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明为何要谋杀唐敬宗?假太监的风流传闻不可靠,其背后有大鱼

唐敬宗李湛是唐朝皇帝中,除了末帝以外,即位时最年轻(15岁)、在位最短(3年)、寿数最短(18岁)的皇帝。

他还有一个难堪的记录,这个少年天子在位仅仅三年,却遭遇了三次刺杀。如果不是杀手水平太低,唐敬宗的记录完全可以冠绝大唐。

☞唐敬宗的三次遇险

长庆四年,唐穆宗终于把自己玩脱了,身患中风的他在丹药的助攻下,把年龄定格在了29岁,真的永远年轻了。15岁的皇太子李湛灵前即位,元和中兴后的大唐又拉开了新的篇章。

唐敬宗的篇章确实够新,有唐以来从未发生过,新皇登基才三个月,就有人给他奉上了一幕喜剧。

✔染工暴动,过程像喜剧

长庆四年(824年)四月的一天,唐敬宗正在大明宫清思殿参加一场马球比赛,一个近侍突然慌慌张张地来报:大事不好,有暴徒闯进来了,马上就到清思殿。

皇家圣地,怎么会有暴徒闯进来?他们想干嘛?

原来领头的暴徒经常出入宫禁,对大明宫轻车熟路。此人名叫张韶,是宫内的一名染工,他利用运送紫草的机会,将百十名同伙藏于车中偷运进宫。

由于是老熟人,门卫根本没有搜查,张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连过几道门岗,却在浴堂门前被人识破了:明明运送的是草,马车为何走得这么沉重?

张韶见阴谋被识破,干脆提前行动,他们杀了门卫,攻破武器库,呐喊着杀奔清思殿而去。

看似戒备森严的皇宫,居然跟纸糊的一样脆弱,唐敬宗暗暗叫苦:快,往右神策军驻地逃。

身边的侍从反对说:“右神策军太远,为何不去更近的左神策军呢?”

唐敬宗很尴尬,他不是路盲,之所以舍近求远,是因为一个心病。

原来,唐敬宗喜欢打马球,经常让左右神策军PK,他喜欢右神策军中尉梁守谦,不待见左神策军中尉马存亮,所以就故意吹黑哨。右神策军每次都赢,赏赐拿到手发软,左神策军上下早就恨得牙根发痒。

这会儿腆着脸去求马存亮,好意思吗?万一被他趁机报仇那就惨了。

近侍急了:这会儿哪有时间考虑这些屁事,舍近求远,途中太容易出意外了,时间就是生命呐。

唐敬宗吓一哆嗦,马存亮的心是红是黑虽然还不敢确认,但暴徒的心肯定又黑又毒,于是他厚着脸皮直奔左神策军。

恭喜唐敬宗,他的宝押对了。马存亮像是受气的小媳妇,抱着唐敬宗的脚一边亲吻一边大哭,然后他将皇帝保护起来,又去接来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做完这一切,暴徒居然还没追来。

张韶“迷路”了,当然不是因为追击的路不熟,而是清思殿里的东西让他迷失了自我。他一屁股坐上龙椅,抓起唐敬宗吃剩下的东西使劲往嘴里塞,一副饿死鬼投胎的样子。

身边还有一个叫苏玄明的人,也是吃得满嘴大油,他一边吃,还一边炫耀:“咋样,本道尊算得准不准?”

张韶咽得直翻白眼,抻着脖子说:“老苏我服了你,真被你说准了。”

说出来笑死人,这场暴动居然源于苏玄明的一个论断。这位老苏本就是个靠算命打卦为生的落魄秀才,有一天他突然对张韶说:“老弟啊,我今儿算了一卦,发现你有坐御座、吃御食的福分,我还能跟你沾点光。咱要不要趁着皇帝忙打猎的机会,去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

张韶好激动,咱一个苦命人,连饭都吃不饱,还能吃御食,还能坐龙椅,是不是还能睡龙榻?那还等啥啊,于是他纠结染工,以及长安无赖一百多人上演了闯宫事件。

心愿得逞了,苏玄明像是突然开窍了似的大叫一声:“不对啊,咱的行动就到此为止了吗?这里好像不是公共食堂哎。”

张韶也慌了,赶紧翻箱倒柜搜出大量珍宝:兄弟们,打败神策军,这些就都是你们的了。

诱惑力虽然够大,但这群人无福消受,很快他们就被马存亮的神策军杀了个干干净净。一场所谓的“起义”,儿戏般开场,喜剧般结束了。

✔千人谋反,详情被掩盖

同年八月,就在人们还沉侵在张韶、苏玄明的“二人转”艺术不能自拔时,又一起“相声”上演了,这次的主角叫文忠、文德。

马文忠是个擅长法术的方士,人称妖贼。这种人往往会以天象、幻术等手段使诈,把自己包装成上天的使者,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季文德是个宦官,职务不清楚,但能量肯定不小。借助马文忠的神棍手段,季文德居然聚集了1400人。

