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皇帝刘邦(二)

二、仁心似海包万民,阔意如天盖九州


在秦末起义之时,刘邦率军打到了咸阳城,秦王子婴出城投降。因为秦朝暴虐无道,所以有人建议刘邦杀了他,但刘邦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接受了他的投降,没有杀他。因为刘邦认为杀死已经投降的人背叛了双方约定,不符合道义。


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双方在荥阳、成皋之间大战七十余次,小战四十余次,争斗十分惨烈,刘邦数次受伤,也数次独自逃亡,多次陷入险境,生命垂危,并且项羽还抓住了他的父亲与他的夫人以此要挟他。但在战败项羽之后,他并没有为难项氏家族其他成员,反而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原本都属于项氏家族,后来皆赐姓为刘。赏赐原来的仇敌家族,赐他们与自己同姓,以此化解当初的仇怨。


刘邦自沛县起义之后攻占了丰县,但后来雍齿率领丰县的百姓背叛了他。丰县是刘邦的出生地,刘邦在此次争夺丰县的过程中受了箭伤。在刘邦登基称帝之后,天下逐渐平定,将领们反而想要谋反,面对这种情形,刘邦采用了张良的计策,封赏了雍齿这位他平生所憎恨而群臣都知道的人,以此来消除大臣们的担忧与顾忌。

汉六年十二月时,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将韩信逮捕,念及他的功劳,没有杀他,废除他楚王的封地,将楚地一分为二,封他为淮阴侯。但在汉十二年春季,韩信趁着刘邦在外地征讨陈豨之时在长安谋反,被吕雉与萧何联手设计捉拿,身首异处,诛灭三族。而刘邦也由此得知有一位善辩之人蒯通早就劝说韩信谋反,于是将他捉拿回朝廷,想要杀他。蒯通说自己无罪,辩解道:“我当初身为韩信的臣子,就如同是尧帝时期蹠的狗,我只知道有韩信,不知道有刘邦,我这么做只是忠于职守罢了。况且当时天下想要当皇帝的人数不胜数,难道您打算都杀死他们吗?”于是刘邦放了他。刘邦难道不知道蒯通这是在狡辩吗?蒯通将自己和一条狗作比较,但是,人毕竟不是狗,一条狗是不知道韩信是大将军的,狗也不会知道韩信的将军之位是刘邦所任命的,狗更不可能会劝主人谋反,而蒯通是个人,这一切他都知道,而他却劝韩信谋反,理当处死。但刘邦仍然赦免了他,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想处死一个对他已经没有任何威胁的人。


在汉十二月夏季时梁王彭越谋反,刘邦认为他的功劳很多,不想杀他,所以将他废为平民,迁移至蜀地。但他仍然不思悔改,意图谋反,不得已,只能杀了他,然后诛灭了他的三族。之后,将彭越的头颅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下令说:“有胆敢前来收殓或探视者,就立即逮捕他。”然而有一位名叫栾布的曾经受过彭越的恩惠,所以冒死前来为他哭泣祭祀,有关官员将他抓捕,带到刘邦面前,刘邦本打算杀了他,但听他一言之后,觉得他非常忠义,于是赦免了他的罪过,并且任命他为都尉。汉文帝时期,栾布担任燕国国相,并且也做了将军。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反叛时,栾布因打仗有功被封为俞侯,又做了燕国的国相。燕国、齐国这些地方替栾布兴建祠庙,称为栾公社。


刘邦与项羽作战之时,季布是楚军名将,多次使刘邦陷入困境,等到刘邦打败项羽之后,重金悬赏捉拿季布:胆敢藏匿者,连罪三族。季布先藏匿于周家,但也逐渐不安全,于是在周家的建议之下,将自己与周家的家僮一起卖给朱家。朱家认识季布,将他们全都买下,让自己的儿子善待季布,自己前往洛阳去见藤公夏侯婴,表达说季布当初身为项羽的臣子,所以与刘邦作战是他的分内之事,此其各为其主,为何要诛杀贤能之人?于是夏侯婴知道了季布藏匿于朱家,答应他去向皇帝说情,皇帝刘邦在听了朱家的请求后,赦免了季布,将他招来,拜为郎中。在汉文帝时期,季布长期担任河东郡守。


