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是原罪,天门山上决绝赴死的四人,撕下了原生家庭的遮羞布

前言4月4日三男一女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喝下毒药并跳崖,决绝赴死。

四名遇难者来自天南海北的不同省市,之前也互不认识,只是通过网络确定了彼此都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于是计划了自杀的方案,选择在这么一天自杀

四青年临死前还留下免责书,所以是什么让他们毅然决然的坠入深渊?

天门山景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压力逼得人放弃生命,穷人在这个社会到底该怎么活下去?我们接着看。

求死的决心

据大象新闻报道,三男一女,都是在外打工的老实人,最小的23岁,最大的也不过三十而立。三名男子跳崖后,女生本想随之而去,但因为毒性发作,无法活动,被送到医院抢救,但最终抢救无效。

事情一出,警方迅速开展调查。逐渐揭开了他们自杀的策划。

图片来源于网络

警方向家属透露,四个人有个群聊,他们通过网络认识,彼此也没见过面,但在这里,他们却做出了艰难的选择。网络让他们隐身,以至于他们家人朋友一点都不知道。

其中一名死者是主要联系人,他在这里面担任的角色。四人在跳崖之前用保温杯装灌了毒药,还在纸写下遗言警察在附近找到遗书,而里面的内容却令人吃惊!

那张纸上,只简单写了几句话,表明自己所做的一切,皆与他人无关。现在看来,与其说是遗书,其实更像是一份免责书。网友们对此感叹不已,不愿意造成任何麻烦,也许这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善意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遗书于4月2号写下,说明他们心理上早已经准备好了,冷静的寻死最为决绝和不可挽回,这让很多网友揪心不已,同时也在关注到底为什么选择走上这么一条路?笔者觉得,从他们的生前经历应该能够得到一些线索。

四个青年的生前

33岁的彭志军,在家排行老三,兄弟姐妹四个,大哥和二哥因为遗传问题智力低于常人,而同样有些智力问题的母亲在四年前就已经去世。所以,不光父亲压力大,作为唯一正常的孩子,他也经历了很多同龄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些年,父亲拼命打工,给大哥娶了媳妇还给二哥盖了砖房。能说这位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可他是否会因为两个智力低下的孩子难以自理,就更加偏爱他们,忽视彭志军呢?

天门山景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跟当时村里家境贫困的大多数人一样,彭志军也是没有学历,早早的进去社会谋求生计。跳崖前,彭志军曾被父亲认为落入传销组织。因为他四年没回过家。

少年的他,将走入社会当做逃离的方式,以为自己独立了,生活就会变好,而今回头看,不过是一个深渊到另一个深渊,没学历没能力的他,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举步维艰却举目四顾无人能助!

为什么不回家?是没有赚到钱,自己经济还紧张,囊中羞愧,又或许是家庭的压抑让他潜意识里不愿意再回去?我们无从得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家难回,是无数在外打拼的儿女的心事,也是压在彭志军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童年的回忆并不显得那么美好,家给他的印象也并不是温暖幸福的,所以,当自己难以承受压力时,他把死亡当成了唯一退路。

彭志军的日常工作是刮腻子,提到这个,大家下就看得出来一个底层的农民工人干的活是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不高,薪资待遇一般,有时候可能只能维持一个人的日常开销,恋爱成家更是想都不敢想。

谁不想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谁不想有温暖的房子?但社会不曾给过他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的同事这样评价他,不爱说话,不怎么社交,即使和一群人在一起,也是存在感最低的那个,而且干活不算勤快,就按部就班地过日子。社交的缺失,会不会也是他对生活丧失希望的原因呢?假如他有好友相伴,结局是否会不一样呢?

刘志永家在河南周口市沈丘县的一个村子。家庭条件同样艰苦,刘志永的姐姐和妹妹均已出嫁,家中只剩下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奶奶和因为中风过行动不便的父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志永在十六七岁外出打工,一个人生活。刘志永的堂嫂告诉我们,刘志永平常也不怎么跟家里人联系,从结婚到离婚,没人知道他内心的感受。据了解,后来他也没有再成家,唯一一次恋爱,还遭遇了诈骗。只能感叹,厄运专挑苦命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人当中唯一的女孩陈婷今年23岁,3月31号,陈婷告诉男友,自己回去照顾生病的父亲,谁曾想到,她是动身前往约好的自杀地点。

陈婷是四川内江人,小时候成绩不太好,初中时被学校劝退了,于是女孩只能按照母亲的安排学了半年化妆,就出去打工了。

陈婷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告别这个世界

只比陈婷大三个月的福建青年张财睿家里生活也是不富裕的。我们对他的家庭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但想来承受的压力也不小。

看到这里,我们好奇,这样四个天南海北,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四个人,为什么会选择一起结束生命,离开这个世界?

其实不难看出,他们其实存在一定的共性:

童年不幸,成长经历坎坷大多有留守儿童经历。学历不高,迫于经济或者成绩问题,他们没有完成学业,早早进入社会,通过劳动力来换取生活。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有的家中老人生病需要照顾。

自杀背后

我们都知道求生是生物的本能,选择死亡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很多有过濒临死亡线的人都会因为缺乏勇气而放弃。那集体放弃生命是最近才出现的吗?

