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人普遍称孤,到底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史书撰写者的误导

引言

“孤”这个词,在许多古装电视剧里,相信不少人都不陌生,称孤道寡是皇帝的人设,大部分用“孤”作为称呼词的人,都是已经称帝或者能够称霸一方,割据为王的存在,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却有这么一个时期,虽然皇帝只有一个,但史书记载的称孤道寡的人数却是最多,几乎是每个有点势力的人都敢这么做,这就是三国。


一、何为南面称孤,古代统治者为何要称孤

所谓的南面称孤,并非在南方称王的意思,而面对南边,自称为孤,按照《庄子》记载:“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古代能够自称为孤的人,只有君王或霸主一类的人,那么孤这个称呼来历什么呢?统治者为何又要自称为孤?

首先解释一下为何称孤者要面对南边,这和中国古代的神话思想有关,皇帝被称为天子,意思是天之骄子的意思,那既然是天的儿子,那么天子的行为自然要与天上的神仙看齐,神话中天上的皇帝是玉皇大帝,所居住的地方则是位置面向南边的宫殿,所以皇帝自称天的儿子,自然也要有样学样,当皇帝也得面南背北,对着南面自称为王。

至于称孤道寡,这是为了树立皇帝的正统性和特殊性,皇帝作为统治者,在封建集权制的时代,皇帝需要让臣民服从,就需要树立一个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形象,这就使得皇帝从着装到住处都要与一般人与众不同,就连称呼也要与别人有些区别,比如古代人喜欢用吾或表字称呼自己,而皇帝则要用孤、朕这些另类称呼,那为何中华文字这么做多,古代统治者们却偏好这两个字呢?

古代统治者们,尤其是作为开创一个朝代的开国君王,都不会随便给自己定称呼,这称呼这种东西,就和王爵名号一样,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定下,就比如李世民的天策上将、秦王等称号,前者寓意对方是上天派下来辅助自己的大将,后者对标七国最强的秦国,能被封秦王的皇族子弟,大多是皇族中地位最高的一员。

由此可见古代统治者任何的专用称呼,背后都有特殊的含义,以最常见的“朕”这个词来说,它是秦始皇所定,之后被历代统治者沿用,而在秦始皇使用“朕”之前,战国七国君主使用的则是寡人或者不谷。

而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的地位已经不再是周天子那种天下共主,而是大一统的最高统治者,而且还是结束了几百年分裂乱局的第一人,所以秦始皇就自觉自己的功劳比三皇五帝和周天子都要强,认为寡人一词已经不适合自己,于是就听从李斯的建议,将皇帝的称呼从寡人换成朕。

而除了寡人、不谷以外,孤在战国时代也十分流行,不过寡人、孤都是根据诸侯地位而使用,比如楚、齐、晋这些称王的君主就喜欢寡人,而一些比较弱小的国家,如燕、宋、蔡这些国家的君主就只能用孤。

由此可见,朕、寡人、孤这些统治者惯用的称呼,不止是为了彰显统治者地位,还有明显的阶级之分,并带有特殊的含义,比如孤、寡和不谷,既是为了展现自己统治者的地位,同时还代表谦虚礼让,比如《老子》曾记载道:“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以及《战国策》的“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从这些对统治者尊称描述的史书中可以看出,孤、寡人和不谷虽然称呼不同,但都要求君王尊重人才,为黎民社稷负责。

而朕便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用称呼,是比孤、寡人更高一次的存在,寓意天下为皇帝一人所用,而三国时代称孤道寡者众多,就连仍未成为汉中王的刘备,在史书中也有多处对他人称孤的记载,因此吴金华所写的《三国志校诂》中就有一个总结“诸侯王及公卿大臣称‘孤’,实为汉魏六朝之通例。”,然而如果仔细阅读与三国相关的历史记载,咱们可以发现,现实未必与《三国志校诂》所说的一样。


二、三国称孤道寡者是否很多,为何史书要这么写

关于吴金华老师在《三国志校诂》所下的总结,虽然不是无的放矢,很有可能他是根据刘备的经历的下的结论,因为关于刘备的史书中,刘备在不同阶段称孤的描述都特别多,比如《三国志·蜀书》中记载的“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此句记载在蜀书诸葛亮传中,讲述的是刘备在流亡荆州时,求见诸葛亮寻求战略规划的事情。

如果按照战国时所要求称孤道寡的条件,此时的刘备虽然已经是身兼豫州牧、左将军等职位,但却没有一块可以立足的稳固之地,按理不应该有称孤的条件,而且也不应该称孤。

当然三国是一个乱世,名分大义也不过是一个虚名,只要是有一定的军队数量,都可以称王称霸,战国春秋几百年前的规矩,放在三国时代未必合适,只不过孤、寡人和朕这些称呼,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用的,从某种程度来说,除了“朕”以外,即便是孤和寡人,都是上位者对下位者展现威严和地位的用词。

