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缘何消失?

五姓七望一说出自隋唐时期,但追其根源,却要说到东汉时期。东汉时期的门阀制度兴起,高门大姓也随之兴起。

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族。

陇西李氏

老祖宗道教始祖李耳,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灭隋的李渊(李渊是李暠的七世孙)及很多宰相都出自陇西李氏。

唐宪宗时期李吉甫,两次拜相;其子李德裕亦为唐相,有个“牛李党争”就是李德裕和牛僧孺,历经五朝、长达40余年的党争。

赵郡李氏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的李牧将军。

博陵崔氏

唐朝,博陵崔氏一共出了15位宰相:

崔仁师,唐太宗、唐高宗宰相;

崔湜,唐中宗宰相;

崔玄暐,武则天、唐中宗宰相;

崔元,唐睿宗、唐玄宗宰相。

崔涣,唐玄宗宰相;

崔损,唐德宗宰相;

崔铉,唐武宗、唐宣宗宰相;

崔元式,唐宣宗宰相;

崔沆,唐僖宗宰相;

崔敦礼,唐高宗宰相;

崔造,唐德宗宰相;

崔珙,唐武宗宰相;

崔远,唐昭宗宰相;

崔祐甫,唐德宗宰相;

崔植,唐穆宗宰相。

清河崔氏

两个崔氏本一家,春秋时出自齐国的一个大权臣,崔家两兄弟在博陵和清河定居下来,在汉唐之间逐渐成为世家大族。

唐朝出了29位宰相,“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崔排第一,被公认“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清河崔氏出了14位宰相:

崔元综、崔神基、崔詧,武则天宰相;

崔知温,唐高宗宰相;

崔昭纬、崔胤、崔远;唐昭宗宰相;

崔慎由、崔龟从、崔郸,唐宣宗宰相;

崔胤,唐昭宗宰相;

崔彦昭,唐僖宗宰相;

崔群,唐宪宗宰相;

崔圆,唐肃宗宰相。

范阳卢氏

本姓姜,齐国后裔先祖是东汉末年,刘备的老师,大学问家卢植。

唐朝出8位卢姓宰相:

高宗朝卢承庆;

玄宗朝卢怀慎;

德宗朝卢杞、卢翰、卢迈;

宣宗朝卢商;

僖宗朝卢携;

昭宗朝卢光启;

以及初唐四杰卢照邻。

荥阳郑氏

祖先追溯到周王朝所分封的郑国。

唐朝有12位宰相:

郑畋,唐僖宗宰相;

郑綮,唐昭宗宰相;

郑肃,唐武宗、唐宣宗宰相;

郑絪,唐德宗宰相;

郑覃,唐文宗宰相;

郑朗,唐宣宗宰相;

郑珣瑜,唐德宗宰相;

郑馀庆,唐德宗宰相;

郑昌图,唐僖宗宰相;

郑从谠,唐僖宗宰相;

郑延昌,唐昭宗宰相;

郑涯,唐懿宗时期使相。

其余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这种多到无法细查。

太原王氏

先祖是秦朝大将王翦、王贲父子的后裔。王贲的儿子王离兵败自杀,王离的大儿子王元为避战乱到了山东琅琊,开创琅琊王氏;二儿子王威留在太原,开创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

太原王氏有一旁支——祁县王氏,东汉末年使出美人计,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司徒王允,他以一己之力在社稷上可谓力挽狂澜,因此他的家族也被推为天下名门。“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誉就此流行开来。

唐朝的皇后也多出自太原王氏,唐高宗的王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王皇后都出自太原王氏,还有一大批诗人,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

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也有称“王谢桓庾”),那王氏也有两个郡望,而且琅琊王氏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琅琊王氏为什么不是五姓七族之一?

五姓七望是隋唐时期北方的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属于南渡士族。再说,琅琊王氏已有第一豪族的称号,“王与马共天下”,只是在南朝,还不是大一统王朝。到隋唐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琅琊王氏已不复存在,再加上最后北方政权完成大一统,也就没有资格进入最高门阀集团了。

琅琊王氏出了92个宰相,36位皇后,最出名的就是王导和王羲之,两人是叔侄关系,王导是其叔叔,“王与马共天下”中的王,王羲之是书圣。

还有24孝“孝圣”——“卧冰求鲤”的王祥;24悌“悌圣”——“王览争鸠”的王览;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

弘农杨氏

“天下杨氏出华阴”,弘农杨氏是杨氏最有名的郡望。可是“五姓”是“李、崔、卢、王、郑”,里面也没有“杨”?

