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黄埔军校的他一生无为,生个女儿却成为歌星,如今家喻户晓

邓丽君,这个名字几乎是每一个华语音乐爱好者都熟知的。她的歌曲流传至今,家喻户晓,依旧能感动着人们的心灵,让人回想起那个浪漫的年代。但是,你是否知道,邓丽君的父亲邓枢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呢?

邓枢,是黄埔军校的一名高材生抗日战争期间,他参军报国,抗击日寇,表现卓著。但是,战争的结束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荣誉和奖励。相反,他却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一生无为。

直到他的女儿邓丽君走上了歌唱的道路,成为亚洲著名歌手,甚至被誉为亚洲的天籁。邓丽君的成功不仅让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也让她的父亲邓枢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穷小子从军成为黄埔高材生

1921年5月26日,邓枢出生在河北大名县的一个小村子里。邓枢父亲看到邓枢后,乐呵呵地笑道,“又是一个带把的。咱们家以后有希望喽!”。这句话就像加了魔法似的,不久后确实实现了。

那时候的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根据邓枢回忆,小时候家里孩子多,从来就不知道吃饱是什么感觉。

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邓枢并没有因为长大了就能吃顿饱饭了。相反这些年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他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了。只能靠捡菜叶为生。

正值当时日本人发动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由于邓枢的家乡大名县是四省交界,所以他经常能够看到许多往来的部队。

村口有一支队伍正在招兵,对外宣传,“来当兵,打鬼子。有大肉吃,有大洋拿”征兵处后面正支着一口大锅,咕嘟咕嘟地炖着猪肉。别提有多香了。已经有一天没吃东西的邓枢饿的实在忍不住了,心想,“当兵了既能吃饱饭,每个月还有几块大洋拿。怎么不比现在在家饿肚子强。”

在为了吃口饱饭的目的下,邓枢前往了招兵处报名参军。并且吃了这辈子以来第一顿饱饭。

进入部队后,邓枢并没有和那些老兵油子整日混在一起。在北平兵“眼镜”的影响下,开始跟着“眼镜”学文化。北平兵“眼镜”,之前是北平的一家私塾先生,口头上整天挂着“之乎者也”。在日本鬼子占领北平后,他的私塾馆被日本兵一把火烧了。他也跟随难民一路流浪到保定府。并在保定府参军入伍。

“眼镜”有知识有文化,但是由于身体比较虚弱,常常受到老兵的欺负。刚入伍的邓枢就成了“眼镜”最好的朋友。“眼镜”整天在邓枢身边说自己参军的远大抱负,要考上军校,做军官。看这些老兵还敢不敢欺负他。年轻的邓枢就坐在一旁默默地听。“眼镜”自己看书时,也常常带上邓枢。他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教邓枢认字一天天下来,邓枢的文化水平也在一点点提高。

好景不长,在一次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中,“眼睛”战死在战场上。自己最好的朋友的离去,也让邓枢下定决心要在部队做出一番事业,从此更加倍努力学习。

终于,一年后,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黄埔军校。然而,黄埔军校人才众多,邓枢没有背景,而天赋也一般。在军校期间成绩并不理想。

黄埔军校毕业后,邓枢被授予少尉军衔,回到原部队继续与日寇作战。据传闻,邓枢还曾带兵参加过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受到提拔。

到了1948年,依旧是少尉的邓枢跟随老部队撤离至台湾后在台南驻防。1952年,临近退休的邓枢终于升到了中尉,并在第二年初退役。安家在台湾中部的云林县。虽说是中尉,但是待遇条件也并不好,邓家一大家子人住在眷村一个30多平的小屋里。

传奇的诞生

1953年1月29日,邓枢的第四个孩子,也是他唯一的女儿,邓丽君诞生。其实邓丽君最初不叫邓丽君,而是叫邓丽筠。那是因为邓丽君的妈妈,邓枢的爱人喜欢竹子,所以才起名为丽筠。在当时的台湾社会,没有文化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经常喊错小邓丽君的名字,把“筠”读成“均”。所以,在邓丽君三岁的时候,邓枢给女儿改名为邓丽君。

在邓丽君的童年,父亲邓枢就经常带她去看京剧表演。那时的台湾社会,京剧被视为高雅文艺,深受文艺爱好者的喜爱。邓枢是军人出身,对于严格的纪律和技能要求非常重视,因此他对邓丽君的培养也非常严格。

邓丽君对京剧的喜爱早已显露无遗,她常常对着镜子模仿京剧中的角色,用自己的腔调演唱经典的京剧唱段。邓枢发现了女儿的音乐天赋,更是买来了收音机,每天等小邓丽君放学后,支起天线,打开收音机,播放戏剧。小小的邓丽君听着听着竟也跟着哼唱了起来。

有一次,邓丽君和邓枢在外面玩完回家,路边的大喇叭播放着当时的流行音乐。回到家后邓丽君竟然有模有样地哼唱了起来。邓枢问她唱的什么?邓丽君回答说是回家路上大喇叭播的音乐,我觉得好听,就记下来唱。

在这之后,邓丽君只要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只要他听一遍,第二遍就能跟着节奏哼唱出来。渐渐地,邓丽君的天赋也被邓枢发现,他从来没想到女儿还有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

