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过草地其实只有五六天,巨大的非战斗减员来自哪?有何隐情?

2023年5月15日,一名名为“house”的艺人,在脱口秀中,发表了这样一番“高谈阔论”:

当他在看到,野狗追逐松鼠时,脑内不禁浮现这八个大字: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然而,他这一通自以为幽默的段子,不但没有获得,观众的鼓掌欢呼,反而在表演结束后,其立刻遭到举报,控告其侮辱军人。

起初面对这项指控,不少人都不以为然,以为这不过是小题大做,根本不用上纲上线。

然而,警方却毫不拖泥带水,直接立案调查,也使得娱乐圈,引发了一次小小的震动。

目前,当事人已受到应有的调查、处罚,这一番闹剧看似已经落幕,然而却也给予大众,一个深刻的警示。

无论在何时何地,中国军人,都是守护百姓的存在。

早在几十年前,他们便为了人民的幸福,爬雪山、过草地、历经两万五千米长征。

不过,根据前辈的回忆,其实在过草地时,他们只用了5天时间。

那么,非战斗减员源自哪里?有何隐情?

看似好转的形势

在世人看来,“红军”这支军队,从建立到如今,一直都以“团结互助、众志成城”而著称。

好似军队中的所有人,都亲如手足,从未产生隔阂。

也正是因为齐心协力,红军才能在内忧外患、敌强我弱的劣势下,接连获得大捷。

最明显的证据,便是在1933年2月~3月中,所爆发的反“围剿”战争中。

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红军不但能够顺利突围,而且歼敌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1.3万人。

愈来愈好的局势发展,让红军不由得信心大增。

与此同时,一直对红军施以援手的,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国际,听闻红军的战果,也不由抚掌大笑。

为了帮助红军再接再厉,苏联方面特意派遣了2名专家——一名秦姓的中国人。

另外一名,则是于苏联著名军校,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李德。

风起云涌的“权利游戏”

然而,这两人的到来,非但没有维持胜利的局面,反而让当前稳中向好的局势,就此急转直下。

先是因为李德,这个自诩为“军事专家”的顾问,不采纳我方的意见,而是一意孤行。

其仅仅利用,自己所学的课本知识,不顾外界的客观因素,强制让红军士兵,执行自己的命令。

他的战略安排,堪称是事无巨细,每一项武器的摆放位置、每一个士兵的埋伏地点,他都要安排妥当。

然而,这一番“细致”的操作,没有赢得胜利。

在湘江战役中,我方由原来的8万人,在战争结束后只剩下了不足3万人。

频繁冲突,使得红军在面临,第五次反“围剿”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损失。

不得不踏上,足足两万五千米的长征路,以突破敌人的围攻。

苦中作乐的长征路

提起长征,众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心疼于前辈们,在“爬雪山、过草地”时,所遭遇的种种艰辛。

不过,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其实他们跨越草地的时间,不过只有5、6天

之所以会造成巨大的伤亡,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因为外部因素。

虽说,大众普遍习惯于,用“过草地”,来形容红军行军的过程。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红军所渡过的草地,与我们想象之中的截然相反。

众人印象中的草地,大多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而红军翻越的草地,正是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

被称为“松潘草地”的高原湿地,而且,与其他沼泽地相比其海拔足有3500米。

加之,由于缺乏专业向导以及敌人的穷追猛打,导致红军不得不在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贸然跨越这片草原。

红军大部分,非战斗人员的损耗,也主要是因不熟悉地理环境而导致的。

有些人因一时疏忽,不慎落入沼泽,便再也未能爬起。

有些人则是因为高原反应,不得不暂时脱离队伍,原地休息,然而,最后能追上队伍的少之又少。

而且,由于身处荒郊野外再也没有群众,能够对红军进行支援。

有不少战士,因为食不果腹不幸牺牲在半路上。

二便是因为心理因素

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曹刿便曾对“士气”,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极其重视。

正如他所言,如果一支军队在士气上,便落于下风。

那么这场战斗的结果,也就一目了然。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当时的情况之危急,士气之低迷可想而知。

众人恐惧的,其实并非环境的恶劣、敌人的突袭,他们所真正畏惧的,其实是一片迷茫的未来。

谁也难以预料,这支军队究竟能否成功?究竟还有多少危机,在前方静候?

有不少伤员,也正因情绪低落不愿接受治疗,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伤口感染而去世,或是难以跟上队伍步伐,最终不幸牺牲。

不过,我方领导人早在路途之中,便察觉到问题所在,并针对各个问题,以此做出解决方案。

面对物资短缺、环境恶劣的问题,我方的领导人们以身作则,不顾身负旧伤,主动将自己的马匹作为食粮供大家充饥,至少解决温饱问题。

面对情绪低落、士气不振的问题,我方领导人则主动关心战士,将珍贵的药品全部让给伤员。

保证不落下一个,使得人心与士气再一次凝聚起来。

同时,我方领导人在傍晚休息之余,还会开设“扫盲班”,教授战士们读书识字,转移他们的注意,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而这次漫漫长征,也正是在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以及战士们永不言弃的坚持下,得以顺利完成。

其实,世人的生活中,也如这长征路一般,往往危机四伏。

最恐怖的,其实并非暗藏的挑战,而是在危险到来之际,你是否能够稳住心态,不为外界所干扰,而是一心一意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对策之上。

保持冷静、沉着应对,有的放矢、逐个击破,这便是我国领导人在面临挑战时的办事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红军   苏联   隐情   伤员   我方   士气   草地   领导人   军队   敌人   因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