其实啊,“约死”现象在没有互联网之前就存在比如无法在一起的情侣选择殉情来“守护”自己的爱情。

“约死”这个行为的出现给了求死的人勇气,大家因为同一个目的聚在一起,一旦问题放到集体层面,就会给集体中的个人不能逃避的理由,断绝了后路。

比如在新闻看到过夫妻俩约定自杀,这其实就是没有互联网加持下的行为,但互联网的存在让规模变得更大,事情一度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的事件比比皆是,几年前曾轰动一时的大学生约死事件,也一度引起了互联网整顿。

2018年,三名年轻人在武汉相约自杀,3名死者都是20多岁,最小的名叫胡小天,只有22岁。和天门山这四个青年一样,他们没有一丝生还的意愿。

胡父伤痛欲绝,在整理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约死群,于是深入调查,这才发现原来儿子加入了约死群,早就再计划

着自杀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经你在百度搜索“约死”相关新闻约有3000多万条信息和2700多篇报道,现在,当你搜索相关词汇时,出来的大部分都是下图所示,不由得让外人心头一暖。

搜索引擎有在变得更加人性化,不至于让走到绝路的人独自面对冰冷的机器,然后下决心离开世界。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用处并不大,真的办法不是等问题严重之后再去干预,而要从根本上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许你会说,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其实是他们学会了隐藏。可能连天门山这四个人也是无意中刷到,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承受不了生活的苦难,想放弃但又缺乏勇气。

现在的“约死”群已经采取了更隐蔽的方式,他们用其他的词来代替原来的群,打着抑郁症互帮互助,或者暗示另一个世界很美好的旗号来进行交流,而活跃在群聊里的人仍然在计划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将自杀行为分为利己主义的自杀、利他主义的自杀和反常型自杀。不同的类型往往反映不同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杀问题聚焦到个体层面时,心理因素占比是其实非常大的,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态度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小事一桩,有的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四个青年确实家境贫寒,而且没有能够帮助指引他们的家人,童年亲情的缺失,家庭氛围的压抑,或多或少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仿效自杀这种理论认为,自杀可以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简单来说,当一位拥有轻生念头的人,长期与一群同样想要轻生的人待在一起交流,就很容易相互促进进行自杀行为的仿效。

尤其是,这些约死群中,大部分想要轻生的是未成年人,再加上那些潜伏在群里的劝死者一味地鼓吹,很容易造成群体自杀现象。

举个例子,你突然想起来快递没取,但是又犯懒不想下楼,此时有个室友或同事也想去取,你们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去,这时候即使要走同样的路,劳累程度也一样,但就是有动力了。

再想想,你和一群人一起跑步的时候,是不是更容易坚持到终点,只需要跟随,不需要想到底能不能到终点,什么时候能到终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理解了这个例子,就可以想象在“约死”群中,有轻生念头的人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是什么样的,在最艰难的时候,身边的人不是能够拉他们一把的,而是共同放弃的人。

意志一步步溃散,光亮就这样一点点消失,如果有人能在这最后的时刻多陪伴他们,让他们不被丧气包围,是否可以让他们重新对生活有点希望呢?

更可怕的是“约死”群的创立者并非是有轻生念头的人,很多完全是为了谋求利益,他们对群里的轻生者不断暗示,一旦群内成员决定轻生,这些人就会劝说死者将财物赠予自己。

而这种人因为本身并没有教唆他人,很难在法律意义上将其行为定性,因而难以控制。对于这一事件,网友们是这样看待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网友认为,他们被生活压垮了,苦难使他们丧失了希望,很多人也因此感到社会的快节奏已经将他们抛弃。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直接将他们划为底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有网友认为我们没有资格评价他们,我们只不过是投胎的好点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有网友表达同情,认为自己也承受着相同的压力,将他们称作疲惫的年轻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涂尔干认为人的自杀是社会造成的,影响自杀的真正原因是社会力量而不是个体因素。

虽然国家已经做出多项改革改善社会的贫富差距现状,力求共同富裕,但相对而言较大的人口基数使得部分群体仍然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达到平均水平。因而感到自己人生的失败,难以对生活抱有希望。

而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贫穷而是缺爱导致了这一切悲剧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是被生活击垮的人,没有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却从结伴同行中拥有了赴死的勇气,多么讽刺。底层人民实在太难了,没钱没权的普通人,只能听天由命吗?

当富人在享受着最好的资源时,这些底层的劳动工人还在忧心那对他们来说巨额医药费。怪不得说,穷人不能发生一点意外,小小的赔偿也会像大山一样,压的一个家庭喘不过气。

笔者认为

总的来看,造成他们选择自杀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缺爱的确对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于是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痛苦随之而来,加之巨大的经济压力,心灵防线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无法突破时代的普通人,我们只能选择超越自己的理念,摆脱世俗传统对自己的捆绑,不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失败定义自己,才能部分意义上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有时候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度过难关,往后的日子还长,那句俗语怎么说来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生活急匆匆,学会排解压力,释放内心淤积的负能量,才能更好的走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面对这样的事情你怎么看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难道最终都只能选择用死亡来解决问题,脱离痛苦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天门   家庭   遮羞布   原罪   死者   底层   贫穷   勇气   父亲   压力   网友   社会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