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就上瘾的近代史:虎门销烟,大清帝国最后的余晖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那样,眼看着大清国这真金白银一天天的往外流,道光皇帝是再也坐不住了,派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

众所周知,道光皇帝堪称是中国封建君王里面最抠门的一位,他不仅对身边人一毛不拔,对自己也是相当的狠。

道光皇帝一年几乎不吃肉,甚至龙袍都是补丁摞补丁,不知道的人一看这皇上跟要饭的也差不多。

所以您就琢磨,这么一个抠门的皇帝,当他看到白花花的银子不断的往外流的时候,他能不肝疼?故而,这禁烟就成了大清朝必须要做的事。

林则徐来到广东后,马上开始推行自己的禁烟工作。但是这个鸦片问题,在广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各种势力,各种利益交叉在一起,盘根错节,很难处理。

按照正常情况,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必须要一步步的抽丝剥茧,慢慢的把各方势力理清楚之后再开始行动。

但是此时大清朝等不起,林则徐更等不起。所以一到广东,林则徐就开始了自己大刀阔斧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很清楚,鸦片可以这么多年在广州畅行无阻,这里面绝对不是一群洋人能搞定的,必然有政府高层参与,不然这走私船为什么每次都有水师来护送呢?

所以林则徐先是针对政府高层来了一招反贪风暴。

他派人动员广州两所书院里的学生,给这些学生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考试,而考试的题目就是“你认为广州城里谁在走私鸦片,应该怎样查禁鸦片?”。

要知道无论在任何年代,学生群体基本都是一群“愤青”。所以,学生们一看这情况,马上就群情激奋起来了,你一句,我一句,场面相当热烈,最后学生都把矛头指向水师副将韩肇庆,以及两广总督邓廷桢。

要说这学生们的眼光其实是很毒的,当时的水师副将韩肇庆,堪称“鸦片走私总队长”。他不仅纵容鸦片走私,甚至直接动用水师船只直接参与鸦片运输。

更厉害的是,韩肇庆这位大哥甚至利用上了现代管理理念,他在每万箱鸦片里固定抽取数百箱作为缉私战利品报公,人家这一手赚钱,一手禁毒,发财的同时还不忘向朝廷邀功,甚至还因此晋升为总兵。

“水师副将韩肇庆,专以获私渔利,与洋船约,每万箱许送数百箱与水师报功,甚或以师船代运进口”。

而他的上级两广总督的邓廷桢,当然也不例外,在韩肇庆被查之后,邓廷桢马上出面在林则徐面前说情,而林则徐也不能不给他面子,最后韩肇庆只是被革职,并没有追究别的责任。

事实上,广州地区的百姓早就看透了邓廷桢,还特意给他写了一首诗:

禹域虽广地却贫,邓公仗钺东海滨。终日纵吏勤网捕,不分良莠皆成擒。

名为圣主除秕政,实行聚敛肥私门。行看莺粟禁绝日,天网恢恢早及君。

可见在百姓们看来,这邓廷桢的禁烟,其是打着禁烟的名号,聚敛私人财产,人人都盼着邓廷桢早日被抓。

其实,负责任的讲,邓廷桢是个非常矛盾的人,禁烟前他和韩肇庆积极走私,甚至直接动用水师的船只,大捞特捞。

而当听说朝廷禁烟的风声后,又马上一改往日的作风,在广州组织严打,最后甚至成为了和林则徐齐名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眼看这韩肇庆抓了但是办不了,邓廷桢呢又不能抓,所以只能抓了17名烟贩子和45名低级官员,针对内部队伍的清洗,至此就算结束了。

紧接着林则徐又发布了一系列禁烟的法律、法规,目的就是想要从需求方动手,杜绝鸦片的泛滥。

其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内容有:

1、所有吸食鸦片的人员,两个月内必须戒毒;2、充分发动群众,举报身边吸食、贩卖和走私鸦片的人;3、五户联保,一人吸毒,五户全部坐牢;4、下放权力,实行村长负责制。

