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越南欲出兵1200万入侵中国,我军为何按兵不动?又如何应对

在为期28天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解放军参战部队并没有打疼越军,只是让越南在经济上彻底失去了自给自足的能力。

黎笋集团为了报这一箭之仇,随即制定了出兵1200万,于1980年初大举进攻中国的作战计划【1】。说到这里,很多读者会觉得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这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英模表彰大会图册

黎笋集团欲出动1200万大军同老大哥夹击中国的消息,是因侵柬越军中高级军官带着相关机密文件向泰国投降后,事情才被公之于众

加上当时的越南在3月5日宣布了全国总动员令,全国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在全民皆兵的状态下,5300多万的越南人出动1200万人大举进攻中国的消息是可信的。

但奇怪的是,从1979年5月这项绝密计划泄露,再到1980年末,只有越军在中越边境地区频繁实施武装挑衅,解放军一直按兵不动,到了1981年5月才发起了法卡山和扣林山收复战这两场团级规模的战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结束后,越南经济体系已经崩溃,越南的军费自给率非常低,这就意味着,越军陷入了穷途末路的境地,这样的军队,非常危险,不值得对其动武【2】。

中国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包括弹药、武器装备损耗在内的军费支出,达到了5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1978年全年的军费支出仅为168亿元人民币,全年军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7.37%,由此可见,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3】。

80年代解放军某部开展训练

在战争刚结束不久,马上又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实施大规模反击,必然会加重广大人民群众的负担,所以,中央军委优先考虑非武力反击

不过,当时越南打算主动入侵中国的一线越军都招架不住中国军队的全线反击,就连工事坚固的谅山要塞都保不住,战争结束后,越军又严重缺乏经济支撑,在作战过程中其盟友也没有给予实际一点的帮助,很难相信这样的军队有能力大举入侵中国。

因此,不排除这样的可能:黎笋集团为了转移越南国内的矛盾,掩盖自己的无能,故意虚张声势;要是中国军队再次实施大规模自卫还击行动,穷得连像样的营房都没有的越军一线部队最多就是溃逃至纵深地区。解放军也因为追击的成本过高,入不敷出而放弃。

因此,解放军在战后主要采取了全线防御的策略,暂时不主动进攻越南一侧的越军,除非是越军越界挑衅。

二、百万越军被解放军耍得团团转

对越自卫还击战结束后不久,我军参战部队后脚刚撤回国内,越军前脚就抵近边境地区继续挑衅,为了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宁,中央军委在4月中旬决定扩编云南和广西两地的边防部队,其中,云南在昆明军区原有的兵力上,扩编了数个边防团。

边境轮战时期边防部队开展实战演练

广西则在原有的一个独立师2个边防团的基础上,扩编为4个加强边防师,分别为广西边防一师、三师、五师和担任预备队的新广西独立师。广西边防三师的防区在宁明县、凭祥市和龙州县,均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期我军主攻方向。

这些战后扩编的边防部队,都是从参战各部中抽调参战老兵(包括参加作战的民兵)扩充,这样一来,在黎笋集团没有服软的情况下,我方一直对越南实施巨大的军事压力,使其不能扰乱我国刚刚实施的经济改革计划。

然而,扩编的边防部队人数众多,而且都是驻扎在边境地区,一开始,部队没有营房,只能一边执行警戒任务,一边与当地群众一起建设营房,加上部队需要不断磨合才能有效提升战斗力,所以,在1979年结束之前,即便是越军继续挑衅,我边防部队一时也难以对其实施大规模军事惩罚行动。

为了削弱当面越军,中央军委命令边防各部派少量兵力进入一线与越军对峙,主力部队在二线搞建设为主。但是,部队频繁举行野外训练。

边境地区的越军每次看到中国边防部队在边境地区集结大部队,因为心虚,生怕二次遭到突然袭击,也跟着频繁调动部队。长此以往,越军消耗了大量的燃油和建筑材料,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越南经济体系变得雪上加霜

80年代我军反炮兵雷达部队开展演习活动

越军统帅部一直不敢放松,一直在中越边境地区保留着这越南正规军半数以上的兵力,并对北方6个边境省的边境县实施“净边”管理,导致越军的后勤补给压力非常大,对越南的经济、技术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1980年初,越军为了迫使中国边防部队与之决战,一口气占领了法卡山、靠茅山、苗皇帝山、者阴山、老山等8处边境骑线点高地,并以这些高地为跳板,对中国境内实施无差别攻击。

但是这个时候,越南的盟友陷入了另一场战争中,对中国的威胁减轻了不少,所以,边防部队仍旧没有出击,只是继续通过虚虚实实的计策去消耗越军的忍耐力和物质基础

结果,集结在边境地区的60万越南正规军和数十万越南民军,被中国边防部队耍得团团转。到了1981年5月,解放军发起法卡山和扣林山收复战的时候,越军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三、以守为攻,拖垮越南百万大军

尽管中国边防部队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结束后至1980年末,一直没有在正面与越军交锋,但双方之间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特工大战、地雷战、舆论战。

其中,在地雷战中越军的物质基础不断被中国军队一点点地消耗。因为越军担心中国军队会突然发起进攻,不得不在长达1300公里的边境线上埋设了密集的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地雷,还配套了大量的陷阱和防坦克壕沟等设施,有时候会将地雷埋设到我国一侧。

轮战时期我军某部开展实战演练活动

我国边防部队则组织战士排除越军埋设的地雷,当越军发现某个地段的地雷带被排除以后,就担心此区域会成为中国军队大部队进攻的主要方向,不仅会继续埋设更密集的地雷,还会派兵加强警戒。广西百色靖西县排雷英雄吕华朝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一战成名,曾经让越南官方砸下重金要买他的人头【4】。

由于越南的经济已经崩溃,所有武器弹药都严重依赖外援,中国边防部队每缴获一枚越军地雷,就意味着至少有一个越南人少了一天的口粮,经过日积月累,到了1983年以后,越军撑不住了,只在驻地周边埋设地雷,中越边境地区有很多地段根本没有设防

越南边境居民因此频繁来到中国境内走亲戚或者互市贸易,随着中越边境地区民间互市贸易规模的壮大,受到物质条件影响的越军士兵开始出现反战厌战的情绪,为解放军往后瓦解黎笋集团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法新社曼谷分社.曼谷获得一份文进勇签发的越军内部文件[N].参考消息报,1979年5月7日.

【2】祖烈.黎笋的"罪己诏"[J].世界知识,1982(09):7.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中国历年军费支出分析[R].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户网站,2009-09-29.

【4】黄继屏,张世敏,张跃明.勇斗死神529回合[J].中国民兵,1984(11):6-7+1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越南   中国   越军   按兵不动   作战   边防   地雷   我军   边境   解放军   部队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