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只在牧野败了一仗,为何就匆匆自尽了?殷墟考古揭露真相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据说他继位后,便开始了作恶多端的三十年,推行严酷的刑罚制度、对百姓横征暴敛、对外多次发动战争。

在纣王的残暴统治下,百姓民不聊生,天下生灵涂炭,最终周武王率领军队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朝军队,并杀死了纣王,宣告了商朝的灭亡。

在相传由孔子编纂而成的《尚书》中,记载了周武王的军队仅在一天之内便大败商朝的军队,杀死纣王灭亡了商朝,原文为“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这段记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得到了实物印证。

纣王身死之谜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青铜器,上面镌刻着铭文,经过文物专家和历史专家的考证,这件青铜器上镌刻的铭文,讲述的是周武王率军灭亡商朝的故事。

据铭文显示,周武王在清晨时刻,领军与纣王军队交战,不到日落之时便已取胜。青铜器上镌刻的原文是“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这与《尚书》中的记载相互印证。

出土的青铜器是一件利簋(guǐ),因其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故事,因此得名“武王征商簋”,被收藏在国窖博物馆中。

作为历史上著名战役之一的牧野之战,在短短的一天之内便结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直接终结了商朝和纣王的统治,八百年的周朝就此建立。

但在这其中却有一个谜题,那便是根据一些传世文献和有关专家的考据,商朝在纣王时期,军事方面并不弱,兵力也要数倍于周,为何会在牧野惨败,以至亡国?

文献记载中,有纣王在渭水一带举行军事演习,讨伐有苏氏、征讨东夷等记录,其次在所发现和破解的甲骨文、金文资料中,有纣王东征的记载,如“十五祀王来征夷方”、“伐夷方无敄”等,而且最终平定了夷方,并虏获了大批俘虏。

再者,古代的朝代都是以武建国,商朝的建立是由商汤带领军队,战胜夏桀后完成的,而且根据文献记载,商朝的兵力十分充足,早在武丁当政时期便能一次出兵上万。

而彼时作为小部落的周,兵力十分稀少,哪怕是后来西周鼎盛之时,兵力也不过三万之数,更何况部落时期了。

这些都说明了纣王时期,商朝的军事实力并不弱,但为何在牧野之战中,于一日之内匆匆败下阵来,仅此一败便葬送了整个王朝,纣王也身死道消?

更何况牧野之战的发生地,位于今天的淇县一带,于都城殷还有两百多里的距离,即使是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纣王在兵败后,也完全可以退守朝歌,再组织军队进行反抗。

另外作为对比,商汤灭夏时前后总计进行了十几次战争,才终于灭亡夏朝,在传说中,黄帝也是九次征战蚩尤不胜后,才在逐鹿之战中击败大敌,可商朝和纣王却仅仅在兵败牧野之后,便彻底消亡,这不禁让人困惑。

在对安阳殷墟遗址的多年考古探究后,结合有关历史资料和文献,专家们为我们解答了这个谜题。

商朝灭亡的缘由

首先,牧野之战发生时,已经是纣王在位的第三十年,经过长期的暴政,商朝内部早已经是哀声怨道,百姓深受其害,就连统治阶级内部都出现了矛盾,此时的纣王早已经失去了民心。

除了暴政外,纣王的刚愎自用和狂妄自大,也成了葬送他的原因,在姬昌逐步壮大的时候,朝中便有大臣向纣王进谏,劝说尽快除掉姬昌的周部落,以绝后患。

然而纣王在听闻后却不以为然,自认为天子的他狂妄自大地说到:“区区姬昌而,能奈我何?”