季布的舅舅丁公曾担任楚军将领,丁公曾经在彭城之战时在西面追逐刘邦,使刘邦陷于濒临死亡的处境。在短兵相接之际,情势非常危险,刘邦回头对丁公说道:“我们两位贤才难道要互相厮杀吗?”丁公听后,便不愿再与刘邦拼命,而是领兵返回,刘邦这才得以脱身解围。等到项羽被灭,丁公前来拜见已经贵为皇帝的刘邦时,刘邦却把丁公捉拿到军营中斩首示众。并且说道:“丁公作为项羽的臣子不忠诚,使项羽失去天下的就是丁公,后世之人要以丁公为戒,侍奉主君一定要忠诚。”刘邦为什么要杀掉丁公?因为他身为项羽的将领,却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伤害,并且讨好项羽的敌人刘邦,使敌人安然无恙地逃脱。如果项羽获得了最终胜利,那么他会被加官进爵;倘若刘邦获得最终的胜利,那么他也可以以此事为功劳寻求封赏。丁公身在其位,不谋其职,两面讨好,他这么做只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像雍齿、季布这样的人是刘邦所厌恶之人。而对于丁公,因为他没有与刘邦继续厮杀,所以刘邦才能够安然无恙地逃脱,对于刘邦个人而言,他应该感谢丁公,否则性命有可能不保。但是真英雄最起码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当初丁公放走了刘邦,他就应该一同与刘邦踏上逃亡之路,与之同生共死,而不是率军回去继续做项羽的臣子,那丁公就成了一个两面讨好的小人。真英雄即便是刘邦的敌人,刘邦也敬佩他,并且会宽恕他的罪责;真小人即便是刘邦的恩人,刘邦也厌恶他,并且将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刘邦的做法让我想起了《太公兵法·盈虚篇》中记载着的尧帝的所作所为——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


韩信与张耳的部队打败了赵国的陈余,并将他斩杀,汉王刘邦分封张耳为赵王,并命令韩信进攻齐国。然而不久后刘邦又派遣郦食其前去游说齐王田广和丞相田横,齐国丞相田横认为可以归附汉国,于是齐王田广与丞相田横放松了对韩信的戒备,韩信趁此时机率军攻打齐国。齐王田广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于是将郦食其烹杀,并向楚国请求救援。楚王项羽派遣大将龙且救援齐王田广,但被韩信打败,齐王田广与龙且都被汉军斩杀。齐国丞相田横听说齐王已死,于是自立为齐王,与汉军将领灌婴交战,又被汉军打败,于是他带着随从投奔了彭越。一年多后,汉王刘邦打败了楚王项羽并将他斩杀,随后汉王刘邦登基称帝。彭越被皇帝刘邦分封为梁王,田横得知这些消息后感到非常恐惧,于是带领他的随从们逃到了海中,躲避到了一处岛屿上。皇帝刘邦认为田横兄弟平定了齐国,非常贤能,并且齐国的士大夫愿意归附他,如果现在不将他收服,以后怕招来祸患。于是派遣使者到岛上赦免了他的罪过,并且召他上京入朝。但田横却认为自己曾经杀了皇帝的使者郦食其,而郦食其的弟弟郦商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汉军将领,所以不敢入京。


使者回京向皇帝报告,刘邦听后,立刻下诏对卫尉郦商说:“齐王田横将要到京,谁要敢动一下他的随从人员,将会满门抄斩!”接着又派使者拿着符节把皇帝下诏指示郦商的情况告知了田横,并且说道:“田横若是来京,往大了说可以封王,最小也可以封为侯;若是不来,将派遣军队加以诛灭。”田横于是和他的两个门客一块乘坐驿站的马车前往洛阳。



  在离洛阳三十里处,名为尸乡厩置。田横对使者说道:“人臣拜见天子应该沐浴更衣。”于是就住了下来。田横对他的门客说:“我田横起初和汉王都是南面称孤的王,而现在汉王做了天子,而我田横却成了亡国奴,还要北面称臣侍奉他,这本来就是莫大的耻辱了。更何况我烹杀了郦食其,再与他的弟弟来并肩侍奉同一个天子,他因为害怕皇帝的诏命,不敢动我,难道我内心不惭愧吗?况且,皇帝召我来京的原因不过是想见一下我的面貌罢了。如今皇帝就在洛阳,现在我割下我的头颅,快马飞奔三十里的功夫,我的容貌还不会改变。”于是他命两个门客在他死后手捧他的头,跟随使者飞驰入朝。说完之后,他便自刎了。汉高祖刘邦叹息道:“哎!能有此言行,真是了不起呀!从平民百姓起家,兄弟三个人接连为王,难道不是贤能的人吗!”又忍不住为他流泪。随后刘邦任命田横的两个门客为都尉,并且派两千名士卒送葬,以诸侯王的礼仪安葬了田横。


田横被安葬后,随他而来的两个门客在他的田横墓旁挖了个洞,然后自刎,倒在了洞中,他们追随田横死去了。刘邦听说此事之后,大为吃惊,认为田横的门客都是贤才,又听说田横手下还有五百人在海岛上,于是又派使者召他们进京。进京之后,这五百门客听到田横已死,他们也都自杀了。由此可以了解田横兄弟确实是能够得到贤士拥戴的。


