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墓前本来跪着5个人,为何后来变成了4个,另一个人去了哪里?

岳飞人民心中是不朽的民族英雄,他忠君爱国的精神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命运的不公使他遭到秦桧等奸臣的陷害,最终含冤而亡,也令南宋政权一步步走向倾覆结局。

岳飞的悲壮结局使无数后人扼腕叹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人们修建了岳飞墓。这座墓地千百年来香火鼎盛,吸引着无数对岳飞心怀敬意的人们前来祭拜。

在庄严的祭拜仪式后,人们还会对跪在其墓前的四个铜像进行唾骂,甚至狠狠地踩上一脚。

这四个铜像分别是是陷害岳飞的主谋秦桧、秦桧的妻子王氏,以及为虎作伥的小人万俟卨和背叛岳飞的张俊。这些罪魁祸首千百年来一直跪在墓前,为自己构陷岳飞的恶迹赎罪。

每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在墓前都会愤怒地对着这些铜像发泄情绪,表达对他们所作所为的愤恨。

但鲜为人知的是,之前跪在岳飞墓前的实际上有五个铜像。那么第五个铜像究竟代表谁?为何如今只剩下四个铜像呢?

痛击金军一代民族英雄崭露头角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年轻的岳飞在北宋政权期间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军官,但一雪“靖康之耻”,击退金人为大宋重塑民族尊严,是他一生竭力追求的信念。

岳飞熟读兵法,武艺精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冲锋陷阵,逐渐得到赏识,军中步步高升,建立起威望。

宋高宗南渡临安后,金人因被北方宋军顽强抵抗,元气大伤,虽然继续南下,但军队力量大不如前。

趁此时机,岳飞在长江中游地区收复襄阳六郡,同时宋军其他部队在各地区也击败金军,阻拦了金人继续南下的脚步,帮助宋高宗在江南建立南宋政权。

岳飞转战南北,激战流寇,痛击金军,收复失地,在此期间战功累累,为南宋政权的建立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对宋高宗可谓是仁至义尽。

此时的他一心为南宋收复中原故地,回到大宋朝的鼎盛时期,却不知不公命运在此时已经开始对他展露獠牙。

急召回朝岳飞北伐大业功亏一篑

岳飞曾先后四次北伐,每一次都痛击金军,收复大量失地,令金军王牌将领和精锐部分闻风丧胆,一听到岳家军的名号,金兵士气可谓是先低了三分。

正当岳飞准备一鼓作气,直捣黄龙彻底将金人赶出南宋领土之时,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却令战况急转直下!

天子十二道金牌强硬召岳飞率军回朝,无奈之下,岳飞只好领军回朝,他哀叹十年北伐即将大成,不想一朝功亏一篑!

回朝之后,岳飞仍对昏庸的宋高宗抱有一丝希望,再次上书,希望朝廷下旨继续抗金,一举收复失地,壮大宋国威!然而岳飞的提议却遭到了以秦桧为首的求和派的激烈反对。

作为宰相的秦桧,在当时的朝廷中掌握了强大的权力,眼见岳飞威名显赫,受到朝廷的赏识和百姓的敬仰,同时,心胸狭隘的他也无法忍受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功绩远在岳飞之下。

秦桧“求和”是因为他想借此与金国谈和增加自己的功绩,巩固在朝廷的地位与权力。

当他的“求和”想法与岳飞“主战”观念背道而驰时,他疯狂地嫉妒与怨恨这位忠臣,并把岳飞视为阻碍仕途的“政敌”。

因岳飞的声望,朝廷中不少武将纷纷支持“主战”的阵营。南宋朝廷上,岳飞为首的主战派以及以秦桧为首的求和派剑拔弩张,一时之间势如水火!

丧权辱国宋高宗接受秦桧和谈政策

可惜的是,目光短浅的宋高宗只看到了战争对目前国家军费和资源的大量耗费,没有意识到金国对南宋的野心勃勃和抗击敌对势力对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性。

尽管宋高宗采纳和谈政策或许是为了让国家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也平息了内外压力,但正是因为这一决定,岳飞被构陷和冤死的悲剧就此开启。

宋高宗同意求和后,以岳飞为首的一众武将纷纷表示不满,群臣激愤。将岳飞为眼中钉肉中刺的秦桧,此刻开始了一场针对岳飞的惊天阴谋……

奸臣当道一代名将冤死狱中

为了将岳飞置于万劫不复之地,秦桧开始让自己的妻子王氏运作,在民间散布谣言,声称岳飞有叛逆之心,并勾结金国密谋叛国。这一谣言,将忠义的岳飞塑造成一个卖国贼形象。

接着,秦桧笼络了当时在朝中最有话语权的万俟卨,将朝中舆论带向反对岳飞的方向,离间支持岳飞与支持者们的关系,削弱岳飞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同时秦桧指使依附自己的罗汝楫,不断向宋高宗上奏弹劾岳飞,污蔑岳飞在西时“逗留不进”等所谓的罪名,并想方设法罢黜岳飞大批部属,同时对付替岳飞鸣冤的官员,逐步瓦解岳飞的力量。

