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 - 白居易:别装,我们应该努力活成自己心中的样子(叁)

唐代诗人灿若群星,著名的诗人中,白居易的一生虽然也充满坎坷,但是活的最美的。


他吃过山珍海味、喝过玉液琼浆、睡过美女无数、干过封疆大吏、写过传世名篇。


虽然不是唐朝诗人中年龄最大的,75岁的寿命在唐代也算高寿;


虽然不是唐代诗人官职最高的,但是做过省部级干部也算是高干。


白居易存诗达3800多首,诗坛翘楚李白和杜甫两个人加起来也没有大多。


在中晚唐离乱时期,白居易凭着自己的努力,活成了自己心中的样子,


白居易虽然不是唐代诗人官职最高的,但是做过省部级干部也算是高干。

白居易虽然也经历过宦海沉浮,但是和同时代很多知识分子出身的官僚相比较也算是幸运的。


白居易的职业生涯分水岭是江州司马任职前后。任职江州司马前因为不懂职场规则,两次遭贬,任职江州司马后,因为看透一切,连连高声。


806年,白居易写《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被任命为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县尉。


807年,回朝任职,先后担任进士考官、集贤校吏,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810年,白居易左拾遗任期已满。


三年多的谏官生活是自居易政治上最辉煌的时期,同时又是他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主张“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事而作”。在这个时期,他写了大量诸如《卖炭翁》、《采地黄》、《宿紫阁山北村》为民请命的“讽谕诗”,“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


《卖炭翁》大家比较熟悉,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抨击。


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宿紫阁山北村》描述的是白居易紫阁山游玩时,借宿农家,遇到皇宫神策军的人来强伐农家大树,主人不敢怒也不敢言,借露神策军的

欺压百姓、为所欲为的丑恶行径。


有着“兼济天下”梦想,但是涉世尚浅的白居易,尽管是尽职尽责,但因此闯下大祸,不仅得罪了权贵,也失去了宪宗对他的信任。


过多的表现是初入职场的人常犯的错误,如果你的领导是开明的,你尽职尽责会被重视,但是,开明的领导真的不多,很多的时候是把你的好心当成驴肝肺


宪宗觉得我抬举你是叫你给我办事的,不是叫你来给我添堵的。


于是,白居易左拾遗的任期到的时候,宪宗给白居易说:“左拾遗职位低,待遇差,有点委屈你,但是在这个职位上规定就是如此,你想任什么职务,你自己尽管提。”


这是领导不信任一个人的时候常用的手段:明升暗降。


白居易知道自已是新来的,自己的日常言行一定得罪不少既得利益者,就连一把手都觉得不舒服。于是,他以“臣母多病,臣家素贫”为名,请求担任待遇好一点的职务。


所以,810年杜甫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赞善大夫级别很高,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但是属于闲职,有级别、有待遇,但是没有实权,主要职责是对太子进行讽谕规劝,但不能过问政事,也就是只有议政的权利。


815年,为了阻止朝廷讨伐割据蔡州(今河南汝南)军阀吴元济,淄青(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的淄川)军阀李师道和恒冀(今河北正定)军阀王承宗,


他们派出刺客刺杀新任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以此给朝廷造成威胁。


身为赞善大夫的白居易,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

白居易是左赞善大夫,不是谏官,在出事当天,谏官还没上奏章,白居易则抢先上奏章,这是越职越权,违反法制。又有人说,白居易母亲具看花坠井死的,白居易不应该再作《赏花》诗和《新井》诗,这是“有伤名教”,不应再留在朝中,于是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白居易无论如何是想不通的。


其实,天下是李唐的天下,在朝廷的眼中,白居易不管能力大小,水平高低,也仅仅是国家豢养的一只狗。


但是,在白居易的心中,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一定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过做为理想主义者,白居易不仅忽略了自己的能力,也忽略了“家天下”的现实。


贪官污吏固然可恶,但是贪官污吏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权贵宠臣,白居易斗不过他们;


黎民百姓固然可怜,但是黎民百姓天然就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对象,你白居易到底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


一般的人早就看清了一切,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也有人早就看清了一切,归隐山林过自己闲云野鹤的生活。


职场的理想主义者认为谁说的对就听谁的,职场的现实主义者则认为谁能给我带来利益就听谁的


至于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会导致组织解体,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企业兴旺发达了是老板家享受荣华富贵,企业倒闭了是老板家承担灾难和不幸。他们自己不知道是非,他们死活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白居易通过不停的反思,不停的思想斗争,开始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


刚到江州的时候,白居易无法和现实和解,也无法和自己和解,内心充满着怨恨和不平。


《琵琶行》中最有名的句子:“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的泪不仅仅是“感商妇之飘流”更是“叹谪居之沦落”。

818年,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相遇江州,不知道是因为年近半百白居易已经老了,还是弟兄相见让他突然开悟,白居易的心态更是发生重大变化: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对酒示行简


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

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

兄弟唯二人,远别恒苦悲。

今春自巴峡,万里平安归。

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褵。

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忧念两消释,如刀断羁縻。

身轻心无系,忽欲凌空飞。

人生苟有累,食肉常如饥。

我心既无苦,饮水亦可肥。

行简劝尔酒,停杯听我辞。

不叹乡国远,不嫌官禄微。

但愿我与尔,终老不相离。


宦海沉浮多年,只有和弟弟喝酒的时候才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快乐。


此刻,父母已经双亡,哥哥白幼文刚刚去世,侄儿们在老家自食其力,两个妹妹已经嫁人,内心也没有啥担忧和惦记的。

人如果有心理负担的时候,就是天天吃肉也不觉得饱,如果没有心理负担的时候,就是天天喝水也会变胖,只要咱们弟兄好好活着,不要说工作地点远,也不要说官小收入低。


818年冬,在好友崔群的帮助下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刺史,819年到任。


820年夏,唐宪宗暴病身亡,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


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


822年,白居易知道官场的凶险,强烈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


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当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当黄巢抵达杭州,文书多焚烧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


西湖有白堤,两岸栽种有杨柳,后世误传这即是白居易所修筑的堤,而称之为白公堤。事实上这道“白堤”在白居易来杭州之前已存在,当时称为“白沙堤”,且见于白居易的诗作之中。当白居易在杭州时,元稹亦从宰相转任浙东观察使,浙东、杭州相去并非太远,因而二人之间有许多往还的赠答诗篇。当白居易任满离开杭州时,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


在苏州刺史任内,白居易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


827年,拜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


828年转刑部侍郎,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


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


830年12月,任河南尹。

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宾客分司。


835年,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


839年10月得风疾。


841年,罢太子少傅,停俸。


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


846年8月去世,赠尚书右仆射。

白居易的职业生涯分水岭是江州司马任职前后。任职江州司马前因为不懂职场规则,两次遭贬,任职江州司马后,因为看透一切,连连高声。


白居易虽然也经历过宦海沉浮,但是和同时代很多知识分子出身的官僚相比较也算是幸运的。


别装,我们应该努力活成自己心中的样子。


如果你特别高尚就自己过自己高尚的生活,不过人生苦短,真相残酷,不管自己用那种方式,只要没有足够的实力,就不要希望去改变社会,我们只能想法降低理想,尽量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不要觉得以死抗争就能解决问题,其实,多少人的死在外人看来就实一个笑话。


不要觉得独善其身就能解决问题,其实,就是你遁入空门,问题依然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浙东   史记   谏官   司马   山塘   洛阳   贪官污吏   刺史   河南   杭州   太子   样子   心中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