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因粮于敌”策略分析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九年(645)征讨高句丽时,为减轻国内负担,曾采取了“因粮于敌”的策略。本文就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因粮于敌简介

因粮于敌,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所谓“因粮于敌”,就是从敌方获取粮草。

在贞观十九年(645)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太宗就实施了因粮于敌的策略。据太宗《班师诏》(《全唐文》卷7)说,“馆谷十旬,不假赢粮之费”,说的就是因粮于敌,依靠缴获就解决了唐军粮食供应问题,不需要再从国内运送粮食。

唐太宗李世民


二、太宗实施因粮于敌策略的原因

太宗为什么会采取因粮于敌的策略呢?我认为,这与此前隋朝征讨高句丽导致国内大乱的教训有关,也与辽东地区复杂困难的运粮条件脱不开关系。

(一)隋朝征讨高句丽的教训

隋朝多次征讨高句丽,不但未能成功,反而损兵折将,并由此导致国内大乱,最终葬送了隋朝。殷鉴不远,唐太宗在筹划征讨高句丽的时候,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太宗出征之前,在《亲征高丽手诏》(《全唐文》卷7)中专门提到隋亡的教训,并详细分析了隋朝征讨高句丽失败的原因:

隋室沦亡,其源可睹,良繇智略乖於远图,兵士疲於屡战,政令失度,上下离心,德泽不加於匹夫,刻薄弥穷於万姓。当此时也,高丽之主,仁爱其人,故百姓仰之如父母;炀帝残暴其下,故众庶视之如仇雠。以思乱之军,击安乐之卒,务其功也,不亦难乎?

隋炀帝


(二)辽东地区复杂困难的运粮条件

当时辽水两侧,沼泽泥泞,连绵二百余里,通行极为困难。

我们先看唐军渡辽进攻时的情况,“(四月)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馀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资治通鉴》)。

再看撤军时的情况,“(九月)丙戌,渡辽水,至渤错水,十里间,辽泽馀潦,车马不通,诏长孙无忌、杨师道率文武官寮及征兵万人翦草填道而进,水深之处以车为梁道,太宗忧梁道不成,自积柴马上,诣无忌等以助役”(《册府元龟》卷117)。

可见,即便作战部队渡辽都极为困难,运粮部队想要通过更是困难重重。如果硬要强行渡辽运粮,势必造成大量粮食消耗,加重国内负担。

由于上述原因,为避免重蹈覆辙,太宗必然要更多的从减轻民众负担的角度筹划这次征讨。还是在《亲征高丽手诏》中,太宗专门对后勤供应问题做了说明:

况今丰稔多年,家给人足,馀粮栖亩,积粟红仓,虽足以为兵储,犹恐劳於转运,故多驱牛羊,以充军食。人无裹粮之费,众有随身之廪,如斯之事,岂不优於曩日?

在出征之前,太宗已经重点考虑如何减轻后勤供应压力的问题了,提出要多带牛羊作为军食。虽然因为尚未开打,太宗没明确说出因粮于敌的话,但是,其采取因粮于敌的策略,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三、唐太宗因粮于敌政策的适用范围

为减轻国内负担,唐太宗采取了因粮于敌的策略,但这一策略是有适用范围的。当时,唐军共出动水陆两军:陆路10万,太宗亲自统率,渡辽水攻入辽东,水路7万,张亮统率,原计划威胁平壤,后也转向辽东,攻取卑沙城。

张亮


整体而言,唐军水陆两军中,张亮统率的7万军队基本未采取因粮于敌策略,因卑沙城是小城,只有“男女八千口”(《资治通鉴》),无法供应7万大军;太宗亲率的10万军队,在渡过辽水之前和撤过辽水之后自然也无法因粮于敌(未在敌境)。

因此,在贞观十九年(645)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中,实施因粮于敌策略的,是东渡辽水、攻入辽东期间的陆路10万唐军。具体时间,应该是从贞观十九年(645)五月(初十)太宗渡过辽水、撤毁桥梁开始,到当年十月(十一日)太宗率军撤回营州为止,共计约5个月。

四、因粮于敌策略的实施效果

(一)粮草缴获情况

要看实施效果,首先看的是唐军在攻入辽东后缴获粮草(含牛马)的情况。从史料记载来看,唐军的缴获主要有以下几项:

