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白银的大明王朝,为何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


这个话题首先要从哥伦布大航海说起。

熟知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这三点:

第一,经济根源: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是新航路开辟的内在动因。

第二,社会根源:欧洲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黄金和货币的需求。《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造成的“寻金热”是其社会根源。

第三,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实质上是商业危机。是由阿拉伯人和威尼斯商人控制垄断东西方商路造成的。

我在《阿拉伯人的大航海时代》一文里曾经写道:在欧洲教廷发动持续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之前,是阿拉伯帝国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整个中世纪阿拉伯人几乎完全垄断了亚洲通往欧洲的商业贸易,控制了亚欧的海上丝绸之路,不止于欧洲人梦寐以求的香料,其它亚洲各国的商品也必须经由阿拉伯人转手才能摆到欧洲的市场上。

仅香料一项生意,在中世纪就让阿拉伯人赚的盆满钵满,上至哈里发和贵族阶层都富得流油,下到平民百姓也过得富足阔绰。

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接二连三的成为海上强国,他们迫切渴望寻找到能通往《马可·波罗游记》里描述的“遍地黄金,香料盈野”的神秘东方的海上航道,以打破阿拉伯人缔造的坚固的贸易壁垒。


1498年5月20日那一天,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探险船队在阿拉伯向导的领航指引下,成功到达了印度南部马拉巴尔海岸的卡里库特港。

1499年7月10日,达·伽马率领的船队满载着东方的香料、丝绸、茶叶、棉花、布匹、宝石和其它许许多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贵商品,心满意足地返回了首都里斯本。此举震惊了整个欧洲,继而震惊了整个世界。

葡萄牙人“一夜暴富”的美梦竟然成真,极大地刺激了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国的君主以及各国冒险家们的敏感神经,为了开辟出一条海上新航道,撇开中间商阿拉伯人的层层利润盘剥,直接与东方进行贸易往来,人类历史上有着空前壮举的大航海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


我们不能否认哥伦布为人类航海事业,人类的全球化进程做出了客观的贡献,但是那些在当时都并非他航海的本意。

其实,哥伦布冒着生命危险出海远航,并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是因为哥伦布和西班牙王室在“苦口婆心”或者“唇枪舌战”谈判了三个月之后,于1492年4月17日签署了一个“探索与发现”的合同。

这项闻名遐迩的合同约定:西班牙王室出资派哥伦布出海远航探索海洋寻找东方,对哥伦布发现、占领、收获的所有财富,包括土地、奴隶、动物、黄金、香料……西班牙王室要分享90%,而哥伦布则提成10%,这样巨大的利益诱惑才是哥伦布冒着生命危险出海远航的主要动机和目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哥伦布其实是殖民主义的开山鼻祖。

哥伦布本人是个狂热的航海爱好者,他之前就曾经游说过法国、英国和葡萄牙的国王,请求他们资助自己出海远航。

哥伦布说他知道一条新航线,可以很快的到达印度和中国,可以为王室带回很多的黄金和香料。但是法国、英国和葡萄牙的国王们都认为哥伦布要么是个疯子,要么是个骗子,最终谁也没有资助他。


只有西班牙王室,当时因为战争问题财政上出现了很大危机,渴望暴富的心理极其强烈,才对哥伦布的疯狂计划产生了兴趣,并报以希望。


同出一撤,哥伦布顺势发挥自己出色的演讲才华,告诉西班牙王室说他知道在大洋的彼岸,有一个富饶的国家叫中国,有世上最美的瓷器和丝绸,此外还有一个富饶的国家叫印度,尤其盛产黄金和香料。

不但如此,浩瀚的大洋上一定还有很多尚未被人类发现,尚未被人类占领的土地,因此只要王室出资资助哥伦布出海远航,那么自己一定能为王室带来大量的土地和巨大的财富收获。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在西班牙王室强大的后盾支持下,准备充足后,踌躇满志的哥伦布于1492年8月3日率领着船队朝着梦想出发了。


当年的哥伦布航海本来是想找到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可是无意中他们却到达并发现了更加遥远的、人类此前从未知晓的美洲大陆。

尽管如此,西班牙人对亚洲还是始终念念不忘,所以他们在西半球占领了美洲的同时,也在亚洲寻找着落脚点。

1521年,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也是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于航海探险中发现了菲律宾,并将其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

1543年,西班牙探险家维拉洛沃斯再次来到这里,将其更名为菲律宾群岛。

其实,“菲律宾”这个名字就是以西班牙当时的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Philippines)命名的。

