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北防御大门湖州,为什么最难被攻克?

接上期《守卫杭州的东北大门:嘉兴石门镇》或者《嘉兴石门镇为什么是杭州的东北大门?

目录

1湖州史地简况

2陈朝帝乡:顾渚山下的长兴

3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所在的太华山

4莫干山下的德清武康

前面说过,相对于嘉兴这个方向,其实顾祖禹更重视湖州方向。

1湖州史地简况

湖州市,别称有霅溪、菰城、乌程、吴兴、湖城,浙江省下辖地级市,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脉,北濒太湖,处在太湖南岸,东苕溪与西苕溪汇合处,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紧邻江苏、安徽两省。下设2区3县,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是环太湖地区因湖而得名的城市。

(湖州在浙江、江苏和安徽之间)

(湖州在环太湖地区相对位置图)

湖州市区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遗址在今吴兴区云巢窑头村。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乌程县。秦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程林两氏善酿得名。

三国东吴孙皓(他早年封乌程侯)宝鼎元年(266年)分吴、丹阳两郡置吴兴郡。

隋仁寿二年(602年),以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为湖州设立之始。

唐代湖州“吴兴郡”,武德四年,以乌程县置,辖县五:乌程、武康、长城(今长兴县)、安吉、德清。

湖州市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多山,是湖州的天然屏障。对我们而言,比较有价值的则是以拥有龙王山称雄的天目山,因为其向北与太华山脉相连构成了湖州的西部的防御屏障。。

天目山,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临安区境内,浙皖两省交界处,距杭州84公里,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名。

其中之龙王山位于湖州市安吉县南端,西天目山北侧,浙皖两省,安吉、临安、宁县三县的

交界处,主峰海拔为1587.4米,属天目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高峰。比西天目山主峰高80米。龙王山地勢险峻,多悬峭壁、山涧瀑流、河谷幽深。

湖州两大屏障:北为太华山和顾渚山,南为天目山

北为太华山,下面则为天目山。

二者之间的靠近太湖和湖州的小山堆叫弁山。

弁山

弁山一方面是湖州北上的门户之山,一方面又是将天目山和太华山联系起来的中介。

弁山,又名卞山,在浙江湖州城西北9公里,雄峙于太湖南岸,主峰名云峰顶,海拔521.5米。弁山以分水线为界,西北属长兴县。弁山发脉于东天目,由莫干山绵亘而北,经三山(位于湖、长、安三市县交界处),过西苕溪即弁山。东起湖州小梅口,西至长兴吕山,长18公里;北起长兴赵家桥,南至湖州西苕溪,任12公里,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为湖州的主山,素称“吴兴富山水,弁为众峰尊”。唐田园诗人陆龟蒙诗称:“更感弁峰颜色好,晓云才散已当门。”宋嘉泰《吴兴志》:“弁山峻极,非清秋爽月不见其顶。”弃山之名,以“二山势如冠弁,故名”。

2陈朝帝乡:顾渚山下的长兴

捎带脚介绍下长兴县。说起长兴县,一般人当然都不清楚。长兴属湖州管,在历史上有个非常阔气的名字:长城。县域春秋时属吴,吴王阖闾使弟夫概筑城于此,城狭长,名长城。后属越,越为楚所灭,遂属楚。如果不清楚,还怀疑怎么秦始皇的长城会跑到南方去呢。其实和他的那个没有关系。而且这个长兴还是南朝的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的老家,陈霸先就是这里人。不过湖州过于湖光秀丽,反倒没有帝王气,尽是才子佳人的气息。我们在本书开头的那个写黄粱一梦的作者沈既济的老家就是这里的人。所以跑了一大圈,我们居然来到了黄粱梦作者的老家。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分吴丹阳为吴兴郡,地属吴兴郡乌程。

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分乌程立长城县,属吴兴郡。永兴元年(304年),分长城的北乡为义乡县,属义兴郡。

南朝宋、齐、梁、陈,属吴兴郡。粱敬帝绍泰元年(555年)于吴兴置震州,未几州废,仍名吴兴郡。

隋代,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罢吴兴郡,长城并入乌程县,属苏州。仁寿二年(602年),复立长城县,属湖州。大业二年(606年)州废,仍属吴郡(在苏州年)。隋末(618年)沈法兴置长州。

唐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更置绥州,武德六年(623年)辅公袥更名雉州,并置原乡县属,武德七年(624年)废雉州,以安吉、原乡入长城。麟德元年(644年)复置安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湖州为吴兴郡,乾元初(759年)复为湖州,县名不改。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王钱镠避粱太祖父讳,改长城县为长兴县。