在充分的发动群众之后,这场禁烟运动的声势开始变得越来越大。通过动员群众之后,禁烟运动也初步取得了小胜:

查获烟案890起,捉拿人犯1432人,收缴烟土20万两,烟枪18000多支,烟锅500多口。一时间,广州城牢房是人满为患。

对于这些犯人一直关着他们让他们白吃饭肯定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很简单,全部斩首示众。

本来林则徐想的是,急病用猛药,通过雷霆手段迅速的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结果没想到的是,这一系列措施的负效应很快岀现。

人们群众一看林大人下手这么狠,于是有人便动起了歪心思,谁跟自己有仇,自己看谁不顺眼,那就直接举报,当烟民拿下。

于是,邻里之间有矛盾,直接举报;家族内部争夺财产,直接栽赃;各村各乡拉帮结派,你举报我,我举报你,甚至引起了大规模械斗,搞得广东各地鸡犬不宁,民怨沸腾。

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并不是你有良好的初衷,就一定能够得到良好的结果,如果方法不对,只能起到反作用。

但是林则徐来到广东的最终目的是禁烟,是把银子留在大清,这到现在一直都在拿自己人开刀,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林则徐马上照会在广东的洋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缴全部的鸦片,否则一律严肃处理。但是洋人此时腰板也是很硬的,你让我交出来,我就交出来啊?哪有那么容易。再说了这虽然是我走私来的,但也是我的私人财产,怎么能说交出来就交出来呢?

眼看这群老外如此不听话,林则徐也是怒了。直接派兵把所有的洋商都圈禁了起来,断水、断粮,我看他们能坚持多久。要知道这些洋商里面可不都是走私鸦片的走私犯,大部分都是做正常生意的商人。

但是林则徐不管这些,直接一视同仁。这样一来,洋商们就受不了了,最后没办法,英国驻华商务总监出面以英国政府的名义担保赔偿,说服外商交出了全部鸦片。

这里就产生了一些文化制度方面的冲突,林则徐的做法在当时大清看来,做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英国人看来,却是极为不妥的。

第一、林则徐未经合法审判,限制所有外商的人身自由,包括大多数没有从事鸦片走私的合法商人,甚至包括英国政府商务总监义律,这是对人权的公然侵犯。

第二、.以威胁人身安全的方式,逼迫外商交岀鸦片,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可以这样说,林则徐以武力圈禁外商的行为,除了目标正义外,过程和手段都是错误的。

而从这时候开始,两种文明之间的碰撞就已经开始了。

义律为什么要以英国政府名义为担保赔偿,交出全部鸦片呢?这里有个政府责任原则,也就是说,政府究竟是干什么的?1.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在公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政府有义务采取一切手段,当然也包括战争,来履行这个职责。

同时.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是政府的神圣天职。只有当公民的个人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公民才会有安全感,对国家才会有归属感。这个国家才会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而当国家的利益受到侵犯时,公民才会为国家的利益而奋不顾身。

反观大清,实行的是家天下,这万里江山都姓爱新觉罗,所有人都是皇帝的奴才,根本就没什么个人权利。皇帝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根本没有义务保护奴才的生命权和财产权。

不要说普通百姓,即使是王公大臣,也是皇帝的奴才,见了皇帝也要像狗样趴在地上,三叩九拜,毫无平等和尊严。稍有冒犯,坐牢杀头,株连九族,满门抄斩,也是常有的亊。

所以,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一旦朝代变更,外敌侵略,很少有民众大规模的抵抗,到了明清两朝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为什么?因为谁当皇帝,叫什么朝代,对老百姓来说都一样,没准换个主子这日子还能好过一点。

所以,当义律为了保护英商的生命安全,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上缴鸦片时,缴烟行为,已经上升为国家关系层面了,战争已经不远了。

但林则徐和大清政府,根本就没这样的意识。

收缴鸦片的工作完成后,林则徐马上着手准备销烟工作。1839年6月3日,在广州虎门,林则徐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销烟活动。

