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最强复仇者,满门抄斩如何复仇?名人传记15

刺客列传那篇文章讲了先秦时期四个成功的刺杀事件,视频中提到了一位关键人物——刺客“猎头”伍子胥。不少朋友发来私信想听听他的故事,这不马不停蹄地给安排上。

替父兄报仇是为孝,辅佐两代吴国君王死而后已是为忠。他的故事流传千年,依旧为人津津乐道。身负血海深仇困于昭关,一夜间须发皆白,一路流浪乞讨投奔他国。胸怀王佐之才,最后以弱胜强不仅击垮数倍于己的楚军(多认为是20万楚军),还创下了“五战破郢”的壮举。

他是如何使新兴的吴国击败老牌儿霸主楚国?“五战破郢”又有哪些精彩的操作?今天我们聊聊这个从楚国公子哥儿沦落至乞丐,最终出将入相的故事。

春秋时期的主旋律就是晋楚争霸,晋楚两国打了小一百年,城濮之战晋国胜出,邲之战楚国胜出,鄢陵之战虽说是晋胜楚败,但也可以算是打了个平手,可谓是双方都没有一举掐死对方的实力。

秦晋两国崤山大战之后感情破裂,“秦晋之好”不再,面对咄咄逼人的晋国,秦楚两国一个“西戎”一个“南蛮”,中原诸侯国中不受待见的两位,开启了世代联姻模式。

这个故事要从一位老色批说起,楚平王熊弃疾替自己的儿子太子建去秦国求亲,秦哀公见楚国又来求亲,立即将倾国倾城的大公主孟嬴(《列女传贞顺传·楚平伯嬴》“伯嬴者,秦景公之女,楚平王之夫人,昭王之母也”又称伯嬴,主流说法是秦景公之女、秦哀公之妹;另一说是秦哀公之女)打包送至楚国,意欲结成“秦楚之好”。

本是大喜事儿一件,却偏偏酝酿了一出亡国的大悲剧。

想当年楚庄王制霸中原是何等威风,传至楚平王手里却是江河日下,此人治国时能力平庸,但是治家时却“宝刀未老”,一见秦女孟嬴便是“穷心未尽,色心又起”。这时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关键人物,百度百科关于他记录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楚平王派费无忌前去迎亲(费无忌,即费无极),此人与伍子胥他爹伍奢同为太子建的老师,怎奈太子建亲近伍奢,却不待见他(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为太子少傅),费无忌心中怀恨已久。这君臣二人一拍即合,一个垂涎儿媳,一个趁机进言“何不自取”。

于是,楚平王直接跟秦哀公来了个“咱俩各论各的,你管我叫哥,我管你叫爸(如果按照秦哀公之女一说的话)”。

都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然而老婆被老爹横刀夺爱,摊上这档子破事儿,直接把太子建给整不会了。

楚国自古以来就有“父慈子孝(弑君篡位)”的传统,楚平王占了儿子便宜,本就心中有鬼,加上费无忌使劲撺掇,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将太子建边缘化,迁居城父戍守边疆。

图片素材:倍儿兔视频版

费无极担心太子建登位后对自己不利,于次年诬告太子建与伍奢密谋以齐、晋为外援发动叛乱,于是楚平王准备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以谋反罪名做掉太子建。

可怜太子建数年间,老婆没了,太子之位没了,命马上也快没了。只好赶紧逃难至外公家郑国。

图片素材:倍儿兔视频版

逼走太子,楚平王仍不肯罢休,在费无忌助攻下又绑架了伍奢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还撕了票,这下算是彻底捅了马蜂窝。

人丁兴旺的芈姓伍氏家族瞬间变成伍子胥孑然一身,身负血海深仇一路逃亡,历经饥饿、疲惫、坎坷、绝望。他先到郑国与太子建汇合,并通过郑国向其背后大哥楚国的死对头晋国求援。怎料晋国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根本不愿跟楚国发生冲突,但蔫儿坏的晋国表示,我有个马仔吴国,你可以去他那儿试试。

晋国一面拒绝帮助伍子胥,一面策动太子建在郑国谋反,阴谋败露太子建死于郑定公之手。伍子胥这下是真的一个头两个大,不仅必须又一次冒险穿越贴满“通缉令”的楚国领土才能去往吴国,还得带着一个拖油瓶儿——太子建的儿子王孙胜。这个名字看过白起那期视频的小伙伴应该有点印象,王孙胜就是后来楚国的白公,史称白公胜,也就是现今主流推论中白起的先祖。

