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晋悼公暗助,鲁襄公仍成傀儡:且看“三桓”如何瓜分鲁公室!

公元前575年,晋国准备出兵伐郑,与楚国争霸。为增强自身实力,晋厉公向各诸侯国派出使者,请求助阵。说是“请求”,其实就是下命令。作为长期跟随晋国的“忠实小弟”,鲁国也接到了出兵的命令。

得到晋国通知后,鲁成公丝毫不敢怠慢,积极地准备出征。可就在这时,鲁成公家的后院却起火了。

鲁成公母亲穆姜与“三桓”家族的叔孙侨私通,为了帮助老情人,她居然怂恿鲁成公驱逐“三桓”家族的孟孙氏与季孙氏,好让叔孙氏独霸鲁国国政大权。鲁成公正为晋国之事忙得不可开交,母亲却在这时候节外生枝,这让他很是烦恼不已。见鲁成公试图敷衍了事,穆姜居然威胁要另立国君!

鲁成公顿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延后出兵时间,先留在鲁国布防,以防止母亲作乱。这一耽搁,就误事了:晋人鄢陵之战都已打完,鲁国军队还没赶到。

7月,晋人战胜楚国后,又在宋国沙随(河南宁陵北)举行盟会,准备再次伐郑。鲁成公不敢磨磨蹭蹭,赶紧前往宋国参会。可就在这时,叔孙侨却贿赂了晋国下军主帅郤犨,向他诬告鲁成公:“鄢陵之战时,鲁国军队之所以迟迟不出发,就是想看看谁能最终获胜!”晋厉公听了这番谗言后,盟会时气得连鲁成公面都没见!

在叔孙侨背后怂恿下,9月的苕丘(晋地,今地不详)盟会上,晋人一度扣押了鲁国执政卿季文子。最终,还是士燮替鲁人主持公道,才让季文子回了国。

这一年,对鲁成公来说,真是流年不利啊!

不过,随着季文子的回国,叔孙侨与穆姜的阴谋也就彻底破产了。10月,鲁成公与季孙、孟孙两大家族合力赶走叔孙侨,彻底取得了这场内部权力斗争的胜利!


战胜了母亲和叔孙侨,不过是鲁成公这年的喜事之一。

还在鲁成公参加沙随之会时,家中就传来了一个喜讯:儿子姬午出生了。鲁成公执政十六年,子嗣一直不多。现在增添了一个儿子,当然算是喜事一桩。

两年后,鲁成公过世。沙随之会时出生的姬午,随即被立为鲁国国君,是为鲁襄公。

鲁襄公正式继位为君时,不过才三岁,完全是懵懵懂懂的孩童。不用说,此时鲁国的国政大权就落在了鲁国几位卿士手中——尤其是“三桓”家族成员。不知世事的鲁襄公,对于“三桓”而言,在有意无意之间就成为一个任由摆布的工具。

公元前570年,孟献子带着才五岁的鲁襄公访问晋国。在见晋悼公时,孟献子居然让鲁襄公恭恭敬敬地行起了稽首大礼!稽首礼是属于臣拜君的礼节;晋国虽然强大,但晋、鲁都只是诸侯国,两国国君在政治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可孟献子却让鲁襄公对晋悼公行臣礼——这是怎么回事?

俗话说,“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

鲁国卿士们此行,是期望晋国能答应鲁国收鄫国为“小弟”,好从鄫国身上瓜分一些“保护费”。既然有求于人,孟献子才有意策划了这么一幕大戏:我们鲁国都自认为晋国之臣了,晋国是不是也得给鲁国一些好处?

被鲁国人捧上了天的晋悼公碍不过情面,只得答应了鲁国的请求。

可惜,鲁人想当“山东分堂堂主”的心情虽然迫切,奈何实力委实太弱。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中,在莒国和邾国两面夹击之下,鄫国居然被灭了!

