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颠覆你想象!贸易战的先驱-管仲

近日,中国宣布将对美国芯片巨头进行审查,导致美国芯片企业股价直线下跌,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也引发全球关注。可是你知道吗,在现代社会很常见的贸易战,其实在古代也有,而且不管从内容、形式还有效果来看,都不亚于现代。而且古代最擅长贸易战的人,绝对会出乎你的预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新兴思想迸发、学术风气异常活跃的时代,管仲就是春秋早期著名人才的杰出代表。管仲(公元前723年~前645年),名夷吾,安徽颍上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法家代表人物,“贸易战”的开创者、鼻祖。

管仲出身卑微,家境贫寒,从小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但他天资聪颖,机灵能干,很多东西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他自小就和鲍叔牙交好,两人是一辈子的交情,鲍叔牙总是照顾他,关心他,不管做什么都让着他。两人合伙做买卖,鲍叔牙股份大,但总是管仲拿钱多,鲍叔牙也不计较。


有一次,他们俩来到古泗州卖酒,在古邑盱眙意外捡到两段大金块,苦寻无主后就把两段金子分给了南北的两个村子,人们为了表达对管仲和鲍叔牙的感激之情,就将南边的村子命名为管公店,将北边的村子命名为鲍家集,也就是今天盱眙县的管镇镇和鲍集镇。后人为纪念此事,于明代万历年间在管镇镇街西约50米处建有一座蔚为壮观的“管鲍分金亭”。后来分金亭还成了附近泗洪县一酒厂的品牌,在省内还小有名气,“分金亭”特酿相信不少人喝过。

司马迁在《史记》也曾专门记载,“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当上国相之后,尽心尽力辅佐齐桓公:清理整顿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选贤任能,扩展了人才来源;注重经济和农业,创始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大力发展生产,以富国强兵,助力齐国率先称霸,成为五霸之首。


管仲的著作主要是《管子》一书。《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是研究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管子·奢靡》一文中,甚至体系的论述了消费对制造的促进功效。你看看,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如何建立内循环经济体系,人家2600年前就提醒你了。跟他比起来,什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凯恩斯之类弱爆了,也晚了几千年。《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就专门记载了管仲对别国开展贸易战的经历。


管仲是个军事家,可他对军事的理解远超常人,他反对轻易大动兵戈。《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名言:“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管仲的理解最深,因为《孙子兵法》成书还在管仲之后的时代。管仲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是实现政治的一种手段,并且是在其他所有方法都不能达到其目的时才应该采用的最后手段。说白了,能BB绝不动手,能用其他方式打趴你,绝不动刀动枪。管仲很鄙视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行为,大家都是文明人,文明人要文斗,尽量少武斗、甚至不武斗。


话不多说,咱们进入正题,贸易战开始!


1、齐纨鲁缟之战


第一战,必须拿鲁国下手。为啥呀,凭啥呀?就是看你鲁国不顺眼,别看现在山东自称齐鲁大地,搞得齐鲁多亲密似的,实际并非如此。齐国、鲁国是邻居,而且是近邻,但两家有世仇,结仇程度不亚于德法,更不亚于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鲁国不仅在齐桓公继位之初得罪过齐桓公,还在长勺之战中大败齐国,这使得鲁国成为齐国称霸道路上第一个对手。齐国卧榻之侧,岂容你鲁国鼾睡?


当时齐国和鲁国都生产丝绸服装,齐国产品叫做齐纨,鲁国产品叫鲁缟,对,就是那个“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的那个,这也显示了鲁缟的特点,非常薄,很轻巧。两种产品齐头并进,闻名遐迩,在各国间广泛流行。管仲决定利用鲁缟来作为贸易战的武器,他建议齐桓公带头穿鲁缟,并号召王公大臣们一起穿。由于齐桓公和王公大臣们的带头作用,使得鲁缟在齐国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显得高大上,跟现在的阿玛尼、LV、李维斯效果是一样的。

而且,管仲甚至下令禁止了齐国齐纨的生产、销售,只能进口、使用鲁国的鲁缟。你没看错,就这么硬气、不讲理,人为的让鲁缟在齐国形成垄断。于是,鲁缟在齐国没有竞争者,独霸市场,价格卖的很高,还供不应求,销售异常火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没有!管仲又给鲁国加了把火,他下令全国广贴告示:鲁国商人往齐国贩卖的布料超过一千匹,奖励三百金;超过一万匹,奖励三千金。


鲁国人都疯了,商人们一看,还做啥其他生意,全部往齐国贩卖鲁缟去;农民地也不种了,手工业者也不干活了,全都生产鲁缟去。家家忙纺织,户户产鲁缟,热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全国的田地都荒废了,粮食产量锐减,也没人关心,反正有钱,怕啥!


