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之围》读后感

断断续续看完《汴京之围》,相对于真正的史实资料,书中有些叙述和观点或许有失偏颇,但作为通俗读物,它能够较为全面细致地向我们展示北宋末年波谲诡异的时局及外交风云。整本书详细描述了靖康之难发生前后,北宋帝国的社会局面,追溯了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了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剖析了帝国从表面的盛世繁荣到戛然而止巨大历史转变的深层原因——财政困顿、军事痼疾、恶性党争等内部危机,让我对北宋的消亡以及南宋的基因多了更深了解。

读完此书,联想到其他一些两宋相关资料以及现实生活,有几个点感触颇深。

宋金交战形势图

01 关于领导人的“能”与“不能”

历史趋势的发展,从来不单是一两个人所能掌控的,其背后有更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但作为靖康之难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徽钦二帝在整个过程中将昏聩无能、软弱无力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说他们是自导覆辙,自我毁灭也不为过。

作为当政集团的最高领导,其个人的大局观、眼界、魄力、心胸、用人水准甚至是对权力的适度运用和对制度的尊重等等品质都至关重要,甚至在关键时刻,是可以左右时局的。宋发展到徽宗时期,已经是强弩之末,但走向振兴,还是走向加速毁灭,还是有选择权的。可惜,宋帝国迎来的是一位史无前例的艺术家,却也是帝王中的昏聩无能者,他将玩物丧志运用到极致,却也将一个帝王的昏庸无能发挥到极致。他以举国之力耗时六年建造的艮岳,那些以举国之力运来的奇石,在汴京保卫战中,被当做武器投向了敌营;那些花费奢靡搜集来得珍奇异兽,在战争中被饥饿的人们当做了盘中餐;那些参天古木,珍贵绿植,被用来当做了严寒天里的星点温暖慰藉。这位误尽苍生的艺术家皇帝,真的是在用生命书写艺术史。

遥想宋初为了巩固统治,太祖与宰相赵普设计了复杂的条贯来约束内廷用度,让作为皇帝的太祖都因为制度极大限制了自己权力的发挥而恼怒,但是赵普回答太祖:“此条贯盖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因为人主无私财,皇帝的财产实际上都取自百姓血汗,同时,皇帝又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没有一套繁杂的程序与制度来约束预算与花销,又如何防止今后败家皇室子孙非理制造奢侈之物呢?

可惜,再好的制度,如若遇到如徽宗这般“惊天伟岸的艺术家”皇帝,也是无用的。晚年的徽宗,被囚禁在遥远的五国城小小院子里,手捧《春秋》废寝忘食时曾感叹:比取春秋读之,始知宣圣之深意,恨见此书之晚,自是披览不倦。凡理乱兴废之迹,贤君忠臣之行……大概,他的一生,只有在做阶下囚的时候,才认真思考过,该如何当一名贤明君主。元代脱脱撰《宋史.徽宗纪》后掷笔而叹: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此话不可谓不形象。与仁宗的“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之下带领国家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阶段相比,徽宗的“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却是将帝国带入了加速毁灭。

一个最高领导者的“能”与“不能”值得人深思。

宋汴京城

02 出身基因的功与过

作为一个结束分裂割据,立国三百余年,并创造了丰富文化瑰宝以及物质、精神文明的朝代,宋朝当然是一个值得称颂的时代,但读史的价值也在于如何从其弊症和衰败中反思,以期可以探得使今人借鉴的经验。

最近一个很深的感触是,一个人的出身,会双向影响其自身的思维方式。通俗的讲,就好比一个人的原始家庭,会影响到这个人日后的一系列行事和选择,除非他能打破原生态家庭影响的壁垒。极致的成功背后,往往藏着极致的祸患,这个祸患可能五年十年,甚至是一代两代人都不一定有大问题,但大厦最终的轰然倒塌,却离不开最初战略或基调的潜移默化以及推波助澜。正如太祖因武力夺取政权后,为了防患于未然,崇文抑武,在军中设置了繁杂的指挥体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以至于最终发生靖康之难时,只能靠文人谈判桌上的“力不从心”,而战场上却兵如散沙,即使有少量可用之将,也在互相掣肘、怀疑中不得其用。靖康之难发生前宋金的一次次谈判,让我想起了甲午海战后李鸿章在日本的无可奈何,想起了那张刷爆网络的叙利亚外交官贾法里的落寞背影,想起了朝鲜战争中是人民志愿军的钢铁意志,迫使联合军坐到了谈判桌上……如果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尊重,也休想在谈判桌上得到。

宋汴京城

03 关于血性与和平发展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性重要,还是百年的和平重要?