而此时在荆州的刘备,从性质来说是一个流亡状态的军阀,别说比不上曹操和孙权,在荆州恐怕也不能当时的蔡瑁、蒯越等本土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相提并论。而当时的诸葛亮论身份更是黄家的女婿,刘备作为求见者对其称孤,无论从哪方面都不合适,何况刘备在历史上还是一个懂的礼贤下士、肯隐忍的存在,不可能如此不知规矩。

其次刘备对人称孤也并非常有的事情,在刘备还在北方与曹操、袁术争锋时,在初期只是公孙瓒的一员部下,哪怕这个关系比较模糊,但公孙瓒作为刘备的上级应该是不变的,而在孔融被黄巾军围攻之时,刘备跟随派遣的太史慈一同前往北海支援,也并没有对其称孤,根据《吴书》记载,当时的刘备还很客气问道:“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对太史慈这种孔融的部下都能自称本名,落难荆州时的刘备怎么敢对有大才的诸葛亮摆架子呢?

除了平原相时期,刘备还对他人自称为小人,当时刘备在荆州与刘表等人谈论天下名士,曾对许汜不满陈登的言论提出批评,根据《魏书·陈登传》的描述,刘备对许汜是这么说的“如小人,欲卧百尺楼,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对只是空有名望的名士尚且用这么卑微的言辞,可见现实中的刘备未必如《蜀书》中所言,是一个经常称孤的人。

虽然隆中对事件中,在场的人只有刘备和诸葛亮等少数人士,不像和刘表那样有诸多的名士大佬在,不排除有刘备当时口误的可能,但根据刘备的人生经历来看,一个能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诸侯,绝对不是一个容易说错话的人,但我们再看看其他诸侯在面对其他人的自称时,我们可以发现,称孤是常态可能现实并非如此。

先说最有代表性的曹操,曹操是曹魏的建立者,在说出那句“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话,地位已经名列三公之一,并且整个朝廷一大半都是曹家和夏侯家的,网络上著名的八虎骑、五谋臣和五子良将等,都把控住朝廷的重要职位,但即便是这样,面对没有权柄的刘备,曹操也没有称孤,而是直接用本名,除了看得起刘备的为人,更代表着此时的曹操即便是朝中的权臣,也没有资格对其他人称孤道寡。

如果说刘备身为皇叔,曹操对其的尊敬,只是为了体现自己对天子的尊奉以外,那么黄祖和祢衡之间的对话,就直接说明互称己名才是当时上流人士谈话的主流。当时的祢衡被曹操委派到荆州,然后又被刘表委派到江夏太守麾下担任书记。

黄祖作为防守江东入侵的主力,在荆州算得上地位仅次蔡瑁、蒯越等长期跟在刘表身边的荆州高层,但面对祢衡时,仍以己名称呼,《后汉》书记载道:“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这是黄祖对祢衡的对话,连黄祖这种地方高官都只敢用己名,刘备面对诸葛亮却要自称孤,怎么听都不现实。

那为何《蜀书》会在刘备尚未称王时,会在对诸葛亮对话的记录中加入称孤的称呼,这里有以下几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为了避讳,古代许多的史书在记录或撰写史书时,都会为了避讳当朝皇帝的称呼而改变,比如李世民麾下有一位猛将叫做徐世绩,之后被赐李姓改为李世绩,在撰写他的个人传时,史官就为其改为李绩,蜀汉的记录官估计也是出于刘备的名讳问题,所以在记录上没有写刘备的名字,而是改用孤进行替代。

给皇帝名字避讳,是中国史书撰写者中不成文的一个规定,在三国甚至比唐宋之后更严,不仅要避讳本名,连表字也得避讳,比如蜀国将领孟达表字是子敬,因为和刘备的叔父重名,所以在《蜀书》中就被改成子度,不仅史书,就连表字也不是电视剧那般可以随便乱说,比如魏国官员常林与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是朋友,但听到对方在自己父亲的朋友面前,用父亲的表字称呼司马懿的父亲时,言语也表达了异常的不满,可见避讳之风有多严。

《蜀书》记载的隆中对事件,是根据蜀汉记官撰写的资料进行收录的,当时的刘备已然称帝,在书中称表字或者用其他称呼都不太可靠,直接用朕更是不合时宜,所以才改用孤一字作为代替,而并非当时三国上流人士都喜欢称孤道寡。