鲁襄公放弃了国家尊严的后果,换来的却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鲁襄公长期不能亲政,被鲁国大臣随意牵着鼻子走,终于让人看不下去了。这人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晋国国君晋悼公。

公元前564年10月,晋悼公组织诸侯伐郑。这次伐郑,诸侯军队摆出了三面围攻的强大声势,迫使郑人不得不签订城下之盟。11月,晋国在戏(河南登封嵩山北)与郑国举行了结盟仪式。可在盟会过程中,心有不甘的郑人却喊出了“唯有礼与强是从”的誓言,明显是对晋国霸权思想的公开挑衅。

为此,在12月,晋国又再次组织诸侯国讨伐郑国。

这次伐郑回来后,出于礼节,鲁襄公将晋悼公送到了黄河边。见鲁人这么殷勤,为表谢意,晋悼公在船上摆下了一桌酒席,来宴请鲁襄公。宴会过程中,晋悼公突然问起鲁襄公多大了。鲁襄公还没来得及答话,一旁作陪的季武子就抢先道:“沙随盟会时,敝国国君刚好出生!”晋悼公一听,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十二岁了!国君十五岁就可生子,生子之前加冠,这是常礼。您可以举行加冠礼了!大夫为何不准备加冠礼的用具?”所谓“加冠礼”,就是古人的男子成人礼。加冠之后,就意味着男子长大成人,可以正式参与政事了。

晋悼公回国之时,也才十四岁,所以他深知幼年国君执政的困难之处。

如今鲁襄公已经十二岁(虚岁),可在与晋悼公会见时居然还插不上话,连自己年龄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得由大臣代为回答,可见他被鲁国大臣控制到了什么程度!因此,对于这位幼年起就被大臣们当作执政工具的鲁国国君,晋悼公隐隐生出了一丝同情之心。作为“带头大哥”,他当然不好直接干预鲁国国政。晋悼公催促为鲁襄公举行加冠礼,好像是无意起兴,实际上是暗暗在帮鲁襄公忙,让他尽快亲政,不要成为任人摆布的傀儡。

霸主一发话,季武子自然也不敢怠慢。在经过卫国时,就向卫人借了举行加冠礼的用具,为鲁襄公举行了加冠礼。


晋悼公虽然是好心,但像他本人这样的少年英主,并非人人都能当。鲁襄公虽已经举行过加冠礼,但无奈“三桓”势力庞大,在鲁国树大根深。那些已成年的鲁国国君,都不得不依靠“三桓”家族施政,何况是鲁襄公这样的少年国君呢?

公元前562年,季武子突然提出将鲁国军队扩充到三军。

按《尚书·费誓》记载,鲁国在立国之初,就有“三郊三遂”。所谓“郊”,就相当于周王室的“乡”。乡隧制度下,“乡”人有服兵役的义务。每一“乡”中的每家出一人,共12500人,组成了一军。鲁国有三“郊”,那么早在立国之初,鲁国应该就有三军。

为何季武子到现在又要将鲁国军队扩充到三军?

鲁立国之初,就是周人第二次东征之时。那时山东一带还是东夷之地,殷商遗族、东夷、淮夷势力都极为庞大。为了征讨叛乱分子,鲁国必须得保持强大军队,才可能在山东半岛边缘站稳脚跟。但经历了数百年的太平日子后,保持这么多的军队已毫无必要,所以后来鲁国军队也就慢慢减少了。

《诗经·鲁颂·閟宫》是歌颂鲁僖公之诗,此诗中有“公徒三万,贝胄朱綅(音亲)”之句。可见,在鲁僖公时鲁国军队才不过三万。如果鲁国此时是三军,那么鲁国军队总数应该接近四万;只有三万,说明此时鲁国才两军,再加上其他军队,合计大约是三万人。因此,可以得知鲁国从春秋初、中期时起,一直保持着两军的规模。

