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贤德君王姬发

周武王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9年,其正妻为邑姜。

周武王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灭亡了商朝,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

展示了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名“武”,史称周武王。

01、文王求贤,奠定基础

周文王姬昌在位50年,姬昌仁慈爱民,礼贤下士,特别他礼遇姜太公的事至今成为美谈。

姜太公原名吕尚,文王赐名姜太公,他一生坎坷,做各种生意都失败,因此穷困潦倒,但他有经天纬地之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听说文王厚待贤士,他打听到文王常经过渭水河,就跑到渭水河边钓鱼,想碰碰运气。

周文王果然对姜子牙十分尊重,多次来到姜子牙身边,请姜子牙帮他治理周国,但姜子牙没有答应。

姜子牙其实是在试探周文王有没有诚心,没有想到周文王被拒绝后没有失望,没有气恼,对姜子牙更加恭敬。

姜子牙被文王的虔诚感动了,答应了文王要求。因此天下士人都聚集在周文王身边!

​周文王实行许多正确的政策,国力逐渐强大,逝世时天下三分已得其二,为灭商奠定了基础。

02、继承父业,励精图治

文王有十个儿子,最贤能的是姬发和姬旦。他俩随侍于文王周围,谋划征讨,功劳甚大。

​特别是姬发,他为人宽容大度,有志向,有德行,他特别喜欢看书,常常骑马练剑,做事慎重很有条理,深得文王喜欢。

文王长子伯邑考去世后,立姬发为太子,九年后,姬昌逝世,太子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

​周武王对内重用贤良,以姜太公(即姜尚)为军师,他特别尊敬姜太公。

还特地为他举行隆重的登台拜帅的仪式,姜子牙更是尽心尽力辅佐周武王。

他任命南宫括为元帅,武吉为将军。用弟弟周公旦为太宰,负责政务,召公、毕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当其位,人才荟萃,政治蒸蒸日上。

​对外周武王争取联合更多诸侯国,壮大力量。武王审时度势,积极为灭商准备条件,等待时机。

03、孟津会师,以观实力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长安县内)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朝歌前进。

在中军竖起写有父亲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称太子发,意为仍由文王任统帅。

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有800诸侯闻讯赶来参加。

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诸侯均力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

武王和姜尚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在军队渡过黄河在军队渡过黄河后又下令全军返回,并以“诸位不知天命”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

因时机还未完全成熟,周武王还是班师回朝了。这次灭商预演,史称“孟津之会”或“孟津观兵”。

04、秣马厉兵,暗中观察,等待时机

孟津观兵后,武王广招士兵,加强训练,练就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周武王常常检阅军队。

​他又派人去探听殷商的动向。商纣王穷兵黩武,持续发动征讨东南夷的战争,已把商朝弄得国困民乏。

纣王不理朝政,沉迷女色,荒淫无度居然造酒池肉林,以供娱乐。

殷商听信谗言,制造酷刑,贤臣劝谏,他不但不听,炮烙忠良,简直令人发指。

皇叔比干看到纣王如此残忍,愤怒地指责他昏庸,叫他悬崖勒马。

纣王不但不听,居然拔出刀对王叔比干剖胸挖心,比干惨死,弄得人神共愤。

​箕子装疯,被罚为奴;微子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来;百姓们不敢口出怨言了。

05、牧野之战,消灭商纣

武王觉得殷商已是分崩离析,众叛亲离了,征伐纣王的时机已经成熟。

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发动了空前的灭商战争。

周武王拜姜尚为帅,亲率战车300辆,虎贲3000、甲士45000人,浩浩荡荡向东方开进,讨伐商朝。

​同月下旬,周军抵达孟津,与居住在汉水流域的庸、卢、彭、濮、蜀等部落。

与居住在渭水流域的羌、微等部落军队会合,冒雨东进,从汜地渡过黄河后,日夜兼程北上,直指朝歌。

​沿途,周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行军非常顺利。

经过6天的急行军,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二月初五日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开始庄严誓师,史称“牧誓”。

​姬发左手执掌象征军队指挥权的黄钺,右手握着用以发号施令的牦尾杖,在吕尚和叔旦的左右护卫下登上土坛,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周武王向全体将士发表了被后人称为《牧誓》的著名誓词。

