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过世不下葬,竟是孔子年轻时做的事,究竟为啥?

孔子十五岁,母亲颜氏去世,他没给母亲下葬,反倒把母亲的棺木抬到马路旁边,引发乡领议论。便有人问孔子,为何要将母亲的棺木抬到路边,停丧不葬。孔子说,母亲死了,想把她跟父亲合葬,但不知道父亲埋在哪儿。

这听起来就是个笑话,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孔纥)是当地十里八乡有点名气的小贵族,普通老乡打听他的坟在哪里,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何况孔子?孔子为何要这么做呢?其实孔子15岁之前跟着母亲长大,生活贫困。

孔子是个私生子

《史记》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孔纥),母亲颜氏女子,两人“野合而生孔子”。

《史记》中“野合”二字并非字面意思,其正确的意思是指孔子的父母没有婚姻关系。在孔子的母亲怀上孔子不久,孔纥就去世了,他不知道自己居然还有一个儿子。孔子就这样跟着母亲在外婆家长大。在古代底层社会,单亲母亲带孩子的情况很常见。就这样,孔子从小过得是没有父亲的农家单亲生活。

停丧不葬是为了认祖归宗

大概在孔子15岁那年,母亲去世了。老颜家祖坟也是现成的,办个农家规格的丧事不成问题。

但这桩丧事,要是像颜家庄无数先祖那样波澜不惊地办完,中国的历史一定和现在不一样了。

孔子将母亲的棺木停在路边,是故意的。但未必是他的主意,或许是老乡们的“指点”。



将棺木停在路边,是为了制造社会舆论,让孔家那边注意到他是孔家的血脉,这才是目的。那么他为何不直接跑到孔家去哭闹认亲呢?在当时的农民和贵族身份差别太大,孔子要是这么做危险太大。

停丧的消息,加上一些暗示信息,再通过适当的中间人传递到孔家,孔家人就坐不住了。孔家一直人丁单薄,这时早没在世的男人了。

孔老爷的老姐姐,一琢磨,心想:万一是真的呢?这可是好事啊,孔家有后了!那就把孔子叫到家来瞧瞧。不看还好,这一看,孔家老姐姐就止不住了老泪纵横。别的不说,光这个头、相貌,想冒充都难。

至此,孔子便认祖归宗,成为孔家后人,于是就有了孔子开挂的人生。

这便是孔子早年不愿意说的故事。

妖猫评论:每个人都人生际遇不同,孔圣人也是如此。儒家以“仁”为核心。孔子停丧不葬并非不孝,而是为了大孝。即使有些手段,亦无伤大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孔子   史记   儒家   认祖归宗   母亲   棺木   丧事   年轻时   农家   路边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