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暗杀大案-史量才之死

1931年以来,日军步步紧逼,侵占了我中华大片山河。民族存亡之秋,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却仍然奉行不抵抗政策,对日妥协,一意孤行地发动内战。国民政府此举,激起了国人的极大愤慨。许多爱国的知识分子纷纷以笔为矛,抨击时局,批评政府的不作为政策。


蒋介石一直以来都把“攘外必先安内”作为既定的政策,见到有人公然批判自己的政策,心里非常恼怒。他悄悄地命令特务头子戴笠,让他采取行动,制止舆论界对政府的各种非议。戴笠让人闭嘴的方法十分简单,那就是杀。无论是报业巨头,还是爱国的志士仁人,只要胆敢反动政府,蒋介石下了杀令,戴笠都将无所不用其极地为自己的主子拔除眼中钉,肉中刺。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滩报业巨头、《申报》老板史量才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

史量才原名家修,江苏江宁人,曾是晚清秀才。1904年,史量才来到上海,创办了蚕桑女子学校,同时还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学堂等学校任教。后来又一度在《时报》担当主笔。辛亥革命之后,史量才花了一笔巨款,买下了在上海已经有四十多年历史的《申报》的经营权,成为其老板。之后,史量才大展宏图,在中国的报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申报》的兴旺发达,和史量才的苦心经营是分不开的。史量才在接手《申报》时,《申报》正在走下坡路,每一期的销量只有上万份。这个成绩在报界是相当糟糕的。史量才在接手之后,立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聘用陈景韩(笔名冷血)担任主笔,开辟专栏,议论时局,对国内外的大事发表看法。因为《申报》的新闻报道及时而且非常真实可靠,所发表的评论又相对公正,所以很快《申报》就成为了上海报界的权威。

为了增加销量,史量才又别出心裁地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副刊-自由谈,聘用以王钝根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文人在上面发表才子佳人的小说,以此来吸引女性读者。通过这些措施,《申报》销量大增,由当初的万余份,很快就飙升至七八万本,读者亦多达数十万人。

史量才积聚起巨额的财富,成为上海滩享誉盛名的人物之一。1929年,史量才又收购了上海滩销量最大的《新闻报》的大部分股权,成为上海的报业大王。然而,史量才并不甘心版图只限于报界,他以报业为踏板,又向金融、造纸、纺织、医药、机器制造等其他的产业进军,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若论史量才在上海的影响力,恐怕就算是杜月笙也自叹不如。“上海地方维持会”成立后,群英荟萃,会长职位无比重要,必须是一位各方都服膺的人物担任。向来舍我其谁的杜月笙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推举史量才出任会长一职,可知史量才在上海的人望和权力,及其在舆论界的影响力是多么的非同凡响。

舆论与政治从来都是休戚相关的。在早年的时候,史量才的报纸趋于保守,故此一直相安无事。后来,黄炎培受聘为《申报》的设计部部长。在他的影响下,史量才的思想逐渐倾向于进步。

在之后的白色恐怖时期,史量才忧国忧民,思想更加激进。他聘用一些进步文化人如鲁迅、矛盾等人,在《申报》上发表文笔犀利的文章,将矛头直接指向国民政府,批判国民党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不当举措。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同情社会各界的爱国救亡运动·····凡此种种,都令蒋介石甚为不满。

1934年10月,史量才偕同杜月笙前往南京,拜见了蒋介石。蒋介石见了史量才后,就大发牢骚。说中央政府现在的政策是“攘外必先安内”,史先生的《申报》老是和政府唱反调,天天喊抗日,这可不好。这会危害中日关系,也会给中央政府的决策造成很多不便。

史量才对他的话不置可否,微微一笑,并不答话。

蒋介石接着说:“眼下国家形势,共产党是心腹之患,日本不过是肘腋之疾而已。只有国内安定了,政府才能集中心力的对付日本。再说了,小日本虽然可恶,但国小兵少,就是让他占,他又倡占多少呢?”这话,让史量才十分不以为然,他反驳说:“国家养军千日,就是为了抵御外敌的,而不是为了打内战的。

现在,同室操戈,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蒋介石患怒,赤裸裸地威胁说:“我手下有一百万的军队······”。

史量才当即反唇相讥:“我有一百万的读者··. . . . .蒋介石气得说不出话,拂袖而去。

这一次的会谈就这么不欢而散。

这件事后,蒋介石动了杀心,密令戴笠找个机会拔掉这个眼中钉。戴笠跟随蒋介石已久,对这位主子的脾气可谓是了如指掌。在蒋介石对史量才下了杀令之前,戴笠其实就已经开始谋划暗杀史量才了。