​会上武王列举了纣王荒淫无道、作恶多端的暴行。鼓励大家同心伐纣,要一鼓作气奋勇向前,功成在此一举,不灭纣王,绝不退兵。

接着,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每前进几步,就要停下来等候同伴,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几次,也要停下来,先稳住阵脚。

誓师完毕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进朝歌城内,商朝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只得仓促部署防御。

但是,此时商军的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

无奈之下,商纣王只好临时武装起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约17万人,由自己亲自率领,开赴牧野迎战。

周武王先让姜尚率领一部分精锐部队,从正面向商军挑战,达到牵制敌人、打乱其阵脚的目的。

周武王多次严厉申明,不准杀害俘虏和投降过来的人,要从心理上瓦解敌人。

武王指挥主力部队,勇猛地冲杀过去,周军虽然只有5万,但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师,作战勇敢顽强。

十几万商军一多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捉来的俘虏,商军简直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

商军中的奴隶们都不愿意为纣王卖命,在阵前纷纷起义,掉转矛头,帮助周军作战。十几万商军顷刻间土崩瓦解。

纣王见大势已去,仓惶逃回朝歌,感到已没有回天之力,就命人将宫里珍宝都搬到鹿台,然后放起火来,自焚而亡。

​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了商朝。随后,武王分兵四面出击,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了商朝的残余势力。朝歌的百姓闻听纣王已死,欢欣鼓舞,便列队欢迎周军入城。

武王入城来到鹿台,看到纣王的尸体便连射三箭,并砍下纣王与妲己的脑袋,悬挂在宫廷外的白旗下示众。

纣王的两个宠臣恶来、费仲也被斩首。群凶斩除,人心大快。

从此延续了600多年的殷商王朝,随着恶贯满盈的纣王的自焚而彻底灭亡,史称武王克殷。

周武王得灭商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追封父亲姬昌为文王。

06、一统天下,分封诸侯

周武王采取了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办法,安抚殷商遗民。他封纣王之子武庚为殷侯,继续治理殷民。

同时,将殷商王畿(京城周围千里)内之地分为卫、庸、邶三个小国,封自己的三个弟弟分别治理,负责监视武庚,号称“三监”。

​他下令释放被纣王囚禁的百姓,修整商朝贤臣比干的坟墓,放出贤臣箕子并恢复其原职。

​又散发供纣王淫乐奢侈之用的财物、粮食,赈济饥民和贫弱的百姓。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商地很快稳定下来。

​周王朝建立后,所面临的政治形势相当严峻,商遗民的势力仍然强大,东面又散居着多个部落。

地处西方的周国难以直接控制他们,武王以"小邦"之君统治如此大的区域,担心诸侯叛乱。

​为了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治理好国家,武王专门把箕子接来镐京,虚心请教安邦治国之道。

根据箕子讲述的道理,他同姜太公、周公旦等商议,决定将古时已有但还未完全形成的宗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确定下来。

​为了项固政权,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武王决定按功行赏,调整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

即把全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做出了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

先后受封的功臣主要有: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等。

​为了加强对已经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周初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先后分封的有鲁、齐、燕、卫、宋、晋、虢等71个诸侯国。

各诸侯可以拥兵,但必须随时听从天子调遣,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贺。

允许封侯世代承袭,并可在封国内分封卿、大夫;天子对诸侯有赏罚予夺之权,对封国中分封卿、大夫也有权过问。

毫无疑问,武王实行的封邦建国方略,相对于商朝那种原始小邦林立的现象来说,显然是一个进步。

​继而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力量以及东夷势力,据记载,当时共讨伐了九十九国,

有六百五十二国向武王臣服。还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如焦、祝、蓟、陈、杞等。

07、建立井田制,发展经济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开创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伟大措施,其核心思想为"敬天保民",

政治组织中的分封制,社会组织中的宗法制,经济组织中的井田制,文化思想中的礼乐制,影响中国长达三千多年。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

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

​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以此,周王有效的控制着广大的国土,并将人民约束在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中。

08、以礼乐治天下,海晏河清

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

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

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周礼严格区分和限定了社会中每一个个体所处的地位,从国家制度和宗法层面对国民予以强制性约束,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差异化社会。

​为了在这样的社会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统治者采用音乐,用精神和文化的感召力来作为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

