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典范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究竟是真爱,还是骗局?

司马相如一首《凤求凰》琴挑卓文君,富豪千金由此与穷书生缔结姻缘,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相濡以沫。这是中国才子佳人故事的经典。然而看完整个过程,也许并非如此美好。


名声在外的大才子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为他钦佩战国名相蔺相如,所以改名为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有名的才子,生于成都,从小聪明过人,后来做了当时梁孝王的门客。也是在这段时间他写的名赋《子虚赋》令汉武帝都十分赞赏。

梁孝王去世后,他回到老家,此时父母已经不在了,已然家道中落。贫困无处谋生。随后投奔了自己的好友临邛县县令王吉,王吉对他很恭敬,几次三番亲自拜访,一开始他都见了,后来便称病回绝王吉,王吉还是很恭敬,这使司马相如在当地更加有名气。

宴会上一展风采获才女芳心

当时的临邛富贵人家卓家家主卓王孙有一个宝贝女儿,名卓文君。相貌美丽而且精通琴棋书画,十七岁出嫁,不幸的是结婚没多久丈夫就去世了。于是便回娘家过上了寡居生活。一次,卓王孙在家举办宴会。听闻县令王吉请来了一位贵客,还对他恭敬有加,便邀请他们参加宴会。司马相如是个美男子,《史记》和《汉书》记载,司马相如“雍容闲雅,英俊洒脱”。在卓家宴会上倾倒全场。


卓文君自然也听说过他的名声,因此在隔壁悄悄观察。后来司马相如应邀抚琴,他便弹了一曲《凤求凰》,琴声动听,意境脱俗。卓文君听完久久不能忘怀,彻底倾心。到了晚上,宴会散去,卓文君的贴身侍女送来一张字条,没想到是司马相如的表白。于是她匆匆收拾衣服去见司马相如也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她知道自己的父亲绝对不会同意,两人便连夜私奔。去了司马相如的老家。


私奔后生活艰难终得岳父相助

卓王孙得知后勃然大怒,并且放下狠话,绝不会给卓文君一分钱。果然,司马相如家一贫如洗,两人很快便无法维持生活,最终变卖车马回到临邛。卓文君用自己的关系借了些钱,开了个小酒馆。自己亲自卖酒,司马相如则当起了伙计。卓王孙觉得很丢人,无奈之下妥协,给了他们仆人钱财和很多嫁妆。夫妻俩由此摆脱困境。

欲弃糟糠与君长决

后来司马相如的才学受到汉武帝赏识,去往京师得到重用封官,自从仕途得意。在京师出尽风头。随着地位的提高和身边美女也多,他开始觉得卓文君不好了,产生了休妻的念头。他派人给卓文君送了一封信,写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13个数字。唯独没有“亿”(谐音意),聪慧的卓文君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给他回信写道:“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司马相如看后万分愧疚,没有休妻,亲自接卓文君进京。

然而司马相如后来还是没有坚定心意,渐渐的更加放纵,三心二意,流连于脂粉堆。年过50后竟要娶一位年轻女子当小妾。卓文君很难过,凄切哀怨下写下了一首《白头吟》,并且附上“锦水汤汤,与君长决”的语句。司马相如看到后没有坚持纳妾。但“与君长决”十年后应验,司马相如因病在公元前117年病逝。卓文君孤独一人在悲痛中身体每况愈下,在第二年也香消玉殒。

从过程看来,司马相如对卓文君更像是设局,只是非真心实意终会真相浮出,他飞黄腾达后欲抛弃卓文君,全然忘了卓文君如何不顾一切陪他渡过难关。人们都希望他们是那个时代一段浪漫的爱情佳话,只是结局不免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司马相如   帝都   史记   王孙   县令   京师   恭敬   才子   骗局   宴会   典范   心意   古代   爱情   卓文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