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之间,160余年的对峙共存,围绕燕京地区的和平与战争

从秦统一全国至五代,燕京地区一直是中原王朝北方的重镇。从“安史之乱”安禄山据范阳郡反唐开始,燕京地区的历史地理位置便愈发突显出其重要性。中原五代时期,后晋主石敬唐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太宗耶律德光,燕京地区首次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

此后,后周世宗(959年)首次开始对燕京进行征伐。960年,赵匡建立北宋后,始终想要收复“汉唐旧壤”的燕云地区,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雍熙三年(986年)两次对燕京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征伐,之后,辽数次出燕京南下攻宋,双方战争不断。

由于战争的因素,使得燕京及其周边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直到辽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宋达成澶渊之盟,燕京地区才结束了长达25年的战争,共同步入和平时期。

在以后的120年间,辽宋间虽有一些小的摩擦,但主流还是保持了长期的友好往来,地区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使燕京地区的民众走出战争的阴霆,民众生活得以稳定提高。

一、燕京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与军事战略地位

(一)燕京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

燕京地区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镇。从商周至前汉历代分封设王加以管理,是早期中原王朝的军事要地。随着政事中心的转移,燕京地区被逐渐卷入战争,几易其主。

辽代以前燕京地区的悠久历史和朝代的更迭,以及名称的变化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燕京地区也逐渐成为封建王朝后期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地区。

(二)燕京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辽朝将燕京地区设为陪都南京,可见当时燕京地区的重要性和辽朝对它的重视程度。根据南京道的辖区范围看,东南部为渤海湾海上天险,南部有白沟河、拒马河等水系与宋朝交界,北部区域的划分几乎是沿着山险和长城的走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1、自然地理基础

燕京地区三面环山,分属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并被呈马蹄形将其包在其中,状若围屏,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二。东南部处于华北大平原北部的小平原上,向广阔无垠的华北大平原展开,与我国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大势基本相仿。

在南部的小平原上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拒马河等水系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充沛的水利资源。燕京地区处于北部温带,大约在北纬40度左右,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而且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秋冬多晴和高爽天气,宜于人居。

2、经济地理基础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都是以农牧业生产为主。早在先秦时期,燕京地区的农业生产就很发达,平原地区“其谷宜三种”,四大量种植黍、被、豆、麻等农作物,丘陵、水域地带则有“鱼盐枣栗之饶”。

东汉初年,张堪在任渔阳太守时,开垦稻田达8000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农业生产一度达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的丰收景象。曹魏时期,在澡河(今永定河)上修筑了庆陵堰、车箱渠等,使一部分永定河水流向高梁河,可灌溉农田达2000余顷。

到辽朝时,升燕京地区为陪都南京,使燕京地区的地理位置迅速上升,同时,燕京地区也成为辽朝的主要农业生产地区。

燕京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既有着丰富的天然资源和物产,又有良好的农业和畜牧业基础。另外,从官员的设置上,亦可看出燕京地区在当时已是辽朝重要的财赋来源地区。

(三)燕京地区军事战略地位

燕京地区的西面是太行山自南向北延伸的北脉一西山,北面、东北面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西山和军都山首尾相接、高低起伏、层峦迭嶂,成为燕京地区西面北面的天然屏障。燕京南面,则是广阔的大平原。

燕京地区是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及蒙古高原交往联系的枢纽。从居庸关北上可以到达蒙古高原,出古北口、松亭关等可以到达松辽平原,而南下则是广阔平坦的华北平原。燕京这种“内跨中原,外联朔漠”的地理形势,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辽朝来说,占有燕京与宋朝形成对峙具有很大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上的优势。防守可以扼守关隘,屏蔽天险,抵御宋朝军队的进攻而若以燕京为基地,更可以迅速南下攻击华北平原。

可见燕京地区是辽朝南下攻宋的重要基地和出发点,如果是皇帝亲征,还需留重臣把守燕京。由此,这个“人烟稠密,物产丰富的幽州重镇,也成为辽朝随时出兵南下时打探、研析军情,集合、休整部队和屯积、补给军需的要地。”

燕京地区掌握在辽朝手中成为了中原北宋王朝的心腹大患。

太宗端拱二年(989年)春正月,也就是在宋朝第二次大规模征伐燕京地区之后的第三年,户部郎中张泊在奏章中总结宋辽战争失利时,将宋军失利的原因归结在军事地理位置的不利。

正是因为燕京地区有如此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而宋朝又惧怕处于被动挨打的劣势,因此两度进行大规模的北伐,就是希望能够获得燕京这一阻击北方民族南下的天险。宋太宗就曾希望,异时收复幽州,在古北口等数处派兵驻守,阻扼辽兵南下。