而反观周部落,在早期的发展中,经过几代首领的努力,周人逐步强大,以至于到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时,商朝的统治者都承认古公亶父的贤德:“命周公宣父,赐以岐邑。

周文王继位后,继续礼贤下士,与残暴的纣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许多人才纷纷投入周文王麾下,为武王进行伐纣战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武王伐纣时,在商朝内部是有着内应的,周武王将进攻的日期告诉了胶鬲,让他回去后告诉其主,史料原文为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周武王口中的“其主”,肯定不是纣王,而是他在商朝的内应,此时的胶鬲也已经是周武王阵营的一员。

《国语》中有这么一段文字:“胶鬲比而亡殷。”意思就是说胶鬲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胶鬲外,周武王还曾与商朝的伯夷、数齐等人交往,并将他们拉拢到了自己的阵营。

所以在牧野之战后,商朝顷刻间崩塌并非偶然,而是武王军队和商朝中反对纣王的势力的里应外合,

除了军事上的溃败,还有一点也是商朝顷刻灭亡的重要原因,这便是考古学家发现,都城殷居然没有城墙。

殷地在商朝中后期成为了都城,这是因为盘庚继任后,将都城迁到了殷地,在商朝建立之初,最早的都城在如今的河南商丘,后来经过了五次迁都,最终定都于殷。

迁都殷地后,盘庚便着手开始修建城池,随着时间的发展,百姓逐渐在此地安居下来,直到朝代灭亡。

但是根据专家对殷墟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这座贵为国都的城池,却始终没有发现它的城墙,也就是说,如果发生战事,那么整座都城都会暴露在敌军的攻击下。

有专家认为,应该是城墙在城池被攻破垮塌,又被埋藏地下千年,早已经化为黄土,和大地融为一体。

但国家社科院的一位教授却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安阳殷墟遗址的整体布局,已经被摸清,始终没有看到城墙的痕迹,所以当初在建立城池时,就没有建立城墙。

在古代,一座没有城墙的城池在面对敌袭时,几乎不具备防御能力,守城的士兵只能出城作战,不能依靠城墙地形来御敌。

此时的纣王只剩下两个选择,第一就是退守朝歌,考古发现朝歌是有城墙的,第二便是在殷郊地区,再与周军进行一场战争。

但前文提到,商朝的统治阶级出现了矛盾,导致了纣王兵败后,内部势力反叛,断送了纣王回朝继续组织军队作战的可能,在《六韬》中有这样的记载:“甲子之日,至牧之野,举师而讨之,纣城备设而不守。”也就是说,纣王发现军队内部有内应,内应不仅投敌还将朝歌城门打开,导致朝歌完全失去了该有的御敌作用,纣王前有兵败,后有叛将,已经走投无路。

因此武王在牧野击败商军后,得以迅速向着都城进发,由于殷城没有城墙抵御,再加上此前的兵败已经使城中之人人心惶惶,以致于毫无抵抗之心,待周武王率军抵达后,都城被迅速攻破,商朝就此灭亡。

纣王之死

关于纣王究竟是怎么死的,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周武王在攻破商朝后,纣王慌忙逃亡,一直逃到了鹿台,此时的他已经筋疲力尽,自知回天无力后,纣王身穿玉衣,投火自焚而死。周武王赶到后,将纣王的首级砍下,并挂在白旗杆上示众。

另一种说法是周武王攻入殷城池,俘获了纣王,将其当众斩首;郭沫若还曾提出过纣王是自缢而亡的说法,但纣王究竟是怎么死的,至今还没有一个彻底的定论。

纣王死后,周武王随即处死了祸国殃民的妲己,其后将比干的坟墓重新修葺,命纣王的儿子武庚继位,并要求他施行盘庚的德政,就此之后殷商成了周的属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周人在灭商之后,并没有将前朝皇室屠戮殆尽,反而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封爵于旧都商丘,建立了宋国,来延续殷商的后代。

不仅如此,周成王还特许宋国使用天子礼乐,来祭祀商朝的宗祀,与周为客,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地位超然。试想如果是纣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以他的性格,定会将周部落屠戮殆尽。

微子启的后代便是历代的宋国国君,殷商移民也得以在宋国繁衍,直到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国联手所灭。

但未彻底消灭商朝的势力,在周武王死后成了周朝维护统治的不稳定因素,曾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周复商”的战事,比如纣王之子武庚,一心想着复国,便发动了“三监之乱”,不过在周公旦等人的努力下,武庚的叛乱被平定,殷商复国失败。

综合来看,纣王的失败和商朝的灭亡,与他个人的暴政以及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亡国之君,但近代以来,出现了纣王并非暴君的说法,然而对于这段逝去已久的历史,我们似乎再也无法找寻到它真实的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殷墟   都城   殷商   商朝   内应   甲子   城池   兵力   城墙   军队   真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