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安石变法中“保马法”实施的背景及失败的原因

在北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胜少败多,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宋军缺少战马。

可以说,在领兵器时代,骑兵对战争胜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战马是骑兵重要的工具,也就是说,谁拥有的战马资源丰富,谁就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因此,王安石变法时,推动了“保马法”的实施,这项改革颇具争议,那么实施“保马法”的效果及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保马法实施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目标是实现富国强兵,而加强战马数量是强兵的关键所在。

1、北宋急需大量战马来打造骑兵部队

北宋开国后,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收归燕云十六州,这不仅使北宋丢失了传统牧马场地,也失去了阻挡北方游牧骑兵南下的军事屏障。

而自燕云十六州往南是广阔的华北平原,除了黄河天险外,基本无险可守,而黄河在冬季是结冰的,这对骑兵来说,等同于没有障碍。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在平原上对战步兵,无异于降维打击。

对于当时北方的游牧骑兵的战斗力,北宋君臣是深有体会,范仲淹曾总结说:“虏骑轻便,邀击前后,乘风扬沙,一日数出。”

而北宋的都城开封,又暴露在北方游牧骑兵可以冲击的位置,既然无险可守,那就必须打造一支骑兵与之抗衡。

2、北宋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驿马

自唐末五代以来,中国对外商贸较为发达,北宋实行的又是较为宽松的商业政策,所以,北宋经济高速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驿站系统的完善。

马作为交通工具是陆路最为快捷的,而驿站也是需要大量马匹的,为了经济的发展,北宋也要改变缺马的状况。

3、监牧制度存在的弊端

在王安石实施保马法之前,北宋马政一直沿袭唐末旧制,实施监牧制度,所谓监牧制度就是政府建立专门监牧养马的制度。

官办养马看似把握,实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监牧制度下的马匹质量不高,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在实施监牧制度时,河南北12监每年出马1640匹,但是可供骑兵使用的只有264匹。

其次,政府为了养马,划分了大量土地,出现“农牧抢地”的现象,因为北宋地少人多,可是为了养马,却耗费了大量的土地,在仁宗时期,全国监牧不过三四万匹马,可是占用的良田却多达九万顷。

最后,实施监牧制,由于管理不当,严重耗费了北宋财政,因为政府养马,需要雇佣大量的卒役,并且还要租用土地,养出来的马虽然不多,但是花的钱却不少。

正是由于监牧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北宋一朝曾三次废除监牧制度。

4、北宋从外购入马匹受到限制

在军事、经济等方面都需要马匹时,而北宋的监牧制度却不给力,怎么办?北宋只能选择从外购入马匹。

北宋与辽、西夏在边境设立市场,互通有无,但是马匹交易存在诸多限制,毕竟马匹不是普通物品,辽与西夏都会限制出口。

而且马市一般地处偏僻,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这更加增加了北宋购买马匹的难度。

在北宋对外贸易中,常常出现捧着钱却买不到好马的现象。

处于种种考虑,为了缓解缺马的难题,北宋只能寄希望于改革马政,以期缓解自身缺马的状况。

公元1068年,北宋政府第二次废除监牧制度,并在五年后开始试行新的马政制度,也就是保马法。

二、保马法在实施后产生的正面作用

保马法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监牧制度存在的弊端,同时对北宋王朝的军事、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治安都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1、保马法缓解了北宋缺马的困境

保马法是将养马的任务精确到户,养马户因此悉心照料,这使得马匹的死亡率大幅下降,同时马匹的质量也比监牧制度时有所提高,能够上战场的马匹数量也逐渐增多。

2、保马法的实施稳定了社会秩序

保马法是育马于民,战时将马拉到战场,平时将马放在民间,而北宋中后期,社会治安较差,流寇很多,而与保马法同时推行的保甲法,可以用马来追逐流寇盗贼,从而稳定了社会治安。

除此之外,在进行捕捉盗贼的同时也能够锻炼马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实施保马法后,使得宋军战斗力增强

在实施保马法后,宋军的战斗力得到火速提升,在保马法推行前,交趾便出现了叛乱,北宋实行保马法后,军队战斗力得到提升,随即平定了交趾地区的叛乱。

在实行保马法的第二年,北宋又取得了“河湟之役”的胜利,这次军事上的胜利,使得北宋开疆两千余里,是北宋开国以来少有的对外军事胜利。

三、保马法失败的原因

尽管保马法实施后有诸多好处,但是最后变法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什么呢?

1、在推行保马法时存在诸多问题

保马法的出发点是在民众的承受能力范围内,增加朝廷的马匹数量,提高马匹质量,同时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强制民众养马。

可是,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到地方政府实施时,为了追求政绩,不顾实际强制命令民众买马,还要以高价来养马,这给民众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使得保马法在推行后不久,就有地区的百姓对保马法怨声载道。

2、变法派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

由于保马法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有些地方民众苦不堪言,有变法派人物看到后,也对推行保马法产生了质疑,比如苏辙就曾说:“元丰之中,为保马之法,使民计产养马。畜马者众,马不可得,民至持金帛买马于江淮,小不中废,辄斥不用。郡县岁时阅视可否,权在医驵,民不堪命。”

苏辙还不算是变法派的核心人物,后来变法派核心成员章惇也对保马法提出了异议“保甲、保马,一日不罢,有一日害。”

3、王安石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王安石变法是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的,然而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后,继任的哲宗只有十岁,因为其年幼,便由宣仁太后听政。

宣仁太后是一个守旧的人,秉承“祖宗法度为先务”,之前被改革派打压的保守派趁机开始对改革派进行反扑。

在所有的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保马法的争议最大,宣仁太后便将保马法废除。

总结来说,王安石推行的保马法在推行是有一定积极效用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强兵”的效果,并且与保甲法相辅相成,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由于地方官员在推行保马法过程中操之过急,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民众的负担。

然而,从总体上来说,保马法的利是大于弊的,有其历史局限性,需要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但是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对保马法全盘否定,这是保马法失败最让人悲哀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神宗   保甲   战马   马匹   北宋   骑兵   战斗力   民众   背景   原因   制度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