一路艰难险阻无算,昼伏夜出,好在天不亡他,相传过昭关时,伍子胥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最后有惊无险龙出生天到了吴国,在此他遇到了人生中最信任、最赏识他的那个男人——吴王阖闾。他帮吴王阖闾策划杀掉吴王僚,吴王阖闾也遵守诺言替他完成复仇计划。

吴国,春秋时期的南方诸侯国,这里的百姓断发纹身,民风彪悍,一言不合就要玩儿命。伍子胥性格刚烈睚眦必报,可谓天生“精吴”,看来吴国就是他的福地。然而虽有了容身之地,却并不意味着复仇之事能一蹴而就。

楚国,百年霸主,地盘儿广阔、鹰犬爪牙众多,坐拥雄兵数倍于吴国,更兼吴国背后还有个越国,犹如腰子上被抵了一把匕首。

尽管条件苛刻,伍子胥最后还是成了。数年后,他亲率三万吴军一举攻破楚国郢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背后”是一通精彩绝伦的操作,我们且来看伍子胥在内政方面的王佐之才。

强国,在于聚集民众,首先就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于是他开始搞基建,兴建城邑、粮仓、武库,充实军备的同时,推进吴国的城市化进程。

吴国搬离旧都梅里(今无锡梅村镇附近),开始营建春秋时期“国际大都市”——姑苏城(今苏州市古城区)。据《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周天子王都也就“方九里”,周长也就“三十六里”。且看姑苏城,按照《吴越春秋》的说法,周长四十七里,八陆门,八水门,其城市规模不言自明!为防越国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伍子胥在姑苏城南面另筑一座周长十里的堡垒,物理威慑越国(《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

有了大本营姑苏城,人口渐渐聚集,就有了兵源和大量的人才。伍子胥一面改良吴军的制式武器,相传宝剑“扁诸”便是诞生于此时;一面又将楚国先进的战法用以训练吴国的军队,精选的三万吴人被锻打成为一支“一人判死,百人不敌,百若齐心,横行天下(一人拼命,百人都敌不过,百人齐心,便可以横行天下)”的精锐之师。

以往吴、楚争霸时,吴军之所以无法在楚军面前取得压倒性优势,其原因之一,便是吴军的机动性远不如楚军。楚人长期北上与中原诸侯国争霸,中原地形平坦,主要依靠战车部队。而反观吴人,水网密布的江南之地不仅缺乏马匹车辆,战车亦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因此形成了以步兵为主的军队编制。这样一来便意味着,吴军打仗、后勤主要得靠两条腿。

为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基建的第二步便是修筑高速通道。鉴于江南水网密布支离破碎的特点,伍子胥主持开凿的胥溪(又名:胥江),利用若干较短的人工河道将众多自然河道联通为一体,从而贯通了现今安徽芜湖至太湖平原的大片区域。

图片素材:倍儿兔视频版

至此,吴国将江东丘陵和太湖核心地区之间彻底打通,吴军可以利用胥溪一路乘船优哉游哉地运兵至芜湖附近渡过长江,对楚国东境发动一轮又一轮突袭,这就是后世常说的伍子胥“疲楚”之计。

打仗不能单凭血气之勇,伍子胥利用吴军长于水战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制出一套战术,由大翼、小翼、突冒、楼船等船只组成的舟师为蓝本,将吴军打造成上船即可水战,下地精于陆战的“海军陆战队”。咱可别觉得当时的吴军乘坐的都是小舢板,据《越绝书》记载,大翼能容纳上百人,各式装备也一应俱全,在水网密布的地带,后勤物资可以通过舟师调运。吴军上岸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进攻顺利时舟师可提供保障,进攻受阻时,退至河边还能提供火力支援,这种战术在当时大概率是首创,也难怪楚国被吴国打得怀疑人生。

面对吴军在东部边境的反复横跳,楚人内心是崩溃的,现在可还是周天子的天下,打仗得讲规矩啊,不得下个战书,约个地方,码好了人再打么。还带这么玩儿的?

