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反击战打响,麦克阿瑟曾警告:跟中国打仗,纯属有病

作为涵养了上下五千年珍贵历史血脉的东方巨龙而言,“主动开战”一向是“不可能的行为”。放眼整一部世界书写的古书,中国从未出现过“主动挑衅”的行为。

但是在上个世纪晚期阶段,出现了一场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作战,几乎可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唯一一场中方主动发起的作战。

这场战争从广义上指向了一场长达十年的冲突,但较为激烈的是其中大约一个月的“硬核作战”时期。

边境线向来是两个国家接壤时最为敏感的地带,一分一毫的变动都会使得两国的关系发生绝无仅有的变化,边境线也是两个国家之间冲突所发生的最频繁的一个区域。

中方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平和的态度与想法,面对一些卑鄙小国在边境线上的作乱不断,中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忍受,但总需要一个时刻向其证明中国的实力才能得到永久的退让。

边界冲突

数位英勇烈士的牺牲,将“边界”这一热门话题再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为此献出生命的那位最年轻的战士,年龄还没有进入二字头,甚至还没有进入一个人四分之一的生命轨迹当中。

但他却因为牢牢地将深切爱着的祖国守护在身后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一个国家蔑视国境线,肆意挑战别国主权的恶劣行径丢失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一个无耻的国家早就预谋的一场“冲突”失去了一切。

这早已不是所谓的“第一次”。边界一向是国家十分看重的领域,面对别国的挑衅,中国始终秉持着和平的原则,隐忍的大度,也极少因此在国际上引发何等冲突矛盾。

但是一味的退让倘若没有换来别国该有的尊重,盘旋于古老大陆的东方巨龙的怒吼依旧震耳欲聋。

中印自卫反击战

中印有一段十分漫长的接壤边界,虽然没有较为成熟的文书进行记载或是标榜,但这将近两千公里的边境线,是数千年的“邻居”相处之道中形成的习惯线路。

就在中国终于翻越了那一部相似的屈辱的历史,成为独立国家的第三年,原本与我们处于相似境地的印方,却无视了数千年的习惯与传统,开始蚕食边界向北部进发,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一部分地区。

随着中方尽力解决的西藏问题平息以后,印度本着“理所当然”的嘴脸向中国“索要”具有相当可观面积的领土划归印度。面对主权完整,中方没有退让一步,印方却仿佛赌气的孩童一般进一步向北推进。

而后在数年间,印度多次在敏感地带制造冲突,不断挑衅中方,得寸进尺地摩挲着向前挺进的一寸寸领土。

数次的忍让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大国的风度没有换来自知的判断,却被当做无力抵抗的委婉。

得意忘形冲昏了他们本就不太清晰的头脑,偏执激进冲刷了他们本就没有逻辑可言的战术安排,公开在世界上宣称将会动用军事力量。

甚至有预谋,有组织地在交界地带引发冲突,做着阴暗的手脚残害了众多守护领土完整的战士。

在军事界,有一位相当著名的将军,曾经创下西点军校入学成绩最高记录的麦克阿瑟曾做出判断,认为与中国开展军事对抗是一件相当“有病”的行为

在那一场中国所组建的志愿队伍跨越鸭绿江在冰天雪地中艰苦卓绝的奋战的战役,就是曾经与这位“军事天才”有所较量。

他坐拥着几乎可以被称为当时全球最为强大的精锐部队,拥有最为强大的武器战略装备,面对一支临时组建的,背后甚至没有任何支援的部队,他根本没有将这支看似“散乱”的部队放在眼里。

但很快他就需要为他的口出狂言所买单。这一支跨越鸭绿江而来的“散乱”部队,却将一支几乎能称霸全球的“精良”队伍赶回了三八线附近。

面对此意想不到的发展,这位天才也用起了粗鄙之语讲述开战对象。但印方却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随着数次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出现,经过上层讨论决定,中方即将展开自卫反击作战。经过完备的部署决策,该场大战被分为两个阶段,因为边界线的漫长,根据不同段的独特地理地貌等实际情况,制订了不一样的作战计划。

同时因为作战地点位于高原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对于移动,协同等作战方针都是十分巨大的挑战。

但我军熟练利用地形地势的优势,根据在不同环境中对穿插迂回战术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合理利用作战设备等等一系列完备的安排,使得这一场战争的推进势如破竹,印方节节败退。

获得较大程度上的胜利以后,中方没有被对方的嘴脸所影响,秉持着大国的气度与格局主动撤军,展示着中国一贯以来的的态度。

现代中印边界

现今,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与军事力量的极大拓增,极少有机会会再次出现那般遗憾的大型时间。

由于复杂而曲折的历史道路,时至今日两国的边界线仍然未能清晰地确定,被划分为三段的边界线上或多或少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争议。

我们并没有对该问题进行逃避与无视,而是不断地积极解决该“历史遗留问题”,两个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争端是严肃而复杂的事件,兴许需要花上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用以解决。

但中国的大国格局与气度由古至今都在不断展现着,我们从未放弃“和平”的解决道路,也从未“主动”引发争端。

作为一个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庞大国家,我们早已在数十年上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装备好了自身实力,毫不畏惧地迎接前方的困难。

结语:

翻开中国这一本厚厚的书籍,字里行间满满的都写着挣扎的狂乱。我们有一段属实是算不上光彩的近代史,但真正书写下大国气度的,是我们君子一般坦荡的承认,却如同黄牛一般埋头一步步向前留下的泥泞。

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争端的无法避免,我们也深切地目睹着国际舞台上风云莫测的变幻与复杂。我们并不担心,也无需畏惧,大国格局早就强国力量,强国力量抵御一切无理争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麦克阿瑟   鸭绿江   中国   边境线   反击战   作战   争端   中方   边界   大国   冲突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