终于,在1565年2月,西班牙殖民者凭借训练有素和装备精良的军队轻而易举的打败了菲律宾土著军队,逐步把菲律宾中部变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又经过若干次的战斗,宿务(菲律宾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马尼拉)的酋长图帕斯于1565年4月27日被迫签订了投降条约,承认了西班牙的统治权。

因此,菲律宾成为了西班牙在亚洲的第一个殖民地。

非常巧的是,1567年1月23日,明朝的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cōng】驾崩了,他的儿子隆庆皇帝即明穆宗朱载垕【hòu 】继位。

在隆庆皇帝登基的第一年就昭告天下结束嘉靖朝的海禁,调整明朝的海外贸易方针,“准贩东、西二洋”,允许民间商贩以私人名义向海外诸国贩卖商品,这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隆庆开海”。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

对此,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结党营私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明朝开始的海禁政策。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朝贡除外)。

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经商。

而后,随着倭寇之患不绝,海禁政策愈加严格,虽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也大大阻碍了中外交流发展。

所以,隆庆年间即1567年,明朝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也叫“隆庆开海”。

海禁的解除为中外贸易与交流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也彻底改变了世界。


在时间点上,“隆庆开海”跟西班牙人经营菲律宾,在时间点上切合的非常紧密,所以双方的贸易很快就顺利地发展起来了。

中国商人卖给西班牙人我们华夏当时特产的丝绸、瓷器、茶叶,而西班牙人提供的就是中国商人梦迷以求的白银。

但是这些白银并非产自菲律宾,而是西班牙人从他们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开采出来的。


154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今天的玻利维亚南端,海拔高达13000英尺的安第斯山脉的里科山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银矿山,就是大名鼎鼎的世界银都波托西(意为“富有的山”),几乎一整座山都是银矿石,它也因此在世界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波托西银矿的含银量高达50%,数十倍于普通的银矿,因此,欧洲人原先的加热提纯法对这一地区的银矿不仅没用,而且会因高温气化而造成损失。

西班牙人于是采用了印第安人的土法炼矿,即用干草和羊驼粪便为燃料,低温烧炼白银。

16世纪50年代即1570年前后,西班牙人又发明了一种提纯白银的方法(其实在那之前的几个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这项技术“混汞法”),即在不加热的条件下,用汞对银矿进行提纯。

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白银的产量,即便是低级矿脉,也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提炼出白银。

天公作美助力西班牙,当时在秘鲁(也是西班牙殖民地)境内的万卡维利卡又发现了大型的汞矿,这一消息令西班牙王室欢呼雀跃。

此后,美洲的白银生产开始如井喷式的增长。

据统计,1581年至1600年,仅波托西一处的白银产量就达到了254吨,占全世界产量的60%。

而波托西当时的人口也超过了十万,令人惊叹的另一个数字则是波托西这一极具规模的大城市竟然位于海拔近四千米的高原上,这在西半球可谓屈指可数。

而1500年至1600年之间,大约有15万公斤的黄金和740万公斤的白银从美洲流向了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

西班牙用这些白银发动了王位继承战争,在宗教改革中压迫新教徒,并进口了大量外国奢侈品。

在这个过程中,白银也流入到了欧洲全境,西班牙从波罗的海海岸进口谷物和木材,也在黎凡特购买东方的货物。


最为重要的是,西班牙经由绕过非洲南部抵达印度的航路,进口印度和中国当时的流行商品。

另一方面,美洲出产的一部分白银通过横跨太平洋的全球最长航路,交到了菲律宾马尼拉的总督手里,用于直接购买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货物。


就这样,通过全球贸易网络,美洲开采的白银在全球流通,最终汇集到了中国和印度。

所以说这些白银只是在西班牙人那里过一遍手而已,因为很快它们就付给了中国商人。

西班牙人跟中国商人交易,只能使用白银或者银币来支付。据估算,从“隆庆开海”到明朝灭亡的70多年时间里,全世界至少1/3的白银流入了中国。


读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就要问了:为什么中国商人对白银如此痴迷呢?

这要先交代两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法定货币(Legal tender)和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

法定货币,就是政府发行的货币,不代表实质商品或货物,只依靠政府的法令将其成为合法通货的货币。

法定货币的价值来自拥有者相信货币将来能维持其购买力。

而货币本身并无价值,它的价值就来自于政府的负值,政府宣布它有效,最典型的就是各国的纸币。

商品货币, 是指有实物支持的货币,黄金白银,还有金本位下的货币,譬如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

商品货币是法定货币以外的另一种货币类型,在政府的保证之外货币本身也有其内在的基本价值。

法定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发行权在政府手里,政府控制货币供应。

但是,一旦发行的过多,就会引起通货膨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太太(满族人称呼祖母为太太而不叫奶奶)给我讲过民国末期的通货膨胀灾难。


那时,随着物价大涨,货币迅速贬值,至1948年法币(当时的货币)最高面额已达到500万元。有时候吃一个烧饼或者一根北京油条就需要上千万。

可以说一大捆钱只能吃顿早饭,而一家人的一顿早饭轻而易举就能花几个亿都是正常之事,弄不好还吃不饱呢!

