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百年史,那些不被人知晓的故事

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前身为清华学堂,因位于清华园而得名“清华”,民国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把“国立”两字去掉就有了我们现在的“清华大学”。

民国时期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由于清朝时期闭关锁国导致我们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国家上百年,那是个打大时代,特殊的时期,因洋务运动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飘洋过海到西方学习的才子佳人。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三位是为百年清华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国家栋梁”,“国宝级教授”。

第一位叶企孙老教授

1898年7月16日叶企孙老教授生于上海的书香门第家族,从小他就被誉为神童13岁就读于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后又考取哈佛博士,23岁那年测出了最精确的普朗克常数,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长达16年之久,这也让他成为全球物理学的顶峰。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报效祖国。他以一己之力创建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和地理学六个学系,使得清华一下子逆袭成为全球顶尖高校。叶企孙老教授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说起他的学生那都是大名鼎鼎的: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钱伟长、王大珩他们都是如雷贯耳。他还资助学生李政道去美国留学。后来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时说,叶启孙老师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他力排众议,邀请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到清华任教。钱伟长数理化合计才25分,却被他破格录取,培养成著名科学家。这样一位物理学大师,晚年过得却非常糟糕,因为他一生无儿无女,1977年1月13日叶企孙老教授在孤独凄凉中结束了他命运多舛的一生,享年79岁,1995年清华大学为叶企孙老教授铸造铜像,立于清华园。

叶企孙

第二位陈岱孙老教授

1900年10月20日陈岱孙老教授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17岁考入清华,26岁哈佛博士毕业,28岁就成为清华大学经济学系主任。他是清华当年所有女生心中的梦中情人,他高大俊朗,会打篮球、高尔夫球、游泳、打网球、打猎、跳舞等等。每次上课时,她总是穿着熨烫妥帖的西服和干净雪白的衬衫,说起话来抑扬顿挫,她的课堂上总是挤满了学生。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唤醒了众多学子的爱国热情,也促使陈岱孙进一步思考中华民族何以积贫积弱的原因。在参加了游行、请愿、宣传活动后,他意识到,富强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他由此产生了"经济救国"志向。他一生教书70载,培养的学生数以千计,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一生铸作不多1960年代初参加《经济学说史》教科书编写,1970年代末编写《经济学说史专题提纲》,后又主持编写《政治经济学史》教科书》

陈岱孙

第三位金岳霖老教授

1895年7月14日金岳霖老教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他被尊称为中国哲学第一人。他16岁考入清华,后留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回清华任教,是一代哲学大师。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关于《知识论》,金岳霖曾经说过:"这本《知识论》是一本多灾多难的书。抗战期间,我在昆明时已经把它写完了。有一次空袭警报,我把稿子包好,跑到昆明北边的蛇山躲着,自己就席地坐在稿子上。警报解除后,我站起来就走。等到我记起时,返回去稿子已经没有了。这是几十万字的书,重写并不容易。可是,得重写。《知识论》是我花精力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本书!"

金岳霖


金岳霖作品

这三位清华老教授,年轻时的颜值比现在很多流量小生都高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水木清华   哈佛   清华大学   清华   稿子   中国   哲学   教授   故事   知识   经济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