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若爆发将杀死50亿人,中国院士:我们防得住,手段不止一套

#走进博物馆#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冲突在不断地发生。谁能抢占到更多的资源,就能更好地发展,发展得好,自然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就是因为这个因素,战争应运而生。

从古至今,战争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

从以前的冷兵器时代,到后来热武器出现,对战的武器不断地革新,唯一不变的是,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总会带来伤亡不断,为社会带来灾难。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将取名为“胖子”和“小男孩”的两颗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除了重创了日本的国力,为二战的胜利立下了大功,同时也让世界进入了核武器的时代。到底爆发核武器战争的危害有多大呢?

最近有一家美国媒体《自然食品》对此作出了推测---如果目前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参与到战争之中。

将会有大约4400枚核弹发射,造成的伤亡大概会有50亿人口。

50亿人口是什么概念?目前全球人口大概80亿左右,如果伤亡达到50亿,就等于超过一半的人口,人类社会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劫难。

针对这一个话题,我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却表示:对于核武器的袭击,我国绝对有能力防守得住,而且不止一套方法。

对于威力如此强大的核武器,我国到底能用什么方法防守住呢?

核武器战争的危害

从古时候的冷兵器战争到近代的热武器战争,已经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存活下来的人就变成了战争难民,流离失所。

在今天看来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灾难。但对于核武器战争的祸害,却远不止是人民伤亡这么简单。

第一,核武器战争的危害,是很难去避免,并且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与传统战争相比,核武器的威力更大,更具毁灭性,甚至一颗核弹头就足以摧毁一个城市。

所以一旦爆发了核武器战争,最显著的伤害就是破坏了人类社会的文明,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与财产损失。

很多现今保留下来的极具历史意义的建筑都可能在核武器的作用下遭到破坏。

第二,核武器的威力不单止在于毁灭性强大,而且还有放射性的污染。由于放射性污染,城市可能长期无法居住。

关于放射性污染的事件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应该是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发生的反应堆爆炸事件。

这件事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在往后的十几年间遭受到不同程度地伤害,更使普里皮亚季成为了废墟。

直到现在,过去了差不多40年时间,这里依然不能居住人类,因为残留的辐射污染依然对人体有害。

爆发核武器战争,所释放出来的辐射物质和放射性元素,估计会比切尔诺贝利事件大得多。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现状

整个地球有可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时间估计是上百年。到时可能真的要居住在地底才安全。

核武器战争对人类自身的健康也有十分大的影响。那些高能量的离子辐射,会导致人体内的DNA或者RNA受损与死亡。

第三,这些伤害是不可逆的,所以即使你在核武器战争中存活下来,你都会面临着长期的健康问题,例如癌症。

第四,核弹头在爆炸时释放出高温、高压和强辐射的能量,这是由于核反应产生的温度和压力引起的。

这些能量能够在数秒内将目标区域的大部分建筑物摧毁,产生巨大的火花和火球,释放出大量的烟尘和尘埃,并导致核射线覆盖的区域内的物质持续辐射。

如果在城市区域大规模使用核武器,这些火灾将产生足够的烟尘和尘埃,使得大气中的气温和降雨量下降,而且被释放出的大量气溶胶也会加大这一效应。

如果核战争规模较大,地球上的所有城市都被摧毁和点燃,将覆盖大气层的气溶胶就足够多,能够影响到全球气候,进而引起核冬天现象。

“核冬天现象”模拟图

历史上,发展核武器往往是为了获得战略优势、威慑敌人、捍卫主权和国家安全等原因。在国际政治中,核武器也被用作政治斗争和外交策略的手段。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核武器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武器之一。

使用核武器将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全球应该合作,采取行动确保核武器得到控制和限制。

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和态度

在现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拥有核武器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的标志。作为人口众多、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我国对于研发核武器,有着丰富历史和卓越成就。

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起初,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受到了很多限制,包括技术水平较低、财政支出有限以及国际社会的制裁等因素。

但是,我国政府和科学家们相信发展核武器是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的必要途径之一,于是开始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大力推进核武器的研究和生产。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我国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也成为了中国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一个里程碑。

197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开始研制出了可以发射核导弹的核武器,并试射了第一颗核弹道导弹。这也标志着我国取得了迈向现代化核武器体系的重要进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核武器装备和战略不断发展,包括发展弹道导弹、潜射导弹、战略轰炸机和洲际导弹等。

同时,我国也不断改进和升级核武器技术,以增强其威慑力和防御能力。

例如,我国研制出了多头弹头和隐形弹头,通过提高对多个目标进行针对性打击的能力和减小被侦测到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核武器的作战效能。