汉十年时,韩王信命将领王黄等人劝说陈豨,于是陈豨背叛了汉朝。汉十一年春天,韩王韩信又和匈奴一起攻打参合城。刘邦派遣柴将军带兵前去迎击,柴武先写给韩信说:“皇帝陛下宽厚仁爱,尽管有些诸侯背叛逃亡,但当他们再度归顺的时候,总是恢复其原有的爵位与名号,并不加以诛杀。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现在您是因为战败才逃归匈奴,并没有大罪,应该赶快来归顺!”韩王韩信回信道:“以前,我不过是里巷中的平民,是陛下将我提拔上来,并封我为王,这使我感到万分荣幸。在荥阳保卫战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项羽关押,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等到匈奴进犯马邑,我不能坚守城池,反而献城投降,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现在反而为敌人带兵,和将军作战,苟延残喘,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文种、范蠡没有一条罪状,但一个被杀,一个逃亡;现在我对皇帝犯下了三条罪状,还想在世上求取活命,当初伍子胥愤恨吴王夫差放了越王勾践,后来没有罪反而被杀,现在陛下当真能放过我吗?现在我逃命隐藏在山谷之中,每天都向蛮夷乞讨过活,我思归之心,就同瘫痪的人不忘记直立行走,盲人不忘记睁眼观看世界一样,只不过情势不允许罢了。”于是两军交战,柴将军屠平参合城,并将韩王韩信斩杀。


据《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中记载——汉二年,韩信略定韩十馀城。汉王至河南,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昌降,汉王乃立韩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三年,汉王出荥阳,韩王信、周苛等守荥阳。及楚败荥阳,信降楚,已而得亡,复归汉,汉复立以为韩王,竟从击破项籍,天下定。五年春,遂与剖符为韩王,王颍川。将军柴武所说的即便诸侯暂时离开了刘邦,归来后仍然能够继续为王,所言不虚。


韩王信投靠匈奴的时候,和自己的太子同行,等到了颓当城,生了一个儿子,因而取名叫颓当。韩太子也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婴。在孝文帝十四年时,韩颓当和韩婴率领部下重新投归汉朝。汉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婴为襄城侯。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弓高侯的军功超过其他将领。韩颓当的爵位传到了孙子,因为他的孙子没有儿子,爵位被取消。韩婴的孙子因犯有不敬之罪,侯爵被取消。韩颓当庶出的孙子韩嫣,地位尊贵,很受皇帝宠爱,名声和富贵都荣显于当世。韩嫣的弟弟韩说,再度被封侯,并多次被命为将军,最后封为案道侯。韩说的儿子继承了侯爵,一年多之后因犯法被处死。又过一年多,韩说的孙子韩曾被封为龙嵒侯,继承了韩说的爵位。


汉七年冬季,韩王韩信反叛汉朝,逃入匈奴,刘邦到平城而回,封陈豨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率领督统赵国、代国的边防部队,这一带戍卫边疆的军队都统归他管辖。


陈豨曾经告假回家经过赵国时,赵国相国周昌看到陈豨的随行宾客的车辆首尾相连,足有一千多辆,这些宾客将邯郸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满。陈豨礼贤下士,总是谦卑恭敬。陈豨回到代国后,周昌就请求进京朝见刘邦,随后就把陈豨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数年,恐怕会有变故等事全盘说出。皇帝刘邦就命人追查陈豨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违法乱纪之事,其中不少事情牵连到陈豨。陈豨感到非常害怕,暗中派人到王黄、曼丘臣处互通消息。汉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去世,皇帝派人召陈豨进京,但陈豨声称自己病情严重,不肯入京。到了九月时,陈豨便与王黄等人一同反叛,自立为代王,劫掠赵、代两地。