1、盖牟城缴获粮食10余万石

“(贞观十九年四月)癸亥,李勣拔盖牟城,获户口二万馀人,仓粮十馀万石”。(《册府元龟》卷117)

2、辽东城缴获粮食50万石

“俘其胜兵万馀,人口四万,收仓粟五十万石,以其城为辽州”。(《册府元龟》卷117)

3、白岩城缴获粮食2.8万石

“获士女一万,胜兵一千四百,仓廪二万八千石”。(《册府元龟》卷126)

4、驻跸之战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

“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光明甲一万领、他战器械称是”。(《册府元龟》卷126)

以上就是唐军在辽东作战期间的主要缴获情况,大致计算共计有粮食62.8万石、马5万匹、牛5万头。

(二)辽东唐军兵力情况

当时,在辽东地区作战、需要消耗粮草的唐军共有多少呢?诸书记载不尽一致:

据《唐会要》卷95记载,“初入辽也,将十万人,各有八驮、两军战马四万匹”。

据《册府元龟》卷117记载,“初,太宗军及李勣军之入辽也,将十万人,各有八驮、两军战马万匹”。

可见,辽东唐军兵力是10万人,这一点没有问题,但马匹的数量有问题,到底是4万匹还是1万匹呢?

我认为应该是4万匹。据史书记载,辽东作战期间,唐军曾集结出1万人规模的骑兵,“(五月)甲申,太宗亲率甲骑万馀,金光曜日,与李勣会於城下”(《册府元龟》卷117)。当时作战时,骑兵都会配备备用之马,严格规定是一名骑兵配备两匹马,“凡马军,人支两匹”(《太白阴经·杂仪类·马将篇》),实际出兵时有可能做不到1人2马,但是,1万骑兵,配备1万匹以上的战马还是必须的,再加上后勤用的八驮马,辽东唐军马匹总数应肯定是超过1万匹的,因此,《唐会要》记载的4万匹更加合理。

综上,当时在辽东作战的唐军,共有10万人、4万匹马。

(三)粮草消耗计算

在辽东缴获的粮草(含牛马)可供唐军消耗多长时间呢?我简单做个计算。

据《太白阴经·预备·人粮马料篇》记载:

以六分支粟,一人日支粟三升三合三勺三抄三圭三粒,一月一石。

一马日支粟一斗,一月三石。

另据《武经总要·前集·卷五》记载:

牛一头,食之五十人日。马一匹,食之五十人,可一日。

根据以上记载,1人1天要吃3.33升粟,1个月吃1石粟;1匹马1天要吃1斗(10升)粟,1个月吃3石;如果吃牛马,1匹马或1头牛,可供50人吃1天。

那我们就可以计算了。

唐军10万人,1天就要消耗0.33万石粟;4万匹马,1天要消耗0.4万石粟。人马合计,1天要消耗0.73万石粟,则缴获的62.8万石粟,可供唐军支持86天。

当然,上面的4万匹马的消耗,可能还需要打个折扣,上面列出的马的消耗标准对应的是战马,八驮马战时估计没这个待遇,我们假设4万匹马中,有2万战马,按上述标准供应,2万八驮马,按上述标准的一半供应,则1天要消耗0.3万石粟。人马合计,1天要消耗0.63万石粟,则缴获的62.8万石粟,可供唐军支持100天。

除了吃粮,唐军还可以吃肉,驻跸之战唐军缴获了马5万匹、牛5万头,可供10万唐军吃50天。

以上粮食和牛马合计,总计可供辽东唐军支持140-150天左右,大约是5个月,基本与上文提到的唐军在辽东作战时间相吻合。

当然,上述计算只能是粗略估算。实际上是存在各种复杂的加减项的。举例来说,先看加项,10万唐军渡辽,不可能一点粮食都不带而全靠缴获,多少要随身带一些粮食;除占据高句丽大粮仓之外,辽东当地高句丽百姓手里也会有一些存粮,必要时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一部分;唐军自己携带的牛羊,也可供食用;必要时,也可宰杀部分八驮马以充军食。再看减项,即便从辽东城等处就近运粮,路上也不可能毫无消耗;高句丽被俘人员,也需要消耗粮食,虽然太宗在驻跸之战后,把大部分被俘人员都释放了,但毕竟留下了“耨萨已下酋长三千五百人”(《资治通鉴》)。但是,这些加减项,不会对上述整体估算造成太大偏差。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唐军在辽东作战期间,太宗实施的因粮于敌的策略,是很成功的,基本通过缴获解决了粮草供应问题,免除了后勤供应之苦,正如太宗所言,“不假赢粮之费”。