其次就是史书撰写者的立场,所谓史书是胜利者编写的,这话一点都不假,大部分的史官基于肯定本朝正统的需要,都会对与本朝有关的史籍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比如在言行上故意抬高皇帝的正统地位,蜀汉虽然不是大一统皇朝,但《三国志》的撰写者陈寿却是蜀汉的人,对刘备有极度的忠实度,因此给史书中的刘备进行避讳,更多时候不是直呼其名,而是用孤、先主等带有领导者性质的称呼取代。

然而上文也有提到,称孤道寡非一般人可用,真实中的三国也并非一个流行称孤的时代,作为经历三国时代,而成为西晋大臣的陈寿,不可能连这点都不懂。就算是出于对刘备的尊崇,那在刘备仍未称帝之前,为何不使用其他的称呼,比如吾、我这些,而是要用孤或者己名,这不是更恰当吗?即不会被人诟病,也不会担心犯忌讳。

这与称呼之间的语气性质有一定关系,吾、我这些词虽然没有犯避讳,但在三国时代与人聊天时,却有那么一些不客气或者傲慢的感觉,寻常人如果听到别人使用这两个字跟自己说话,第一个反应就是对方是一个自大傲慢的人,刘备在刚遇见诸葛亮时,既没有定下君臣关系,本身又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设,自然不适合用这俩词。

另外刘备在史书中并非没有带有吾、我称呼的言语记录,《三国志·蜀书》有记载:“我今自结托于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这是他对张飞、关羽说的话,可见在面对部下,需要展现自己权威的时候,刘备并不介意使用吾、我二字,而是看情况而定。

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上文提到的曹操、黄祖,在上位不是皇帝,却又需要对弟子、下属一类等人展现权威和威严时,尊者用的最多的称呼应该是吾、我,而并非孤或者寡人,而这种话语形式并非三国才出现的,是春秋战国流传下来的,《论语》中就有不少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就多次用吾和我字的记载,比如“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同时吾、我和己名还有着亲密度之间的梳理,同样是展现自身威严,两者作用一样,但后者更多只会在对与自己亲近的人才会这么做,比如《汉书·霍光传》记载“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是霍光与亲信田延年商议皇帝废立时的说话,此处没有使用吾、我二字,而是使用己名,一是为了展现威严,二是为了拉近两人关系,刘备和诸葛亮、关羽和张飞之间的对话称呼间的变化,也是与之一样的道理。


三、在“朕”一词出来后,称孤道寡都是些什么人

那三国时候是否就没有人有资格称孤道寡?有,但很少,从秦朝到三国,能够称孤道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满足一下的条件,首先要有裂土封王的资格,比如在楚汉时为齐王的田横,《汉书》记载道:“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田横在被俘虏之前还是齐王,在当时也有称孤的资本在。

其次就是被朝廷封王之人,就连封侯都不够格,比如刘邦的亲戚刘泽后来被封为琅琊王,《史记》对其的描述是“卒南面称孤”,与之相同的还有北海敬王刘睦,面对朝廷派来的使者,对方也有孤自称,此处在《后汉书》中有记载:“吁,子危我哉!此乃孤幼时进趣之行也。”,如果拿东西汉的案例作为对比的话,三国能够称孤者,恐怕只有曹孙刘,以及曾经势力能够与这三人抗衡的分裂势力,比如袁绍。

从称孤的条件来说,没有称王的袁绍,显然不配称孤,但汉室没落的情况下,对众多分裂势力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一些足以与控制中央的曹操抗衡的势力者,私下对他人称孤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史书中关于袁绍称孤的描述一共有三处,分别记录在《后汉纪》、《三国志》和《九州春秋》中,袁绍并非魏蜀吴等国的势力,撰写这些史书的人,与袁绍家族的关系也不大,因此不存在避讳的事情,因此记录应该准确。比如《后汉纪》中袁绍问计沮授那段史籍就写道:“孤历世受宠,欲竭命致死以复汉室”,就是袁绍称孤的其中一段记载。

与之类似的还有继承东吴事业的孙权,《吴书·周瑜传》在赤壁之战时,与鲁肃、周瑜商讨对抗曹操时就说道:“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此时的孙权还没有被封吴王,都敢这么和手下说话,可见当时称孤还是得看势力大小的。


总结

从以上这些案例可以看出,称孤在三国并非常见之事,但也不是随便什么阶级的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南面称孤既是地位的彰显,也是实力的体现,只是史书撰写者为避讳造成的阅读误差,让不少人以为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称孤都是普遍的事情。


参考文献

《吴书·周瑜传》:“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三国志·蜀书》:“我今自结托于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

《后汉》:“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史书   蜀汉   称孤道寡   荆州   表字   寡人   避讳   统治者   皇帝   地位   真实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