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造海船业与海上运输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透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唐代中期后,中亚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东、西方的交通,明显地呈现出由陆路转向海路的趋势。

宋朝立国,西北方面是吐蕃、西夏的势力,河西走廊已被遮断,宋朝与西域只能维持时断时续的稀少联系。在北方,辽朝占有燕、云十六州及其以北的土地,宋朝无法通过陆道与朝鲜半岛交通,只能由海道往来。在这样形势下,宋朝朝廷便积极开展海外交通事业,通过收税和转卖等途径,获取厚利,使得海外贸易得到空前的繁荣,亦带动了造船的发展。

宋代商船模型还原

北宋建立后,黄河以北的辽、西夏与金,先后都给北宋朝廷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维持国家经济和追求物质享受,北宋历朝皆十分注重发展海外贸易,鼓励“商贾懋迁,以助国用”。

为了扩大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交往和招徕外商,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五月时,朝廷就曾派遣八名内侍,分别鞋带敕书和金帛去海南采购香料、犀牛角、象牙、珍珠和龙脑等。

宋代沉船"华光礁一号"

此次使节的派出,可以说是宋朝廷决心开展海外交通的宣言书。接着又在杭州、明州设置市舶司,并颁布了管理商人出海贸易之办法。后来,又在泉州立市舶司。到了太宗淳化二年(991),“大抵海舶至,十先征其一,价直酌蕃货轻重而差给之,岁约获五十余万斤、条、株、颗。”

之后不断增加。宋仁宗皇祐中(1049~1054)“岁入象、犀、珠、玉、香药之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至治平中(1064~1067),又增十万。”仁宗时所用计量单位与太宗时不同,此时的单位是缗(贯)。随着海外交通的发展,宋朝廷从进出口贸易中获得可观的收入,同时也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有助于统治的巩固,此外,更加速的造船业的发展。

宋仁宗 赵祯

宋室南迁立国江南,虽只剩下半壁江山,但重要的对外交通港口,仍都在控制之下,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沿海贩运商业及海外贸易随之兴盛。由于南宋版图不及北宋的三分之二,朝廷赖以维生的田赋减少,一方面要维持浩大的军费开支,另一方面还须向金人纳贡,这一巨额开支,只有透过发展海外贸易解决。顾炎武曾说南渡之后,国库空虚,基本都是靠着海上的船舶来获得财政收入。绍兴七年(1137)闰十月三日高宗说:海上航运业利润最厚,如果政策适当,每年国库能收百万两寅子,这样比对民收税好得多。

海上丝绸之路地图

故而,南宋朝廷不论是对外贸易政策及机构的设置,都十分重视。

由于南宋经济倚赖海外贸易,因而政府在鼓励贸易的同时,在政策上也提倡海外贸易。对此,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因此,这一时期的海外交通大有进展,政府也从海外贸易中得到了巨额的收入。据绍兴二十九年(1159)的统计,浙、闽、广“三舶司岁抽及和买可得二百万缗。”

福船模型

后来,随着政府财政总收入的增加,海外贸易收入所占比重有所降低,但在一段时间内仍占百分之四以上。由于南宋朝廷鼓励和重视海外贸易,因此加速促进了南宋造船业的发展。据《梦粱录》有这样的记载:

商用海舰的规格大小不一,大的有五千料,能乘五百人以上;中等的是一两千料,能乘两百人以上;小的海舰有个名字叫钻风,八橹或六橹,一般来说能乘一百人以上。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文物

这是当时常见的海船规模,也可见海船种类很多。尽管南宋官营造船场很多,但还不足所需,朝廷不得不征用民间船只。理宗宝祐五年(1257)为征调民船轮流在定海、淮东、京口把隘服役,曾对明州、温州、台州三州的民船做过一次统计。明州六县就有船七千九百一十六艘,船幅一丈以上的有一千两百九十八艘,一丈以下的有六千一百八十八艘。

南海一号沉船复原3D模型

仅明州一地,船舶就如此之多,足见南宋所拥有为数庞大的船舶,由此也反映了南宋造船的繁荣。

另外,达官贵人亦会利用特权进行海外贸易。南宋初年,四大将之一的张俊,驻防在外,抽出五十万贯军费,委派部下为代理,打造海船,多收绫罗绸缎、金玉奇玩、珍馐佳果以及美女,带随从数百人,“飘然浮海去。逾岁而归,珠犀香药而外,且得骏马,获利几十倍。”南宋末年丞相郑清之(1176~1251)“其子招权纳贿,贪冒无厌,盗用朝廷钱帛以易货外国。”

此类活动在宋代时有所闻。

大宋海船“神舟号”复原

宋代大型海船比较大量地出现,且普遍设置了水密隔舱,对于远洋航海和贸易具有很大的影响。从航海的角度看,小船虽亦能出洋,但其续航能力有限。而大船可携带更多的粮食和饮用水,从而提高续航能力,并更多地采取直接横渡大洋的方法,缩短航行时间。

从贸易角度看,由于大船的载货量通常超过好几支路上商队的承载量,因此大船对于商人更有利。另外,大船亦有助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汉、唐时期,中国海船比较小,载量少,与之相对应的是出口商品以丝绸、细软的奢侈品为主。宋代大型商船投入航运,使得粗重货物的出口变得较前容易,如当时的货物大宗的瓷器。最后,从船只大小与人员的搭配上看,商人们认为“船大人众,则敢往海外”。

当时东南亚和印度洋许多地区的海盗活动非常猖獗,对中国商船构成很大的威胁。船上人数众多,亦是增加安全感的因素之一。宋代五千料商船可搭五百至六百人,大幅增加了航海的安全性。这些都大大促成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同时,繁盛的海外贸易使得宋代对船舶的需求增多,这促使着宋代造船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海船   宋代   商船   大船   宋朝   南宋   朝廷   海上   海外   交通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