但是因为史量才在社会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且又身在上海租界里,因此就一直按兵不动。现在,蒋介石下达了命令,戴笠立即召来了特务华东区行动组组长赵理君、成员李阿大等人,和他们详细商讨了暗杀史量才的行动。刺杀史量才绝非容易之事。史量才自和蒋介石一晤后,深知蒋介石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便加强了自身的安全工作,处处提防,时时戒备,不但雇了保镖,而且换了防弹汽车。

最让戴笠一筹莫展的是,要让史量才以何种方式死去才不会激起舆论的议论。史量才宣传抗日,和蒋介石意见相悖,如果突然横尸街头,国人肯定会明白这是蒋介石派人所为了。就在戴笠左右为难之际,赵理君等人调查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史量才的人生的转折点当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花巨款买下《申报》的经营权。

那个时候,史量才并不充裕,但突然之间,竟然豪掷千金,收购《申报》股权,着实让黄浦江上的人们惊诧了一回。谁也不知,这些钱是史量才的红颜知己沈秋水帮他出的。沈秋水出身青楼,原名慧芝,长相秀丽,心思缜密,在四马路迎春坊挂牌之初,认识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陶骏葆。

这个陶骏葆是一位粗犷的军官,家境股实,对慧芝一往情深。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慧芝对陶骏葆并无好感,只是沦落风尘,有时候也不得不曲意逢迎。后来,慧芝结识了寄身沪上的史量才。史量才风度翩翩,又是上海滩有名的才子,慧芝一见之下,顿生爱慕。而史量才也觉得慧芝虽然是风尘女子,但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都颇有些与众不同,也逐渐为之倾倒。

郎有情,妾有意,原本是一对眷侣,但两人恋爱之路却并不顺畅。陶骏葆封官受赏之后,携带大量的钱财来到上海,要强纳慧芝为妾。史量才一介布衣,如何争得过拥兵千万的将官?只得凄然和慧芝挥泪诀别。国内政治变化莫测,不久陶骏葆旋被陈其美派人枪杀。慧芝于是重新投入史量才的怀抱,同时带去了一笔巨额的财富。这些财富除了慧芝本身的金银首饰外,绝大部分是陶骏葆的遗产。

人财两得,史量才身价陡增,春风得意,花下重金买下《申报》。成了报界闻人,又给慧芝改名为沈秋水,对过去之事,一概讳莫如深。现在,陶骏葆的家人通过种种渠道,打听到了这件事,又气又恨,扬言要取史量才性命,以报其侵占家财之仇。戴笠得到这一情况,立时意识到可以在这件事情上做做文章。他一面命人在上海散布流言,说陶氏家人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上海,要向史量才寻仇,一面动员史量才的知交好友,让他们劝史量才离开上海,暂避风头。

史量才不疑有诈,就偕同妻子沈秋水等人前往杭州“秋水山庄”度假,对外则宣称去杭州料理一些私人事情。一个月后,史量才料想事情上海方面的事情可能已经平息,就又带着妻子沈秋水、儿子史咏庚等一行六人乘着私家车自“秋水山庄”出发,返回上海。

当汽车行至海宁翁家埠附近时,一辆黑色的轿车拦在了路中央,截住了史量才等人的去路。赵理君、李阿大等六名黑衣劲装的统特务跳下车来,围住史量才的车子举枪就射。司机黄锦才、史咏庚的同学邓祖询当场毙命,史量才立刻明白过来,慌忙大叫道:

“快跑!”众人四散而逃。沈秋水及另一名女眷沈丽娟体弱,跑不远处,就一人因为脚踝扭伤、一人因流弹划伤,双双仆倒于地。杀手的目标并不是她们两人,舍下她们,分成两组,向史量才和史咏庚追击而去。

史咏庚由于是运动健将,跑得极快,于此生死关头,拼尽全身的力气,猛力冲刺,竟然摆脱了杀手们的追击,保住了一条命。史量才可就没有他这么幸运了。他年纪已大,又患有胃病,根本就跑不快。他在慌乱中,躲进了附近的一座茅房。

特务们迫近时,他又悄悄地从后门出去,藏进了后面一个干涸的小水塘里。不幸的是,特务们最终还是发现了他。赵理君扬手一枪,击中了史量才,李阿大随后补上一枪,子弹从口腔贯入颅内,史量才当场毙命。赵理君等人生怕史量才不死,又接连补上几枪,直到确定史量才已死,这才扬长而去。一代报业巨头、新闻界的风云人物就这样命丧黄泉,终年54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报界   上海滩   特务   销量   大案   秋水   蒋介石   上海   民国   报业   政策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