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一体化的加快

资主义制度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确立的历史过程。从欧美少数国家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到最终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其统治并形成为世界体系,经历了长期、尖锐、复杂和反复的斗争过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16世纪末,尼德兰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建立了最早的资本主义制度。17—18世纪,英国、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法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少数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手工工厂时期,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制度还只是一些孤立的据点,封建势力比资本主义要强得多,即使在欧洲,情况也是如此。

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进入19世纪以后,美国、法国、德意志各邦国和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进一步发展和向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演变。

到19世纪50~60年代,在欧美和亚洲的日本,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这些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民族统一运动或改革等不同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在欧美若干国家和日本的确立,是资本主义形成为世界体系的最重要标志。此外,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资本主义列强统治和控制的广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

这里包括两类国家,一类是英国的自治殖民地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英国人在这里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另一类是其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这些地区有的才刚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关系,有的甚至还没有这种经济因素,但资本主义列强都把它们强行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中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之前,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逐渐形成。

进入近代之前,世界各大洲只有局部地区之间的交往。而且,只有个别强国的统治者出于“扬威”的心理,才进行这种远距离的活动。

从经济政治的发展来看,那时并不需要进行世界范围的联系。只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才将这一需要提上日程,也只有资产阶级才具有这种力量。正是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使探索整个地球的活动首次付诸实践。

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便是这一实践所取得的最初的巨大成就。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掌握并控制了从欧洲经非洲到达亚洲的海上交通线,开始沟通了3大洲的贸易往来。

印度尼西亚的香料、中国的茶叶和瓷器、印度的纺织品,开始通过海路运销到欧洲。与此同时,西班牙人控制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海运,美洲的白银、巴西的蔗糖源源运往欧洲。

随后,荷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加入到这一殖民掠夺的行列中来,进一步推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这种贸易日益密切和扩大。

欧洲的大量工业品运销到拉美,而拉美又向欧洲提供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如加勒比海地区和巴西沿海地带生产的蔗糖、咖啡、可可、稻米、棉花和其他热带产品。与此同时,欧洲人开始向美洲移民,并且以从非洲贩运黑奴来补充美洲劳动力之不足。

另外,在西方殖民者同亚洲的早期贸易中,需要用白银来换取货物。这些白银大部分是从西班牙人手中转手得来的。而后者是从拉美掠夺来的。

随着各大洲日益频繁的贸易往来,国际性的贸易开始形成。1702~1772年英国的对外贸易额增长了两倍;1715~1771年法国对外贸易额增加了4倍多。

这时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770年前,英国的对外贸易大部分是同欧洲大陆进行的,到1775年时,其对外贸易的范围已扩大到世界各地,将近2/3的原料来源和贸易对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

随着贸易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的繁荣城市。伦敦垄断了英国对亚洲的贸易,是蔗糖贸易中心;利物浦是奴隶贸易的中心。

阿姆斯特丹不仅控制了荷兰与亚洲、美洲的贸易,而且成了世界的商业中心和中介贸易转运站,法国、英国殖民地的产品经此地转运到中欧。

里斯本支配着葡萄牙的对外贸易。加的斯控制了西班牙的国际贸易。此外还有法国的南特、波尔多等。

欧美各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欧洲的工业品大量销往美洲和亚洲,而亚洲和美洲向欧洲工业国提供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

经济交往的扩大,把世界各地的贸易圈连接在一起。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已大体形成。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化,随着中国和日本的门户开放,这个过程看来已完成了”。

19世纪50~60年代,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生产获得惊人的进展。工业草命的迅速发展,一系列新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工业生产突飞蛋选,全面高涨。

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拥有无与匹敌的世界市场的套断权。法国和德国在50~60年代增长速度更快。法国工业产值在20年间增长了两倍,国民收人增加了1倍。德国的工业在20年里大约增长了3倍。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大大改变了欧美国家的面貌。到1870年,这些国家已工厂林立,巨大的工业中心纷纷兴起。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伦敦已有居民35.4万人,巴黎有185.2万人,纽约为147.8万人,柏林为82.6万人。

由于城市和工业中心的发展,城市人口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7%,法国占31%,美国为26%。

由于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远洋运输和铁路建设大大发展起来。1838年蒸汽轮船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60年代,大西洋上每天已有许多固定航线的汽轮来往。

英国轮船“勒维亚芬”号排水量达到1.3万吨,载客4000人,乘务人员600人。同时,轮船也被用于军事,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已出现铁甲舰。

从50年代开始,铁路建设进展迅速。1850~1870年,欧陆和英国的铁路网由3.8万公里增加到16.78万公里。全世界铁路长度从1840年到1870年,由8000公里增加到20万公里。

1863年伦敦建成了第一条地下蒸汽铁路。1851年敷设了第-条联结英法的海底电缆。1861年英、美之间的海底电缆也建立起来。

到19世纪中期,世界贸易已基本上被几个大工业强国,首先是英国所控制。1860年英、法、德、美4国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已占66%,它们的对外贸易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中占54%。

它们向全世界供应工业制成品,又从世界各地购进原材料和食品。50年代英国出口货物中工业制成品占85%,法国占67%。而在进口商品中,原材料和食品英、法分别占94%和95%。

在工业大国中,出口贸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871年英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已有46.5%用于出口。

总之,那时能够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国家已有一定数量并分布世界各地;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工业已占有完全的主导地位;对外贸易已成为它们经济发展中不可峡少的、影响巨大的组成部分。

大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已成为它们整个经济网络中的有机构成部分:独立的非工业国也不可避免地与工业大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这些情况足以说明,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期基本上形成了。

1857年发生的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没有世界性的市场就不可能发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分散的世界开始联成一气的表现,是人类社会亘古未有的现象。这是工业社会到来并开始改造传统农业社会的表现,是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自我完善过程中的巨大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美洲   世界   世界市场   法国   欧洲   英国   亚洲   资本主义   工业   资本主义制度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