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史记》小记(十二)

今天我继续研读《史记》第三十三篇《鲁周公世家》。

当我读到“先时庆父与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开。”这句话时,我又返回重读一遍,真的不是因为八卦心理,而是想了解真实的历史情况,我决定查查庆父的相关资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我都汗颜了,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成语流传至今,我竟不知。惭愧啊!

庆父[qìng fǔ]鲁国孟孙氏第一位宗主

庆父(?—公元前660年),姬姓,名庆父,字仲孙,春秋时期鲁国上卿,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庶兄。

作为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之祖,鲁庄公去世后,庆父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

后来,逃亡莒国。莒国国君接受贿赂,遣送庆父回国,途中自缢而死,谥号“共仲”。

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作为“庆父”,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人物生平

鲁庄公有三个兄弟:庆父、叔牙、季友。

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的夫人哀姜私通。

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姜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

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哥的收买,主张立庆父;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子般,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般。

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姬般继位。

庆父甚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般。

恰好有个叫荦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而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般,另由庆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启,为鲁闵公。

庆父更加肆无忌惮,与哀姜打得更是火热,并且野心越来越大。

鲁闵公二年, 指使一个叫齮的人杀了闵公,欲自立。

季友趁乱领鲁庄公之子申逃到邾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死庆父,拥立公子申。

国人响应,庆父畏惧,逃亡莒国,哀姜逃往邾国。

公子申即位,是为鲁僖公,因为庆父的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移送鲁国。

庆父想要让公子鱼带他求情,公子鱼哭着回来了,庆父听到哭声后说:“这是奚斯(公子鱼)的哭声啊!”

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鲁国没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

哀姜为齐桓公的宗族之女。齐桓公素来以恪守礼仪自居,哀姜此举令他大失脸面,盛怒之下,将哀姜召回并杀了她。

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由于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公子般和闵公),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故齐国大臣仲孙湫到鲁国吊唁回去后,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相关成语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出处】《左传·闵公元年》

【释义】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成语故事】

周朝的诸侯鲁国第17代国王鲁庄公姬同的三个兄弟中庆父十分专横,先后害死后国王姬斑及哀姜妹妹的儿子鲁闵公姬开,野心越来越大,打算自己做国王,最后被他的弟弟季友处死,拥立姬申为王,从此鲁国才平静。

今天研读《史记》,认识了两千多年前历史上一个大奸臣庆父。

庆父道德沦丧,私通嫂娘,两次弑君,人神共愤。庆父是春秋“礼乐崩坏”的一个缩影。

庆父不仅被评为古代四大奸侫之一,而且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他的恶行已昭告天下,历史自有评说。

今天我仅仅掀开历史的一角,抖落覆盖着的枯藤败叶,窥视到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奸侫小人,又增长了一点点历史知识而已。

研读《史记》,乐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史记   国君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之子   专横   内乱   小记   成语   公子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