好日子刚过了一年,情况变化了,管仲又下命令:禁止齐国百姓从鲁国进口、购买鲁缟及其原材料,然后又大幅度抬高粮价。这下鲁国慌了,国内大量生产、囤积的鲁缟严重滞销,又陷入粮荒,只得被迫拿出大量钱款向齐国高价购粮。经过这么一折腾,鲁国经济近乎崩溃,国力迅速衰落,被迫签订了屈从齐国的条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纨鲁缟”的典故。


2、楚国购鹿之战

第一战打赢了鲁国,第二战选择了楚国。楚国可不比鲁国,楚国是大国、强国,春秋五霸,人家也占其一,不比你齐国差多少。这一战怎么打,也得费费脑筋。齐桓公很担心,问道:“楚国国家强大,人民精通技击格斗。齐国和楚国实力旗鼓相当,要举兵讨伐,恐怕难度很大,即使打赢了,我们也会损失巨大,多半也是惨胜。我们该怎么办?管仲说:“大王,别急,刀枪先收起来,打打杀杀的不好,我再来想招吧。”管仲思来想去,还是得从产品下手。楚国地处齐国南面,山多林密,出产活鹿,嗯,就它了。于是让人带了巨款去楚国买鹿,要活的,并且在齐楚交界的地方专门设立一个交易点,鼓励楚国人到那儿卖鹿。楚王一听,还有这好事,发财了!赶紧动员全国的老百姓去捉活鹿,多赚钱,多交税。


这时,管仲又烧了把火,对送货的楚国官方采购商人说:“弄来二十头活鹿,奖励黄金百斤;弄来二百头,奖励千斤黄金。上不封顶,多多益善。于是楚国上下都轰动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男女老少,都去逮鹿去了,还有的去养鹿去了。地也没人种了,林也没人管了。这时候,管仲让人悄悄地在齐、楚两国的民间大量收购并囤积粮食。过了几个月时间,管仲对齐桓公说:“现在可以去打楚国了!”齐国把军队往齐楚边境上一摆,并且封锁了楚国的所有边境线。楚国傻眼了,国内已经断粮了,想到周边买粮路又被掐断了。楚人为避免饿死,纷纷逃向齐国,楚国损失了40%的人口,元气大伤,国力衰弱,也无力与齐国交战,三年后向齐国屈服。


3、衡山兵器之战


第三战目标是衡山国。衡山国是个小国,以盛产兵器而闻名。齐国一直想吞并衡山国,不过要想以武力攻打衡山国,肯定要费不少代价,这个不是管仲最喜欢的方式。怎么办?一招鲜,吃遍天,还是老办法:找产品,找弱点,苍蝇专盯有缝的蛋,没有缝,也得敲出点缝。管仲在起兵前一年就派人秘密到衡山国高价收购兵器,然后向外吹风,衡山国的兵器如何如何的好,主动帮着大肆宣传,广而告之。几个月后,燕、代、秦等国都到衡山国买兵器,生意兴隆,大赚特赚。衡山国君看到后,觉得有利可图,于是趁机提价,提高二十倍以上,衡山国百姓于是纷纷放弃农业转而专做兵器。


又过了一年,管仲派人到赵国高价采购粮食,原价格每石十五钱,齐国却主动出五十钱收购,这不傻了嘛?于是各国纷纷卖粮给齐国,连衡山国都心动了,本来因都去造兵器导致粮食就不多,结果手里的存量更少了。时机成熟,齐国突然封闭关卡、停止收购粮食和衡山国兵器。并且在夏收前对衡山国出兵。此时,衡山国已经无粮可用,兵器也卖光了,无钱无兵器,只得举手投降,齐国丝毫不费吹灰之力。


管仲的贸易战,在经济学上的说法就是巧妙运用市场的力量,谋以高利,让敌国片面追求某种产业的畸形利润,专注于某一商品的生产,使其变成单一经济,产业结构严重畸形,然后突然改变国际贸易规则,使得敌国措手不及,被动挨打无还手之力。管仲利用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战而屈人之兵,先后降服鲁、楚、代、衡山等国,均是以经济之策催垮对手的财富、粮食、国力。


管仲担任齐国相国四十余年,多次采用经济战、贸易战的手段打垮其他国家,除了以上故事,其他著名的还有“阴里之谋”、“菁茅之谋”等等,都是管仲经典的经济战案例。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国力蒸蒸日上,齐桓公在他的辅佐下,成功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管仲在其中居功至伟。


从这个例子也能看出,我们国家一直坚守的18亿亩耕地红线、稳定粮食产量、牢牢把粮食安全放在自己手中,是有多么英明。古今中外,那么多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学史明理,以古鉴今。

从这里还能看出,那些鼓吹放弃耕地红线,粮食依靠进口的某些经济学家,想法多么单纯,不是蠢就是坏,其言可恨,其行可恶,其心可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管仲   楚国   衡山   孙子兵法   贸易战   齐国   国力   先驱   兵器   古人   粮食   智慧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