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县志卷之二 建置志

乐安县志卷之二 建置志


叙曰,先王疆理天下,建万国而亲诸侯。自秦罢侯置守,而郡县之分遂为不可易之法,盖今昔之势使然也。 邑自两汉迄今,或名千乘,或名乐安,名以地殊,地以时异,载籍极博,而不辨晰于微芒,则强合从同,将无以传信也。今以史书为据,参以舆图,使前人之疆索燎然于指掌间,而更实之以今日之四维,则疆域定而纪载自不淆于臆说矣。作建置志。 乐安县 应劭曰,取休令之名矣。此汉乐安县注也,而非今治之乐安。其历代沿革详见于后。通志云,按太公下略,四民足用,国乃安乐。凡齐郡邑曰安曰乐者,多本于此。然金之改千乘曰乐安,盖用汉之名,而特非汉地尔。

唐虞夏殷 青州之域。禹贡,海岱惟青州。注,东北至海,西南距岱。今邑东北至海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泰山五百三十里,亦青之一区也。

周为齐地 《左传》:晏子曰,先君太公筑营之邱。营邱即临淄也,邑去临淄二十五里。《汉书》,临淄,师尚父所封女水西北。今邑境东南二十五里有女水,自马台河至官庄。通鉴作汝水,又作如水。通志,乐安,齐青邱地。引太平寰宇记,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邱。千乘之名所由昉也。战国策曰,千乘、博昌之间。则千乘名邑当自战国始矣。

秦曰齐郡。秦分山东之国凡七,泰山之北为齐郡。

汉置千乘县,属千乘郡,治新室。莽改曰建信郡。青州府志云:汉置乐安县,属千乘郡,非今治也。按:汉书·地理志:前汉千乘郡领县十五:曰千乘,曰东邹,曰湿沃,曰平安,曰博昌,曰蓼城,曰建信,曰狄,曰琅槐,曰被阳,曰乐安,曰高昌,曰繁安,曰高宛,曰延乡。又齐郡领县十二:曰临淄,曰昌国,曰利,曰西安,曰广,曰巨定,曰广饶,曰昭南,曰临朐,曰北乡,曰平广,曰台乡。齐郡治临淄,千乘郡治千乘。然则千乘郡有千乘县,亦有乐安县,非今治之乐安也。水经云:济水又东北径乐安故城南,又东北过利县西。利县,汉属齐郡,即今利城也。济水先径乐安而后过利,今利城在县之西北境,则非今县明矣。考汉时乐安当在博昌,即今博兴县。南唐骆宾王贻博昌父老书云:闻移县就乐安故城。以此知今之博兴城,乃汉故乐安县城也。通志云:北齐改博昌为乐安县,乃省乐安入博昌,而仍用乐安之名。至隋复曰博昌,而唐则移之乐安故城尔。又考汉千乘县,当在故博昌县东北。水经云:漯水又东北径千乘县二城间,河水又东径千乘城北。伏琛齐记:千乘城在齐郡城西北一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山海经曰:济水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又东北,河水枝津注之。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于济、漯之北,别流注海。今所辍流者,惟漯水耳。郭景纯以为济注之,非也。合诸书考之,则汉千乘故城当在琅槐之东,利之东南,今利城可据。而琅槐于后汉安帝时省入博昌,故杜预、郭璞皆言济水至博昌入海,而不言千乘也。至隋时,则又移之稍南尔。

东汉改千乘郡为千乘国,又改为乐安国,寻改为乐安郡,县为属。汉书:章帝建初四年,封子伉为千乘王,食临济、千乘、高宛、乐安、博昌、寥城、利益、寿光九城。临济乃狄所改,为王国治,此千乘所以有南北二城也。济水行其间,故曰临济。系安帝永初二年改名临济,别章帝时犹千乘王城也。故晏谟齐记亦曰:有南北二城,隔济水,改齐郡为齐国,食临淄、西安、昌国、临朐、广、般阳六城。和帝永元七年,改为乐安国。质帝本初元年,邓太后以乐安国土卑湿,徙封渤海,乐安仍为郡。按禹贡锥指云:乐安本汉广饶、巨定二县,属齐郡,其故城并在今县东北。考东汉于齐郡十二城并省其半,而巨定、广饶不言所入。考前汉。地里志:广县为山,浊水所出,东北至广饶入巨定。临朐县石膏山,洋水所出,东北至广饶入巨定。于巨定县下注马车渎水,首受巨定,东北至琅槐入海。马车渎水即今清水泊,受北洋水、女水,合淄水而成湖。其西北为汉巨定县,即武帝征和四年行幸东莱,三月耕于巨定是也。水经注以为巨淀,淀、定二字,东人之音互之。浊、洋二水,经广饶而后入巨定,则今县境确有广饶、巨定之地。至琅槐、临济省入高宛,史有明文,无所用其疑拟矣。此广饶、巨定省入邑境,断自东汉始也。