记得上学时,学历史,有个概念是作为中原屏障的“燕云十六州”被出卖给异族,致使中原再无天险阻隔。那时学习并不求甚解,搞不清楚何为“燕云十六州”,只觉得中原王朝是正统,石敬瑭是汉奸,异族都是敌国。现在知道当时的想法只是孩子心性,也趁此读书机会,了解了一点关于“燕云十六州”的前尘往事。

燕云十六州图

宋建国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陷入大混乱时代,割据势力层出,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军阀石敬瑭叛变,并向契丹国借兵,消灭了后唐,建立后晋政权,作为回报,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与契丹。到后周时,周世宗柴荣率兵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的瀛洲、莫州、宁州三州和瓦乔关、益津关、淤口关三关,即所谓的“关南之地”,这一领土遗产为赵宋所继承。而宋王朝就是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之后的第六个政权。太祖与太宗南攻北战之后,收复后晋时被割让出去的燕云故土,就成为太祖、太宗以及整个北宋王朝的夙愿,但是以太祖太宗之武功,也终未能如愿,宋辽领土争端打了几十年,最终以真宗御驾亲征,占得战场优势的情况下,与辽国签订了有名的“澶渊之盟”而结束了宋辽二十五年的争端,缔结了一百余年和平的协约。

记得当时学历史,是很为“澶渊之盟”而介怀的,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对近代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耳熟能详的,当时自然也将“澶渊之盟”与清廷的各类条约归为一谈。如今知道,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宋廷以“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的名义向辽国提供“每岁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因这笔钱在宋朝看来并不是纳贡,也不是战争赔款,因此,宋廷在盟约中特别注明,对于这笔钱的交付,宋廷不会专门遣使前往辽国都城交付,而是会有三司在雄州与辽使进行交割。而“檀渊之盟”,让宋辽进入了一百余年和平发展的黄金时代。

澶渊之盟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澶渊之盟”的签订都符合当时双方发展所需,因为和平发展才是国家和人民之所愿,但是历史的走向告诉我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澶渊之盟”的签订,也为宋朝埋下了巨大的危机,正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大概宋朝血性的流失,是从进入安逸开始。我们当然知道,让人失去血性的不是制度或者条约本身,而在于人。正如北宋宰相富弼所言:“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以边臣用心者,谓之引惹生事;以缙绅虑患者,谓之迂阔背时。大率忌人谈兵,幸时无事,谓敌不敢背约,谓边不必预防,谓世常安,谓兵永息,恬然自处,都不为忧”。如果当政者始终居安思危,如果在其位谋其政的权力枢纽能有清醒认知,如果国家不忘文化思想的警示引导,那么每一个置身于大环境中的个体就更能凝聚成国之力量。

而纵观靖康之难发生前后,上到君主,下到权臣,是毫无血性和底线可言的,最可笑的是,皇帝发榜要百姓上交钱财以便纳贡敌国,作为宋王朝的开封府,为了及时满足金人的要求,兢兢业业、尽心尽力的去搜罗金人索要的人、财、物,让人叹为观止。书中所写的,大部分战争中,金人如入无人之境,在未经查阅更多史实资料的情况下,我不想人云亦云,但从结果来看,宋军的战斗力不足是肯定的。

宋军战斗力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关于崇文抑武的宋朝基因,前面已经提过,在此想阐述另一个深层的问题,那就是宋朝的“养兵”政策,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封建政权的最主要的社会支柱,是占农业人口中大多数的小土地所有者、富裕农民和地主阶级中之最下一层,只有他们才是向政府提供各种义务的人。而如隋朝以至唐朝前期的最高统治者们之所以企图推行均田制度,向豪族大姓开展争夺土地和劳动人手的斗争,不过是企图调整和提高这些提供义务人的比重,使他们真正成为封建政权强有力的社会支柱。

但宋初的最高统治者们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从北宋政权建立之始就决定“不立田制”,也就是“不抑兼并”,对于“田亩转移、丁口隐漏、兼并伪冒”等事,一概任其发展。而大量因失去土地而倾家荡产、走迁徙流亡之路的人群,则被政府以“养兵”制形式,招募到军中做专职兵士,所以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遇凶年饥荒便大量招募饥民、盗匪等无业流民,而不设法使农业生产上获得尽可能多的劳动力,对军队额员不加限制,造成冗兵冗员。因为当兵是为了吃饭,遇到国破需要拼命的时候,总要有更值得他们拼命的奖赏,才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所以书中我们看到,打仗前后,是要有封赏的,生死攸关的战场上,主帅会因为没法足够奖赏士兵,而不能调动士气。

血性,的确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废止。理论上宋朝常年与辽人、西夏、金人等有军事冲突,理应更具忧患意识与铁血精神,但宋人的血性,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奇葩制度和诡异思想文化中一点一点被消融掉。

血性与和平发展,都很重要,但是二者绝不冲突。

宋汴京城

04 倾覆之下的红颜与对后世贞节观的影响


靖康之难

战争中永远绕不开的一个弱势群体,便是身处战争中的女性。而靖康之难中君臣的无能无耻,更是将宋朝上至皇后帝姬,下至普通百姓女子推到了一个巨大的深渊中,成为"靖康耻"中难以言说的痛。