《中国物价史》曾记载了民国时期的一段货币历史,说的是100元法币在不同时期可以买到的物品:

1937年两头大牛,1938年一头大牛一头小牛,1939年一头大牛,1940年一头小牛,1941年一头猪,1942年一条火腿,1943年一只母鸡,1944年半只母鸡,1945年一条鱼,1946年一个蛋,1947年一只煤球或三分之一根油条,1948年4粒大米。

读完这一段,你有没有瞠目结舌?

而我们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学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1023年即北宋时期在四川成都地区就流通使用了,这种纸币叫做交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币一起使用),并且比欧洲早了500多年。

但是在当时的经济学水平下,人们还根本认识不到通货膨胀的问题,认识不到纸币对应着社会财富,是价值尺度,具有价值衡量的作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用兵之道。

可是在南宋,战争准备却成了“兵马未动,印钞先行”。

每逢大战在即,增发纸币几乎成了南宋朝廷的常规操作。

南宋所面临的外部压力是空前绝后的,先是女真,后是蒙古,为求自保,他们不得不把大笔资金投入到军备之中。

发行纸币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确缓解了南宋财政紧张的燃眉之急。

可是战事负多胜少,国土一天天沦陷,滥发纸币造成的通货膨胀灾难,也就成了一剂催命的毒药,不喝立马会死,喝了慢慢等死。

其实到了明朝,朱元璋就想废除纸币改用商品货币,也就是铜钱。

但是改革遭遇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那就是中国的铜矿资源经过几千年的开采,到了明朝时期矿产已严重不足,铜矿格外稀缺,导致铜钱的制造缺乏基本原料。

当时若造一枚面值一文钱的铜钱花费的工本就得两文往上,所以明政府又不得不继续发行纸币,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挽救铜矿资源不足的问题。

其实,明朝的货币发行制度还有一个非常糟糕的地方,就是新皇帝一登基就铸造新的铜钱,之前皇帝发行的铜钱就大幅贬值,甚至不能再流通了。

这就意味着人们辛辛苦苦攒的铜钱,说不定哪天皇帝一咽气就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明帝国是自己把纸币背后的国家信用破坏得一干二净的,明成祖之后,大明宝钞已经基本变成了废纸。

正统元年,明英宗昭告天下:江南府县必须将四百万石的粮食贡赋改为一百万两白银,变相承认了白银的法偿货币地位。

嘉靖四十一年(即1562年),大明帝国完全放弃了金银交易禁令,被迫承认白银为帝国的合法货币。

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成书于明代嘉靖末年,全书绝无使用纸币的描写,甚至使用铜钱交易的画面也罕见,只要有市场交易无论款额大小,几乎专用白银。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大明帝国的商人贩运出去的都是国内实实在在的商品——生丝、瓷器、香料、茶叶、丝绸、纺织品……

而所有商人拿回来的几乎只有一种东西,那就是白银!


《剑桥中国明代史》中有这样的描述:中国商人想从大多数外国商人那里得到的只有白银,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够得到多少白银,而几乎从不关心其他西方货物,比如羊毛、呢绒和金属制品等。

那么,货物和白银二者有区别吗?

二者当然有着本质的不同。

西方大航海时代,任何海外商品都是重大的创新,很多是国内从来没有见过的,必然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新的货物必会带来新的产业,新的产业必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必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而新的生产能力又必会带来新的社会财富,真正造福于民。


反观大明帝国,这场财富盛宴的获益者甚至不是帝国统治者本身,而是原有利益分配链条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商。

中国近现代主要的商人集团都基本形成于嘉靖和万历年间,比如晋商、徽商、浙商、鲁商和粤商等五大商帮。

据《明史》记载:使人感叹当今朝廷税入不过二百万两白银,而一州之地的富豪却各个富可敌国!