弘农杨氏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是顶尖豪门了,其起点比东汉后期才起家的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等士族都更高,那为什么弘农杨氏也不在五姓七望里呢?

唐朝四大贵族,李、武、韦,杨。

垓下之战,刘邦60万人,打项羽10万人,刘邦下令:谁能夺得项羽首级,赐千金,封万户侯。最终项羽在乌江自刎后,汉军中骑兵小队长杨喜(陕西华阴人)夺得项羽大腿,刘邦没食言,封他“赤泉侯”从此杨氏一门开始显贵。

杨喜的曾孙叫杨敞,杨敞的老丈人是司马迁,汉昭帝时期的宰相,杨敞被公认为弘农杨氏的始祖。

杨敞的曾孙杨震,50岁出仕,大器晚成,而且两袖清风,为官特别清廉,我们熟知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改编自杨震的“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人送外号“关西孔子”。

杨震之子杨秉因家学渊源,被朝廷征召为汉桓帝的“帝师”,此后官运亨通,和其父一样当上了太尉。

杨秉之子杨赐,很好地继承了父祖的基因,勤于学问,被安排为汉灵帝讲学,成为“帝师”,后累迁为太尉。

杨赐之子杨彪,曾参与汉献帝的衣带诏,积极周旋于各大势力之间,为保障汉献帝的安全而不懈努力,也是太尉。

杨震其子杨秉、孙杨赐、曾孙杨彪皆为太尉,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

杨彪之子,杨震的玄孙杨修,因为自作聪明,被曹操所憎恶,被曹操杀害。

杨修的曾孙杨朗,衣冠南渡跑到江南,依附于琅琊王氏王敦的羽翼之下。

杨修的五世孙杨亮,在姚羌首领姚襄麾下效力,后来又投降桓温。

杨亮之子杨佺期死在桓玄手上,弘农杨氏自此衰微。

到南北朝时期,杨震的12世孙杨忠,文韬武略,当了西魏八柱国,北周的开国元勋。其子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宰相杨素、晋武帝司马炎的两任皇后杨艳(其父杨炳,杨震的五世孙,西晋权臣)和杨芷(其父杨骏也是西晋权臣)都出自弘农杨氏。

杨骏当政期间,刚愎自用,大肆培植亲信,引发宗室、大臣们不满,被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灭了三族,弘农杨氏因此而遭受了致命性打击。

唐朝杨氏出了12位宰相:

杨恭仁:唐朝武德年间宰相、名将,隋观德王杨雄之子,唐高祖李渊旧交,清正廉洁,晓畅军事,参与平定杨玄感兵变。唐高祖武德二年,拜黄门侍郎,爵位观国公。出任凉州总管,抚慰西北有功,使葱岭以东各部落倾心归附唐朝。击退突厥颉利可汗的入侵。唐高祖李渊升任杨恭仁为宰相,授纳言(后改成侍中),仍领凉州总管,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左卫大将军、鼓旗将军,谥号孝。

杨师道:唐朝贞观年间宰相、名将。隋朝观德王杨雄幼子,中书令杨恭仁之弟。江都之变后,投奔唐高祖李渊,迎娶唐高祖第五女桂阳公主,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太常卿、灵州道行军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贞观十年,授侍中。贞观十三年,拜中书令。爵位安德郡公,谥号懿。

杨弘武:隋朝越国公杨素之弟杨岳之子,唐高祖李渊杨嫔(江国太妃杨氏)堂兄。唐高宗时期宰相,历任左千牛备身、吏部郎中、太子中舍人、兵部侍郎。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爵位苍山公。为人刚正不阿,谦虚谨慎、政事清简。谥号恭。

杨弘礼:宰相杨弘武之兄,唐高祖以越国公杨素有功于隋,诏命杨弘礼袭封清河郡公,官拜太子通事舍人。贞观年间,累迁至中书舍人,中书侍郎、泾州刺史。唐高宗永徽年间官至胜州都督、太府卿、昆丘道副大总管。唐太宗李世民远征高句丽,拜兵部侍郎,驻跸山之役,领步骑跳出敌军后方,所向披靡,唐太宗看到其军马袍仗精整,人人尽力,极为称赞说:“越公儿郎,故有家风”。

