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当了十几年的“太上皇”,袁世凯是如何做到的?

从1882年进入朝鲜到1894年离开,袁世凯实际控制着朝鲜的军政大权,成为朝鲜的“太上皇”,甚至有人说他在朝鲜“娶妻睡皇后”,这是真的吗?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在中国古代,朝鲜一直都是中国政权的藩属国,19世纪末期,朝鲜政府故步自封,抱残守缺,日益腐败,而旁边的日本则接受西方文化,进行了明治维新,逐渐强大,且摸透了清朝政府对朝鲜的管理不过问的态度,于是积极筹划安排侵韩计划。

朝鲜此时的年轻国王李熙,有来自两个政治势力的角逐,一方是他父亲李昰,另一方是他的皇后闵妃,两边水火不容。他父亲代表的是旧派势力,而他的皇后闵妃则代表的是新派势力。

朝鲜王后闵妃

闵妃代表的新派当政后没能改变腐败的国政,甚至变本加厉,又想仿照清朝北洋水师创立新式军队,而且新式军队工资又高出原旧式军人工资一大截,问题是很多旧式军人,工资都拖欠很久了。这就导致了士兵哗变,要不是闵妃假扮成宫女跑得快,早就丧命黄泉了。这次士兵哗变顺带还烧毁了日本的领事馆。这就是朝鲜的“壬午事变”。

此时,袁世凯跟着清朝庆军统领吴长庆奉命率军平乱。袁世凯进军韩京南门,暗中布置,抓捕李罡,并送往保定幽禁。随后率兵入城补捉组织叛乱东学党,使韩王和闵妃得以复位。

事后吴长庆以“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16字奖语,将袁世凯列为首攻,上报清庭。后来,吴长庆的庆军奉命驻守朝鲜,由于吴长庆经常要回国,袁世凯作为吴长庆的首席武官,实际掌握着吴长庆在朝鲜所有的军事事务。这时的袁世凯只有24岁。

袁世凯

不久,吴长庆在回国途中病死,袁世凯完全掌握朝鲜的军政要务,成为朝鲜太上皇。

这让朝鲜朝野上下都对他非常不满,毕竟袁世凯所代表的是清廷的利益,和朝鲜本国的利益是相冲突的,比如在如何面对日本人的问题上,当时袁世凯一直采取打压的策略,可是日本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扶植了一批亲日分子,企图通过政变,来摆脱袁世凯的控制。

袁世凯

1884年,日本扶植的开化党趁着京城邮政总局新厦落成之机,强行将李熙迁入景佑宫,然后让驻朝鲜的日军来保护。第二天昭告天下,要求解除与清朝的藩属关系,建立独立国家。

袁世凯当机立断,给将士分发600两黄金,带领将领攻打王宫,将朝鲜国王营救至清营,之后开化党和日本人逃往仁川,并一把火把领事馆给烧了。

事变平息后,由于朝鲜国王在清营中,袁世凯遂代主持内政、外交、军事,后来即使国王回宫,也邀请袁世凯入宫护卫,居住偏殿,和国王仅一墙之隔,朝夕晤对。朝鲜大臣每日都要与袁世凯议事,听其指挥。

至于说袁世凯睡皇后,与闵妃关系不清不楚,这只是道听途说罢了,并无实据。此时的袁世凯居高临下,对朝鲜朝政腐败也极度鄙视,曾斥责闵妃“怙恶不悛,刚愎自用”,并多次计划推翻铲除闵妃。那时的闵妃,于袁世凯视同寇仇。

袁世凯

从袁世凯在朝鲜做太上皇的十几年经历就可以看出,袁世凯并非庸才、愚昧之人。虽然他文学之才略微欠佳,但是他的带兵能力、政治手段、利害的权衡、对各种事物的自如应对、慧眼识人才的能力、以及其领导能力都是非凡的。说他是乱世枭雄、治世能臣也不为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太上皇   朝鲜   藩属   日本人   日本   清朝   皇后   国王   腐败   代表   袁世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