五、因粮于敌策略对战事的消极影响

因粮于敌策略的积极影响不必多言,可以极大减轻国内民众负担,但是,其对战事的消极影响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战争的发展严重依赖缴获。

既然是因粮于敌,那必须要有缴获,像隋炀帝那样百万之师三征高句丽,硬是连辽水边上的辽东城也打不下来,几乎毫无缴获的,因粮于敌只能是一句空谈。

太宗军事能力出众,接连拿下了盖牟城、辽东城、白岩城等处城池,颇有缴获,但是,一旦战事不利,特别是唐军攻安市不克,而高句丽又采取了坚壁清野政策,“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资治通鉴》),无法获取新的缴获,则战事就无法继续进行,只能撤退。

在战争期间唐军内部关于进攻方向的几次讨论中,获取粮草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一)攻打建安城

早在贞观十九年(645)六月初唐军攻克白岩城后,太宗就曾考虑暂不攻打安市城,改为攻打建安城,按照《旧唐书》东夷传的说法,太宗提议攻打建安城的想法是:

吾闻安市地险而众悍,莫离支击不能下,因与之。建安恃险绝,粟多而士少,若出其不意攻之,不相救矣。建安得,则安市在吾腹中。

太宗计划攻打建安城,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建安城“粟多而士少”,即建安城有很多粮食但守军较少。可见,太宗仍然是想继续扩大缴获,实施因粮于敌策略。

对此,《资治通鉴》记载有所不同,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宗认为建安城是“建安兵弱而粮少”。建安城到底是粮多还是粮少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粮多。毕竟,太宗谋划进攻建安城是在六月初占领白岩城以后,此后直到九月唐军撤退,也没见建安城守军因为缺粮而弃城逃走。

不过,李世勣并不赞同这一提议,他认为:

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吾军粮皆在辽东;今逾安市而攻建安,若贼断吾运道,将若之何?不如先攻安市,安市下,则鼓行而取建安耳。(《资治通鉴》)

李世勣认为,唐军粮草都在辽东城,如果跳过安市城去攻打建安城,则安市城敌军会袭扰唐军补给线。

李世勣


通过地图来看,李世勣的考虑也不无道理,因此,太宗放弃了攻打建安城的计划:

辽东地区地图

(二)攻打乌骨城

在进攻安市城受挫后,高句丽降将高延寿、高惠真又建议绕过安市城去攻打乌骨城:

高延寿、高惠真请于上曰:“……安市人顾惜其家,人自为战,未易猝拔。今奴以高丽十馀万众,望旗沮溃,国人胆破,乌骨城耨萨老耄,不能坚守,移兵临之,朝至夕克。其馀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

可见,高延寿、高惠真提议攻打乌骨城等处,一个重要因素仍然是缴获粮草。不过,长孙无忌认为此举过于冒险,一旦绕过安市城,则新城、建安等处的敌人袭击唐军后路,比较危险,最终该计划也被放弃:

长孙无忌以为:“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徼幸。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上乃止。(《资治通鉴》)

长孙无忌


综上,自从唐军渡辽以后,太宗心心念的主要是粮草供应问题。有不少人说,太宗在战略上追求速战速决,但是在战役战术层面,又执着于逐城逐地的争夺,互相矛盾。其实,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太宗为减轻国内负担而采取了因粮于敌的策略。为了减轻国内负担,太宗当然要追求速战速决,否则打成持久战,必然要加重国内民众负担;但是,同样为了减轻国内负担,太宗又采取了因粮于敌的策略,那就必须要攻城呀,敌人的粮食在哪里?主要就在各大城市的粮仓里。


行文至此,简单做个总结。为吸取隋朝征讨高句丽失败的教训,太宗采取多项措施尽量减轻战争给国内带来的负担,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因粮于敌。从实际执行结果来看,唐军在辽东作战期间,严格实施了因粮于敌的策略,基本通过缴获解决了粮草供应问题。但是,因粮于敌的策略,反过来制约了唐军的军事行动,由于进攻安市城受挫,唐军没有新的粮草缴获,最终导致唐军无功而返。

本文由详侃历史原创,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长孙   辽东   贞观   建安   策略   粮草   作战   资治通鉴   消耗   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