战争失败的巨额赔偿,最终被换算成“帝姬和王妃每人一千锭金,宗姬一人五百锭金,族姬一人二百锭金,宗妇一人五百锭银,族妇一人二百锭银,贵戚女一人一百锭银”。而“执行力超强”的开封府撰写的一份后宫报告成为汴京城女人们遭遇的最佳写照,这些曾经千娇百媚的女子,被换算成了金银,"帝妃五人的价格是每人五千锭黄金,王妃、帝姬、公主四十六人的价格是每人一千锭黄金",开封府不遗余力的搜罗登记着一个个皇族女子,另有一万一千五百零六名妇女被皇帝卖给了金人。此时,用被掳入宋的花蕊夫人的诗来描述再讽刺不过,“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开封府状》载有上层女俘详单,帝姬与王女、皇妃嫔与王妃嫔共309人。此外还有近支宗姬195人,其他被俘贵戚、士绅妇女更是无法统计。而据金人记载,北宋俘虏中共有皇帝后妃等三千余人,宗室男妇四千余人,贵戚男妇五千余人,各类工匠三千余人,教坊三千余人,入寨后死亡散失两千人,释放两千人,起行人数大约为一万四千余人。他们最终的结局或身死异乡,或苟延残喘生不如死。因为达燕山后,“妇女多卖娼寮、充作家奴、军妓”,甚至“金人铁工以八金买的烟尘女子,实为亲王女孙、相国侄妇、进士夫人等”,可见, “靖康之难”中被羞辱的不止是皇室,而是宋朝全体士大夫。

也许正因为如此,“靖康之难”成为宋代贞节观变化的关键节点,尽管宋君臣把妇女作为交易的筹码,希望来保全自己摇摇欲坠的江山,但父家长制仍希望妇女以死殉国。更具讽刺的是,在北宋国破家亡之际,真正殉国的士大夫并不多,或许对妇女贞节的提倡带有激励士大夫的目的,但结果却是忠君的效果并不如何出众,但妇女的贞节观却得到十足的加强,尤其南宋以后,对贞节观的鼓吹更趋于严苛。

董家遵先生曾据《古今图书集成》统计,上古至唐末烈女为90人,宋激增至122人,辽5人,金28人,元至383人,明8688人,清为2841人。董先生曰:“自周秦至五代约有2000余年的历史,宋代一代则只300余年的时间,以300年比2000余年,其节妇人数反多至一倍,可知宋代贞操观念的突飞猛进。烈女的人数之演进的动向和节妇情形几乎一样。”可见,在贞节观的发展过程中,宋代是一个关键节点。

一场“靖康之难”,并没有普遍提高士大夫忠君报国的境界,而为父为夫献身的观念却被牢牢的灌输给了女性,直至影响后世千百年,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05 南宋的基因与骨气

了解了更多北宋的前尘往事,我们就更能理解和了解建立在风雨飘摇之际的南廷基因。

满江红

如果说北宋的民族之殇是对“燕云十六州”的耿耿于怀,那么南宋上下的剧痛一定是靖康之难的举国之耻,以及对“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无限渴望。所谓知耻而后勇,所以我们看到,南宋词风多了慷慨激昂之气,涌现出了大量爱国名士,然而,赵宋的基因里,已经深深烙印了吓破胆的懦弱和猜忌横生的私欲。但又是这样的赵宋基因,最终却演绎出了崖山的悲壮,不得不让人感叹,事物的两面性。

说到南宋,就不能不提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初中时,偶然借到同学的一本《说岳全传》,如痴如醉地读完,记得当时是沉重了一段时间的,对岳飞的遇害愤愤不平,更是对岳云的遭遇耿耿于怀。时至今日,在了解到那段历史更多的信息时,除了对历史背景和背后的逻辑多了些更深刻的理解外,对岳飞岳云等人遭遇的感受竟然与十三四岁时不相上下。

回想年初看的岳飞纪录片,那种对岳飞等人的钦佩和扼腕疼惜,以及对南宋当局昏聩软绵的无力感,通过《汴京之围》更加深了印记和深层次的理解。岳飞带的兵,曾经是在赵宋奇葩政治军事体制下,刚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靖康之难,被金人打得肝胆俱裂,堪称中华历史上武德最下限之一的宋兵。岳飞却能凭借一己之力,聚乌合而成铁军,聚散沙做长城,岳飞的军事才能和高贵品格以及岳家军的难能可贵,让我想到了经历近百年欺辱,催生出的抗日战场上视死如归的中国将领和军民,想到了在一穷二白想情况下,人民解放军凭借顽强意志铸就的钢铁长城,将联合国军牢牢挡在三八线前的壮烈。可惜岳飞生不逢时,他遇到的是赵宋基因,一代战神折辱在卑躬屈膝者的阴谋诡计里。

岳家军

近年每每读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对陆游终其一生梦想北伐而不得的悲怆感触良多;也终于明白“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讽刺与深意;更理解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迫切与激昂和“可怜白发生”无奈与怆然。

最后,以《满江红》作为结束,致敬那位于硝烟中挺起民族脊梁,扛起振兴大旗,顶天立地的英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精忠报国岳元帅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靖康   澶渊   中原   贞节   太祖   血性   宋朝   读后感   南宋   北宋   基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