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厨江湖·图说 四十四年练就“面点王”

半岛全媒体记者 葛梦杰

曲爱玲身材娇小,却是一个探险爱好者,痴迷登山和徒步。年轻时,但凡有时间,她便跟着驴友一起爬山,不走寻常路,穿越重重阻碍,探索别样的美景。这些年,岛城的大小山头她几乎爬了个遍。最惊险的一次,她从湖北神农架徒步11小时到达四川盐泉,悬崖峭壁,奇石怪虫,惊险且刺激,但却带给她极大的满足。这样野性十足的探险者形象很难让人将她与面点师的本职相联系,但在她身上却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16岁参加工作,安于面案一隅四十四年,拥有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烹饪高级技师等众多头衔,是闻名岛城的中国鲁菜特级面点大师……如今,光环在身的曲爱玲,最感谢的是自己永不言弃的冒险精神。“徒步和面案看似完全不搭边,但对我来说却是相辅相成的。面案工作格外辛苦且需要不断创新突破,需要过人的体力和勇于探索的毅力。”曲爱玲说。

曲爱玲是一位全能型的面点师,广式、西式以及传统面食,她信手拈来,可以说,几乎就没有她不会做的面点。能有这样的造诣,除了必要的天分,更是少不了岁月的沉淀和累积。

1979年,16岁的曲爱玲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当时青岛崂山县政府接待处所属崂山迎宾馆入职面案岗位。面案是一项繁重的劳动,需要经过和面、发面、拌馅等多道程序,活多、杂而且细,通常是昼夜颠倒,体力和耐力上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想要在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后厨里占据一席之地,更是难上加难。“我母亲鼓励我说,人没有吃不了的苦,也是这句话,让我坚定了决心。”

最初学徒时,曲爱玲很幸运地跟随岛城著名面点大师陈秀英学习了蛋糕、面包等西式糕点的制作,对曲爱玲来说,蛋糕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漂亮的花样,有趣的制作过程,更是激发了她学习的兴趣。

后来,曲爱玲又结识了中国特级面点大师王孟祥、李海庭,学习了烧麦、状元饺、开花馒头、三鲜烙合、炸牡丹花等上百种面点制作技艺。“陈秀英、王孟祥、李海庭大师是当时岛城最高水平的面点师,不仅有着高超的手艺,还有着高尚的师德,对于我们这些慕名求学的学徒,他们总是毫无保留地教授我们。”

精湛技艺需要长期的苦练,曲爱玲更是坚信巧干来自熟练。那时没有打蛋器,做蛋糕只能手动“打发”;和面更是体力活,有时候几十斤面一起和,她的胳膊时常胀痛难忍。刻苦之外,曲爱玲还很爱琢磨,蒸馒头放多少碱、包子如何包出漂亮的褶、春卷皮厚度要恰到好处……所有的面点作品,她都一点一点实践总结。

名师的指导以及曲爱玲的勤奋和钻研,仅几年的时间,她就熟练掌握了煎、烤、烙、蒸、煮等不同技法的面食品种制作方法,并考取了国家特二级面点师,这也是当时青岛极为少有的厨师技术职称,她也因扎实的技艺被提拔为面案厨师长。她制作的面食更是受到宾客们追捧,也有不少人向她讨教。但曲爱玲并不满足于此,她深知面点需要有基本的美学修养和艺术创作能力,总是想方设法地提升自己。她广泛搜罗美学及面点制作书籍,在家配齐了烤箱、蒸锅等设备,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制作方法。


1989年,崂山迎宾馆选派曲爱玲到济南参加德国巴伐利亚宾馆学校的厨艺研修班,她也是岛城第一批正统学习欧洲传统西点的面点师。学成后,她将带有咖啡点、茶点、苹果酥卷、薄面卷等西餐面点品种带回青岛。在面点制作上,曲爱玲有着很高的理解力和创新力,她坚持将东西方品种融合贯通,创新制作符合国人口味的面点,为青岛中西点创新打开了一扇窗。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时任青岛市高级厨师协会会长高炳义大师带领下,曲爱玲和团队一起优化和整合了当时青岛多样化的中国渔家宴品种,形成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具有鲜明特色、极具品鉴吸引力的岛城名宴——中国崂山渔家宴。其中珍珠汤、地瓜面野菜包、小豆腐等本地特色菜品面点,成为国内外客人非常喜欢的品种,而这些面点名品,都出自曲爱玲之手。

1993年全国第三届烹饪大赛筹办期间,曲爱玲接到任务加入酒店组办的参赛队伍参与面点比赛。参赛的面点不仅要好吃,艺术造型上更是有极高的要求,为了筹备好这次赛事,她废寝忘食地投入到面点的创作中,短暂的休息时间,脑海中也构思着面点的造型,每当有好的点子,她都会立即到厨房里制作实践,最终确定了“菊花迎宾”“海棠酥”两道参赛作品。其中,“菊花迎宾”是用抻面蒸制而成的精细面点,色泽乳白,丝条均匀,状似菊花,口味香甜独特。

经过精心准备和稳定发挥,在此次大赛上她以优异成绩获得金奖,取得了山东省面点金牌零的突破。她也受到了全国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名气大振,也让她的内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自豪,更加坚定了她钻研创新以及将传扬面点技艺的决心。

为了更好地将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自2013年起,曲爱玲被青岛技师学院聘为烹饪专业客座教授,她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师生们。“现在一提到面点,很多年轻人只想到包子、水饺、面条,其实面点包罗万象,更是一门科学艺术,是美的创作和艺术表达。我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能激发更多年轻人对中式面点的兴趣,让中国传统面点在快速发展的餐饮业中得以传承和发扬。”曲爱玲说。

一餐一世界,一食一匠心。44年的执着与坚守,将曲爱玲练就成了风采卓然的岛城“面点王”。而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她依然没有闲下来,她安于厨房一角,研究创新更多面点作品。她深知艺术创新除了经验的厚积,更来源于生活,这也是曲爱玲喜爱旅游和徒步的原因。她在自然的鬼斧神工中追寻美和灵感,每当看到独特的事物,她总是习惯将其拍摄下来,并将这些造型应用到面点的创作中。“点心点心,就是点点心思,是自己体会并制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如果厨师做出来的产品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失去了灵魂。”对曲爱玲来说,徒步和面点,是她一生的热爱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面点   崂山   青岛   面食   图说   技艺   厨师   中国   品种   大师   江湖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