长兴县居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故有“三省通衢”之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位于苏州与杭州之间的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介于北纬30°43′—31°11′,东经119°33′—120°06′之间,总面积1430平方千米。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千米左右。

其实最关键的是两点,对于我们的话题来说,1是长兴紧紧守在顾渚山和太湖边上,或者说是顾渚山山脚下,而山脚下就是太湖。所以长兴当在这里,是谁也别想从这里过太湖的。2就是长兴是湖州北侧靠近太湖的第二道防线。再往前则是宜兴。湖州这个地方真是藏得好深好深。反过来,长兴背靠顾渚山、太华山,南侧是屏障湖州城区的小弁山,如果从地图看,长兴实际上是夹在了顾渚山、太华山、小弁山三个小山的核心,仿佛是三英战吕布的格局,北侧,过了湖滨地带则是宜兴作为外围,东面则是波光粼粼、一碧万顷的太湖,这么好的位置也是没谁了。再者,往西,可以通过泗安镇,到达广德而可以走向遥远的南京或者是宣城,因此,也并不闭塞,相反,还很敞亮,有纵深空间。即安全,又通透,还光亮。就位置来说,我觉得比湖州城区还好。

长兴位置图

长兴地形图

3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所在的太华山

此外,太华山虽然不在湖州管辖,而在宜兴,但是我们必须得介绍下太华山。

只有看到太华山就知道湖州之重要为什么高于嘉兴,而且知道湖州之重要实在是在其西北靠近太湖这里。相对来说,我认为甚至比天目山对湖州在军事地理位置上还重要。

太华山原名方岩山,亦名章山,面积为320公顷,共有九座组成,顶峰548米,为苏南第二高峰,是著名的竹海和佛教圣地。今天已经是宜兴太华山省级森林公园。同时与靠近太湖边的顾渚山连在一起。几乎可以看作是一座大山了。顾渚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城西北17公里,海拔355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属水口乡顾渚村。乃出好茶的地方。在唐代中期产贡品紫笋茶、金沙泉而闻名于世。但是我们这里还是要将这两座山看作是一体的。

(太华-顾渚山)

湖州前面防卫的重要城市节点

从这里看,太华山-顾渚山正是湖州西北去南京方向和宣城安徽方向的屏障。特别是东部紧紧靠着太湖边上,南侧又有长兴县防御,很类似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湖州从长兴,北出宜兴,经溧阳可以西北去南京,东北,我们知道可以经过常州而去镇江。此外,湖州可以擦着太华山南侧直接进入广德市,而后进入宣城,是非常近便的路线。此时的长兴和广德几乎等于湖州的两个把门的大将在前面为自己掩护,湖州则处于进退自如的地势。因为在长兴北有宜兴,而在广德前面北有郎溪,西去宣城也有山丘阻挡。作为之后的湖州,可以说是层层设防。正因为这样,所以北方势力南下反倒不走湖州一线而走安吉独松关。可以说,如果我们以郎溪、宜兴为湖州外围,那么到湖州则要经过至少两三道防线。郎溪和宜兴是一道,分别到广德和长兴的中间的地方分别可以设防。从郎溪到广德中间分明是走山地,而宜兴到长兴则是走湖边。都是容易设防、埋伏的地方。之后过广德和长兴才能到湖州。而湖州北门外还有个小弁山在那里。从防御角度看,湖州这里的西北防线几乎是铜墙铁壁一般的。再加上中间煤山镇和太华镇均可以预先布下军队作为对各方面的策应,实在是神出鬼没,让敌人防不胜防。粟裕大将在这里安营扎寨,独具慧眼,不言而喻。

煤山镇要塞

煤山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通要冲,位于长兴西北,与安徽省广德县、江苏省宜兴市接壤,杭牛铁路、杭长高速、301省道穿境而过,濒临两条国道(104、318国道)、两条高速公路(杭宁高速和申苏浙皖高速)、两条铁路(宣杭、新长铁路),距长湖申航道9公里,拥有杭长扬高速“煤山南”、“煤山北”两个出入口,交通便捷。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煤山,是传统革命纪念地。

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旧址

1943年11月,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南下,开辟建立郎(溪)、广(德)、长(兴)根据地,组建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同时,开辟组建煤山、泗安两个区。煤山人民在区党委的领导下,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位于煤山镇新槐村温塘自然村。该馆原是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八团司令部机关的驻地,时十六旅旅部和苏浙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和粟裕则驻在仰峰岕,苏浙公学驻在该馆附近台基村。粟裕将军逝世后,遵照他生前遗愿,将部分骨灰撒在纪念馆操场,并由县人民政府立碑以志。 其军事价值自不待言。

