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依然保持握枪姿势

清朝时期,列强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向中国输送鸦片。鸦片在民间盛行猖狂,以至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全都在吸食鸦片!

众所周知,鸦片对人的身心有着极大的危害。长期吸食鸦片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精神萎靡不振,身体日渐消瘦甚至产生幻觉。

在长期吸食鸦片的情况下,使得国家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导致了大量的白银外流对国家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许多官员不思进取,军队士气低迷。整个社会全都笼罩在鸦片烟雾缭绕的阴影之下。

这一不可忽视的危害,引起了许多正义之士的注意,为了不放任其继续发展,许许多多的人站出来制止这一危害。在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在虎门海滩用了23天的时间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是中国首次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现今毒品不仅仅没有消失,反而衍生出了更多更新的产品来危害人体的身心健康吸食毒品的人也越来越多。毒贩们也越来越猖狂可怕,想尽各种办法来诱导大家吸食毒品!

但是这其中也不乏有着像林则徐一样的“缉毒英雄”。陈建军,在毒窝成功卧底了24次,用他的一生都与“毒贩”们作斗争!可是这样伟大的先锋却在一次任务中不幸去世,享年仅仅25岁。是建国后第一位壮烈牺牲的缉毒警察!

被人误会的一生

陈建军出生在云南,因为父亲是一名资历深厚的警察。因此,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陈建军从小就充满了正义感,对父亲深深的崇拜也让他暗暗发誓要成为一个跟父亲一样的正义的人。

他背着家里人悄悄参加了缉毒警察的报名。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缉毒警察,他刻苦努力,比任何人都付出一百倍的努力,日日夜夜你都能看到他刻苦训练的身影。

上天总是会眷顾每一个努力的人。他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一名缉毒警察。他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只将自己的身份告诉了父亲。父亲深知这条路一旦走上了就没有回头的路,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尊重自己的儿子。

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从前为人刚正不阿的陈建军开始,开始变得纹身抽烟喝酒经常夜不归宿,甚至有时候还寻衅滋事。邻居们几次三番的跑到陈建军父亲身边,叫他劝劝他儿子,不要出入那些不健康的场所。

可是曾经作为警察的陈建军父亲,深知儿子身上背负着太多的秘密,只是微微叹气说:“儿子大了,管不了啰。”

陈建军的变化,让邻居们唏嘘,让他的妻子心寒。妻子以为女儿的到来会使得陈建军“浪子回头”可是陈建军不仅仅丝毫不变甚至开始故意挑事和妻子吵架。

面对可爱的女儿,陈建军心里很难受,但是为了国家,为了成功缉拿毒贩,陈建军不得不暂时舍弃这些,尽力伪装自己。无数个夜晚,陈建军都会默默思念着女儿,即使碰见了也只敢默默的看一眼。

邻居都瞧不起陈建军,让自己孩子都离他远远的。她的妻子还曾跑到陈建军的领导那里哭诉,可是领导深知陈建军的身份,只好将陈建军叫过来骂一顿。

邻居的排挤,妻子的误解,父亲的无奈,这些都不能阻止他一心为人民服务,与“毒贩”作斗争。他知道,他身上肩负的不仅仅只是父亲的期盼,更是肩负着整个社会的安全!

卧薪尝胆,奔赴一线

“缉毒路漫漫,凶险万分难!”在1987年初冬,陈建军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他被任命卧底在一个残暴的大毒枭冯德国的身边,假装与他交易,而趁机将他缉拿归案。

接到这个任务的陈建军内心很沉重,但是又十分欣喜。因为在这次任务之后的陈建国可以放一次长假与他的妻子女儿度过一个快乐的新年。

大毒枭冯德国十分狡猾,对于陈建军假扮的,突然出现的贵州“富豪张老板”的身份十分怀疑。

在经历了三番五次的试探之后,陈建军终于打消了冯德国的顾虑。冯德国找到另一名毒贩陶顺明,两人合伙贩毒。

但是,两人依旧有些担忧,因为交易总是存在风险。因此交易地点换了又换。陈建军深知不能这么拖下去,便假意生气要去找别人交易。这一试探,这两人果然上道了,电话约定了见面的时间。

过程十分顺利,陈建军在离开上厕所的期间给队友发了定位信息。此时,人赃并获,为了拖延时间,陈建军率先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可是这时的陶顺明居然掏出了枪,击中了陈建军的腹部。

陈建军开始反击,可是却被冯德国的团伙击中头部。鲜血顺着头留了下来,这名年仅25岁的缉毒警察,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英勇献身了。

当队友们赶到现场的时候,陈建军全身都结满了白霜,眼睛始终都没有闭上。他一手死死的拽着毒品,另一手紧紧的握着枪,依旧保持着扣动扳机的样子。

逃跑的冯德国在缉毒警察的搜捕之下,最终被缉拿归案。可是陈建军却再也看不到这一幕。

今年的新年,往后的年年,陈建军再也拥抱不到自己的女儿。自古忠孝两难全。陈建军再也尽不了自己作为儿子的义务。

等到陈建军的尸体,被郑重的抬回家中,他的妻子,他的邻居才发现:原来那个让她伤心让她感到陌生的丈夫,让他们看不起避而远之的男人是一名光荣的缉毒警察!