估计季文德入戏太深,满以为有马文忠,这一千多人都是天兵天将,于是他也学张韶,试图坐龙椅满足屁股之欲。

遗憾的是史书没有交代细节,我们光知道事件败露了,季文德被杀。

✔夜宴遇害,凶手成传奇

宝历三年(827年)一月的一天,唐敬宗特别精神,晚上,小伙子领着侍卫人员进山打夜狐,折腾到很晚才回来。还觉得不过瘾,又拉着一群太监陪他挑灯夜战,打了一场马球。

两场剧烈运动过后,他依然兴致勃勃,又拉着禁军将领二十八人陪他喝酒、嬉戏。体力再好也不能这么折腾吧?就好像过了今天没明天似的。

一群人闹腾到后半夜,估计喝得有点高,唐敬宗摇摇晃晃起身上厕所。他刚刚迈进内室,大殿内的烛光突然诡异地全都灭了……

等烛光再度点燃后,宦官刘克明面无表情地宣布:皇上驾崩了。

史书明明白白地表示:“刘克明等同谋弑帝。”可是,刘克明“得幸敬宗”,他为何要谋害自己的主人呢?

史书的解释是,唐敬宗是个“敬业的玩家”,无论打马球、摔跤,还是打夜狐,他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对那些吊儿郎当的家伙绝不留情面,要么挨板子,要么被夺职。

这谁能受得了?就像我们的国足,主教练太严咱就做掉他。刘克明比国足更狠,他们联手干掉了李教头。

民间的版本更有滋味,传说刘克明就是个假太监,长期在脂粉堆里混迹,这玩意儿谁能把持得住?于是这伙计软硬皆施,下吃宫女,上吃嫔妃。甭管愿意不愿意,反正那些女人没一个敢挑明。

就这样,刘克明伺候唐敬宗,又享受着唐敬宗该有的待遇。却不料,那天打马球时被李教头狠狠抽了几鞭子,他以为丑事暴露了,于是杀人灭口。

这类的故事很多,生生把刘克明捧成了大红人。

☞风流箭射穿少年天子的本相

假如刘克明是假太监,估计唐敬宗会剁碎了他,因为这个小年轻对女人有着非比寻常的占有欲。

唐敬宗去世时还不满18岁,已经至少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按这个速度,等到退休的年龄,他将以“第一爹”的标签傲视两千年帝王史。

据冯梦龙记载,唐敬宗很会玩,他发明了一种被后人称为“风流箭”的东西,让后宫增色不少。

这种箭以纸做成,裹上麝香或者龙涎香。弓用竹皮制成,射出的威力不大。唐敬宗就用这样的弓箭往女人堆里射,然后像警犬似的靠鼻子搜索目标女人。自然,被射中的那个女人就是当晚的幸运儿。

虽然冯梦龙的记载未必可靠,贴标签编排的意味很明显,但唐敬宗会玩、好玩确实是真的。

大概受他爹唐穆宗影响,唐敬宗把他有限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无限的“玩乐大业”。

唐穆宗去世才一个月,他就迫不及待地脱掉孝袍,发疯似的连续蹴鞠三天。翻看《敬宗本纪》,让人恍惚间以为他就是大唐国足,还要挤出时间打夜狐、摔跤、观赛舟,皇帝就是他打发时光的业余爱好。

事实上,刘克明正是得益于陪伴唐敬宗才发达起来,怎么会因为受到点处罚,就不顾前途干掉自己的主人呢?况且史书上交代,受处罚的人并没有刘克明。

因此,史书的说法不成立。至于刘克明是假太监的传闻,那仅是文学作品里的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

其实,张韶的故事也经不起推敲,既然为了坐龙椅、吃御食,为何不去皇帝的寝宫,而是直奔清思殿?分明就是奔着唐敬宗这个人去的嘛。

就算“二人转”脑子不清醒,那一百多人都疯了?为了满足他们二人的愿望自愿当炮灰,天下有这么傻的人吗?

所以我认为,唐敬宗之死不简单。

☞唐敬宗之死真相的猜想

首先声明,基于有限的史料,我只能用“猜想”,大家尽可舌战。

我认为,张韶也好、季文德也罢,包括品级不高的刘克明,他们都不是真正的主谋。谁是主谋呢?应该是绛王李悟。

李悟是唐穆宗的同母弟弟,唐敬宗的叔叔。刘克明杀害唐敬宗后,立刻以唐敬宗的名义颁布遗诏,宣布由李悟继承皇位。

问题是,刘克明只是个小人物,分量不够,人家王守澄、梁守谦、马存亮,哪一个手指头都比他胳膊粗。

第二天,王、梁联合宰相裴度,轻松就扳回了局面。在他们的拥戴下,江王李昂捡了个大便宜,是为唐文宗。

刘克明则被逼得跳井自杀,李悟也被杀了。

正常情况下,如果李悟只是个受牵连的局外人,不至于受到如此严厉的处罚。要知道,李悟的生母郭太后还在世,她断然不会允许自己的亲儿子被冤杀。裴度也不是一个奸佞之徒,更不会枉害皇子性命。

刘克明如果想要拥立李悟,会在不征得李悟首肯的情况下行动吗?万一李悟不同意,刘克明不成“相公”了吗?

所以,从逻辑推理看,李悟恐怕就是推动唐敬宗三次遇险的幕后大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文德   太监   大唐   马球   舍近求远   主谋   暴徒   史书   大鱼   风流   皇帝   女人   刘克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