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了解《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战争

概述

苏德战争(又称卫国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争。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集结了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

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军凭借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不断增强的人力物力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此后,苏军发动战略攻势收复全部国土进而从法西斯统治下解放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

当地时间5月8日24时 ,德国政府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即时生效,伟大的卫国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告终。

这场战争使苏联用巨大的牺牲彻底打败并摧毁了强大的纳粹德国的法西斯政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改写了战后世界格局,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战争背景

纳粹德国国旗

德国

1933年1月30日,在欧洲中部地区,奥地利人阿道夫·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德国纳粹党上台。希特勒虽然通过大量发行国内债券挽救了在大萧条中经济几乎崩溃的德国,以及通过大量扩军成功的解决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但是却同时在国内推行独裁统治,镇压反对党;对外宣称要打破凡尔赛枷锁,并夺取“生存空间”

德国纳粹政权的特点是政治上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以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白种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

纳粹党通过迫害被认为是不纯的事物来达到他们的目的,特别针对少数人群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治敌人(如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

这种迫害在政权的最后几年中达到了高峰。共计有超过150万政治犯在纳粹德国被处决。而对所谓“劣等民族”的迫害导致了有组织的大屠杀,受害者高达1800万。

纳粹德国崇尚的是一个反共制度的纳粹主义制度,于1936年11月25日通过与日本帝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正式确立了其意识形态立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意大利于1937年11月加入了该“公约”。

1938年3月11日,德奥合并。

1938年2月20日,希特勒为笼络日本法西斯,宣布承认伪满洲国,并停止魏玛共和国时期开始的与中国国民政府的军事合作和军售,7月德国军事顾问撤出中国。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签署《慕尼黑条约》,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伙同匈牙利和波兰占领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939年3月23日,德国向立陶宛施压,逼迫立陶宛割让梅梅尔领地。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和德国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39年9月25日,在德国征服波兰后,苏德两国瓜分波兰。

1940年4月9日,德国逼迫丹麦投降,并侵略挪威,两个月后占领挪威全境。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并于1940年6月22日迫使法国接受和平条约,维希法国建立。之后,德国在“海狮计划”中失利,被迫中止征服英伦三岛的计划。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在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即《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通称《三国轴心协定》,旨在为进一步在欧、亚扩大侵略战争。

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并将其征服。至此,在欧洲,除了英国,同盟国已经土崩瓦解,德国已经基本扫清了征服苏联的障碍。

苏联

苏联国旗(1936—1955)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于1928年至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苏联从一贫如洗的状态一跃成为欧洲工业强国。苏联在战前试图通过实行“集体安全政策”来扼制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威胁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同时,苏联也通过共产国际领导全世界的工人运动革命。因此苏联政府希望通过人民阵线运动联合资本主义左翼来减少工人运动的阻力,并防止出现全世界资本主义组成联合军队绞杀苏联。

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苏联部分农村,尤其是乌克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甚至导致乌克兰一些边远地区的发生叛乱。

在1937年开始的苏联“大清洗”运动中,全国超过200多万人在接下来两年内因政治运动波及而被捕或发配到流放地,其中30万至40万人被处决或死于流放地的艰苦条件。

这场运动导致苏联红军中有超过3.5万名军人牵连被捕,其中大约1.5万军官被处决。这大大地削弱了苏联红军在战争前期的军事指挥能力。苏联战前的战备和扩军工作过于匆忙,一味追求扩大红军规模也导致了技术人才和指挥岗位的不足。

1934年9月19日,苏联加入国际联盟,以联合英法。

1935年5月2日,苏联和法国签订了《苏法互助条约》,以应对德国侵略活动。

1939年4月17日,苏联和英国、法国开始1939年英法苏莫斯科谈判。

1939年8月,苏联对英法的莫斯科谈判破裂,苏联放弃集体安全政策。

1939年8月23日,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苏联宣布建立东方战线,以加紧巩固防御德国可能的进攻。

1939年9月17日,苏联派兵进入波兰寇松线以东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地区。

1939年11月30日,苏联侵略芬兰,冬季战争爆发,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获得胜利,获得了芬兰控制的卡累利阿地峡地区和图尔库军港。

1940年6月,苏联派兵进入波罗的海三国。几乎同时,苏联收回了被罗马尼亚1918年占领的比萨拉比亚地区。1940年8月3日至8月6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成为苏联加盟国。

在远东地区,苏联与日本也是冲突不断,相继发生了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苏联为了减少远东的压力,迅速改变了之前对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敌对态度,转而支持国民政府的抗日战争,对国民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还派遣了苏联援华航空队直接参加对日作战。