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提高核武器的战略稳定性和军事威慑力,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安全的保障。

在我国核武器的领域中,我国政府致力于研发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不断提高核武器的精准打击能力、反导能力和生存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在核武器和相关技术领域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我国国家安全的整体策略中,核武器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可以帮助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利益的利器。

核武器对国家安全来说,是通过核威慑的效力,确保了国家的安全和主权地位。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一些其他的国家对我国的发展进行了遏制的政策。

我国核武器的存在给企图扰乱我国的其他国家增加了不小的压力,维护了中国的核心利益。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是一贯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尊重和守护世界和平。

在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和使用方面,我国政府对外示意,核武器的唯一目的就是防御。

不针对任何国家,永远不先使用核武器,这有助于消除邻国和国际社会对中国核威胁的不安,增强国内外公众对政府制约核武器的信心和支持。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影响力国家,不仅要拥有核武器去维护国家的安全,更有责任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我国的防御措施

倘若真的面对核武器战争,我国又有什么保护与对抗的措施呢?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该如何防御核武器的威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防御与进攻两方面看看我国到底有哪些手段抵御核武器的威胁。

首先我们看看防御方面。

我国的地下民防工程是我国政府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创建的一系列防空工程和避难工程。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冷战加剧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我国不断加强了对于地下民防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如今,中国的地下民防工程规模、数量和技术都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的地下民防工程包括的主要类型有:地下避难场所、地下防空工事、地下通讯装备设施和地下供水和排水系统。

地下避难场所规模十分庞大,可容纳数万至十几万人,在发生核爆炸、化学或生物袭击时为民众提供安全庇护。

这些地下避难场所通常分布在城市、大型工矿或人口密集的区域。它们通常由深度达到百米的深井、洞穴、地下矿井等组成。

这些避难场所设有丰富的生活设施,如照明、通风、清洁卫生等,以保证人们在其中能够生存下去。

地下防空工事能够在敌军的空袭时,提供遮蔽。这些工事包括地下炮台、指挥所、防空洞和隧道等。

它们通常被深度掩蔽在地面以下,为地面上的居民和部队提供安全保护和攻击能力。

地下通讯装备设施是在地下建设的通讯设施,主要用于保障通讯网络在战争和地震等灾害发生时能够顺利运作,保持通信连通。

这些设施一般安装在地下隧道内,通信技术相当先进,能够与上地的通讯网络实现无缝对接。

地下供水和排水系统是在地下建设的供排水系统,包括地下水泵、水库和储水池、排水沟和污水处理设施等。

这些系统可以为地上城市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排水处理服务,使城市在战争或灾害时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设施。

我国拥有如此先进与大规模的防御措施,能够很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但光靠防御始终不行,我国还有很强大的核反击能力。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多样化的核武器。

其中包括核弹头、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和潜艇发射弹道导弹,这些武器可以在面对敌人不同手段进攻的时候,形成有效的反击。

而且我国的核武器具有准确打击能力,这可以保证对敌人进行有效打击,减少对无辜人民的影响,体现了大国的风范。

即使我国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基于核武器强大的二次打击能力,仍然能够对敌人进行可怕的反击,让敌人付出巨大的代价。

不仅如此,我国还拥有反卫星武器等装备,在面对敌人的进攻时可以进行有效地拦截。可以说,在面对核武器战争威胁的时候,我国可以说得是一个攻守兼备的高手。

我国一向主张和平的态度,但如果面临核战争威胁,我国将果断采取行动,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利益。

总结

其实,且不论是否核武器战争,如果世界陷入了战争之中,其实受苦的都只是普通的老百姓。

若我们在战争中加入核武器,那么人类的家园将会遭到毁灭性地破坏。其实如何防止发生核武器战争,关键还是在于各国政府的态度。

为了防止核武器战争,国际社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限制和控制核武器的使用和扩散。

其中,国际合作与协议是防止核武器战争的基础。各国政府应该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监管机构的合作,共同制定应对核危机的紧急应对计划。

此外,推动全球核裁军和提高公众意识也是防止核武器战争的重要手段。最终,通过保持舒缓的国际关系,减少军备竞赛和推动和平对话,可以有效降低核战争的风险。

面对纷争,各国不一定要通过战争去解决问题。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如果这个家园遭到了摧毁,那么人类的文明从此就会灭亡。

防止核武器战争,是维护国际社会稳定与安全的办法,各国政府应该要通力合作。推动削减和禁止核武器,加强国际冲突调解和协商,为守护这个美丽的星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阅读文章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中国   民防   核武器   院士   国家安全   手段   人口   地下   战争   能力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