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革命后的法国何以在共和与帝制之间徘徊?

法国大革命

发生在14世纪到15世纪中叶的英法百年战争使法国本土遭受了严重破坏,也促使法国民族主义空前高涨,对法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了助推作用。从此法国的君主集权制得到了空前强化,并在数百年里使社会阶层的划分非常明显,造成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国家被处于第一阶层的国王和教士阶层所控制,即使处于中间阶层的贵族对社会现实也并不满意,更不用说处于第三阶层占总人口98%的农民、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社会的极度不公点燃了法国启蒙运动,也为法国政治思想家的成长搭建了舞台,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狄德等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著书立说,不断丰富着民主共和的基本思想,为世人描绘出“理想王国”的蓝图,成为法国甚至世界共和革命的指路人。在此背景下,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但奇怪的是,法国于1792年共和革命爆发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却又于1804年通过公民投票,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此后法国历经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巴黎公社、第四共和国和第五共和国。至此,法国人反复探索的共和国家才尘埃落定。

其实,从17世纪开始分别拥有大批殖民地的英法两国,除了立国之初因生产力低下能够和平相处200多年,其后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再也没有停止过,而肇始因素竟然是法国人威廉一世以英国国王的亲戚身份强行出兵登陆英国,征服英国并继承英国王位,这一年是1066年。可这个法国人当了英国国王后并没有效忠法国,反而于1087年同法国发生了领土冲突。从此之后英法两国的政治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两国受到诅咒似的死磕了700多年。但在死磕的过程中,法国并没有占据上风,虽说在百年战争中惨胜,国家却濒临崩溃。此后两国因为争夺殖民地等因素不断发生战争,尤其在1756年开始的英法七年战争中法国惨败,英国通过《巴黎条约》攫取了法国的大片殖民地,法国的全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成了其历史上最屈辱的事件之一。

不断受到重创、备受屈辱的法国人从拿破仑的军事行动中找回了自信。1793年,拿破仑开始在军事上崭露头角,在土伦战役中统兵击败了英军,为法国赢得了久违的胜利;1795年,拿破仑以非凡的能力指挥军队击败保王党人的叛乱,拯救了共和国;1796年,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的拿破仑率兵击败强大的奥地利帝国,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拿破仑从此成了民族英雄;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并占领亚历山大,夺取了陆地的全盘胜利。

从此,拿破仑成了法国人心目中的救世主,他于1799年回国发动“雾月政变”,成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1800年,拿破仑在马伦哥会战中战胜奥地利帝国,成就了他最引以为傲的一次胜利。这时的拿破仑是法国人心目中“神般的存在”,再让拿破仑作为执政官已经不足以表达他们对“神”的敬意。1804年,法国公民投票通过了对国家宪法的修改,法兰西共和国成了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成为法国人的皇帝。估计这和中国宋代赵匡胤黄袍加身没有两样。

不得不说的是,改制为法国带来了灾难。1805年,在与英军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法国联合舰队全军覆没,法国海军从此一蹶不振,而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却得以巩固。此后,在奥地利、英国、俄国等多国的多次反法同盟联合打击下,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法兰西帝国垮台。即使拿破仑兵败之后,法国人民也并未忘记他。1821年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病逝,法国人于1840年把他的灵柩迎回巴黎,并将他隆重安葬在巴黎塞纳河畔。

法国爆发共和革命之后,就一直在共和与帝制之间徘徊,可见与邻国的不断争端给高傲的法国人曾带来多么大的创伤,甚至到了可以放弃得之不易的共和体制这样的地步。但恢复帝制的法国却又陷入了更深的战争深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产生了更大的灾难。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共和史上最沉痛的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法国   共和   法兰西共和国   英法   法兰西   拿破仑   帝制   帝国   共和国   英国   法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