为了起到最大的宣传作用,林则徐特意搭建了一座礼台,广州市民1万多人前往观看,还破例邀请少数洋人观看。林大人先是祭天地,又是拜龙王,随后下令销烟。

500多名官兵,历时20多天,共销毁鸦片20283箱,共计240多万斤。那场面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虎门销烟,使林则徐走向一生事业辉煌的顶峰,成为万众敬仰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成为大清帝国斜阳下的最后一抹余晖,黑暗即将来临。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讲到这里,往往就没有别的内容了。但是实际情况是,虽然林则徐销毁了2000多箱的鸦片,但是很快,英国鸦片贩子带着5万箱鸦片投向中国市场,总量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2倍多,烟贩子的意思是堤内损失,堤外补。

这次他们全副武装,而且船小速度快,广东水师根本不是对手。同时,因为林则徐的禁烟,鸦片价格暴涨,由原来500元一箱,上涨到3000元一箱,而且他们还从新加坡以200元一箱低价吃进,大赚了一笔。

因为林则徐坐镇广州,这些鸦片商人也改变了策略,把鸦片卖到福建沿海一带,并且一路向北,蔓延到整个东部沿海地区,最远甚至到达天津海口。

所以说,林则徐虎门销烟是成功了,但禁烟是彻底失败了。

很多时候,我们中国人做事,往往喜欢搞运动,什么事情想起来就是一阵风,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但风暴过去,实际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成效甚微。

要知道类似于禁烟这种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一项工作,绝不是一两场风暴就可以解决得了的。

鸦片被全数没收后,义律认为英商已无法继续在中国进行贸易,于是他未经英国政府的批示,便下令停止通商,并将英国侨民从广州撤退到澳门,但是澳门总督拒绝承诺保障他们的安全,结果英商侨民唯有迁到九龙尖沙咀对开的海面,直接住在了船上。

到本来事情到了这里,局面已经稍稍的稳住了,但是不想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引发了鸦片战争。

1839年6月20日,有几个英国商船上醉酒水手在尖沙咀村与村民发生殴斗,在斗殴过程中,村民林维喜伤重不治身亡。事件发生以后,义律同意赔偿死者家属,但拒绝按照《大清律例》,交出其中一名水手偿命,并以拥有领事裁判权为理由,表示会自行审讯凶手。

义律于8月12日在英国船只上开庭案,对五名凶手轻判罚金和监禁后,便送回英国的监狱服刑,并在事后才知会中国官方。然而,林则徐在查证《万国公法》后,发现义律根本不具备领事裁判权。

林则徐得知义律私自审讯水手后,在1839年8月15日宣布中断与各国的对外贸易,同时派兵开进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停止供应英人食物,撤其买办、佣工。不久英人撤离澳门,寄居于货船上。

1839年9月5日义律派传教士郭士立与林则徐进行谈判,要求解除禁令,恢复正常贸易关系。林则徐断然拒绝。

这里不得不说,林大人还是很有原则和气节的,在这样的关键问题上做到了坚守一个国家的底线。

下午两时,义律发出最后通牒,林大人仍不理。三时,英国军舰首先向中国船舰开火,但仅是场小冲突,规模不大。11月英国海军与中国水师陆续发生武装冲突,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七战七捷”。其间,义律仍多次向林则徐作出交涉,企图进行妥协以避免战争,但林依旧坚决拒绝让步。

实际上由于坚船利炮英国海军并没有遭受过大的损失,清军利用地势优势逼退英军,此战又名“官涌之战”,为日后更大的的鸦片战争埋下伏笔。

在这边两边不断小范围冲突的时候,关于这件事的消息也传到了英国,一时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英国国会更以此二事件宣战与否展开激烈的辩论。

经过国会投票后,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出兵中国的决定。在这里可以看到,赞同出兵的仅仅比反对者多出9票。

在这过程中,我们前文讲到的曾随父亲一同来过中国的小托马斯·斯当东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正是由于他在国会的演说,才使得一部分人赞同了开战的决定。

至此,英国人的舰队正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而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即将拉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英国政府   洋商   虎门   肇庆   水师   近代史   帝国   英国   广东   鸦片   广州   上瘾   中国   皇帝   余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