海外白银集中在少数官商手中,绝大部分成为了窖藏而没有形成新的购买力,没有创造新的市场,没有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也没有带来任何科技创新……

但也许这也并不是最坏的结局,最糟糕的是大明帝国并不具备一个真正的国内市场,在投资渠道极为有限的农耕社会,土地便成为了一种最好的投资渠道。

在原本土地兼并就非常猖厥的情况下,新涌入的货币资本致使地价倍增。

在有据可查的明朝史料中,在江浙地区的地契交易记录中,我们发现隆庆万历年间的土地价格上涨了15倍左右,京城的地产价格尤其离谱,据《剑桥中国明代史》估计,当时一个技艺精湛的手工业者,年收入不过只有12两白银。

这就是说,海外贸易为大明帝国带来了巨量的白银,却没有带来真正的海外财富,毕竟白银本身不可能提高国民福利,最终所有的财富还是要来源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产劳动。唯有实业能兴邦,唯有实业能救国。

海外市场流入的大量白银,最终成为了超量的土地兼并的利器,封建官僚再一次彻底洗劫了整个社会的财富,失去土地的农民逐渐变成了流民,而流民再一次充斥了大明帝国。

嘉靖隆庆年间,大明帝国市场上再次流传一幅新的《流民图》,所绘城市为鱼米之乡苏州,大量居无定所失去土地的流民涌入了这座以富庶和繁华著称的城市,流民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或匍地行乞,或以杂耍为生……

所以明朝的商人们既不敢信任纸币,也不敢信任铜钱。

他们只有信任比铜钱价值更恒定的贵金属—— 白银和黄金。

而中国本土的白银非常稀少,黄金对于普通人则望尘莫及。

当中国商人渡海来到菲律宾做生意后,发现西班牙人手里居然有大量的白银。

同时,西班牙人也发现中国人能卖给他们非常廉价又优质的丝绸和其它优质货物,双方是一拍即合。

就这样,大量的美洲白银开始流入明代的中国。最终促使白银形成了主币。

大家一定会觉得这么多银子流入中国,我们国家有钱了这不是好事吗?

明朝中后期美洲以及日本白银(日本银矿是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早于美洲白银。日本虽小却是产银大国,且白银品质很高,当时号称“产银之岛”。日本白银的大量开采和出口是在16世纪40年代以后,是在中国巨大白银需求下促发的)的大量流入,这已是史学界的共识,确实有利于大明王朝一时的经济繁荣。

白银货币化后,上上下下各个阶层都产生了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需求决定供给,推动社会力量依靠市场扩大发展,一时间中国民间海外贸易蓬勃兴起,直接引发了日本银矿的大开发和间接引发了美洲银矿的大开发,也从而引领了经济全球化开端的历史潮流。

中国商人主动走向海外市场寻求与世界市场接轨,所以说白银主要是通过民间贸易流入的。

政府虽然制定了各种贸易政策,但在当时的金融技术条件下,对白银的控制力非常有限,所以说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首先,白银不是一般商品,而是货币。

这就意味着政府丧失,至少是部分丧失了货币供给的主导权。

我们不防想一想要是谁都能发行钞票,那这个国家的金融秩序能不乱套吗?

第二,白银作为直接的流通货币,铸造和流通的过程中是有损耗的,而为了弥补这个损耗,就得不断的获取白银,这就让国家经济更依赖于白银的输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大量白银的流入超过了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这与大量印发钞票结果是一样的,势必会造成通货膨胀。

因为流入的白银量增多,明朝便改为以银纳税(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只用白银缴税),即用货币代替实物纳税。

因为我国自古至今也不是一个产银国,在这之前的历朝历代,收税基本上就是有啥收啥,你是渔民就收鱼,你是种地的就收粮食,所以税收五花八门。

但是明朝只规定了税银分量,比方说一个人或者一亩地一年缴税银子几两(即地丁银制),新税制不但增加了对白银的需求,而且导致全球的白银流入中国,这好似一个贯穿全球的循环水泵,白银在全球流动,最后被吸入中国。

在大航海时代,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以白银为硬通货的单一经济体,白银通过殖民地政府和国际贸易网络在全球流通,中国和印度曾是白银的终点。

可见,当时的亚洲在世界经济中极富竞争力,而大明王朝却错失了强大的天赐良机。

明政府在当时完全没考虑到民众的实际购买力,虽然国库里堆了大量的白银,钱数上看好像很多,但从实际上的购买力来看,这些白银一直在贬值。

所以几十年后,就接连发生了我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先是努尔哈赤崛起进攻大明,人民食不果腹后来又发生了李自成起义,国家内忧外患,到处需要用兵,而国库里的白银实际上已经大幅贬值,贬值到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销,仗打不下去的明朝也就此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这样看来,明朝把自己的财政和经济跟美洲白银捆绑在一起,其实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这个结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也可以说是来自美洲的白银最后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曼蒂公主经济学随笔】

参考文献:《剑桥中国明代史》

感谢您百忙之中阅读公主长篇文章!

哥伦布与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谈判大航海事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大明   哥伦布   菲律宾   明朝   银矿   王朝   美洲   西班牙   纸币   中国   货币   走向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