二、宋辽之间围绕燕京地区的和平与战争

中原王朝争夺燕京要地的战争始于宋朝建立以前的后周,后周世宗柴荣于959年集结大军大举攻辽,并在很短的时间里攻获了赢、莫二洲和瓦桥、淤口、益津三关、并把瓦桥关改为雄州(今河北省雄)县,益津关改为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

就在战事顺利进行即将进一步进攻幽州时,由于柴荣突然得病而不得已撤军,虽从辽朝手中取得了十六州的赢、莫二州即关南十县地,却草草地结束了中原王朝与辽朝争夺燕京的第一场战争。

次年(960年),赵匡建立北宋,此时的北宋一方面急需处理好王朝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问题,保持王朝的稳定另一方面又面临南北数个割据政权。

于是,宋太祖没有像柴荣一样急于进攻幽州,而是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即先吞并南方较弱的割据势力,而后图取有辽朝为援的北汉,最后谋取燕京地区。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宋太祖在处理与辽朝双边事务时,采取了友好的方式。

同年十一月,在宋朝大军征伐江南主李煌时,辽宋之间达成了第一次和盟。在辽宋达成和盟的情况下,宋太祖也曾尝试和平收复燕京地区。

最终,宋太祖收复了南方的割据政权,却未能攻下北汉,更没有出兵燕京。燕京地区在度过了年和平岁月之后,“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终于发生了辽、宋双方争夺燕云地区的大战。”

(一)高梁河之战

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年)春正月,宋太宗决意攻打北汉。北汉若想击退宋军就会寻求辽朝军队的援助,辽朝方面势必会搅入征战之中。于是,宋太宗索性单方撕毁了和盟协议。

北汉“所占据的地面,不过是太原及其周围,共十个州、一个军、四十一县,即只据有今山西中部地区,东、南、西三面都在宋朝统治地区的包围中。”虽有辽朝军队的援助,但未能抵挡宋军“围点打援”的战略进攻部署。至五月,攻占太原,灭北汉。

“帝既灭汉,欲乘胜取幽、蓟”。宋太宗攻取太原后,意欲挥师攻打燕京的战略目标在当时是有着极端的厌战情绪和两种不同的意见。“攻围太原累月,馈晌且尽,军士罢乏。刘继元降,人人有希赏意,而帝将遂伐辽,取幽蓟。诸将皆不愿行,然无敢言者”。

就在军事行动开始时出现“危从六军有不即时至者”,这种消极不满情绪己经暴露并影响到了军事行动。的确,“宋朝军队在己经作战三、四个月之久,十分疲劳军需储备也消耗了很多。

不论在部队的休整上,在物资的补给上,还是在原北汉地区的安抚上,都有大量善后工作急待去做”。就在诸将反对北上时,唯独殿前都虞侯崔翰奏道:“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

是宋太宗早在进攻北汉之前就己经决定连续北上进取燕京,还是击败辽朝援军后增加了宋对辽作战的勇气和信心,还是偏听偏信主战将领的言论,还是怕辽朝南下进攻汁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来个“先下手为强”呢?不论怎样,“帝意决。五月庚子,遂发太原”。

同年六月,宋军集结约十万余众自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向北推进,近一个月的进军还是相当顺利的。

先入辽境金台顿,宋太宗“躬撮甲胃”亲率兵进攻岐沟关,辽东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刺史刘禹降败辽北院大王耶律希达于沙河,生擒五百余人再下琢州,判官刘厚德以城降,宋太宗抵达南京城南,进驻宝光寺。

耶律色珍在幽州城外增援,宋太宗率众进击,斩首千余级。扫清了幽州外围的辽军,宋太宗于城西北亲自督战,下令攻城。

攻城战斗艰苦激烈且不是很顺利,白天强行突击,夜晚爬城偷袭,云梯、洞子轮番上地面上攻,地下挖地道进攻,给辽守城将士不小的压力,虽尚未攻破城池,但显然幽州处在极度危急境况中。

在宋军四面合围的进攻势态下,权知留守韩德让只能日夜巡城,安抚人心,加强守御,坚守不出,等待救援。解幽州之围,对辽军来说,已迫在眉睫。

于是迅速制定增援解围方案,调兵遣将。“命南京宰相耶律沙救之”,“耶律休哥自请赴援,辽主乃以休哥代希达,将五院军并发。”往“救幽州。并西山薄幽陵,人夜持两炬,朝举两旗。选精骑三万,夜从他道自宋军南席卷而北。”

“七月,癸未,辽耶律沙以援师至,战于高梁河”也就在这一仗,战局发生了大逆转。高梁河之仗打得异常激烈,宋太宗仓皇南逃。来不及过多喘息,辽景宗为报幽州之役遣韩匡嗣领兵攻宋,战于满城。