随着苏联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关注点的变化,苏日两国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苏联暂时承认了伪满洲国的现状,以此希望能够将远东的苏联红军调往欧洲。但是在条约签订之后,苏联仍然没能大批抽调远东的部队。苏日条约并没有影响苏联对中国国民党的军事物资援助,苏联对中国的第三笔军事合同的交货持续到1941年6月德国入侵才停止。

战争爆发前

苏德关系

1933年12月起,苏维埃联盟主动向联合王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议缔结一个共同防止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区域性协定,以保障苏联的五年计划在和平条件下的实施。

到1934年6月,苏联和法国就《东方公约》达成草案。

随后通过1935年5月苏联和法国签订的《苏法互助条约》和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的《捷苏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认为本国已经较为稳固的扼制了纳粹德国的扩张。但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英法在排斥苏联参与的前提下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一下使得苏联丧失了在欧洲大陆的安全保障。

1936年2月,西班牙大选将许多共产党领导人带入了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的人民阵线政府,但在几个月内,右翼军事政变发动了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第二西班牙共和国受到国际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者以及来自苏联与墨西哥的支援和志愿军的支持;而佛朗哥领导的军事反叛组织西班牙长枪党武装受到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葡萄牙萨拉查独裁政府的援助。内战最后拥有更多支援的佛朗哥取得内战胜利。

随着1939年8月苏联在莫斯科与英法谈判的破裂,同时德国当局担心陷入东西夹击,因此主动提议对苏和解。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国都把该条约当做是权宜之计,双方都不信任对方最终会遵守条约。就德国而言,这个条约的意义在于防止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就苏联而言,这个条约的目的在于争取时间为本国独自卷入战争做好准备。

在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欧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开始积极扩充领土以应对可能的战争波及。

实际上苏联政府对德国的意图充满怀疑,因此对波兰寇松线以东领土的接收苏联方面直到1939年9月17日德军占领华沙以后才出兵行动。苏联在1939年以军事观点看待领土问题,暂时满足于和波罗的海国家以及罗马尼亚维持外交关系。苏联1939年唯一的激进活动便是进攻芬兰,这是苏芬关系长期紧张的结果。

1939年~1940年苏德军事政治活动

德国方面则自1939年9月1日以来力促苏联产生和英法的直接冲突,因此反复催促苏联履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划分的势力范围。

德国政府态度中的例外是立陶宛的地位,按照苏德秘密协定,德国的势力范围本包括立陶宛。但随着苏联于1939年9月19日占领了波兰战前侵占的立陶宛故都维尔纽斯,德国失去对立陶宛的谈判筹码,退而求其次只要求苏联将立陶宛德意志人迁移到德国境内,而把立陶宛国土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当苏联进攻芬兰时引发了德国意料外的英国和法国对苏联的强烈不满,以至于英法一度策划轰炸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并直接派兵介入苏芬战争。由于芬兰战败,英法取消了这一冒险计划。在希特勒不知不觉中,把苏联拖入对英法战争的机会流失了。

1940年6月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法国战役结束,苏联预计会长期化的西欧陆上战争结束。同时由于德军在法国的军事行动中未遭到严重损失,苏联从间接的受到介入战争的威胁,转为受到有经验且庞大的德国军队的直接军事威胁。大受刺激的苏联迅速兼并了波罗的海地区并从罗马尼亚收回比萨拉比亚地区。此时苏德关系已经转冷,德国对苏联越发冷淡。如在保加利亚协助防务问题上德国拒绝了苏联的要求。

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协议,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至1941这三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商品贸易。在双方贸易中,德国提供给苏联的多为重工业产品,包括机床,吊车等工业设施,还有一部分军事工业产品,包括一艘半完工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吕佐夫”号(苏联接收后改名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重巡洋舰);苏联提供给德国多为工业原料,包括石油,粮食等。在双方贸易中,德国所进口的一直小于其出口的,事实上,由于苏联所提供的多为原料,德方以此为借口长期维持不平等交换,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欠苏联的货款越来越多。

至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为止,德国共计欠了苏联2.4亿帝国马克的货款。用当年的汇率换算,1美元大约可换3.33帝国马克,则德国约欠苏联7000万美元左右。在贸易中,苏联成为了德国重要的石油来源,1940年德国石油年储备量的4.6%来自苏联。苏联把年产量的2.1%出口到德国。德国与苏联的贸易逆差扩大进一步导致德国迫切试图摆脱对苏联的原料依赖,而准备以直接掠夺苏联领土的方式满足国内和战争需求。