警察们的悲切之情和陈建军父亲的沉默,他们才深深的感受到陈建军的伟大,才发觉:原来一个人为了国家,竟然可以做出这么大的贡献。

即使被大家议论排挤,陈建军依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所有的误会都解开了,大家都为陈建军默哀,心里的敬意油然而生。

陈建军这一生对不住家人,也未能尽到一个丈夫的职责,可是他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勇敢的承担起了社会的职责,实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

他的妻子,他的家人,他的邻居以及他身边的每个人都将会因此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吸毒“明星”让人唏嘘

即使,有众多的吸毒警察为了国家,为了社会在背后默默付出努力,可是依旧有不少不法分子背后交易。

如今,大家都深知毒品的危害会给人的身心、家庭、社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可是依旧有人去尝试这样的“禁果”。

舞台上,电视里闪闪发光的“大明星”们,是多少人喜爱的对象。作为被大众关注的公众人物,可是他们却不能以身作则,反而要“一身试险”。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明星被爆出吸毒,被警察捉拿归案。因为这一步错棋,而毁了自己的一辈子!不仅仅事业没了,自己的家庭也散了。

他们涉毒的行为导致了无数时刻准备牺牲自我、甚至死后都不能立在阳光下的缉毒警察们,无法与家人团聚。虽然他们涉毒落得声名狼藉,可是却依旧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这是何等的讽刺!

互联网没有记忆,但是人不能忘记他们耻辱,不能忘记他们可憎的行为!

这些“吸毒明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他们不懂什么是毒品。对于偶像的行为,他们会觉得很崇拜,会模仿偶像的行为。

因此,作为公众人物,不仅仅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反而诱导了那些懵懂无知的少年去尝试吸毒。不仅仅如此犯罪团伙诱导他人吸毒的手法更让人战栗不止。

诡计多端的毒贩

毒贩们贩毒肯定要寻找交易对象,但于此同时也在“制造”交易对象。

人们一般不会轻易去尝试毒品,但是毒品的最大特点便是可以麻痹人的神经使人上瘾,让你一天不吸食毒品就会浑身难受。

可恶的毒贩们正是利用这一点去诱导别人。首先,他们会假意跟你做朋友跟你套近乎,等到你们熟络起来了,便会当着你的面,让你看着他们吞云吐雾。此刻,如果你若没有什么反应,稍候片刻他们会过来热情的给你介绍,让你尝试一下。

即使你拒绝了,说毒品有害身体健康。但是,毒贩们很有耐心,他们会在你耳边循循善诱,并且会说出:“试一次又不会上瘾”这种蛊惑人心智的话语!

无数的人在这样的“试一次玩玩”中坠入了深渊!

毒贩们的心机深到你无法想象。如果你依旧抗住了他们的糖衣炮弹,他们不会放弃,反而会悄悄的在你的杯子中加入所谓的“冰块”,或者在你的烟中,或是给你的一粒糖果中加入毒品。

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沾染上毒品。当你发现的时候,早已为时已晚,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瘾君子”。

毒品会摧毁人的意志,让你产生幻觉,飘飘欲仙。等你上瘾了,毒贩们便会不断抬高价格让你掏空了家底去卖毒品。甚至,为了获得更多的钱去毒品来满足自己的毒品瘾,还会激发出新的犯罪:抢劫,盗窃等等。

更可恶的是,一旦沾染上毒品,你的人性便会被毒品泯灭。为了吸食毒品拿孩子的学费,父母的养老金去购买毒品、诱惑自己的亲戚吸食毒品等等。这类的新闻数不胜数。

“少年强,则国强”除了社会上的大部分成年人之外,青少年也是毒贩们的目标。青少年的不谙世事,使得毒贩们可以趁虚而入,诱导他们染上毒品之后,利用毒品去引诱他们贷款,或者是“裸贷”“卖身”等等!

每年因为毒品而深受其害的青少年数不胜数!美好的青春年华就此毁于一旦。

不少青少年在这种情况下就被毒品剥夺走了人生和未来。毒贩们的做法简直毫无人性,摧毁了一个又一个祖国的花朵!

默默守护的战士

即便如此,社会中依旧有无数个像陈建军一样的勇士站出来。一个陈建军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陈建军站起来!

“怕危险就不会干警察,怕死就不会干禁毒”英雄禁毒民警张从顺张子权父子用生命践行使命;不为艰难,直冲一线缉毒副队长吴光林;被“全区禁毒人民战争先进个人”张治中;荣登“2012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红榜人物”的柯占军······

“没有毒品的买卖,就没有对缉毒警察的伤害。”当他们的脸上去掉了马赛克,当他们的事迹被光荣的刊登在报纸新闻上。他们的使命完成了,他们的生命也到此为止了。

结语

你花在毒品上的每一分钱,全部都化成了一颗颗打在缉毒警察身上的子弹!缉毒警察用自己的一声都在完成国家的使命,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安危,你还有什么理由吸毒?

一个国家的未来寄托在少年的身上。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毒品知识的宣传普及,让每一个孩子从小便能深知毒品的危害。充分贯彻落实毒品的三道防线: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

郁达夫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道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每一个壮烈牺牲的缉毒警察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尊重英雄,不忘记英雄,我们更应该抵制毒品,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在毒品面前放下自己的“好奇心”,远离毒品!

大家生活中有没有听过缉毒警察的故事呢?欢迎留言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白霜   毒贩   卧底   遗体   鸦片   现时   诱导   毒品   民警   姿势   全身   父亲   警察   身份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