吴军前来骚扰,能攻城就攻城,攻不了城就围城,围不了城抢一把就跑,楚军援军每次开到半路,吴军就上船撤回安全地带。就这样伍子胥车速飚到一百八,焊死车门,看到楚军一脸无奈,他心中一阵狂喜。

楚国的东部重镇夷、六等城邑屡次遭到围攻,最远的一次吴军甚至包围了弦城,豫章之战吴军更是重创楚军江淮兵团,边境楚军卷不过吴军,直接躺平。吴军出兵,他们就闭门不出,一概指望楚王直属兵团来解决。

图片素材:倍儿兔视频版

吴军的操作像极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连番打击下楚国不仅每次从动员到集结军队都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被频繁袭扰的地区也难以得到休养生息。

大别山以东的领土逐渐被吴国蚕食,原本亲楚的小弟徐国、钟离国为吴国所灭,其他小弟也大有倒向吴国的趋势。但这还没完,所谓消耗楚国实力只是顺带操作,更大的棋局还在后面。

图片素材:倍儿兔视频版

按常规来说,吴军进攻楚国的线路基本是渡过长江,在江淮平原一带和楚军交战,包括为期几年的袭扰战亦是以江淮平原为主战场。站在楚国的立场上,无论地盘、兵力相比吴国均可形成碾压,还有大别山作为天然屏障,吴军不敢也不可能翻越大别山以卵击石攻打楚国。

图片素材:倍儿兔视频版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所谓更精彩的棋局简而言之便是“出其不意”。时光倒回至伍子胥从郑国折返楚国,再潜行至吴国的逃亡路线,这条伍子胥在淮河沿线极力隐藏的路线,便是他计划攻打楚国的新线路。

这条新线路即是——吴军从姑苏城登船,自长江出海口东出,北上入淮河,一路向西直接绕过大别山,直插楚国统治中心江汉平原。

图片素材:倍儿兔视频版

顺利地完成这个计划需要两个前提:

  1. 江淮地区的楚军不会沿途梯次阻击;
  2. 分化瓦解楚国位于江淮地区的小弟,扫清吴军一路西进的障碍。

第一步计划已经在为期数年的袭扰战中完成,第二步计划吴国自己完成了一半儿,楚国“助攻”了另一半。话说淮河沿线的徐国、钟离国被吴国所灭,另外两个处于交通要道的唐国、蔡国,却完全是因为楚国“自作孽不可活”。

楚平王之后楚昭王算是个明君,但是令尹子常(囊瓦)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哈批”。蔡昭侯(蔡国国君)作为小弟来楚国纳贡,他财大气粗拿出白璧一双、貂皮大衣两件,将其中各一件献给楚昭王,自己则自留一套当“兄弟装”,俗话说“是兄弟就来一套”,令尹子常勒索蔡昭侯来一套,怎奈蔡昭侯还有点骨气,楚昭王才是我大哥,你小子算个啥?索贿不成,子常一怒之下在楚昭王面前挑拨,直接将蔡昭侯扣留楚国。

不久后,唐成公(唐国国君)牵着两匹宝马“骕霜”拜见楚昭王。子常又想雁过拔毛,唐成公却让他一边凉快。子常传统技能,一顿操作后,又将唐成公扣下了!蔡昭侯、唐成公这对难兄难弟一扣就是三年,唐、蔡两国也就生生忍了三年。直到唐、蔡两国先后拿出礼物,子常才依次放人。临行前还要挟唐、蔡两国国君:跟我子常拼,你们有那个实力么?明年你们要是不体面,我就帮你们体面体面。

唐成公、蔡昭侯好歹一国之君,如何咽得下这口气。我好容易当上了国君,还得给楚国当小弟,还得拉拢你这令尹,还得准备双份礼物、看你的脸色,我不成了跪着要饭的了吗?寒碜,很他喵的寒碜。

于是他俩一不做二不休,反了!