除此之外,秦桧又将势力渗透入军队中,用利益引诱了岳飞的部下张俊,让张俊带领一部分士兵脱离岳家军,并与其谋划,诬陷岳飞和部下张宪对宋高宗早有不臣之心。

万俟卨恶意指控下,宋高宗将岳飞关入大牢。而秦桧通过运作,让万俟卨成为岳飞案的主审官。

万俟卨对岳飞严刑拷打,不断以秦桧集团编造的“莫须有”罪名继续诬陷岳飞,反复折磨着这位民族英雄。最终,在秦桧集团一系列的运作之下,宋高宗这群谗佞小人蒙蔽了双眼,下旨将岳飞定罪处死。

一代名将岳飞及其忠诚的部下,面对这昏庸无能的君主和腐朽没落的王朝,只留下一句“天命昭昭”,就此在狱中陨落。

沉冤得雪秦桧夫妇跪于岳飞墓前

岳飞冤死后,时局不断变化,宋孝宗上位,这位君主感念岳飞的精忠报国,遂为岳飞平反,并在西湖栖霞岭修建了岳飞墓供百姓纪念这位英雄。至此,岳飞终于沉冤得雪。

原先,岳飞墓前并未铸造跪像,直至明宪宗成化年间,常熟人周木来到杭州任浙江布政使时,发现岳飞墓在年岁的侵袭下破败不堪。

出于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景仰,和对秦桧一行人的愤恨,周木不仅重修了岳飞墓,更用生铁浇筑了秦桧夫妇的跪像,让他们呈双手反剪的赎罪状,永生永世跪在岳飞墓前为自己的恶行忏悔。

岁月变迁跪像数量随之变化

因为秦桧的恶行昭昭,百姓不断对其夫妇的跪像拳打脚踢,路过的百姓基本上都要啐一口唾沫,加之风吹日晒,跪像在时间的摧残下逐渐变成废铁一堆。

明武宗正德年间,秦桧夫妇跪像早已破烂不堪,当时非常景仰岳飞民族气节的浙江都指挥李隆知道后,命人用铜重新铸了秦桧、王氏的跪像,并增加了岳飞案中不断以主审官权力对岳飞刑讯逼供的万俟卨。

这时,岳飞墓前一共是秦桧、王氏、万俟卨三个跪像。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浙江按察副使范涞发现秦桧夫妇、万俟卨三人的跪像再次被愤怒的百姓损毁。

范涞在回顾了岳飞案的细节后,对张俊这个小人深恶痛绝,便在铸秦桧、王氏、万俟卨的跪像旁,增加了张俊的跪像。

于是,岳飞墓前的跪像由三个增加至四个,也就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这四个罪人。

那么,传说中的第五个跪像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清朝年间,不断上奏弹劾岳飞并打击为岳飞鸣冤官员的罗汝楫,也曾被以跪像的形式置于岳飞墓前。

但不久之后,时任浙江巡抚的李卫认为在整个岳飞冤案中,罗汝楫只是秦桧的一条走狗,所作所为皆由秦桧授命,连跪在岳飞墓前赎罪都不配,所以下令将罗汝楫的跪像给撤掉。

此后,岳飞墓前的跪像便回到了只有秦桧夫妇、万俟卨、张俊四人的状态。

而随着相关部门对岳飞墓的维护越发精细,这些跪像的风化程度不似从前迅速,所遭受的人为破坏也越来越少,这么多年机会没有大费周章地修整过。

所以直到今天,岳飞墓前仍然是保持秦桧夫妇、万俟卨、张俊四人跪像的状态。

岳飞冤案或因武将功高震主之故

时至今日,秦桧嫉妒岳飞的成就,为巩固自己利益集团的权力,构陷岳飞入狱以保证和谈政策的成功,已是铁一般的事实。

但是对于宋高宗为何听信了秦桧等人的谗言,历史学者和广大群众却众说纷纭,其中最为广泛流传的猜测,则是宋高宗忌惮岳飞的兵权,所以默许了秦桧集团的做法。

岳飞作为岳家军的灵魂人物,他的军队令金军闻风丧胆,对于金国君主和将领而言如鲠在喉,但对宋高宗来说,也是如此。

自古以来,君王最忌讳武将拥兵自重,兵权一旦在手,往往会滋长武将的谋逆之心,所以自古君王皆对得民心的武将有所忌惮。

当时的岳飞战功赫赫,尽得民心,在民间和军队的威望一度胜过君王宋高宗。对于当时的宋高宗而言,对岳飞的态度正如电视剧《琅琊榜》中说的一般:

“最重要的不是他想不想反,而是他只要想反,就能反”。

也许当时宋高宗早已有了除掉岳飞这个“威胁”之心,只是没有借口。而秦桧集团的一系列构陷行为,正是因为合了他的心意,才进行得如此顺利。

岳飞冤死的根本原因或许是多方利益纠缠的结果,秦桧为仕途的争权夺位之心和不顾家国大义的背信弃义;万俟卨、张俊、罗汝楫等朋党对权力的渴望;王氏的自私自利和心思歹毒等等……

但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宋高宗的昏庸求和对岳家军势力日益壮大的忌惮,所以他选择了“相信”秦桧集团所言!对一代忠肝义胆的名将而言,可悲可叹!

结语

千百年时光飞逝,岳飞墓前的跪像数量变了再变,秦桧夫妇、宋高宗等千古罪人早已化为尘土,永远消散于历史长河中。

但年代多么久远,无论历史的波澜如何变幻,岳飞的故事将在岁月中传承下去。他作为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精忠报国的精神将永远燃烧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岳飞所代表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和民族英雄形象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伟大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靖康   墓前   岳家   铜像   民族英雄   武将   南宋   浙江   朝廷   夫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