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公园,让济南有了“公园城市”的样子

  4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专题报道《公园更透气,风景零距离》。文章提到,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许多公园去除了围栏,与城市街区无界融合,让人们见绿便可拥绿,与自然风光撞个满怀。

  春暖花开的时节,拖家带口、呼朋引伴,逛逛公园是一件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一般来说,游园就要绕过长长的围墙,找到设有门岗、售票处的入口,这好像也没毛病。但是,从这篇报道中能感觉出来,“无界公园”这个概念真的让人眼前一亮。“24小时开放绿色会客厅”的城市公园新定位、“拆墙透绿,自然风光触手可及”的新鲜生活体验,相信每个人对此都心怀满满的期待。

  为何要建设“无界公园”?现代生活倡导绿色观念,这一点对于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城市“绿色生活”是一种有氧生活,这就需要把本来不可多得的城市园林和城市绿地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让其成为一种可以亲近的“寻常风景”。也就是说,公园和生活区、办公区、出行区是没有空间界隔的。人在城中走,如在园中游。让花田的香气和林间的清风遍拂街巷、穿门入户,这是一种新型城市规划理念,而且这样的场景,在济南越来越多。目前的华山风景区、大明湖风景区都已经是高度开放的景区,人们出入自由、来去随意,很多附近购物的居民、上班的职员、上学的孩子,都会选择穿园而过,很多人为此甚至放弃了开车,选择了步行,哪怕多走一刻钟,感觉也十分值得。为了照顾到这部分市民的需求,公园还设计出园区绿道,让“走路”成为一种新生活。这样一来,“无界公园”不仅实现了城市绿地本身的开放,还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安排,引领了城市健康生活新时尚。

  《人民日报》该篇报道中提到,“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无界公园的建设也是践行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的缩影。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不是文字顺序的简单调整,而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近几年来,济南市持续打造城市山体公园、口袋公园,这些新建公园的一个共同属性就是“开放共享”。目前,伴随着千佛山北广场规划建设的逐步推进,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呈现出一个超大型现代化共享开放绿色空间,市民可以在此享受“山色入城,山望城,城望山”的绝佳体验。这些新规划,其实就是“无界公园”理念的落地。这种理念让城市街区和绿色空间相互交融、融为一体,让整个城市具有了“公园城市”的雏形。

  绿色共享的城市,不仅提升了人居品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共设施的使用率。有媒体曾经报道北京海淀公园拆墙开放后的情况,其中就提到“园内公共卫生间也同步与市民共享”,以前这几个卫生间对于市民来说只能是“看得见,用不到”。另外,该园内一条林间步道也被充分利用起来,被附近市民称为“最美回家路”。

  “无界公园”的兴起,代表了未来的城市格调,也显现了城市开放气度。当然,要所有园区一步到位目前还不现实,这其中牵扯到园区管护、设施成本、文物保护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无界公园”作为一个城市课题需要深入研究、综合考量,以渐进型治理慢慢“配齐”符合开放式形态的管理手段;同时,探索与街道、居民区等的联动管理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持续提升城市文明软治理,让人们在享受城市绿生活、慢生活的同时,真正做到“公园无界,心中有界”,主动对各种不文明行为说“不”,让每一个人都同时承担起“公园城市”受益人和维护者的双重角色。(济南日报 作者:肖明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济南   望城   公园   人民日报   城市   林间   自然风光   园内   样子   理念   市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