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漳首邑,百里弦歌

原创 田 丰

本文标题,原原本本抄录四百多年前的牌坊题名,明嘉靖十年(1531年),龙溪知县俞琏于县署前左右立二座牌坊,东坊名“一方民社”,西坊名“百里弦歌”。至清初,“一方名社”坊改名“清漳首邑”,“百里弦歌”坊沿用。现在,两座牌坊均已不存,但“百里弦歌”成为当地的地名。这一迷人的名称,洋溢浪漫意味,不知令多少多愁善感的男女为之神往?其实,这八个字,主要包含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及典故,并无多少浪漫成分。


漳州城区古今对照图

坊里乡社民所居“昔先王之建国也,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国制乃立。今郡县为制,内而称坊、称厢、称隅,外而称乡、称都、称里。”(见《大明漳州府志·户纪》。分封制时代,城乡区划已很明晰,彼此呼应,良性互动。到郡县制时代,城乡辖区称谓已趋定型,城内布局也有定制。先说城内建置,城中央是官署,以官署为轴心,辐射纵横干道,直通城门。纵横交错的干道与城墙框出城的局部区域,即称厢或隅。每厢又分割为若干小方块,称方(后写作坊),每个方都有一个名字,如树德坊。封国时代,方的四周高筑围墙,是奴隶集中营,实行军事化管制。到郡县制,方为平民聚居区,管制较前宽松,但仍然四周围墙,正中开门,实行宵禁,这就是坊里制度。方内居民都有土地公庙,称社。社,原意即土地神。到宋代,商业经济大繁荣,势不可挡地冲击封闭的坊里制度。城内主要干道两边的围墙率先被洞开,成为毗邻的铺面,形成商街,便于买卖双方的交易,“街坊”一词由此诞生。“一方民社”所要表达的大概是城中居民井然有序,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

牌坊的形成也与坊里制度有关,要了解牌坊,得从谤木说起。谤木,相传是尧所创立的,“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见《后汉书·杨震传》)。先秦时代,国王立木柱于王宫门前、城门边或十字路口,任人书写政治的缺失,称为“谤木”。原本是当政者用来收集坊间舆情的,通常,谤木柱头贯穿十字木板,类似现代路标指示牌,古人称桓表,古音如漳州方言“和表”,俗名交午柱头。原为统治者倾听民情的设置,之后的官府以此作标志物,即在官署前左右各立桓表,标榜治政清明。桓表经历代传承,揉合多种文化元素,演进出多种形制,主要分为单柱和联柱(排柱)两大类。单柱桓表(和表)逐步演变出华表、望柱、经幢等,虽说构造是单体,但在矗立时,都是成偶数对称排列;联柱类即偶数柱联体构造成门洞,或排柱联体构造成门洞和门楼,如乌头门、衡门、棂星门、牌坊、牌楼等。不管发展演化成什么形制,其源头都可追溯到桓表(和表)。从这一点来说,漳州方言将牌坊称作“和表”,是地道的原始名称。

百里弦歌-牌坊遗址

本文开头言及的知县俞琏在县署前左右立牌坊,正是仿效古制而作的。只是明代所立的桓表(和表)不是单柱,而是双柱加横枋(额枋),俗称乌头门,也叫衡门,雅称绰楔。这种形制秦汉已大量出现,专门作为旌表的标志物,立在被旌表者所居住坊的坊门口。如在额枋上叠架斗拱,承托屋盖,就成为牌坊(亦称牌楼)。随着坊里制的消失,牌坊坊名取代了坊里名称,成为该地段地名,百里弦歌地名的由来正是如此。


漳州地图(局部)1950年绘制

礼乐教化伴弦歌

百里弦歌,位于漳州师院北围墙(原县署与县学之间),现成小胡同,原应为县前横街。明代初年,有“司牧”坊立于龙溪县衙署门前,嘉靖十年,知县俞琏撤司牧坊,改立两坊。东坊名“一方民社”,西坊名“百里弦歌”。龙溪人林魁特为此写下记文,感叹“君子劳心以治人”。

