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岳忠烈祠的你应该知道的几个事实

最近马英九先生访问大陆,去衡阳南岳忠烈祠,祭拜了抗日先烈。但是关于南岳忠烈祠很多人还不清楚,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南岳忠烈祠

筹建

南岳忠烈祠筹建于1938年“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期间。与会者认为阵亡将士“暴尸战场”,难以安奉,于是便有了在衡山建造烈士陵园集中祭祀的想法。

1939年底,国民政府公布了《抗敌殉难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纪念牌坊办法大纲》和《忠烈祠设立及保管办法》。

1940年,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与湖南省参议会议长赵恒惕等军政首脑组成了“湖南省建筑南岳忠烈祠筹备委员会。

建设过程

1940年春秋之交,赵恒惕一行人来到南岳的赵恒惕公馆“午园”,开始为忠烈祠选址,最后相中延寿亭畔罗家弯一带地域。此后,在第九战区的主持下,于1940年开始建设南岳忠烈祠,分两期施工,到1943年基本竣工。1940年初,胡鹤云烈士的灵柩就运抵南岳,南岳林垦局通知当地居民制备小型中华民国国旗插于门首迎灵。1943年竣工验收之后,成立了“忠烈祠管理处”,委任南岳祝圣寺方丈空也法师为首任祠僧。

落成大典

1943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了忠烈祠落成大典。南岳居民都在家插上了青天白日旗,当天也是南岳墟期,南岳各界人士和墟期赶场的乡民都列队前往忠烈祠。念完祭文,薛岳宣布“抗战以来,各忠烈将士,即日入祠,岁时奉祀。”第一批入祀者包括当时已经阵亡的张自忠、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等38位国民革命军将领。

落成大典以后

1944年2月,第10军预10师中将师长孙明瑾,第73军暂5师师长彭士量两名烈士的灵柩从常德战场运至南岳忠烈祠荣葬,这是南岳沦陷前葬入忠烈祠的最后两位烈士。1944年3月6日,空也方丈接到南岳管理局委任状,率瀞经、复明二位僧人正式进入忠烈祠管理。1944年6月24日,日军占领南岳。8月,一小队日军进入忠烈祠破坏。空也方丈在沦陷期间尽力保护忠烈祠,使忠烈祠未受大的破坏。在这期间,南岳管理局所存的建筑南岳烈士公墓之地点图样及各项规章都遭遗失。

抗战胜利以后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予以重修。之后的七.七纪念日、清明节前后,都有学校组织及个人自发的祭祀和扫墓活动。

1946年8月,湖南省主席王东原在南岳举行行政会议之间,也率领百名与会人员诣祠致祭。1947年,国民政府颁布《春秋二季致祭阵亡将士办法》规定:每年3月29日为春祭,9月3日为秋祭。1949年3月29日,南岳管理局局长叶保和率官员诣祠举行春祭典礼,这是中华民国政府在大陆的最后一次祭祀。

1949年以后

1952年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省有关单位指示南岳特区政府清除忠烈祠等“反动遗迹”,当时的特区副区长张怀一没有执行命令。1953年春,南岳特区已改为南岳管理局。3至5月,省有关主管单位再度下令责成南岳管理局清除“反动遗迹”。5月中旬,南岳管理局组织南岳建筑工会石工凿毁题刻,截止6月上旬,基本清除净尽,总计100余处(组)忠烈祠及烈士公墓题刻被凿毁。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又对忠烈祠进行破坏,蒋介石题词“忠烈祠”的祠额也被砸下,还毁掉烈士公墓。如国民党中将罗启疆的孙子罗旭于1989年5月到南岳亲自寻访,才在附近的浅土找到了祖父的尸骨。

文化大革命以后

八十年代后,伴随着两岸关系的好转,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来到忠烈祠祭祀。湖南省有关领导多次指示南岳管理局修复忠烈祠。1982年初,南岳忠烈祠从原基建科仓库找出了文革时被砸下的蒋介石题词“忠烈祠”匾额,修缮后挂回忠烈祠享堂大门上方。1983年10月,南岳忠烈祠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抢救性的小规模修复工作随即展开。1992年6月,在各有关部门的指示下,南岳文物管理所接管了南岳忠烈祠,成立了“南岳忠烈祠修复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南岳忠烈祠的修复工作,还设立忠烈祠管理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南岳   文化大革命   湖南省   国民政府   方丈   公墓   将士   祭祀   烈士   管理局   事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