此战的领兵崔翰、赵延进、李继隆等将帅没有一味教条的按照宋太宗所授阵图作战,而是根据地理位置、分析兵力状况、顺应战局变化,抓住战机一举击溃辽军。

战斗中“先遣人诈约降”,之后“宋师鼓噪,尘起涨天,匡嗣仓碎不知所为,遂败绩,溃兵系走西山,投坑谷中。追奔至遂城,斩首万余级,获马千余匹,生禽其将三人,俘老幼三万户及兵器军帐甚众。”

高梁河、满城之战,是辽宋长期战争中的第一次大战,双方互有胜负,不分伯仲,但辽朝确保了对燕京地区的统治权。

(二)雍熙之役

高梁河之战大大削减了宋军征战的锐气,宋太宗对辽同样采取了双边和平的态度以作缓兵。但图谋占据并统治燕京地区的战略目标并没有真正中断和放弃,“燕、蓟不收则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也,特太宗时未有可取之机耳”。

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年),宋太宗根据知雄州贺令图“契丹主少,母后执政,宠幸用事,请乘其衅以取燕、蓟。”的奏报,决定利用辽朝廷内部政事未稳的时机,对辽燕京地区进行第二次大规模征伐。

“于是以曹彬为幽州道行营都部署,崔彦进副之,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杜彦圭副之,出雄州”,两股大军组成为进攻幽州的主力军,是为东路军“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以阻断辽军西去的通道,孤立代北诸郡,是为中路军以“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杨业副之,出雁门。”以攻击代北诸郡,是为西路军。

宋太宗排兵布阵的作战意图很明显。以曹彬率领的东路军吸引辽军主力集结幽州,无暇西顾,使潘美、杨业的西路军能够顺利的攻占代北诸州郡,之后,潘美、杨业与田重进的中路军会合,再与东路的曹彬一起攻打幽州,由此实现整个作战计划和战略目标。

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出雁门关,在辽军应援不及的情况下,于三月攻占寰州(今山西省朔县东),转而攻占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四月,克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接着攻取朔州(今山西省朔县)。

至此,西路军攻占了代北诸州,军事进展迅速。田重进率领的中路军,在飞狐口与辽军发生激烈的战斗,“田重进阵于东,命部将荆嗣出其西,乘暮薄崖,以短兵接战,契丹兵投崖而下,杀获甚众。”数日后,辽军冀州防御使大鹏翼被俘,宋军乘胜下蔚州(今河北省蔚县)。

与此同时,曹彬的东路主力“败契丹于固安,破琢州,戎人来援,大破之于城南。”曹彬主力顺利抵达琢州。

当时,辽将耶律休哥镇守琢州,“北南院、奚部兵未至”,耶律休哥兵力有限,根本无法与宋号称十万大军的东路军正面力战,于是采取夜“则令轻骑掠单弱以协余众”,昼“则以精锐张其势”的办法,使宋军疲于防御,牵制宋军大规模进攻的作战部署。

然后再派小股骑兵“设伏林莽”阻断宋军的给养粮道,骚扰宋军后勤保障,使宋军人心浮动,无心恋战,最后迫使曹彬的东路军因断粮而不得不退师雄州,等待粮草供给。

在这种被动的战局下,曹彬部下将领“闻潘美及田重进累战获利,自以握重兵不能有所攻取,谋画蜂起,更相矛盾”,使曹彬左右为难,无法控制这一局面。于是在众将的影响下,下令“裹五十日粮,再往攻琢州。”

这时辽圣宗与萧太后带领援军己到达琢州前线,耶律休哥的守军力量也得到了加强,宋辽双方遂在琢州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

曹彬东路军的溃败不仅使东路军损失惨重,更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战局的发展。田重进率领的中路军也在耶律斜轮率军反击之下被迫撤退,这样就造成了深入辽境的西路军孤立无援,一败再败。

宋太宗只好下令撤军,“于是浑源、应州将皆弃城走,耶律斜轮乘胜入寰州”。潘美、杨业率领西路军撤退时,带领大量云、应、寰、朔等州军民同时内迁,在如何撤军,如何阻击追兵的问题上发生意见分歧。杨业认为此时应躲开敌锋,而潘美和监军王恍认为应强行冲围。

无奈,杨业只好要求潘美派兵在陈家谷口接应支援,随即去和强大的敌军作战,败走的一百多人死战到底,杨业被俘,绝食而死。当“云应、朔州及诸城将吏闻杨业死,悉弃城走,耶律斜较复陷其地。”