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引起的种种对立和矛盾。

周朝社会风气良好,没有多少捉奸犯科的事发生,朝野上下海晏河清。

09、周武王皇后非常贤良,被称圣母

武王皇后是姜太公之女,姜子牙原先有一个夫人马氏,她因为姜子牙穷困潦倒离开了他。

姜子牙直到古稀之年才遇到桃花运,他竟然娶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貌美的桃花女为妻。不过一年的时间就生下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她就是武王皇后邑姜。

邑姜从小在父亲姜子牙的教导下知书达礼,精通音律,温恭贤淑,恪守礼法,受到了周武王的喜爱,成为周武王的王后。

​她贤良大度,即便是在乡野中长大,但是身上却依然有着母仪天下的气度与涵养。

她为周武王生育了两个儿子,而且把这两个儿子都教育得很好。

邑姜为人十分有修养,传闻她在怀第一个孩子姬诵时,非常重视孩子的胎教。

邑姜就算是大着肚子,照样站得笔挺、坐得端正,和旁人说笑时也不喧哗。

就算是一个人独处时也不会随意就坐,更不会对人乱发脾气。

这些行为虽然看着觉得简单,做起来肯定不轻松,更何况邑姜还是一位孕妇。

​邑姜不仅严于律已,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十分用心。在她的教养下,成王兄弟的感情非常和睦,对待他人也非常彬彬有礼。

邑姜的大儿子姬诵继承了姬发的王位,为周成王,而她的小儿子唐叔虞则被封为晋王,建立了晋国。

她教育子嗣也严厉,也是为了周王朝能够延续下去做出了贡献。

10、武王操劳过度离世

武王为了巩固全国政权,日夜思虑,睡不好觉。

他还同公旦讨论过在当时被认为地处天下之中的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内)营建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1)忧虑过度病倒,大臣祈福

周武王由于过度操劳导致他突然患病,并且病势凶猛以致卧床不起的程度。

武王这一病倒,可急坏了周公、太公等一众大臣,经过大家的商议,决定举行一次祈福仪式。

并以周公自身为牺牲向三位先王祈祷,这才让武王转危为安恢复了过来。

武王身体慢慢好转了,但身体大不如前了,他想到各地去看看,看看老百姓过得怎么样。

​早在武王克殷返回丰镐的途中,姬发已经沿路巡狩过一些诸侯国,但那毕竟是顺道巡狩,不能遍及全国。

(2)巡狩四方,迁九鼎

此时,武王病愈便想再次巡狩一下四方,最后再看一看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大好河山。

当然,这次巡狩也不是把全国都走遍了,毕竟武王的身体也吃不消,主要是去了四方著名的山岳,很可能就是再祭拜一下四方山河众神,保佑周朝长久。

巡狩完方岳后,武王再次来到了朝歌,下了一道诰命。

把他心心念念的国家重器九鼎迁走,先放到还在营建中的东都洛邑。

以免东都未落成,自己提前离世,而造成九鼎遗失。

​(3)平叛乱,大局稳定

武王封赏天下时的特殊安排,让周朝北部与南部基本稳定了,但是东部地区仍然暗潮汹涌。

虽然已经让太公和伯禽前往该地,建立诸侯国加以控制,但还是有不少殷商的旧势力在此作乱,而其为首的就是蒲姑国。

​蒲姑,又作薄姑,早在商初帝太戊时期便已建城立国,一直是殷商的“忠实粉丝”。

武王虽然灭了商朝,但蒲姑这个小弟还是不愿归顺,一直小动作不断,企图帮 “大哥”报仇。

武王看到蒲姑如此冥顽不灵,干脆于自己在位的第十六年秋,派遣大军攻打蒲姑,随即将其覆灭,让东部地区暂时稳定。

(4)立姬诵为太子,并安排身后事

武王重病之时,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恐慌,原因就是王朝新建,姬诵年纪尚轻,地位不稳,恐有突变。

武王恢复后,自然要对此进行安排,消除众人的顾虑。

首先,武王立长子姬诵为东宫,即王位继承人,确立了王子的地位,避免了自己身故后,争抢王位的事情发生。

其次,由于自己病重时四弟周公旦的一片忠心,且周公贤德早已为众人公认,因此武王特命姬旦为辅国大臣,将王子诵托付给了他。

​做完了这些安排之后,姬发也走到了他人生的终点,于他在位后的第十七年冬去世了。

他死后,周朝上下举国悲痛,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其也安葬于畢郢的周陵内,谥号定为武,被后世世代供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周朝   孟津   井田   贤德   王朝   殷商   商朝   黄河   西周   君王   诸侯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