由于对德国的越发不信任,苏联开始谋求在欧洲大陆寻找同盟者。

1941年3月27日,部分高级军官和彼得二世因不满南斯拉夫加入轴心国发动政变,成立新政府。

苏联政府立即和新南斯拉夫政府谈判,于1941年4月5日签订《苏南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但纳粹德国也迅速反应,于第二天和其他轴心国成员发动入侵南斯拉夫之战,迅速占领了南斯拉夫全境。

战前准备

1941年苏德开战前的欧洲形势

1940年7月31日,在伯格霍夫的会议上纳粹德国政府作出侵略苏联的政治命令,会议上希特勒对于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完全不热心。会议决定,入侵英国以德国空军在大不列颠战役的成功为条件。希特勒断言,苏联是英国最依赖的一个因素,俄国被击溃,英国的最后希望就破灭,德国就会成为欧洲和巴尔干地区的主人。于是决定对俄国的进攻将于1941年5月开始,在这时发动进攻,就可以有五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任务。

希特勒在1940年8月下令制定进攻苏联的“奥托计划”,到1940年12月制定完成的计划改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1940年11月苏联派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谈判,会议上德国方面鼓励苏联加入轴心国,宣布可将波斯到印度的大片区域划入苏联势力范围。苏联方面则比起介入战争,更关心德国军队往苏德边境不断增兵的情况,提议德国军队不应驻扎在芬兰和罗马尼亚境内,双方应在边境撤军。这次谈判没能达成任何协议,更加坚定了希特勒侵苏的决心。

德国原本计划在1941年5月进攻苏联,但是由于巴尔干战事蔓延到希腊使得计划大幅度推迟,直到1941年6月下旬,德国才大举进攻苏联。

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6月22日开战时,轴心国方面集结了3个集团军群,190个师(齐装满员,每个师14000至16000人),合计550万人。其中153个步兵师380多万人是德国军队,其余的37个步兵师则是仆从国军队,包括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以及部分占领区征召部队。

尽管苏联间谍佐尔格已经从日本提前传来了德国军队会在1941年5月下旬进攻苏联的消息,斯大林依然倾向认为这是英、美国家的离间计,旨在挑起苏德之间的战争。所以一直没有采取备战方面的政治措施(如总动员),苏联的军备计划依然按照1940年制定的时间表进行,即预计到1942年红军才能基本完成整备。

苏联对德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试探以试图推迟战争,但德国方面以拖延的态度对待这些提议。德国为了保持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和主动权而不准备进行任何谈判。由于德国进攻计划的推迟,使得苏联情报部门很多获得德国正确入侵日期的情报也被证伪。

1941年6月13日代表苏联官方的塔斯社公开发表声明,否认苏德之间存在冲突和战争即将来临的传闻。塔斯社说,苏联在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也如此,相反的说法完全是谎言和挑拨。声明否认德国向苏联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是暗示说,如果有这样的事,可以进行谈判。在所剩无几的和平的日子里,苏联人又继续给德国人发出了许多暗示,说他们愿意进行谈判。

到开战日1941年6月22日,苏联的五个西部边境军区共拥有170个师和2个旅,由于依然处于整编和组建状态,所有苏联的师级部队都不满员并且装备配发未齐。144个师只有8000人,19个师只有600~5000人,7个骑兵师6000人,加上依然在训练的后备兵共合计约290万人。

过程

战争初期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兵分三路突入苏联。苏联在战前虽然从多个渠道获得过战争可能爆发的情报,但很多情报之间是互相矛盾的,具体入侵时间的情报相差非常大,使苏联政府并不知道德国入侵的具体时间,甚至都不知道德国是否会入侵苏联。仅仅在开战前一天,苏联最高统帅部才知道德军的具体进攻时间,但是为时已晚。

在短短18天之内,德军突进苏联600公里。第一天的战斗,苏联空军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大量苏军边境据点被德军迅速包围,红军边防守军陷入孤军拼死抵抗(如布列斯特要塞之战)。与此同时希特勒狂言三个月灭亡苏联。

北方战线由德军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负责进攻。两个星期内苏联红军败退400――450公里,放弃整个波罗的海沿海地区,苏联红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很快进抵列宁格勒城下。波罗的海三国和西乌克兰的一些地区由于对苏联政策的不满,使得地方民族主义者(如斯捷潘·班德拉)利用德军进攻的时机采取暴力行动协助德军。但很快大部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就由于反对纳粹高压的占领区政策而和德国决裂。班德拉本人也被纳粹逮捕。

