨晓翁村絮语(图文)

在岛城北面有个村庄叫晓翁村,记忆里她就是一个城市里的村庄,名气很大。虽说她在城乡结合部,但她周边也还是非常城市化的,好像村庄的北部山野才是一片黄色的土地,记忆最深的是好几路汽车的站牌都是以她命名。

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这个城中村引起了许多文史爱好者以及普通市民的关注。对她的身世传说便有了多种版本,主要的是村庄的渊源、村名的出处,说法不一。我记忆中也是朦朦胧胧。一般来说,晓翁村来源于村庄的东头有座砖窑或者瓦窑,叫做“小瓮窑头”,后来人们就叫顺了嘴便成为“晓翁头”,再慢慢又成了村庄的名称晓翁村,一百多年来沿袭至今。

今天的晓翁村,从西到东走一圈,你会发现村里的胡同特别多,南北相对较宽,东西则靠得较为紧密,有的地方甚至连人都走不过去。随着古今村民的不断迁入,形成了今天的崔、王、刘、姜四大胡同,构成了晓翁村的主干。其中,传说中的崔、王两家大姓据说与当年明朝人口大迁移有关,也有说是来自山西的大槐树下;崔姓一支来自云南,王姓一支来自河南,而且是王姓先是落户崂山的东瀛后迁徙于此。但是今天在村里很难遇到原著居民,至于四大姓的分布就更不得而知了,胡同里偶尔碰到的人也大多是鲁西南、河南以及东三省的口音。

我下了地铁,从村西走进村子,遛达在星罗棋布的胡同的迷糊阵中,发现村里的老房子一般都比较低矮,有的甚至门楣还不到两米的高度,进门都可能碰到额头。房屋也是硬山建筑,圆脊攒顶,青石构筑山墙的底部,讲究的还有花墙,黑、青、白相间令人赏心悦目,看不出是继承了那方山水的神韵。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每一条街道非常整洁干净,不知道是传统所为还是今天的努力。

在村里,我见到最大的门牌号是五百多号,我估计以往最少也要在五百至六百户之间,据说许多居民多年以前都已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其中很多人成为纺织厂或四方机厂的工人。如果是计划经济年代,那他们的收入还是较高的,这在我访问中偶尔所见的一位95岁纺织老人那里得到证实。可是村里今天已很难见到人,遇到个别外地口音的年轻人也是对你抱以警惕的目光,倒是有几个老太很愿意和我搭腔。我理解他们,因为他们是为了给儿女看孩子来的,在家里憋得难受,遇到愿意说话的人是绝不会放过机会,于是我知道了他们的难处和忍耐。他们说,还是俺们老家好,大院子,空气好,吃得新鲜,俺村里都有青岛下乡青年落户的不愿意回来……说是这么说,可他们仍然是满脸的笑容,我觉得这不是做给我看的,和儿女在一起是快乐幸福的。作为老人,我和他们有着相同的愿望。

晓翁村命里是幸福的,地铁站已修在村庄的边上,在村子内部看,还是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房屋,虽然墙面斑驳陆离,依然透出历史文化和文脉的古韵。也应当感谢那些外来务工的兄弟姐妹,虽然房屋破旧,房租的价格也不是很高,依然租住在这里,有的还做了新的装修,是他们在为这座城市贡献了GDP的同时还在这里油盐酱醋地生活,为这座城市延续历史的香火,如同不远处明真宫或者西庙的香烟袅袅。

夕阳西下,我孤独地、默默地走街串巷,在心里与历史久远的晓翁村对话,尽管她缄默无语,也不回答我的问候,但是我在心里真心希望,能为我们保留下这块历史的沉淀,别再像崂山大院那样有始无终。


【作者授权专稿】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红礁石”副刊
2023.5.31 A8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瓦窑   崂山   青岛   絮语   河南   口音   村里   村庄   胡同   图文   房屋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