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 帝 的 称 呼

(本文首发于“燕梳雅集“公号”,关注“燕梳雅集”,一起放飞自我)


皇 帝 的 称 呼


作者|廖刚


前段时间刚读了袁刚的《隋炀帝传》,虽然作者力求客观公正,“拨开了笼罩在炀帝身上的重重迷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炀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虽是亡国之君,却是有为之主”、“是很有才能和气魄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可还是用了“隋炀帝传”而不是“隋帝杨广传”或“隋明帝传”。

也许是史书和各种文学作品的传播使得“隋炀帝”太有名了吧。但不知这样的称呼是否有失公允?其实中国历史有很多皇帝人们耳熟能详,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等,因史书的记载或文学作品、电视剧的传播,为人们熟知并津津乐道。



这些称呼大都有一个特点:或高贵尊崇,或威武霸气,总能让人联想到皇帝的尊贵与威严,心生敬畏(隋炀帝杨广则是非常典型的例外)。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为了避讳,皇帝是不能直呼其名的,都另有一个称呼。那么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中国历史上皇帝有三种称呼:庙号、谥号、年号。

庙号,中国古代皇帝驾崩以后,为了祭祀要把皇帝的牌位放到宗庙里,在宗庙要给他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叫庙号。庙号一般都是什么祖、什么宗。一般来讲,建功曰祖,建德曰宗。庙号由新皇帝当朝宰相、大臣共同商议决定。汉朝时对于追加庙号非常严格、慎重,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评议追加,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庙号常用“祖”或“宗”,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明太祖;继嗣的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宗。到了隋唐以后就不是那么严了,皇帝一般都有庙号。



谥号,是在皇帝死了以后,为了避免直称其名讳,而以庙号或谥号代称之。谥号和庙号不同,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有谥号。为了概括皇帝一生的功绩与德行,要对皇帝的一生行为做个总结,这个总结的结果就是谥号。西汉刘邦称汉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庙号,高是谥号,后人习惯称汉高祖;另外,为强调以孝治天下,汉朝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如汉武帝,这个“武”字就是谥号,(他大大拓展了大汉王朝的疆土,所以称武帝)。加上孝字,汉武帝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世宗是他的庙号,孝武是他的谥号。



唐朝之前的皇帝一般都称谥号,如隋文帝。到唐朝以后,谥号越来越长,如唐玄宗李隆基,死后被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到了宋以后就更长了,明成祖朱棣,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够长吧,背都背不下来,更别说称呼了。由此一般就称呼皇帝的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明成祖等等。到明清时又发生一个变化,开始用年号。



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留下一个传统,就是每一个皇帝在登基的时候,他要改元,建一个年号。中国第一个年号是汉武帝建的,叫建元(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到了明朝中后期,基本上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登基之后他的年号就不改了。所以在明清之后称呼皇帝经常用年号来称呼。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康熙元年,康熙年间。



再来说说隋炀帝,其谥号“炀”是怎么来的呢?隋炀帝即位后,“慕秦皇汉武之功”,修长城、凿运河,大兴工役要创不世之业。主观上是想干好事干大事,利国利民,成圣王之业。但不顾人民死活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却形成了空前的暴政,也导致了隋的灭亡。



公元618年隋灭,五月李渊即皇帝位,九月唐朝君臣追谥已故隋太上皇杨广为“炀帝”,谥号“炀”是一个极坏的评价。按《谥法》:“好内远仪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可见,炀的含义是即昏又暴。其实在杨广死后,留守东都的隋大臣们拥立其孙子杨侗继皇位,改元黄泰,并给先帝杨广立谥,曰“明帝”,庙号世祖。几个月后,唐朝君臣又追谥杨广为“炀帝”。




也许因杨广的残暴,也许为了宣示推翻隋的合理性,也许兼而有之吧,总之是追谥为“炀帝”。这与之前东都黄泰帝所谥“明”有天壤之别。明帝的谥号没有流传下来,炀的恶名却遗臭万年!


廖刚2021.09.27.中秋之夜*贵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继嗣   庙号   谥号   宗庙   年号   汉武帝   太祖   唐朝   康熙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