杨再思:武周、唐中宗时期两度为相。历任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令、侍中,爵位郑国公。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升任尚书右仆射,谥号恭。

杨执柔:朔方元帅、冠军大将军杨执一之兄,观国公杨恭仁弟续孙。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

杨国忠:杨贵妃族兄,唐玄宗时期首相。李林甫去世后,担任检校右相兼管文部,司空,爵位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遥领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一年。

杨绾:唐代宗李豫时期宰相,户部侍郎杨温玉之孙,醴泉令杨侃之子,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参与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名列第一,任右拾遗。安史之乱爆发后,远赴灵武辅佐唐肃宗李亨,历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唐代宗李豫时期,出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获赠司徒,谥号文简。

杨炎:唐德宗时期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和推行者。唐代宗李豫时期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唐德宗李适时期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左仆射。

杨嗣复:唐朝中后期宰相,户部尚书杨于陵之子。唐宪宗李纯时期任礼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唐穆宗李恒时期,拜中书舍人。唐文宗太和七年,任尚书左丞。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正月,拜相同平章事,领诸道盐铁使转运使,进阶金紫。

杨收:唐朝后期宰相,苏州参军杨遗直之子,唐武宗李炎时期,任监察御史。唐宣宗李忱时期授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唐懿宗咸通四年,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建议设立镇南军,打退入手交州的南诏军队,拜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

杨涉:唐朝末年宰相,宰相杨收侄子,兵部侍郎杨严之子,唐昭宗时期任吏部尚书,唐哀帝即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只有杨国忠名声不好。

初唐四杰杨炯,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

武则天母亲,李隆基最爱的武惠妃的母亲都姓杨,都出自弘农杨氏。

到了宋朝,诗人杨万里,杨家将都出自弘农杨氏。

明朝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宰相,一起共事四朝,辅佐明帝国四代帝王,不是弘农杨氏。

唐朝这四大贵族,李、武、韦,杨,他们互相通婚,显赫无比。

京兆韦氏

京兆韦氏,唐朝韦氏出了16位宰相:

韦待价:武则天拜封宰相,

韦巨源:武则天授宰相,李显亦拜封宰相。

韦安石: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的曾孙,长安、神龙、景云年任宰相。

韦弘敏 :宅元年间任宰相。

韦方质:光宅、垂拱年任宰相。

韦思谦:垂拱年为宰相。

韦承庆 :韦思谦之子,长安年任宰相。

韦嗣立: 韦承庆异母弟,长安年间拜凤阁侍郎。

韦温:唐中宗韦皇后之兄,景龙三年拜封宰相。

韦见素:天宝年封宰相。

韦皋:贞元年拜宰相。

韦贯之:唐宪宗李纯时任为宰相。

韦执谊:杜黄裳女婿,唐顺宗李诵拜为宰相。

韦处厚:历事四个皇帝,官至宰相,封灵昌郡公。

韦贻范 :唐昭宗李晔拜为宰相。

韦保衡 :唐懿宗李漼时拜为宰相。

除此之外,唐太宗李世民的韦贵妃、唐中宗李显的韦皇后,唐穆宗李恒的韦贵妃;唐朝诗人韦应物、韦庄、渣男元稹的爱妻韦丛;唐太宗第十三女晋安公主的驸马韦思安、唐穆宗李恒之女义丰公主驸马韦处仁;大破吐蕃48万,取铁桥16城,俘其五王的唐朝名将韦皋……

那慢慢地,这些五姓七望,包括弘农杨氏怎么退出历史舞台?

首先,盛唐时期,对这些家族进行了各种打压,导致他们一直没能占据主要位置。

其次,中唐时期,寒门出身的显贵们,也开始打压这些所谓的名门望族,著名的“牛李党争”就是如此形成的。

再者,晚唐时期,黄巢先后攻入洛阳和长安,把五姓七望的大多数人才都给灭了。

此外,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朱温带头又把五姓七望灭了一遍。

最后,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完善,严重伤害了五姓七望的家族利益。

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五姓七望也消失在无情的战火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项羽   清河   之子   舍人   太原   兵部   侍郎   宰相   唐朝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