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35岁遗孀不改嫁,四子女名字有特殊寓意,长大皆成才

1942年,戴安澜率领着远征军在缅甸对抗日军,因为惨遭包围,戴安澜决定以身报国。但是他唯一割舍不下的是妻儿,于是他写下一封信。

亲爱的荷馨:

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戴安澜给妻子的绝笔信

而这封信还没有来得及送出,他就牺牲了。而这封信便成了他给妻子的绝笔信。

他与妻子结婚时,他已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一名军官,而他的妻子只是一个大字不识,长相不出众,还裹着小脚的农村妇女。

很多人都为他不值,劝他找一个与自己相配的,他也经常收到仰慕他的进步女性的信,但是他都拒绝了,他跟她们说:我最爱的是我的夫人。

她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一个年轻有为的将军,对她死心塌地。

01

戴安澜出生在安徽无为的一个小山村里,他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因为他的叔父戴端甫是文化人,有公职。受叔父的影响,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很重视戴安澜的教育。

戴安澜15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桐城的一位学者办的私塾中学里学习。3年后,他考入了南京安徽公学堂读书。

这个时候正值军阀割据乱局时期,各地革命浪潮高涨。受新思潮的影响,戴安澜立志从军报国。

1924年,也就是戴安澜20岁时,孙中山先生准备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军校正在筹备中,但是全国各地已经进行秘密招生,意在培养革命力量。

戴安澜的叔父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写信告诉了戴安澜。戴安澜收到信息后,说服同族的十余位亲友南下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当时,黄埔军校考核比较严格,不仅有对文化课的考察,主要的还有体能考核。戴安澜当时长得瘦小,导致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

戴安澜没有心灰,他只好加强体能训练,等待时机。到同年年底,黄埔军校再次招生,他顺利考上了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

进入学校后,他自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学习刻苦努力,在学校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在进入黄埔军校之前,父母就在同乡为他订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同村的一位姑娘,姓王,没有正式的名字。她们家也跟戴安澜家一样,是贫苦人家。反正那时候,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戴安澜也没有反对。

两年后,戴安澜从黄埔军校毕业。他毕业时,正是北伐战争打响时,他因为在学校成绩优异,毕业后就进入国民革命军中担任排长。


毕业一年后,在家人的再三催促下,戴安澜回到家,23岁的他与同村的那位姓王的姑娘,按照婚约结了婚。

新婚之夜,两人互诉衷肠,她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像样的名字而耿耿于怀,于是他为她取名为“王荷心”,意思是如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心地善良。王荷心比戴安澜小三岁,但是因为长期做苦力,长得比戴安澜还老气,也不漂亮。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家境贫寒,从小也没有机会读书,不识字。

王荷心无论从长相还是学识,她总有一种配不上戴安澜的自卑感。

02

戴安澜虽然接受过新思潮的洗礼,但是他并没有像很多进步青年一样,用逃避的方式,来表示自己是进步青年。

反而,他同情王荷心的遭遇,试图帮助她取得进步。于是他耐心的教她识字和写字。在他的帮助下,王荷心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可以写信,还会读书看报。

以至于戴安澜每次外出时,他写的信,她都能够阅读,并给他回信。在信中,她总是亲切的称呼他为“安澜哥哥”。他称呼她为“荷心妹妹”。

两人感情十分恩爱。婚后一年,王荷心为戴安澜生下一个大胖儿子,当时戴安澜因为忙于工作,不在身边,这是王荷心最遗憾的事。

儿子满月那天,王荷心特地拍了一张照片,照片背后写着两行字:产后特摄此影,以此为纪念,赠亲爱的小哥哥存之。

而这里的小哥哥正是戴安澜,初为人父的戴安澜收到照片后激动落泪,他当即给儿子取名戴覆东,意思为打败日本鬼子。

之后,戴安澜总是抽空回家探望母子。几年后,王荷心相继为戴安澜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戴覆东,意思打败日本鬼子;次子戴靖东,意思是要平靖东洋鬼子;幼子戴澄东,意思是要澄清东洋鬼子;女儿戴藩篱,意思是要筑起一道东方藩篱,不让日寇再来侵犯。

戴安澜全家照

从戴安澜给孩子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心境,不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誓不罢休。

因为儿女的相继出生,戴安澜的小家庭变成了一个无比温馨的六口之家,戴安澜再次将妻子的名字由王荷心改为“王荷馨”,意为温馨的一家人。

为了让戴安澜安心在外杀敌,王荷心用心的照顾着老人和孩子。让这个家如戴安澜所愿,温馨和睦。

全国掀起了抗日浪潮,戴安澜岂能躲在自己的小家。他奔赴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他的职级也不断的升高,威名远扬。