然而,齐国实力壮大后,频繁威胁鲁国。为加强军事实力,鲁宣公十五年时,实行“初税亩”增税;鲁成公元年时,又“作丘甲”增赋;到了今年,又顺势将军队规模扩充到了三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扩充至三军,是鲁国在国防领域一而贯之的延续政策,不足为奇。


可是,季武子之所以要把鲁国军队扩充至三军,却还存有别的心思。

在确定了扩军计划后,季武子找到叔孙豹,对他说:“增加到三军之后,我们三家各领一军。”听到这个计划,叔孙豹大吃一惊:“鲁国国政迟早要由你掌管,这样的话,你后续执政可就麻烦了!”自从季友平定庆父之乱、将鲁僖公扶上鲁国国君之位后,季孙氏就世世代代位居上卿。季武子之父季文子才刚死,鲁国国政现在是由叔孙豹掌控。但是,鉴于季孙氏的地位,叔孙豹迟早会将国政大权交到季武子手中。所以,听到季武子要三家分别统领鲁国一军的做法,叔孙豹才会如此吃惊。

可是,季武子却坚持要实施扩军计划。见季武子铁了心,叔孙豹就提议道:“要么我们盟誓吧!”随后,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鲁僖公庙门举行了盟誓,又在五父之衢诅咒不守盟誓之人。如此慎重其事,是三家都生怕对方会反悔,以致大事不成。

公元前562年1月,鲁国正式扩充至三军,“三桓”家族每家各领一军。既然已接管了鲁国军队,“三桓”家族也就毫不客气地将鲁国公室之田分成三份,每家各领其一!鲁国的三郊三遂,从此成为鲁国“三桓”的私人领地。

“三桓”家族三分公室,这么大的举措,却从未与鲁襄公商议过一句!在卫国举行过加冠礼后,已经过去了两年,鲁襄公也已经十四岁。可这么重大的议题,鲁襄公却根本没有发话权,足见鲁国国君已被“三桓”家族架空,成为傀儡!


然而,私分鲁国公室虽然鲁襄公无法阻止,但“三桓”家族还要面临另一大挑战。

三分公室是“三桓”家族私下达成的协议,鲁国国民不一定会认可。为了让鲁国国民认可此次“分家”,“三桓”家族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季孙氏对所属领地之人,加入季氏家族的则免征税收,不加入者则加倍征税。季孙氏并不强迫民众一定要加入季氏家族,但却采取经济手段施压:要忠于鲁国公室可以,可你家税收翻番。为了免去税收,民众自然纷纷加入了季氏。

孟孙氏对属地之人,要求每家子弟中一半加入公室,另一半加入孟氏家族。孟孙氏这种做法,算是给鲁国公室留下了一点情面,并没有彻底断绝鲁国公室的活路。

叔孙氏对属地之人,要求各家的儿子和弟弟加入叔孙氏家族,父亲和哥哥则加入公室。叔孙氏的做法,显得更为阴险,留给鲁国公室的尽是些老弱病残,青壮年则都揽入了自家之门。

二十五年之后,季孙氏主导将鲁国三军缩编成二军。为此,三桓家族重新将鲁国公室领地一分为四,季孙氏独占其二,孟孙氏与叔孙氏各占其一。这次三家都统一了思想,把属地民众全部纳入自家,然后再上交贡赋给鲁国公室。

鲁国国君,从此彻底被架空了。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试图攻打季孙氏,却反而被季孙氏与叔孙氏联手打败,被迫逃离鲁国,耻辱性地死在了异国他乡!

虽有霸主晋悼公的暗助,鲁襄公仍然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傀儡;他儿子试图发动反击,反倒是被赶出鲁国,百般折腾仍然回不了国。鲁襄公父子的遭遇,足以见证鲁国公族势力的强大——周公旦的“亲亲尚恩”,在经历近五百年后,终于让子孙成功地瓜分了鲁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鄢陵   晋国   国政   国君   冠礼   盟誓   傀儡   公元前   大臣   军队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