毕竟邓枢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教育观点比较开明。邓丽君喜欢听歌,唱歌。邓枢也没有过分地制止,而是在周末带着邓丽君去商场买了好多女儿喜欢的磁带。到了晚饭时间,就会拿出来放给女儿听。邓丽君听完之后,就跟着节奏哼唱。一段时间后,已经可以清口唱完好几段完整的歌曲了。邻居们也都知道了,隔壁邓家有个小歌星。

天赋初现到小有名气

还在上小学的邓丽君,报名了学校举办的唱歌比赛。回到家后,她在父亲的指导下,便开始认真练习,选定了一首当时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用心练习了好几天。

比赛那天,学校的礼堂座无虚席,邓丽君也紧张地等待着自己的表演机会。终于,主持人宣布了她的名字,她从后台走出,身穿着一条她最爱的一条花裙子,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邓丽君站在舞台中央,微微低下头,深呼吸几口气,然后开始了她的表演。她的歌声清脆悦耳,音准极高,唱腔也非常传神。她的舞台表现也非常出色,不但抓住了歌曲的情感,还加入了自己的表演元素,让人不禁为之一振。

邓丽君的表演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邓丽君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更是在最后获得了唱歌比赛的第一名。

比赛结束后,全校师生都知道了邓丽君这个小歌星。邓丽君更是得到校长的推荐下,加入了“九三康乐队”,并接受李成清老师的专业指导。那一年,还在上小学的邓丽君在周末就已经跟着乐队四处慰问演出了。

1965年,邓丽君小学毕业,开启了中学生活。在业余时间,在父亲邓枢的支持下她报名参加了的业余歌唱训练班,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为了验证自己所学知识,邓丽君报名参加了台湾一家唱片公司举办的唱歌选秀比赛。在比赛当天,邓丽君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裙子,在父亲邓枢的陪同下来到录制现场。邓丽君在主持人报幕后,轻轻松松地走上舞台。

面对一群评委和观众,邓丽君微微一笑,紧握麦克风,开始唱起了一首台湾民谣。她的歌声清澈动人,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她的表演也非常出色,从容自信,丝毫不怯场。整个演出过程,邓丽君就像是在向观众展示她惊人的唱歌和表演天赋。

最终,在邓丽君的歌声和表演下,评委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她也顺利进入了决赛。

两周后的决赛现场,邓丽君唱了一首《采红菱》,用她纯净而动人的嗓音唱出了这首歌的深情和感动,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和评委,最终获得比赛的冠军。

邓丽君的唱功和表演才华在比赛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让人们看到了她的潜力和天赋这次比赛也是邓丽君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她从此开始踏上了音乐之路,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

正式出道到家喻户晓

由于在比赛的出色表现,还在上中学的邓丽君被猎头相中,并顺利加盟台湾宇宙唱片公司。在1967年9月,邓丽君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演唱生涯。

1969年,邓丽君为电视剧《晶晶》献唱了同名主题曲。主题曲的爆红,也让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注意到这个年龄不大的小歌手。

邓丽君的音乐才华和出色的演唱技巧,使她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获得了唱片公司的认可。据邓丽君自己回忆道,那段时间每天都睡在公司,醒来就研究唱腔和台词,以至于做梦都在录制唱片。她也没有让唱片公司失望,在短短3年里,就推出了40张音乐专辑。

1974年,她受邀前往日本发展,并以第二张单曲《空港》一举打破了宝丽金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唱片销售纪录。邓丽君以其独特的嗓音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在日本迅速赢得了粉丝和崇拜者,不断推出新歌并在日本巡回演出。

1979年,邓丽君推出了她的代表作之一——《小城故事》这首歌曲被认为是邓丽君音乐事业的高峰之一,也成为了台湾流行音乐的代表之一。这首歌曲在中国大陆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了中国大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化符号之一。

随后,邓丽君不断努力,发行了一系列受欢迎的歌曲,包括《我只在乎你》《甜蜜蜜》《但愿人长久》等等。她的歌曲被广泛传唱,唱片销量不断攀升,邓丽君也开始受到了更多人的瞩目和关注。

在她事业的高峰期,邓丽君的演唱风格以清新脱俗、婉约动人、深情绵长而闻名,成为了整个华语乐坛的代表性人物。她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广受欢迎,甚至还深受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喜爱。

邓丽君事业高峰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由于长年的高强度的工作,邓丽君的身体早早出现了问题。94年更是一度传出退出歌坛的传闻。不过自此以后,邓丽君开始慢慢退居幕后,对外宣称“把机会留给新人”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因突发哮喘在泰国逝世,享年42岁。邓丽君的突然去世给全球华人音乐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邓丽君的去世让无数粉丝和乐迷们感到痛心,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涌向台湾的纪念馆,为她送上最后的敬意。

结语

邓丽君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辉煌。她的天赋和努力使得她成为了一代天后,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和追捧。但是,她的成功背后也有着父亲邓枢开明的教育和悉心栽培的功劳。

邓枢对邓丽君的关爱和引导,使得她在音乐方面有了自己的天赋和追求,并让她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坚强地面对和克服正是邓枢的教育和培养,才让邓丽君在音乐之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坚定。

邓丽君的逝去,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位伟大歌手留下的音乐遗产。她的歌声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邓丽君的音乐精神,为音乐事业做出更加杰出的贡献。

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用心关爱和引导他们,让他们在人生之路上更加充实和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黄埔军校   北平   女儿   台湾   家喻户晓   京剧   歌星   天赋   眼镜   唱片   父亲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