他先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枣阳之战,长沙保卫战。在战斗中他表现得英勇有谋,被晋升为陆军少将。

他的妻子王荷心为他有如此成就而骄傲。但同时她也非常自责,她是小脚,再加上要照顾儿女,不能时刻陪在将军身边,照顾将军。

很多人也劝戴安澜与家里的妻子离婚,找一个能陪在他身边的女子。王荷心也劝丈夫,如果碰到合适的女子,就纳为妾,或者她也可以退出,让她陪在他身边,照顾他。

甚至,戴安澜也收到不少进步女青年的爱慕信,但他都一一拒绝了。他说:“我最爱的还是我家乡的妻子。”

戴安澜与妻儿

戴安澜驻扎全州时,他将妻儿也接到了身边。当时王荷心上要侍奉婆婆,下要照顾孩子,整个人都显得苍老许多。戴安澜的朋友来到家里做客,看到前前后后忙碌的王荷心,都以为是家里的保姆,后来戴安澜拉过来介绍说:“这位是我的妻。”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爱大概是懂得,他懂得她对他的爱,懂得她为这个家的付出。

03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相持阶段,戴安澜率领200师作为远征军赴缅作战。出发前,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妻儿,他派人将妻儿送到了云南昆明。

向战场出发前,他特地抽空看了妻儿。虽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是能见到他,她就已经心满意足。

赴缅作战期间,是最艰苦的,因为后援困难,戴安澜率领着部队,几乎是孤军奋战。

他在给妻子信中写道: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

而这封信成了他的绝笔信,因为当时战争激烈,未能及时送出,直到他牺牲三个月后,妻子才收到这封绝笔。

当时,戴安澜带部队在缅甸中部山区一边打游击战,一边准备撤回国内。没想到在撤退的过程中,遭遇日军的伏击,戴安澜腹部和胸部两处中弹。

当时因为战地艰苦,医疗条件差,药品不足。戴安澜身负重伤却无法得到治疗,战斗还在继续,他被战士抬在单架上指挥作战,几次都昏厥了过去。

后来因为伤势过重,再加上天气炎热,伤口感染化脓,戴安澜在回国的途中牺牲了,年仅38岁。

戴安澜牺牲后,他的士兵冒死抬着戴安澜的灵柩准备返回国内,还有当地的人将自己的金丝楠木的棺材送给了戴安澜。但是因为天气火热,尸体腐烂发臭,战士们只好将戴安澜的遗体就地火化,再带回国内。

三个月后,王荷心才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此时她只见到了丈夫的骨灰盒和那封绝笔信。她几度哭晕过去。但是为了四个孩子,她还是振作了起来。

因为戴安澜赴缅作战有功,当时相关部门给王荷心和孩子发了二十万法币的抚恤金,这笔钱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对于王荷心来说,拉扯孩子,照顾年迈的公婆,都需要这一笔钱,况且这是丈夫用命换来的钱。但是她没有将这笔钱花做家用。而是将这笔钱捐了出来,在全州开办了私立安澜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因为戴安澜之前就跟她说过,如果没有战争,他会做一个教书先生。她决定满足他的心愿。

可是,1944年,日军逼近全州,安澜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也几经迁移。现在是安澜中学,也就是安徽省芜湖第二中学。

戴安澜牺牲时,王荷心年仅35岁,就连公婆都劝她改嫁,给自己一个好的归宿,也给孩子一个家。她却宁愿活得辛苦一点,也坚决不肯改嫁。

她表立场说:“我生是戴安澜的人,死也要跟他葬在一起。”

以至于1949年,有人劝她一起到台北,她也严词拒绝了,她说:“我的丈夫葬在哪里,我跟跟孩子在哪里。”

她靠做苦工抚养孩子,赡养老人。在她的培育下,她的大儿子戴覆东成为工程院院士;二儿子戴靖东在南京理工学院任教;小儿子戴澄东,成为高级工程师;女儿戴藩篱,更是继承父亲遗志,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王荷心还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1971年,儿女都已成才,也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她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死后她如愿和丈夫戴安澜葬在了一起。

戴安澜墓

有一种感动,叫坚守。有一种情怀,叫胸怀家国。有一种爱,是为了千家万户!有一种爱,叫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黄埔军校   安澜   遗孀   藩篱   绝笔   作战   妻儿   寓意   子女   牺牲   丈夫   妻子   名字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