中部战线是德军突击的重点地区,德军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从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进攻,通过一个双钳攻势完成了对苏联西部军区(即西方面军)的合围,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沦陷,苏联红军败退350公里,30个师被歼灭,70个师损失50%以上的人员。随后,德中央集团军群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展开了第二个钳形攻势,由于苏联红军有效地组织了防御,德军进展很慢。但是战役在历经两个月后,德军还是完成了合围,歼灭了苏联红军30万人。

战争初期,德军装甲部队在苏联的进攻

南方战线上由德军伦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目的在于占领苏联在乌克兰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并获得黑海港口作为补给站。当面为苏联基辅特别军区(即西南方面军)和敖德萨军区(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是苏联实力最强的一个军区,在战争初期,由于苏联红军在兵力和装备上对德军有明显的优势,德军在这个方向的进展最为缓慢。但由于德军的素质此时远在苏联红军之上,因而德军依然长驱直入抵达第聂伯河。由于西方方面军损失过大,西南方面军的右翼暴露又未及时转移。

为了使德军得不到占领区的物资,斯大林采用了当年国内战争时的方法。斯大林于1941年7月3日令苏联红军实行焦土抗战,在撤离和疏散民众后,尽可能的减少德军可能的落脚点。命令同时要求游击队在占领区要尽可能的使德军无法获得物资补给。

斯大林在7月3日的公开演讲中说:“当红军部队不得不撤退时,必须运走全部铁路机车车辆,不给敌人留下一部机车、一节车厢,不给敌人留下一公斤粮食、一公升燃料……在沦陷区,要造成使敌人及其所有走狗无法安身的条件,步步追击他们,消灭他们,破坏他们的一切活动。”1941年8月18日,苏联炸毁了第聂伯河水电站上的大坝。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苏联红军开赴前线

1941年9月15日,德军中央、南方两个集团军群合作,在基辅战役中将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包围。苏联军队70个师血战10天,苏联红军少数突围,66万余人被歼灭,其中有6万名军官,包括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参谋长图皮科夫中将在内的多位高级将领在突围战中阵亡。希特勒将这次围歼战称为“史上最大的围歼战”。但是随后,在攻击顿河畔罗斯托夫的战役中,由于主力部队都调往了莫斯科地区,德军遭到了失败。

在德军完成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之后,无力占领苏军防守的重镇和主要工业中心之一的列宁格勒。北方集团军群为了稳定侧翼,发起了对提赫文的进攻,但是却遭到溃败。因此,德军对列宁格勒采取了封锁战术。由于苏联红军迅速在与德军的对峙中拥有了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德军不得不在北方战线采取了被动的守势。同时,芬兰因兵力不足,一直难以直接攻击列宁格勒。

1941年9月30日,德军集中74个半师约193万人,在1700辆坦克,11000门火炮支援下,发起意在夺取莫斯科的攻势,即台风计划(莫斯科会战)。

战役的第一阶段以德军在维亚济马地区歼灭苏联红军60余万人的全面胜利而结束。随后德军迅速占领了莫斯科外围,摧毁了数道苏联防线。

冬季反攻中的苏联红军

苏联在危急时刻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转移计划,转移的设备、物资超过100万节车皮,同时从西伯利亚、中亚、远东地区调来了25万的精锐预备队,以朱可夫大将为核心重组了西方面军的部队和防线,组织大量妇女修筑防御工事,并派出大量携带炸药和地雷的工兵分队破坏德军后勤补给线。

苏联红军对德军进行了殊死抵抗,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和名言,比如“苏联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

1941年11月7日,在德国迫近莫斯科之时,苏联依然按时组织了红场阅兵,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阅兵之一,受阅部队在阅兵结束后直接开赴前线。包括斯大林在内的主要苏联领导人坐镇莫斯科以表明坚守首都的决心。

1941年12月6日,苏联发起反击,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200-300公里,莫斯科会战以苏联胜利而结束,德军损失了50多万人和大量的技术装备,这也是不可一世的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受到重大损失,希特勒“三个月灭亡苏联”的狂言彻底破灭。莫斯科局势得以稳定。

转折点

1941年冬天,苏联红军在各条战线上发动冬季攻势。在南部,苏联红军越过刻赤海峡,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在北部,苏联红军试图解列宁格勒的围并且歼灭包围列宁格勒的德军和收复迭米扬斯克。但是由于苏联红军准备仓促不足,指挥失当,这两个方向的攻势均以失败告终,苏联红军损失巨大。

