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时,地窄人少的波罗的海三国,为何要急于脱离苏联?

苏联即将崩溃之时,各加盟国由于自身情况不同,对独立建国的态度也互不相同。其中,位于苏联西北部的波罗的海三国,对自立有着强烈的意愿。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响,波罗的海地区出现了离心主义倾向。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三国民众联合进行大规模示威活动,200多万人手牵手,横跨三国领土,连成长度超过600公里的“波罗的海之路”,以此表现出脱离苏联的决心。

随着苏东集团崩溃趋势的加大,波罗的海三国脱离苏联的倾向,更加明显。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戈尔巴乔夫疲于应付国内此起彼伏的事端,也难以对此进行有效干预。立陶宛付诸行动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国也急于表明立场。《新联盟条约》的出台,意味着苏联将逐步变成“松散的邦联”。八一九事件后,苏联解体的进程则骤然加快。借助苏联体系瓦解的有利时机,爱沙尼亚于1991年8月20日独立。拉脱维亚于1991年8月22日独立。

波罗的海三国面积狭小,人口稀少,但脱离苏联的意愿,却是诸加盟国中最强烈的。而在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三国一方面大规模拆除境内的苏联遗迹,抹去苏联的痕迹;另一方面则拒绝加入独联体,甘当北约阵营的“马前卒”,表示“时刻与西方阵营保持一致”。同苏联的敌意发展到如此程度,可见双方矛盾之尖锐。那么,波罗的海为何急于脱离苏联,积极站在原苏联老大哥的对立面呢?其实,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历史上积怨已久。自中古时代起,波罗的地区为各方强权所觊觎,其中就包括沙皇俄国。早在16世纪中叶,沙俄就将扩张的矛头指向了波罗的海。雷帝伊凡曾说:“波罗的海的海水,值得用金子衡量”。为了争夺这一战略要地,沙俄层先后进行过利沃尼亚战争、俄波战争、大北方战争等惨烈战争,将国境线向西拓展,同时也蚕食了立陶宛的大片国土。18世纪以后,波罗的海地区逐渐为沙俄吞并。俄罗斯信奉东正教,而波罗的海三国则流行天主教与新教。宗教与民族间的差异,锐化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第二,意识形态冲突。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取代了沙俄和临时政府。与此同时,以立陶宛为代表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借机实现独立。不过,独立后的波罗的海三国,都是资产阶级地主政权。它们积极镇压国内的苏维埃组织,同苏联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矛盾。苏联构建“东方战线”后,波罗的海三国虽然国土被苏联控制,但其整体的意识形态却仍同苏维埃敌对。即便斯大林对当地右翼团体进行清算,却也未能压制当地的分离倾向。直到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改革后,当地的分离势力披上“公开性、民主化”的外衣,重新抬头。

第三,加入苏联时间较晚,对苏联的认同感较低。30年代末期,随着德国实力的膨胀,苏联越来越将自己西北边境安全,同波罗的海三国联系到一起。1939年,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达成暂时妥协。1940年,苏联着手实施“东方战线”的构建计划,分步骤控制了波罗的海三国。总体来说,与其他加盟国相比,波罗的海三国加入苏联的时间较晚,同时也很难说是当地多数人的主观意愿。故而在此后的历史中,波罗的海三国的分离倾向长期存在。即便苏联最鼎盛繁荣时,这种倾向也没被消除,只是被暂时掩盖了。

第四,自身经济基础较好,对苏联的依赖程度低。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基础的稳固程度,决定上层建筑的决策施政。苏联解体时,最不愿意离开苏联的当属中亚五国。因为中亚五国经济相对落后,比较需要苏联中央的财政补贴。而波罗的海三国却没有这一顾虑。得益于区位优势,波罗的海三国虽然地窄人少,经济却比较发达。而在苏联时期,苏联中央也经常从波罗的海三国抽取预算,来补贴那些相对落后的加盟国和自治共和国。由于对苏联的经济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波罗的海三国自然也不太在乎,是否身处苏联体制内。

总体来说,世界舞台上,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苏联就是多个加盟国汇聚成的利益共同体。而作为苏联组成部分的波罗的海三国,本就和联盟中央存在旧矛盾,自然的依赖性又相对较弱。因此,当苏联趋于解体、利益共同体趋于消失时,这三国自然急于谋求自立。

参考资料:《苏联军队的瓦解》、《苏联兴亡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波罗的海   苏联   戈尔巴乔夫   沙俄   拉脱维亚   苏维埃   爱沙尼亚   立陶宛   盟国   倾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