刘邦听说陈豨造反之后,赦免了被陈豨所欺骗而进行劫掠的赵、代官吏百姓。随后刘邦亲征,到达邯郸后高兴地说:“陈豨不在南面占据漳水,北面守住邯郸,由此可知他不会有作为。”赵相国上奏请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都斩首,他说道:“常山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陈豨反叛时,失去了其中二十座城。”刘邦问道:“郡守、郡尉反叛了吗?”赵相国回答说:“没有反叛。”刘邦说道:“这是兵力不足的缘故。”随后就赦免了他们,同时还恢复了他们的守尉职务。随后,刘邦问周昌说:“赵国还有能带兵打仗的将领吗?”周昌回答说:“有四个人。”然后让这四个人拜见皇帝,刘邦一见这四人便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小子也能带兵打仗吗?”这四个人惭愧地伏在地上。但皇帝还是各封给他们一千户的食邑,任命他们为将领。左右近臣谏劝道:“有不少人跟随您进入蜀郡、汉中,其后又征伐楚国,有功却没有全部得到封赏,现在这几个人有什么功劳而予以封赏?”刘邦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了解的了!陈豨反叛,邯郸以北都被他所占领,我用紧急文告征集各地的军队,但至今仍未有人到达,现在可用的就只有邯郸一处的军队。我何必要吝惜四千户的封赏,不用它来抚慰赵地的年轻人呢!”左右近臣都说:“您做得对。”于是皇帝刘邦又问道:“陈豨的将领都有谁?”左右回答说:“有王黄,曼丘臣,以前都是商人。”刘邦答道:“我知道了。”于是散布钱财,贿赂这些将领。


汉十一年冬季,汉军在曲逆城下攻击并斩杀了陈豨的大将侯敞、王黄,又在聊城把陈豨的将领张春打得大败,斩杀了一万多人。太尉周勃进军平定了太原和代郡。十二月时,皇帝刘邦亲自率军攻打东垣,但未能攻克,叛军士卒辱骂皇帝;不久后,东垣城的将士投降,凡是骂皇帝的士卒一律斩首,其他没骂的士卒则处以黥刑。并把东垣改名为真定。王黄、曼丘臣的部下被悬赏征求的,一律都被活捉,因此陈豨的军队也就彻底溃败了。


陈豨在代地谋反之时,刘邦率军前去讨伐,路过赵国,赵王张敖对待皇帝十分恭敬,礼数周全。然而汉高祖刘邦却敞开双腿坐着,叫骂着这个女婿,对他呼来喝去。对此,赵王的丞相赵午等人都十分愤怒,他们请求赵王杀了皇帝刘邦。原先赵王张敖的父亲张耳失掉了他的国家,后来投靠了刘邦,在刘邦的支持之下才重新夺取了赵国。于是赵王张敖说:“如果不是皇帝陛下的恩德,我等现今尸体上都长满了虫子,以后就不要再说这种话了。”丞相等人知道了赵王的仁义,便不再为难他,于是贯高几人就私下商量谋杀刘邦,后来事情被人告发。丞相赵午等人自杀,只有贯高甘愿被囚禁,押回朝廷受审。朝廷下令说:“赵国有胆敢跟随赵王进京者,连罪三族。”但是孟叔、田叔等十余人却甘愿穿上囚衣、剃掉头发、戴上刑具,假装成赵王的家奴,跟随赵王张敖到了长安。


贯高之所以没有立即自杀是因为赵王张敖并没有参与谋杀皇帝,他需要活着才能为赵王张敖洗刷罪名。贯高入狱之后被严刑拷打,体无完肤之际却坚持说赵王张敖并没有参与谋反。刘邦知道情况后打算慎重对待,于是派中大夫泄公去与贯高谈话,贯高对泄公说道:“我所犯下的罪,将要被株连三族,哪个人不爱惜自己的父母妻儿,难道我会为了保全赵王张敖而舍弃自己的亲人吗?实在是因为赵王没有参与谋反之事。”泄公依实向刘邦汇报,皇帝听后,认为贯高是一位有气节、有骨气的壮士,于是下令赦免了他和赵王张敖。然而贯高却认为自己意图谋杀皇帝是不可磨灭的重大罪恶,于是自杀了。赵王张敖被废除王位,封为宣平侯,后来张敖向皇帝刘邦推荐田叔等十余人,刘邦在与他们交谈之后,认为这些人都是贤才,十分高兴,任命他们出任郡守、诸侯国相等职位。孟叔在此之后一直担任云中郡太守,负责抵御匈奴。而田叔也担任过汉中郡太守,汉景帝时期出任鲁国丞相。皇帝称赞张敖的宾客,那些以钳奴身份跟随张敖入关的,没有不做到诸侯、卿相、郡守的。到孝惠帝、高后、文帝、孝景帝时,张敖宾客的子孙们都做到二千石俸禄的高官。


每当笔者看到这些历史记载之时,惊叹为观止为天人。汉高祖刘邦的豁达之意犹如天空一般宽广,而他的仁爱之心宛如海水一般深沉。贯高想要谋杀他,他竟然赦免了罪犯的死罪,并且想继续任用他。这样的胸怀,举世之中能有几人?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如此伟大而又如此美好的人存在!他对于美好、贤明的追求就如同鱼儿需要流水一般。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开创美好的未来,为后世子孙带来合理的安定与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刘邦   汉王   荥阳   项羽   皇帝   邯郸   门客   齐国   光明   丞相   将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