三国魏隶青州。曹魏悉仍汉旧,设青州都督以统之。

晋省千乘县,复置广饶县,属齐国。晋书:武帝泰始元年,封弟鉴为齐王,广饶为属。怀帝永嘉五年,青州没于汉刘聪、后赵石勒、燕慕容魔、秦符坚、后燕慕容垂,相继窃据。至南宋刘裕,虽经收复,而旋入于元魏,其建置多不可考。通志云:南宋复改为千乘县,为乐安郡治,北魏因之。郡邑志大略相同。按:汉、赵、燕、秦、宋、魏、齐、周,皆非一统,故略而不书。

隋移千乘县于广饶故城,属北海郡。文帝开皇二年,罢郡为州,千乘县属青州,移县于广饶故城。郡志以为罢广饶,以其地为千乘县,盖不知移其地也。炀帝大业二年,仍置郡,千乘县属北海郡。

唐属青州。高祖武德二年,置青州总管府,治益都,于县置乘州,县仍为属。 太宗贞观元年,青州属河南道。八年,废乘州,仍属青州。 元宗天寳元年,改青州为北海郡,废青州。肃宗至德二载,仍曰青州。代宗永泰元年,青州隶平卢军,节度使领之。五代因之。

梁、唐、晋、汉、周五代凡五十三年,皆隶平卢军。青州治益都,千乘为属。

宋青州隶京东东路。太祖建隆元年,罢军使,仍曰青州千乘县。太宗淳化五年,于青州置镇海军。至道三年,罢军,隶京东东路。徽宗政和元年,改青州为齐郡。钦宗靖康元年,没于金。

宋南渡后,河北地尽入于金。初,金人立伪齐刘豫,据此地凡八年。熙宗天眷元年,始改千乘为乐安,属益都府。此县名乐安之始。元乐安县属益都路总管府。

世祖至元十六年,始统一区宇,设山东东西道宣慰司,领七路总管府,乐安属益都路。顺帝至正十七年,韩林儿据青州,国号宋,改元龙凤。至正二十二年,仍入于元。二十八年,元亡。 明属青州府。

太祖洪武元年,山东设行中书省,改益都路为青州府,乐安为属。九年,罢中书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乐安县,宪纲列青郡之五。

附疆域

东至寿光县界彭家道口三十里,至县城七十里; 南至临淄县界黄坵店南二十三里,至县城五十里; 西至博兴县界白家务一十里,至县城五十里; 北至利津县界稍头村一百里,至县城一百一十里。 东南至寿光县界邓家庄二十七里。 西南至临淄县界张郭店二十五里。 西北至博兴县界古利城二十里。 东北至海口一百三十里。广四十里,袤一百二十三里。 南至府城九十里。西南至省城三百五十里。西北至京师九百里。

李方膺曰:邑之为西汉,千乘广饶。原志言之详确。盖太仆李愚谷之学问渊邃,而考据精核,宜其为南宫冠冕也。续志以匡衡受封,不入邑志,反讥前志为漏。其曰:西汉乐安,即今县治。是不知汉之乐安,为今博兴也。又曰:明永乐进士汪渊,系乐安人,宜载选举考。汪渊乃武定州人。武定在洪武以前为棣州,唐宋旧名也。自成祖北建,因避讳改曰乐安州,为汉王高煦封国。至宣德初,降煦为汉庶人,因改乐安为武定。汪渊捷永乐二年甲申科进士,故贯以乐安,非邑人也。汉不具论,并不知明之乐安为武定。桑梓之邦,尚在迷昧,又何暇论四维上下乎?故前令欧阳氏偶见不及此,而几摇李太仆公之信笔。因革之间,关于绝续建置,不綦重哉?今据原志,略为删定,佐以史书,俻兹参考。庶几驷马雄图,尚记风流柏寝;爽鸠遗宇不同,咸慨瑕邱。是岂杜宇之山川,子红之城郭,可同曰而语哉?



(采用古籍酷技术校对并标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乐安   水经注   至正   武定   博兴县   广饶   寿光   青州   乐安县   北海   通志   县志   故城   山东   元年   县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