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王朝(10661399)

诺曼人征服指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征服英格兰

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无子逝世引发继承问题,诺曼底公爵威廉与哈罗德声称继承权

10月14日英王哈罗德迎战,黑斯廷斯会战,哈罗德阵亡,伦敦投降

黑斯廷斯战役,哈罗德和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交战,以征服者威廉获胜告终

欧洲大陆文化制度引入英格兰,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欧洲中世纪盛期开始标志

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开始诺曼王朝统治

改变英格兰走向,受到欧洲大陆影响加深,斯堪的纳维亚影响衰退

威廉一世征服者威廉杂种威廉,第一位诺曼英格兰国王,维京掠夺者后裔

征服者威廉一世

跟随威廉来到英国的诺曼人封臣,获得封土成为新封臣,组成新封建统治阶级

11世纪60年代长期努力确立权力,稳固诺曼底统治

(1)政府行政机构小议事会,由王室官员、低阶男爵管理者、主教和大贵族组成

(2)增设国王法庭机构,无固定形式机构,公开场所处理事务

国王直属封臣有出席义务,与国王一起进行审判,探讨国家大事

(3)贵族大理事会一年召开,教会领袖和富裕土地所有者与国王讨论国家事务

庄园经济逐渐成为英国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引进狩猎法损害英国百姓利益

《末日审判书》是1086年征服者威廉命令完成的大规模调查记录

类似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清查英格兰各地人口和财产情况,以便征税

威廉二世称红脸威廉,诺曼王朝第二位国王(1087-1100),征服者威廉三子

1092年攻占苏格兰卡莱尔和坎布里亚,1093年阿尔维克战役战胜苏格兰王国

性格暴躁,以凶悍暴烈性格留下深刻印象,终身未娶,1100年狩猎途中驾崩

1096年威廉长子罗伯特二世继承诺曼底公爵,参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100年征服者威廉四子亨利一世王位之争胜利,拥有大量情妇和非婚生子女

亨利一世又称儒雅者亨利(1100-1135),诺曼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同化

儒雅者亨利一世

1087年征服者威廉死,短袜罗贝尔和红毛威廉继承诺曼底和英格兰,亨利没有土地

亨利购买诺曼底西部科唐坦郡,1091年红毛威廉和罗贝尔废黜科唐坦郡所有权

亨利与红毛威廉结盟对抗罗贝尔,逐渐恢复权势

1100年红毛威廉死,亨利夺取王位,加冕礼上承诺更改红毛威廉不合民意政策

亨利一世励精图治,坦什布赖战役击败兄长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柯索斯,监禁至死

1106年9月28日坦什布赖战役,亨利一世和诺曼底公爵罗贝尔·柯索斯战斗

1120年威廉·艾德林死,指定女儿海因里希五世遗孀玛蒂尔达及后夫安茹若弗鲁瓦继承

玛蒂尔达皇后,亨利一世和玛蒂尔达·邓凯尔德公主女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妻子

后嫁给安茹伯爵若弗鲁瓦五世,两人儿子成为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

斯蒂芬布卢瓦的艾蒂安,征服者威廉外孙,面对国家无政府状态和表妹玛蒂尔达内战

亨利一世死后,艾蒂安在强势教会和弟弟亨利帮助下,穿过英吉利海峡夺得王位

亨利一世早先让封臣对女儿玛蒂尔达宣誓效忠,玛蒂尔达认为继承权优先于艾蒂安

玛蒂尔达之子亨利二世在斯蒂芬身后继承王位,成为英格兰首位安茹国王

1153年亨利一世外孙安茹伯爵亨利击败斯蒂芬,缔结协议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

金雀花王朝又名安茹王朝,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封建王朝,源自法国安茹贵族

短斗篷亨利二世(1154-1189)英格兰国王、诺曼底公爵、安茹伯爵和阿基坦公爵

短斗篷亨利二世

名义上是法国封臣,但实力远在法王之上,阻碍法王统一事业,导致英法矛盾尖锐

大力推行司法改革和军事改革,限制封建主司法权力

(1)加强王室法庭权力,各封建领主法律管辖权收回中央,有利于英国司法权统一

(2)创立陪审制度,废除神裁法,1166年颁布《克拉灵顿诏令》正式确立陪审制

司法权从神权中剥离,英国司法推向统一大道,成为西方法律之父

现代形式陪审团起源于此,即为英美法系被欧美国家沿用至今

(3)推广盾牌钱制度,中小封建主不再服军役而代以盾牌钱,形成专营农牧业乡绅

1167年亨利二世创立牛津大学,英国最古老大学和世界现存第二古老教育机构

晚年因分封土地问题父子失和,最终理查一世成功加冕为新一任国王

1189年英王狮心王理查、法王腓力二世和德皇腓特烈一世参加第三次十字军远征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英法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组成联军抢叙利亚萨拉丁耶路撒冷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坠水而死,英法联军发生纠葛,法国腓力二世撤军