百里弦歌-县署前遗址

百里,古代诸侯封地疆域,后指一县的辖地,成为县的代称。弦歌,指礼乐教化。典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学生子游出任武城宰,以弦歌为教民之教材。孔子到鲁国武城,听到子游用弦歌之声教化人民,初觉大才小用。子游回话说,以前老师曾说过,君子领悟礼乐精神就会有仁爱之心,爱惜所有人;小人感悟礼乐精神也会明白道理,服从管理。孔子听后,马上收回自己刚刚发出的疑问,当场赞成子游以礼乐教化人民的做法。孔子的表态,并非应景的客套,孔子身处逆境时,也是亲身践行礼乐教化的举措。《孔子家语·在厄》记载:“孔子不得行,绝食七日……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止。”。孔子率学生周游列国传播周礼制度,被拒之门外,穷途末路之际,甚至到了断粮七日的绝境,孔子依然“慷慨讲诵,弦歌不止。”这种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礼乐精神,成为儒家入世而为的经典,被奉为施政者的理想境界。由此,弦歌成为出任邑令之典。“百里弦歌”这一典雅的地名,以其独特的魅力延用四百多年,虽历经近五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仍然蕴含令人迷离神往的韵味。


百里弦歌-县署前遗址


龙溪县县署平面图

清初,在两坊之间,龙溪县署大门西偏立“陈公祠”。陈公,即陈世仪,字抑之,出自浙江海宁望族,监生。康熙三十六年十月任海澄知县,后又兼任龙溪知县,任知县时间长达13年。陈世仪治理能力超强,在当时旗人及武官占强势的环境中,能主持公道,为恢复汉儒文化和保护两县士农工商的生存权益,做了许多好事正事,“励精图治,一时善政、善教,如惠我民者,既周且渥。”(语见碑记)得到官民一致的称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官民齐心协力,在龙溪县署大门西侧为陈世仪建生祠,立功德碑,碑文称赞陈公“政简而有体”。海澄、龙溪二县在其治下,“政洽人和,颂声四溢”。陈公功德碑及碑亭幸存至今,亭中陈公功德碑立于康熙四十六年。现龙海市境内,已发现另有二通陈世仪功德碑,一在海澄镇树兜社,康熙四十七年,由陈世仪主持修建树兜桥,为此项工程而立的《邑侯加弌级陈公重建树兜桥功德碑》,碑体高大,匠工精致,碑文历历在目。一在海澄埭内村,碑额《邑侯陳公功德碑記》,碑文记录陈世仪修城隍庙、社稷坛、山川坛、寿春宫(东岳庙)等等,最大的功德是,“准免甲内一应杂泛差役,判案永据。”这一善政,给刚刚经历惨酷战乱的百姓以休生养息的机会,百姓感恩戴德。《海澄县志》为陈世仪立传,评其“精明强干,锐意兴除。法令修明,民鲜有敢犯者。”并录有一则故事:陈世仪刚上任时,暗访得知,驻扎本地的清军占踞浮宫等渡口,向过往平民、商贩强索过路费,百姓苦不堪言。陈知县便带随从,乔装扮成民轿过渡,清军士卒果然蛮横索要,甚至要砸碎轿子,陈世仪从轿中出来,命随从拿下清军士卒,捕送帅府处治,主帅在确凿证据面前,无法辩护,恼怒之下,撤回所有关卡,当地百姓由此摆脱一道沉重负担。陈世仪名声传遍漳南一带,后被列入名宦。陈世仪家世显赫,坊间盛传海宁陈府与清皇室的传奇故事。

海澄埭内-陈世仪碑拓片

现存的三通陈世仪功德碑,是清初漳州历史的宝贵文献,特别是龙溪县署前陈公碑,更具有重要文化价值。该碑亭和碑,原地幸存至今,实属侥幸。这几乎是龙溪县署现存唯一的原始物证,也是龙溪县治权威性坐标。龙溪县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历史长于漳州的历史。但是,有关龙溪县的文化符号稀少得如凤毛麟角。数以百万计的龙溪籍侨胞,台胞,多年来苦寻龙溪县的遗迹而无果,不胜感慨。陈知县功德碑正是龙溪县的灵魂所在,保护好碑亭及碑,相当于维系了龙溪县的一缕文脉,功德无量。若能于原址重建“一方民社”和“百里弦歌”坊,并与碑亭相得益彰。届时,人们会惊喜百里弦歌不仅有迷人的好名字,还蕴藏着龙溪县重要文物和文化根脉。


龙溪县署前—陈世仪功德碑


龙溪县署前—陈世仪碑拓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武城   百里   牌坊   官署   漳州   碑亭   孔子   礼乐   知县   功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