吴军终于迎来了他们最辉煌的一战,吴国舟师载着三万“海军陆战队”,从海上进入淮河流域,穿越徐国、钟离国故地,向着楚国腹地进发。为了成功穿越楚国东境,吴军部分士兵在淮南便登陆,佯装再次袭扰楚国江淮地区,各地楚军果然闭门不出,舟师部队则一路暗影疾行至淮汭(蔡国境内汝水淮河交界处),吴军突然弃船全员登陆,当真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伍子胥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即将来临。

桐柏山、大别山相连的地方,自西向东共三个隘口,分别名为冥阨(今平靖关)、大隧(今九里关)、直辕(今武胜关),只要冲破三道险关,即进入楚国的腹地,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

图片素材:倍儿兔视频版

楚国做梦也没想到,吴军居然有高速通道直通大别山——桐柏山一线。三道险关因深处腹地,因此楚军毫无防备,吴军充分发挥兵贵神速的原则,冲出了大别山。当吴军主力出现在江汉平原时,郢都的楚国高层才如梦方醒,然而一切都晚了。

更可怕的是整个高层都低估了吴军的战斗力,也低估了吴国的统帅伍子胥,他们还天真地觉得,无论怎么讲,这把是十二万对三万,优势在我!

(楚军兵力有较大争议:有说十二万,有说二十万,有说十万不等)

战前楚军副将左司马沈尹戌向主帅令尹子常献策:由令尹子常原地驻守,而沈尹戌亲自前往方城调集兵团,先焚毁吴军船只断其归路,然后沿吴军进军路线在三道险关布下重兵封闭大别山通道,最后抄吴军后路;届时令尹子常再率军渡过汉水前后夹击,则吴军死无葬身之地。

客观地说,沈尹戌计策的确精妙,就连令尹子常都赞不绝口,如果精诚合作依计行事,历史也许会被改写。然而“事情是可以计算准确的,但是人永远也计算不出来。”

楚军的将领除了副将沈尹戌之外,剩下的主将令尹子常以及偏将武城黑、史皇都是乐色。沈尹戌刚启程去搬救兵,武城黑说:“吴军才三万人,不如梭哈一把,莽也把他们莽死了。”如果说武城黑是蠢,那么史皇就是坏,史皇说:“楚军将士多服左司马而不服你,如果让他装到了,你以后在楚国还混得下去?”权欲熏心的令尹子常就这么昏聩地抛弃了左司马沈尹戌独自出击。

至此楚军等于放弃了汉水、清发水两道天然屏障,更放弃了战车部队可以发挥最大威力的平原地形,这一举动将楚军带入了死地。

吴军为了尽可能多地吸引楚军主力并未“半渡而击”,楚军完成渡河后,吴军以精锐部队且战且退,将楚军引入山地,使其无法发挥战车的强大冲击力,啪一下,很快啊!楚军前锋部队战败,被吴军灭了不少人。

令尹子常正准备下令撤退,未曾想伍子胥先一步下令吴军后撤,他以为吴军作战持久力不行,于是追上去又被吴军揍得连滚带爬,吴军打了就跑,子常急于翻盘紧追不舍,又被吴军打了个半死...

三战三败,傻子也明白是中计了。原来伍子胥一直不断利用地形巧妙地消耗楚军、搞他的心态。令尹子常心态彻底崩了,一想到这把还是让沈尹戌给装到了,于是他决定放弃全军跑路。部下史皇多少还有点良知,义正言辞地说:“国家太平时期,你忙着争权夺利,现在国家危难,你还想去哪。打赢了,以前所有的罪过都能一笔勾销。”令尹子常这才极其不情愿的答应留下来,此等虫豸居然出任楚军统帅,楚军焉能不败?

吴军终于不跑了,在柏举(今湖北麻城附近)码齐人手准备迎击楚军,然而令尹子常仍未汲取教训。柏举地处丘陵地带,吴人擅长山岳作战,楚军在此根本发挥不了自身优势,况且楚军士气降至冰点,谁都看得出来,跟着这样的统帅是没有前途可言的。

楚军摆开阵势,看起来人多势众,军容整齐,实则外强中干。伍子胥感叹一句:“哎,你这背景也太假了。”吴军以吴王阖闾弟弟夫概为先锋向楚军发动了进攻。

是役楚军惨败,部将史皇、武城黑战死,将士们士气崩溃,沿先前追击吴军的路线向西溃逃,主帅令尹子常丢下了大部队,率私兵逃往郑国。唯一值得尊重的老将左司马沈尹戌,在吴师入郢后率领部队以身殉国。