湖州之前的防御是层层叠叠的,彼此叠压着的

总体来看,湖州的西北的防御是层层叠叠,固若金汤。彼此都不是很远,而且还隔着一座座不大的小山包,江南丘陵不会有太大的山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很难攻破。其实这样看来,东部的太湖反倒是个薄弱环节。只要能再太湖边上上岸,那么湖州就可以攻破,而西北的那些防御点就成了废建筑材料了。所以湖州的难点其实倒是在太湖上,而不在西北的顾渚山和太华山一带。

湖州军事地理位置之重要,在其历史文化中是有记忆的。比如其湖州城的北门,奉胜门,俗呼老北门,是本域北控太湖之门户,建于唐代,老百姓尊称为“霸王门”。奉胜门为水陆一门为霅溪支流所出一路向东北流至市河的尽端是临湖门。传说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西击暴秦,就是从北门“破凶门而出”奉胜门原水门下运粮河左岸修出条小路直通城外改水陆兼门。1954年拆除奉胜门,如今在原址略偏西处复原重建城门和城楼。

不过,这只是传说会稽郡于公元前222年设郡(秦朝置)。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城区。所以项羽叔侄出兵北上不大可能再绕道湖州来。但是这里的军事地理位置之重要是可见一般的。

4莫干山下的德清武康

湖州北部是以太华和顾渚山为重要屏障。而南侧则是天目山,具体说是天目山的莫干山地区。

莫干山,坐落在湖州市德清县西部,原属武康县,为天目山的分支,占地4400余亩。以海拔724米的塔山为最高峰。整个莫干山地区,东至东南为三桥埠、武康,南至筏头,西至铜岑山,北至龙池山碧坞,东西横亘15公里,南北纵贯12.5公里,方圆百里有余。今天已经成为文旅名地,但是与我们这里金戈铁马的话题不搭,也就不多说了。

莫干山是今天德清县的主山,靠山。这样我们就进入了这片地区的德清县,而德清之核心地点则是今日德清县之武康区。

德清县,秦汉两代,为乌程、余杭县南疆北境。

三国入东吴版图,吴黄武元年(222),武康立县,初名永安。

晋太康元年(280)改永安为永康。

太康三年改名武康。唐天授二年(691),析武康东境17乡立德清县,初名武源。

景云二年(711)改名临溪。

天宝元年(742)又改名德清县。此后,德清县辖区虽有变化,但县名却一直沿用至1958年。

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为德清县,县治在城关镇。

1994年县政府驻地迁至武康镇。武康镇是德清县城所在地。

(德清县之武康镇)

德清之武康

从上面图看,如果湖州城破那么北方的军队可以之间来到德清,而后南下杭州,特别是经过瓶窑镇这个地方。是杭州西北的瓶颈所在,咽喉所在。因为北方的势力可以从安吉经过独松关南下插到这里。前文所述日军自宣城方向来就是在瓶窑镇聚集队伍而后整装待发开进杭州的。

德清武康可以侧翼防护安吉独松线路

可见,此时的德清就是杭州西北的一道重要防线,他可以保障瓶窑镇不至于被敌人卡死。换言之,如果敌人从独松来到瓶窑镇,那么德清方向可以派兵南下和北上的杭州兵马南北夹击。所以位置对与杭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的叙述的故事中,刘展的将领孙待封已经占领了这个武康。而后他自武康南出,试图会和自苏州南下的张景超攻杭州,但是,却被唐军将领温晁据险击败之;而后孙待封待封脱身奔乌程,也就是跑回湖州去了。唐军在自镇江南逃后这几乎是唯一的一次胜利。杭州几乎是命在旦夕之间被挽救了。同时,李可封以常州降。

这都是在田神功的带领下的北方军队的结果。

德清和石门两路夹击杭州图,德清出兵三个路径选项

具体是哪里还有险阻,则有待进一步考察,但是从武康县城南出杭州,就至少有三条线。但是要与余杭方向的刘展军队会合,我想走中间的2号线可能是大的吧。绕良渚古城西就路线就远了。

注:安吉对于杭州防御至关重要,本文没有专门来说,当然实际上已经屡次提到。另外的原因是此处刘展的军队没有走独松安吉线路,所以没有特别交代。所以,还要联系上下文来看。

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湖州   杭州   天目山   长兴县   德清县   广德   德清   湖州市   安吉   长兴   太湖   宜兴   华山   长城   元年   大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