宋朝发起的“雍熙之役”,除田重进所率领的中路军没有受到损失外,以西路军和东路军的惨败,痛失大将杨业的巨大代价,结束了对燕京地区以失败告终的第二次战役。

(三)辽对宋的战役

高梁河之战和雍熙北伐两次失利,宋朝无心出兵,陷入消极防御,“从此以后,双方在军事上就基本上始终成为辽朝方面总是占居上风,宋朝方面一直被动挨打的形势。”

此后辽在“统和四年(986年)、五年(987年)、六年(988年)、七年(989年)、十七年(999年)、十九年(1001年)、二十年(1002年)、二十一年(1003年)、二十二年(1004年)这些年份里,不是大规模地出兵,就是小规模的骚扰,不是耶律隆绪及其母亲萧绰率军亲征,就是派遣臣下南伐。”

面对辽朝大军历年的南进攻伐,宋朝显然有些招架不住,第三次使用求和的办法来缓解边防的压力。辽统和十二年(宋淳化五年,994年)八月,“乙酉,宋遣使求和,不许。”到九月,宋“帝再遣使如辽约和,弗许。”

面对辽朝廷的强硬态度,宋又打算迂回解决,“于是募人泛海,赂女真及乌实旧作兀惹等部叛之”,用以牵制辽军南下,但“二部不从。”

宋真宗继位后,“复遣知雄州,赐承炬诏曰‘联嗣守鸿业,惟怀永图,思与华夷,共臻富寿。而契丹自太祖在位之日,先帝继统之初,和好往来,礼币不绝。其后克复汾、晋,疆臣贪地,为国生事,信好不通。今者圣考上仙,理当讣告。汝任居边要,洞晓诗书,凡有事机,必能详究,轻重之际,务在得中。’承炬贻书契丹,谕以怀来之旨,然未得其要。”

真宗从社翟稳定出发,也希望与辽恢复和好。然而宋求和解决边防的计划落空,辽军依旧继续南下攻宋,共发生三次较大的战役。

1、赢州与莫州之战:统和十七年(宋咸平二年,999年),辽军从河北方面大举攻宋,相继攻打遂城、定州、冀州,皆为宋军击退。其后,“遣萧继远攻狼山镇石碧,破之。”

接下来辽军在赢洲今河北省河间县大败宋军,生“擒其将康绍裔、宋顺,获兵仗、器甲无算。”进攻“乐寿县今河北省献县,拔之。”

再取道遂城,“敌众临水以拒,纵骑兵突之,杀戮殆尽。”虽然辽军北退时,宋将范廷召等引兵追击至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东,击溃辽军并有所斩获,然而宋军还是受到较大损失。

2、遂城战役:统和十九年(宋咸平四年,1001年)十月,辽又一次集中兵力南伐。从河北遂城西长城口进兵攻打遂城今河北省徐水县西,“甲寅,辽军与宋兵战于遂城,败之。”

由于雨霖道路泥泞不利行军原因,辽军在到达满城的当天就急忙向遂城西的羊山撤退。宋军及时把握战机,部队抢先在羊山设伏,大破辽军于羊山。此次战役,辽军因天时不利,损失较为惨重。

3、望都战役:统和二十一年(宋咸平六年,1004年),辽军数万骑兵大举入侵包围了望都县今河北省望都县,王超与王继忠立即由定州城领兵向北增援,同时请桑赞、周莹会师定州。

王继忠率兵先行却陷入辽军的包围,后面的粮道给养又被截断。在王继忠与辽军发生激战之际,王超与赶来的桑赞却畏缩不前,致使王继忠部全军覆没,王继忠被俘。

望都战役后的统和二十二年(宋咸平七年,1005年),辽圣宗和萧太后再度率领号称万大军对宋发起一场大规模进攻。闰九月“丙寅,辽师与宋兵战于唐兴,大破之。丁卯,萧挞凛与宋军战于遂城,败之。”

十一月,“马军都指挥使耶律课里遇宋兵于洛州,击退之。”宋太宗迫于辽军压境的威胁,再一次与辽“密请求和”。

辽一方面同意约和,遣王继忠照会宋使一方面攻破德清军、通利军直扑澶州(今河南省蹼阳市),继续给宋境施加压力,威胁宋朝都城开封。

危机时刻,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等的建议下亲临前线督战,并适时派遣曹利用、李继昌与辽议和,最终达成“澶渊之盟”并约定:

宋向辽年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国结为兄弟之邦,辽主尊宋帝为兄,宋帝尊辽萧太后为叔母两国以战前各自占有的疆界为国界,以白沟河为界河;互不容纳叛附及互不骚扰农作;互不在沿边界增筑城寨,开掘河道。

自此之后,宋辽两国结束了25年的战争,维持了长达120多年的和平稳定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燕京   契丹   梁河   王朝   地区   中原   幽州   东路   河北省   宋朝   余年   和平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