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婚后出轨,妻子张兆和的反应,让沈从文临终前仍悔恨不已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沈从文可能是中国最早与诺贝尔奖如此接近的一位大师,若不是死亡不可避免地到来,他或许就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捧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可这都是后话了。但我们始终可以从他笔下非凡的文学世界中瞥见沈从文无与伦比的才气。他最为著名的小说《边城》,结合了他在湖南凤凰的成长经历,将美与灵动重新注入记忆中的凤凰城。

笔下的主人公翠翠有着这般天真烂漫的性格,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好像是沈从文为长大后的自己所创造的一个无比渴望又始终难以触及的乌托邦世界。

沈从文的一生是幸还是不幸呢?幸不仅出自他傲人的文学成就和历史文物研究的成就,还在他在年轻气盛的时候,便爱上了自己一生所爱之人,直至离开这个世界;而不幸呢,他所爱之人,张兆和,似乎在沈从文的一生中都与其若即若离。

在他们茶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张兆和或许滋生过对沈从文的爱恋,可沈从文从来都是如此的卑微、低姿态,直至最终离开这个人世。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正是沈从文写给爱人张兆和的一首情诗,流传甚远,而这背后的深情与隐痛又如何呢?我们只是窥见其中的一小片罢了。

一见钟情

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是一见钟情的,这一点上大概不会有多少的疑虑存在。1929年,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沈从文27岁,张兆和19岁,沈从文是张兆和的老师,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学生,这般年纪,正是一个人的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

当时张兆和是学校公认的校花,从大户人家走出来;而沈从文,不过是从小地方来的穷苦书生。1930年7月,张兆和沈从文第一次见面,在校长胡适的办公室里。

胡适毫不避讳地夸奖沈从文是十分难得的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可张兆和却不以为然。就是从那时起,沈从文对张兆和燃起的爱情就一发不可收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你了”,沈从文就这么给学生张兆和写信,写得如此的坦诚,然而张兆和没有回信。可沈从文怎会善罢甘休,一份接着一份地给张兆和写信,让张兆和有些措手不及。

就这样,两个人僵持了三年,沈从文至始至终都是如此卑微地对张兆和诉说着自己的爱。他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写道,“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

1933年9月9日,好像这一切终于有了结果,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园结了婚,可这种难言的情愫,好像依旧没有中断。

心生裂痕

沈从文就这么开始了与张兆和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出生上有如此大的差别,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的习惯上始终有着极大的分歧。

沈从文是极不爱财的,对于平日中的物质要求极其低,粗茶淡饭就可以过一日三餐;同时,他又将开销大笔大笔地投入古董收藏这一项爱好之中,又常常救济自己的朋友们。沈从文这种又节俭又阔绰的花钱性格,让张兆和很十分不习惯

但这个过程之中,沈从文还是如从前般炽热痴情地爱着张兆和。新婚后,由于沈从文的母亲病危,他回故乡凤凰探望。

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这般痴情,可谓让人动容。

可一次意外的发生,让沈从文与张兆和之间的感情,出现了永远无法弥补的裂痕。1934年,沈从文前去熊希龄在香山的别墅去探望他,然而熊希龄并不在家,迎接他的,正是在他生命中又一个重要的女人,高韵秀,笔名高青子。

当时高青子是熊希龄的家庭教师。高青子行了待客之道,接待了沈从文,他们在短短的时光中,相谈甚欢。一个月后,他们又一次相见时,逐渐地,他们相见的次数频繁了起来。

高青子对沈从文的爱恋是炽热的,这是在爱情中始终卑微的沈从文感到万般的欣喜。高青子的装束,有意模仿自己的小说《第四》里的女主人公,这是沈从文在多次与她相见后发现的。这种不说透的追求让沈从文放下防备。是的,在精神上,沈从文出轨了。

即使在最终,沈从文与高清子的感情并没有进行下去。恢复理性的沈从文也主动向张兆和承认了自己巨大的错误,一封一封的信写给张兆和祈求张兆和的原谅,就像当年一封一封的写信追求张兆和那样,可张兆和态度非常坚决,带着孩子去了娘家。

挚爱一生

1950年,由于沈从文难以抵抗左翼文化界对他非常严厉的攻击与批评,他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张兆和和堂弟将他救下,让沈从文捡回了一条命。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历次政治运动轮番打击着沈从文,让他不断陷入非常病态的状态之中,曾有一段时间,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但后来在药物的治疗之下,沈从文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

改革开放后,一切终于有了变化。虽然沈从文与张兆和之间的隔阂还没有完全消除,但他们一直相守着,直至沈从文离开这个人世。沈从文在生前一直对张兆和有愧疚之情,可张兆和在最后默默的陪伴,也算是沈从文临终前最大的欣慰吧。

小结

沈从文的一生是幸与不幸相交织的,他有着傲人的文学成就,因为去世的原因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还在历史文物研究上有着巨大的成就。他在年轻气盛的时候,便爱上了自己的一生所爱。不幸的是,他所爱之人一生中都与其若即若离。但到了生命的最后,我想沈从文是不是心满意足,也一定是心甘的。这世上又有谁有如此的幸运,能让自己所爱之人贯穿自己的一生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胡适   北平   湘西   诺贝尔   年轻气盛   凤凰   临终   悔恨   卑微   中国   婚后   不幸   妻子   成就   张兆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