1942年5月,苏联又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起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试图收复哈尔科夫,但被德军分割包围后歼灭。同时,曼施泰因指挥的德军席卷克里木半岛,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并在刻赤战役中将红军彻底击溃。最终,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以失败告终。

成功击退了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后,德军认为占领莫斯科十分困难,因此转变进攻重点,改为向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展开进攻。进攻初期,德军先在哈尔科夫歼灭了苏联红军30余万人,并迅速南下,席卷整个高加索地区。但是,由于苏联红军在前一年的大溃败中吸取了足够的教训,德军没能在高加索地区大规模歼灭苏联红军,苏联红军虽然无法抵挡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但是得以保全力量。与此同时苏联红军在勒热夫周围连续发动攻势,但都被德军挫败,在此地形成长期拉锯战。

随后,为掩护南下高加索的德军(为了获取巴库油田的石油),德军意图占领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随之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与苏联红军旷日持久的大会战。德军在战役开始前对斯大林格勒展开了大规模轰炸,把城区炸成了一片废墟,随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主力突入城市。崔可夫将军率领的苏联第62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迅速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

1942年10月,苏联红军士兵保卫斯大林格勒工厂的废墟

战役主要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和接近地展开,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甚至每一堆废墟都要反复争夺,进展往往按米来统计,战斗极为残酷和血腥,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在300万人以上,苏联红军坚强的抵抗,使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此时苏联上百万的预备队已经在两侧聚集,于1942年末在德军两侧发动钳形攻势并包围了轴心国部队包括德军第6集团军在内的主力27万部队,并于1943年2月2日将其全部歼灭。苏联红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大部,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以及配属的大量技术分队和支援部队被歼灭,双方损失始终没有精确统计,一般认为德军伤亡被俘共85-100万人左右,苏军伤亡100-120万人左右。

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同时期发生的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胜利,构成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严格的说,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无论是双方投入的力量、持续的时间以及损失情况,均远远无法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相比,过去有些历史学教科书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综合东西方的观点)。在歼灭德军第6集团军后,苏联红军乘胜紧逼顿河畔罗斯托夫,在高加索的德军后撤,苏军并迅速夺回了高加索地区。

但是,由于苏联红军过分展开,在其进攻哈尔科夫时(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遭到曼施坦因的反攻,进攻部队被击溃,德军得以稳固自斯大林格勒失败以来不断后退的战线。此时,在前线形成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德军希望能够利用这个突出部歼灭苏联红军主力部队以夺回战场主动权。

1943年7月5日晨,库尔斯克决战打响,但在苏军准备充分的防御阵地面前,德军的进攻步履维艰,12日,双方在库尔斯克南部奥博场方向的普罗霍洛夫卡发生坦克大会战,以帝国师为首的德军装甲部队和以近卫坦克第5军为首的苏军装甲部队发生的遭遇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虽然苏军损失高于德军,但德军始终无法推进,随着苏军在奥廖尔附近的进攻和盟军登录西西里,德军被迫终止了进攻,退回到了出发阵地,8月23日,苏军收复哈尔科夫,库尔斯克战役以苏军胜利而结束。

苏联1943年至1944年的反攻

至此,德军再也没有在苏德战场上发动过战略进攻,而是转向了战略防守。1943年8月开始,苏联红军不断乘胜追击,将纳粹德军击退到第聂伯河以西,并接连收复了包括顿巴斯、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大部分地区。

此时苏联经济已经完全转入战时轨道,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同时根据《租借法案》获得了来自美英等同盟国大量援助,军事力量有了很大提高。而纳粹在德国本土由于英美对德战略轰炸使得德国空军力量疲于应付,又在北非战场惨败,其仆从国也开始有了反战、反德的倾向,德国已经越来越没有能力与苏联抗衡了。

苏联红军反攻

随着德国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被迫后撤,越过了第聂伯河,同时实施“焦土政策”,这使得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村庄变为了废墟,庄稼也被德军烧毁。

此后,苏联红军相继发动了10次大型反击战役(史称十次斯大林突击),将德军完全赶出了苏联国土。

之后,苏联红军横扫东南欧,在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发动诺曼底登陆后,德军不得不从东线调出大量部队以守卫西线,苏联红军更加势不可挡,并且相继解放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在渡过奥得河之后开始了进攻柏林的战役,4月21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25日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27日突入市中心,30日苏联红军的三名士兵将苏维埃的红旗插在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同一天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8日德国向苏联无条件投降,苏联获得了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4年进攻中的苏联装甲部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苏联   德国   英法   立陶宛   斯大林   希特勒   莫斯科   德军   世界大战   红军   战役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