伍子胥率吴军一路追击,楚军跑到清发水边,伍子胥就“半渡而击”,楚军自相践踏,溺水者不计其数;而后伍子胥故意率军始终和楚军保持着半日的行程,只要楚军有停下来重整旗鼓的苗头,吴军则加快脚步发起一轮攻击,并且一路上不断歼灭小股掉队的楚军!吴军对楚军始终保持压力,楚军则在惊恐、疲惫、饥饿的折磨下逐渐失去战斗力,五战之后, 江汉平原上的楚军主力彻底溃散。

现在对于伍子胥入郢后,是否掘墓鞭尸这事儿,大概有三派观点。《史记伍子胥列传》等史料中记载为掘墓并鞭尸三百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越绝书》《史记楚世家》等史料中则仅记载鞭楚平王墓泄愤,并未提及掘墓鞭尸;还有一派现代学者认为伍子胥未曾掘墓鞭尸,也未鞭坟泄愤,甚至连破郢之战都未参加。关于这件事情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以后小熊也找机会简单讲讲自己的看法。

五战破郢,是经典的“连续战役”,其实质就是在进行第一场战役时,即开始谋划下一场战役,从而达成作战行动的连续性,不给敌人以部署、补给、喘息的机会。吴军自淮汭弃船,一路急行军,不断黏住楚军主力,使得楚军欲战不得而又欲罢不能,柏举之战击败楚军后,又不断追击继续消耗其实力,直至对方全军溃散。

这便是伍子胥一生中的高光时刻,杀父之仇终于得以报偿!

巧合的是,当吴人盘踞在郢都,申包胥哭秦庭换来的三万秦军援兵伙同勤王的楚军在江汉平原上会师,战场则转移到了江汉平原,终于可以发挥出战车部队集团冲锋的威力,秦楚联军也是进行的一场“连续战役”,只是这次挨揍的变成了吴军。

在秦军的帮助下,楚国得以复国,但其核心区域江汉平原惨遭蹂躏,楚国不得已蛰伏,进入了全面防守的战略收缩期。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

人间儿戏千弩。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堪恨处。

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

伍子胥一生忠孝两全,作为儿子,他是个孝子,弃小义,雪大耻,在那个极度重视血缘宗法的年代,他最富有人情味的特征赢得社会的普遍尊重;作为臣子,辅佐君王励精图治,敢于犯言直谏,为吴国的霸业、吴地的开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辅佐两代君王以至于忠谏屈死,死后被奉为神明,受到人们无限景仰。

谁说以弱不可以胜强?

谁说以寡不可以击众?

谁说以小不可以博大?

谁说某一个阶段看似败局已定,下一阶段就胜利无望?

任何时候都不应忘却先贤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忠诚、勇敢、坚忍。无论是东周的历史,还是“上周”的历史,都能在茫茫五千年的书海中找到似曾相似的一幕。

历史永远会提醒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2]张仲清译注.越绝书[M].北京:中华书局,2020.

[3]廉震.战争事典·步兵崛起[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0.

[4]王洪强.伍子胥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5]高云萍.伍子胥故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

[6]秦士杰.吴楚柏举之战[J]孙子研究,2015(03).

[7]吴名岗.“吴用孙武,卒霸诸侯”考论[J]孙子研究,2020(03).

[8]付朝等.改革开放以来伍子胥研究述评[J]孙子研究. 2016(03).

[9]朱湘蓉.云梦睡虎地77号汉墓伍子胥故事简语词校释[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6(03).

[10]张梦缘.吴楚柏举之战探析[J]西部学刊,2021(09).

[11]胡光明.论吴军入郢战争[J]唐都学刊,2018(03).

[12]张君.伍子胥何曾掘墓鞭尸[J]武汉大学学报,1985(03).

[13]仓林忠.关于伍子胥“掘墓鞭尸”若干问题的辨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6).

[14]吴恩培.伍子胥“掘墓鞭尸”及其证伪[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15]舒大清.伍子胥和楚国的复仇模式[J]中国文化研究,2004(02).

[16]曹方向.云梦睡虎地 77 号西汉墓“伍子胥故事残简”简序问题刍议[J]江汉考古,2014(03).

[17]冯蔚然.最早的运河是邗沟还是胥溪[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81(03).

[18]张永娟.伍子胥与邗沟-唐《伍相神庙记》考述[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03).


-------------------------------------------------

文章及视频版全网同名账号:倍儿兔

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江汉平原   晋国   武城   吴王   大别山   楚国   姑苏   淮河   满门   复仇者   吴国   先秦   太子   传记   最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