埃及苏丹萨拉丁与十字军立约,准许非武装基督徒朝圣者自由前往耶路撒冷朝圣

约翰(1199-1216),幼王亨利狮心王理查布列塔尼公爵若弗鲁瓦二世弟

亨利二世把法国领地全部授予其兄长,没有领地封给约翰,戏称为无地王

1202年法国腓力以封君身份召约翰受审,遭拒后占领布列塔尼、安茹、缅因和诺曼底

约翰因坎特伯雷大主教人选问题同教皇英诺森三世冲突,无暇顾及

1214年约翰同教皇和解,联合德国皇帝进攻法国,布汶战役惨败,获得失地王称号

1215年约翰地位进一步恶化,不得不承认《大宪章》

清算亨利二世以来王权在司法和行政方面发展,国王法庭不得干涉封臣财产纠纷

不经教会和封建主同意,国王不得征收额外协助金和盾牌钱

由于条例上无法达成一致,导致第一次诸侯战争(1215-1217)

约翰不接受诸侯国会挑战宪章合法性,强硬派组成诸侯国会,拒绝撤军及交还伦敦

约翰察觉《大宪章》损害1203年教皇和约(教皇为约翰宗主)权利后向英诺森求助

英诺森答应,宣称宪章不仅可耻、苛刻,而且非法、非正义并开除叛乱贵族教籍

13世纪是亨利三世漫长统治时期,逐渐长大要求掌握政权和大贵族发生矛盾

1258年亨利于牛津召开讨论征税大会议,封建贵族全副武装面见提出改革纲领

《牛津条约》维护贵族权力,表明贵族具有反抗君主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控制政府大贵族阵营内部分裂,爱德华吸引部分大贵族组成支持王权派别

1259年亨利三世(1216-1272)和法王路易九世签订《巴黎条约》

1261年亨利借助教皇宣布废除牛津条例,导致内战爆发

反对派以西门·德·孟福尔为首,率军与亨利战于路易斯,王党战败

1265年孟福尔召集国会讨论国是,开启国会有骑士和市民参加的先例

孟福尔议会被认为是第一次英国议会,孟福尔被认为是英国议会的奠基者

爱德华一世俗称长腿爱德华又称苏格兰人之锤,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后即位

长腿爱德华一世

在位时治理内政颁布法令,称为英国的查士丁尼

对外发动对威尔士、苏格兰及法国的战争,军费开支大增

1295年召集模范国会解决重大问题,首次允许自由民参与

爱德华二世,金雀花王朝第六位国王(1307-1327),爱尔兰领主,阿基坦公爵

1327年被迫放弃王位,爱德华三世即位,一生为宠信弄臣和叛乱贵族主宰

爱德华三世,金雀花王朝第七位国王(1327-1377),开启百年战争,巨大打击法国

爱德华三世是英国最令人生畏国王之一,30多年来一如既往展现出恶魔般活力

除掉莫蒂默,迅速在其他贵族中树立权威,二十五岁时达到权力巅峰

高贵端庄,富有魅力,极其优雅高贵,对待朋友热情,对待敌人铁石心肠冷酷无情

自我放纵,沉溺女色,后期患上中风,英法形势逆转,异端罗拉德派宗教改革运动盛行

1348年黑死病登陆英国开始肆虐,英国人口锐减一半

理查二世波尔多的理查(1377-1399),黑太子爱德华儿子

实权被叔父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把持,另一个叔父格洛斯特公爵托马斯企图摄政

理查成年后进行报复,托马斯被捕后未受审暴死狱中,公爵头衔废除

驱逐冈特的约翰长子博林布鲁克的亨利,1399年约翰去世后没收兰开斯特家族领地

1399年亨利在远征爱尔兰时举兵拘捕国王,国会同意废黜理查,即亨利四世

金雀花王朝结束,兰开斯特王朝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诺曼底   王朝   诺曼   爱德华   亨利   约翰   英格兰   英国   公爵   国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