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与转山



现代,佛教的朝圣具备了最大的开放性。朝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旅行,因为思想遇到了困顿。

朝圣的有藏民,独立的背包客,摄影发烧友以及宗教学者,都可以在布达拉宫、冈仁波齐找到让他们兴奋的东西。达到愿望,得到了满足。从而在生活的方面去改善自己;精神上达到治愈目的。

千百年来,朝圣者抬高了这里的神圣地位,不论是心向往布达拉宫、冈仁波齐,或者精神上的纯洁,布达拉宫、冈仁波齐都是让那些朝圣与转山者脱胎换骨的,洗涤灵魂最能接近圣地的必由之路。

西藏的天纯蓝洁净,云那么白,水那么清,山那么高,人那么虔诚、质朴。每一山,每一处寺庙无不充满梦幻与神奇,藏着无限的期待和遐想。

正因为如此,西藏每一天都吸引着无数的朝圣者,历尽艰辛、前赴后继地去探寻、去朝拜。因为信仰,围着冈仁波齐转一圈,希图洗清一世的罪孽,免去轮回之苦,他们跋山涉水,历经万难,一种祝福,不为今生,只修来世。

朝圣与转山大多数是藏民,每个特定的节日,他们拖家带口,一个板车拉着全家的财富,千百里一步一跪拜,散尽所有财富。一个虔诚的民族,一个淳朴的民族,一个善良而友善的民族。他们对待宗教信仰的执着,他们对待金钱财富的淡然,简单朴实直接,平淡本真,所以他们过得很充实,很幸福。

这条路,对任何人都是敞开的,无关乎朝圣与转山,去感受高原状态下的生命之力。

“人生就像一次漫长的朝圣之旅”。

不论是藏语系佛教还是巴利语系佛教,都极为重视朝圣的修行。佛的弟子们(信徒们)亲近佛菩萨的机会,这种亲近,每个人都将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因为高海拔,让西藏成为地球上最纯洁的一方净土,离天最近,是很多人梦想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旅行!

藏民族对于信仰和坚持是人人皆知的,藏族同胞是信仰藏传佛教的,他们的修行之路更是让人钦佩。上千公里的朝圣之路,这些藏族同胞们是风雨无阻磕下10万个长头,一边行走,一边跪拜大半年的时间!

转过山,礼过佛,匍匐过,膜拜过,触摸过冈仁波齐,佛就在眼前,佛就在心中。其实朝圣对于藏族人民来说就相当于咱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早上起得早了去转个寺庙吧,今天午饭吃多了去转个寺庙吧,好久没见到熟人了,去转个寺庙看看吧,其实这些已经慢慢地融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既是一种满足自己的生活。

藏族宗教的朝圣活动也叫做转经朝圣,起源于藏族人民自古以来对神山唐古拉山,冈仁波齐峰,圣湖纳木错的崇拜。

一个虔诚的民族,一个淳朴的民族,一个善良而友善的民族。他们对待宗教信仰的执着,他们对待金钱财富的淡然,简单朴实直接,平淡本真,所以他们过得很充实,很幸福。这是狂热追逐利益而又无信仰追求的所谓现代人无法理解的。

藏文化的爱好者到西藏只是进行一种宗教性的朝拜活动,通常也伴随有旅游的部分。

礼拜和祈祷,凝聚了深厚的崇拜和功修积淀。朝圣者心与佛陀相遇,时间的长河阻隔不了信徒的信仰!

虔诚者赴后继的身影,求法的路是孤独的,残忍的,数千里的朝圣既考验耐力,又考验灵魂。每一次朝圣与佛法相遇,寻找信仰,寻找自己人生最纯净的美景!

许多信仰者以一生能朝拜一次大昭寺为终生愿望,他们辛苦劳作,积累财物,到了朝拜之时,却不惜散尽全部家财去完成自己梦想里的旅行。

常有人不认同,认为愚蠢之极。可这种做法却能让他们感受到心灵的平静,这点是我们在内地的辛勤打拼、尔虞我诈的商场、生活中怎么也得不到的,也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在朝拜途中, 当你看他们的表情时,丝毫不见痛楚,也没有特别的喜悦,只有平和,平和得就象是西藏的天空,平和得一尘不染。他们的喜悦、激情全部释放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前面。

这样一种沟通所产生的影响,佛教称为为加持,信仰者愿意被这一切所影响,从而被精神的坚韧给予了新的生命力。这就是朝圣者的执着与朝圣的魅力所在!

愿能有更多的人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朝圣之旅!

朝山就是朝圣,圣字能够把朝山本质的东西表达出来。因为这个圣,就意味着,是它有一些神圣、庄严,比我们凡人更高,让我们凡人能够得到精神上或者其他方面的教育。——宗顺法师。

普兰,有一座山峰。它被称作“神山之王”,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苯教、耆那教四个教派认定为宗教圣地和世界中心,它便是冈仁波齐峰

冈仁波齐峰峰形似金字塔,四壁非常对称,山峰南面天然形成“卐”形佛教万字格。同时峰顶终年积雪,峰顶的积雪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光芒,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冈仁波齐峰海拔为6656米,为印度河发源地。

冈仁波齐峰的南面有两个湖泊玛旁雍错和拉昂错,两个湖泊分别被称为圣湖和鬼湖。玛旁雍错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湖水甘甜清澈,被称为圣湖。与之相邻的拉昂错则是咸水湖,人畜不能饮用,加之颜色暗黑,人称鬼湖。

冈仁波齐被认为是胜乐金刚的住所,这里蕴藏着无量的幸福。所以在冈仁波齐峰下常年都有转山的信徒,只为祈求好运降临。苯日神山是西藏本土教四大神山之首,千百年来,它成为苯教徒心目当中的圣地,教徒们把自己今世的幸福、来世的解脱等所有希望都寄托给苯日神山,为了消除罪障以及各种疾病,他们年年按时绕着冈仁波齐峰朝拜转山。

藏传佛教认为冈仁波齐峰是密宗胜乐之无量宫,其周围的群山河流均为胜乐宫的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奥的宗教含义。同时,冈仁波齐又是众多佛、菩萨和高僧大德所加持和修行的圣地。据传,释迦牟尼佛转法轮时塑三尊佛像,分别供奉于神界、鲁界和人间。罗刹王贡布崩用神变迎请人间的释尊佛像供奉,但没有供奉此佛的特殊坐床,于是想用神变背回冈仁波齐神山。这时释迦牟尼五百罗汉立刻飞往冈仁波齐神山,在冈仁波齐南面的“五百罗汉聚盆”或叫“上坛城”的岩石上留下脚印,同时在神山四角各留一脚印,称为“底斯不动四钉”,这样罗刹王无法背走,在冈仁波齐背后可看到清晰的绳印及四周释尊的脚印。

千百年来,朝圣者抬高了这里的神圣地位,不论是心向往天神,或者走向天堂,都是让自己脱胎换骨的灵魂最能接近圣地的必由之路。



现代,佛教的朝圣具备了最大的开放性。朝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一个人发誓,如果某个愿望得到了满足,就必须遵守;在生活的世俗方面寻求改善;在神的手中寻求恩典、永生或治愈。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朝圣来了解外境与内心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不仅是突破我们认知的局限,了解“加持”“布施”等等佛教用语真正意义的一个突破口,也更是我们主动开启生命奥义之门的钥匙。

这条路,对任何人都是敞开的,无关乎朝圣与转山,去感受高原状态下的生命之力。

“人生就像一次漫长的朝圣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大昭寺   布达拉宫   藏族   圣地   佛教   西藏   寺庙   虔诚   宗教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