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狄仁杰(护国良相 )

狄仁杰是唐早期的一位睿智、机敏、刚正不阿、极具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的功绩显赫于世,成为中国遐迩闻名的千古名相。

狄仁杰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父狄孝绪任唐太宗时的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任职期间狄仁杰被诬告,工部尚书阎立本受理讯问。阎立本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便推荐他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在此任内,狄仁杰通晓了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这对他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有重大影响。

唐代政治家

676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不阿,执法严明,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声名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断案如神、惩恶除奸的大法官。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

一次,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唐高宗大怒,命令治其死罪。狄仁杰奏权善才罪不当死,唐高宗疾言厉色地说:“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狄仁杰神色不变,据法说理:“犯言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通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不敢奉旨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狄仁杰的谏言终于使唐高宗改变了主意,赦免了权善才。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侍御史,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狄仁杰恪守职责,对一些谄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唐高宗本想宽容包庇左司郎中王本立,狄仁杰以身护法,说道:“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王本立最终被定罪,朝廷肃然。


狄仁杰凭借自己的才干与名望,逐渐得到武则天的赞赏和信任

693年,权倾一时的武承嗣认为狄仁杰是他立储的障碍之一,便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他“谋反”。后来虽然案情查清,但狄仁杰却被贬为彭泽令。697年,狄仁杰被召回朝中,成为辅佐武则天治理国家的左右手。此时,狄仁杰已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但他深感责任的重大,仍然尽心竭力,提出一些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见。

一次,武则天让狄仁杰举荐一名将相之才,他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升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武则天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说:“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声称已经将他提升了。狄仁杰说:“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由于狄仁杰的大力举荐,张柬之被武则天任命为秋官侍郎,后来又升至宰相。除张柬之外,狄仁杰还先后举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官员,他们被武则天委以重任之后,政风为之一变,朝中出现了一种刚正之气。

狄仁杰一生精忠谋国,献身刑狱诉讼,为武周的清明统治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他的历史功绩昭彰后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司马   善才   刚正不阿   功绩   宰相   尚书   陛下   忠贞   政治家   名人   故事   国家   狄仁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